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0786发布日期:2019-01-08 22:0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尤其是一种安装在中频炉与轧机之间用于加热后的圆钢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磨球生产企业轧制生产线上,钢棒加热后在进入轧机前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可使钢棒加热后温度急剧下降50-100度,热能白白浪费从而使生产成本无法降低。因此,设计一种圆钢保温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钢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保温装置,由外套筒和内套筒组成,在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内套筒的内径略大于钢棒的直径;外套筒和内套筒的长度与中频炉与轧机之间的距离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套筒和内套筒的长度为中频炉前第一个托辊到距轧机轴承座5cm处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内套筒的材料为耐热耐磨材料无缝钢管,内套筒的内径为钢棒直径加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外套筒(1)的材质为普通材质的钢管,外套筒(1)的直径为钢棒直径的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温材料(2)为高铝保温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方便保温材料的填充、调试轧机所用短料方便塞入轧机,所述的外套筒为上下对称的两半,上半个外套筒与下半个外套筒通过合页铰接并通过锁扣锁合,锁闭对缝处装有开启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钢棒在轧机与中频炉之间的距离降低热量的散发,同时防止严重的高温烫伤;在保证轧制温度的情况下可降低加热温度,节约电费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导正钢棒顺利进入轧机,并在短棒同时轧机时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Ⅲ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保温装置,由外套筒1和内套筒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筒1和内套筒3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2,内套筒3的内径略大于钢棒的直径;外套筒1和内套筒3的长度与中频炉与轧机之间的距离匹配。

所述的外套筒1和内套筒3的长度为中频炉前第一个托辊到距轧机轴承座5cm处之间的距离。

内套筒3的材料为耐热耐磨材料无缝钢管,内套筒3的内径为钢棒直径加2cm。

外套筒1的材质为普通材质的钢管,外套筒1的直径为钢棒直径的5倍。

所述的保温材料2为高铝保温棉。

为了方便保温材料的填充、调试轧机所用短料方便塞入轧机,所述的外套筒1为上下对称的两半,上半个外套筒与下半个外套筒通过合页4铰接并通过锁扣5锁合,锁闭对缝处装有开启拉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