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7442发布日期:2018-11-23 19:4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产品冲压整形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连续模是模具中最重要的一种。连续模(又称级进模、跳步模)是指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冲裁件在连续模中是逐步成形的,连续成形是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法,可使切边、切口、切槽、冲孔、塑性变形、落料等多种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根据冲压件的实际需要,按一定顺序安排了多个冲压工序(在级进模中称为工位)进行连续冲压。但现有的多数连续模在加工基材时不能够对局部结构进行精确整形,使加工制得的产品尺寸不稳定,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低、质量差,降低了成品率,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模还包括至少一组整形模,整形模由设置在上模座上的整形上凹模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整形下凸模构成,整形模用于对产品拉包处印花和/或对产品R角折弯区直角整形。

进一步地,整形下凸模顶部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通孔,整形上凹模的底部设有与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结构相适配的整形内脱冲头,产品套设在整形下凸模上,当整形上凹模下压时,凸块带动产品嵌入整形上凹模中,整形内脱冲头穿过通孔,对产品的拉包处进行印花。

进一步地,整形上凹模上与产品相贴合的外延设有至少一条打压筋,整形块下凸模外套设有整形脱料板,整形脱料板上设有至少一条阻流筋,产品套设在整形下凸模上,且置于打压筋和整形脱料板之间,当整形上凹模下压时,带动整形脱料板下降到死点位置(即整形完成时,整形脱料板下移至的预设位置),打压筋与阻流筋相配合,在产品的R角成形区进行直角整形。整形脱料板上所设置的阻流筋的位置对应产品的废料区,通过在该区域压制阻流筋,便于在落料时裁去所压制阻流筋的废料区,不仅有利于直角结构的R角折弯区的形成,同时有利于保留产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整形下凸模底部设有与打压筋位置相对应的,结构相适配的凹台,用以支撑打压筋。

进一步地,整形上凹模外套设有用以固定整形上凹模的上夹板。

进一步地,整形上凹模通过上模固定板固定在上模座上,整形下凸模通过下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

进一步地,上模固定板对角线的两端设有外导柱,下模固定板对角线的两端设有与外导柱上下滑配的外导套。

进一步地,整形模的送料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整形得到的产品拉包处形成印花结构,在印花结构处进行抽芽工序,能够得到特定高度、壁厚的翻边结构,并且抽芽之后的孔径与内部装配的马达轴承直径更加匹配;除此之外,通过本实用新型整形得到的产品R角折弯区形成直角结构,该直角结构使得产品R角折弯区能够更加贴合地固定产品内部的马达装置,防止马达运行时与该产品发生共振,以致产品壳体脱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形模的局部剖面图;

其中,139-整形上凹模、239-整形下凸模、395-上夹板、391-凸块、392-整形内脱冲头、393-通孔。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形下凸模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397-下模固定板、97-外导套、903-凹台、902-阻流筋、394-整形脱料板。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形上凹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96-外导柱、901-打压筋。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座、131-预拉伸上凹模、132-空步上凹模、133-第一拉伸上凹模、134-第二拉伸上凹模、135-第三拉伸上凹模、136-第一成形上凹模、137-第二成形上凹模、138-第三成形上凹模、139-整形上凹模、1310-冲孔上凹模、1311-翻边上凹模、1312-回蹬整形上凹模、1313-落料上凹模、1314-面压上凹模。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其中,2-下模座、231-预拉伸下凸模、232-空步下凸模、233-第一拉伸下凸模、234-第二拉伸下凸模、235-第三拉伸下凸模、236-第一成形下凸模、237-第二成形下凸模、238-第三成形下凸模、239-整形下凸模、2310-冲孔下凸模、2311-翻边下凸模、2312-回蹬整形下凸模、2313-落料下凸模、2314-面压下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模还包括整形模,整形模由设置在上模座上的整形上凹模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整形下凸模构成,整形模用于对产品拉包处印花和/或对产品R角折弯区直角整形。

