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上的滚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0752发布日期:2019-01-29 17:4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上的滚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上的滚涂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较为理想的设备,其具有热交换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造纸、轻纺、船舶、供热等部门。并且,其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余热回收等各种情况。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可拆卸式和焊接式两大类,相比而言,焊接式换热器具有承温、承压能力强,抗腐蚀能力好等优点,因而焊接式换热器使用范围更广泛。

焊接式换热器又可分为半焊接式换热器、全焊接式换热器、板客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由于钎焊具有加热温度较低、接头光滑平整、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小、工件尺寸精确等优点,钎焊板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可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在化工行业可作为酒精发酵等的冷却器......钎焊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60℃~+225℃,工作压力范围为0.05MPa~4.5MPa。

钎焊板式换热器的常规钎料为镍箔,其需经裁剪、预装配、预压等工序才能进真空炉钎焊,工序比较繁杂,自动化程度较低,且成品率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选用膏状钎料(如镍基钎焊膏)并辅以相应的自动生产线能有效缩减生产过程中的繁杂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与成品率。然而,目前的镍钎焊生产线还存在着换热片易在传输带上打滑、换热片孔圈位置及密封斜边焊接强度不高、橡胶滚轮镍膏残余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普通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存在的换热片易在传输带上打滑、换热片孔圈及密封斜边焊接强度低、橡胶滚轮镍膏残余等缺点提出一种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上的滚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上的滚涂装置,由橡胶滚轮、不锈钢滚轮、不锈钢滚轮手摇导杆、不锈钢滚轮滑轨、不锈钢滚轮滑块、镍膏挡板、橡胶滚轮电机、橡胶滚轮底座和传输带组成,其功能为在板式换热器换热片表面滚涂一层镍膏;橡胶滚轮芯轴通过轴承装配于固定的橡胶滚轮底座上,且橡胶滚轮芯轴与橡胶滚轮电机输出轴采用齿轮变速传动;不锈钢滚轮芯轴通过轴承装配于橡胶滚轮底座上,橡胶滚轮底座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装配于不锈钢滚轮滑块上,通过不锈钢滚轮手摇导杆可使不锈钢滚轮在不锈钢滚轮滑轨上滑动,由此可调节不锈钢滚轮与橡胶滚轮之间的间隙;镍膏装载于不锈钢滚轮与橡胶滚轮间隙中;镍膏挡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橡胶滚轮底座上。

优选的,上述传输带由低弹性模量橡胶、中弹性模量橡胶、高弹性模量橡胶、纤维层组成,层间采用硫化工艺粘接;

优选的,上述传输带低、中、高弹性模量橡胶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分别为2~10MPa、 10~30MPa、30~100MPa;

优选的,上述传输带低、中、高弹性模量橡胶和纤维层厚度占整体厚度百分比范围分别为8%~12%、18%~22%、28%~32%、38%~42%;

优选的,上述不锈钢滚轮圆周边缘设置有储镍膏槽,通过手动旋转不锈钢滚轮,可将橡胶滚轮上残余的镍膏收集到储镍膏槽;

优选的,上述不锈钢滚轮储镍膏槽高度尺寸范围为10~20mm。

优选的,正常作业时,不锈钢滚轮与橡胶滚轮的间隙尺寸范围为2~2.5mm,橡胶滚轮与换热片上表面尺寸范围为1~1.5mm,传输带的传送速度与橡胶滚轮的线速度数值相同、方向相反,且速度大小范围为0.2~0.25m/s;

优选的,停止作业时,不锈钢滚轮与橡胶滚轮之间的间隙尺寸范围为0.1~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滚涂机传输带采用低、中、高弹性模量橡胶和纤维层组成,其具有梯度弹性特性,因而换热片在传输带上不易打滑,因而能大大提高滚涂工序的精度与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不锈钢滚轮设置有储镍膏槽,当停止作业时,通过减小不锈