请参阅图1-1,在上述实施例中,整形模由整形上凹模139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结构相适配的整形下凸模239构成,整形上凹模139外套设有用以固定整形上凹模139的上夹板395,整形下凸模239顶部设有凸块391,凸块391上设有通孔393,整形上凹模139底部设有与通孔393位置相对应的、结构相适配的整形内脱冲头392,产品套设在整形下凸模239上,当整形上凹模139下压时,凸块391带动产品嵌入整形上凹模139中,整形内脱冲头392穿过通孔393,对产品的拉包处进行印花,以得到印花结构。通过在印花结构处进行后续的翻边工序,得到特定高度、壁厚的翻边结构,并且翻边之后的孔径与内部装配的马达轴承直径更加匹配。

请参阅图1-2与图1-3,在上述实施例中,整形上凹模139上与产品相贴合的外延设有打压筋901,整形下凸模239底部设有与打压筋901位置相对应的,结构相适配的凹台903,用以支撑打压筋901;整形块下凸模139外还套设有整形脱料板394,整形脱料板394上设有阻流筋902,产品套设在整形下凸模239上,且置于打压筋901和整形脱料板394之间,当整形上凹模139下压时,带动整形脱料板394下降到死点位置,打压筋901与阻流筋902相配合,在产品的R角折弯区进行直角整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整形下凸模139通过下模固定板397固定在下模座2上,下模固定板对角线的两端设有外导套97,用以与上模固定板上相应设置的外导柱96上下滑配;当整形上凹模139下压时,外导柱96插入外导套97中,以精确定位整形上凹模139的下压位置,使得打压筋901与阻流筋902能够相互契合,在产品底部的R角折弯区进行直角整形。直角结构的折弯区能够更加贴合固定在产品内部的马达装置,防止马达运行时与产品发生共振,以致产品壳体脱落;同时压制阻流筋的位置位于产品的底部的废料区,以便在后续的落料工序中裁去上述压制区域,保持产品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产品的后续加工或使用。

请参阅图2-1与图2-2,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刷器马达壳体拉伸整形连续模包括用于固定连续多工位级进的连续模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按冲压工序,连续模依次包括:用以对产品落料拉伸的预拉伸模、用以放置产品并提供机械手抓取空间的空步模、用以对产品进一步拉伸的拉伸模、用以对产品顶部拉包和对产品底部R角收缩成形的成形模、用以对产品拉包处印花和对产品R角折弯区直角整形的整形模、用以对整形后的产品进行冲孔的冲孔模、用以对冲孔后的产品进行翻边的翻边模、用以对翻边后的产品进行回蹬以调整翻边高度的回蹬整形模、用以对产品切片的落料模、用以对落料之后的产品进行倒毛刺和倒角工序的面压模。其中,预拉伸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预拉伸上凹模131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预拉伸下凸模231构成;空步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空步上凹模132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空步下凸模232构成;拉伸模包括第一拉伸模、第二拉伸模、第三拉伸模,第一拉伸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第一拉伸上凹模133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第一拉伸下凸模233构成,第二拉伸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第二拉伸上凹模134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第二拉伸下凸模234构成,第三拉伸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第三拉伸上凹模135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第三拉伸下凸模235构成;成形模包括第一成形模、第二成形模、第三成形模,第一成形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第一成形上凹模136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第一成形下凸模236构成,第二成形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第二成形上凹模137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第二成形下凸模237构成,第三成形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第三成形上凹模138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第三成形下凸模238构成;冲孔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冲孔上凹模1310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冲孔下凸模2310构成;翻边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翻边上凹模1311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翻边下凸模2311构成;回蹬整形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回蹬整形上凹模1312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回蹬整形下凸模2312构成;落料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落料上凹模1313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落料下凸模2313构成;面压模由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面压上凹模1314与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面压下凸模2314构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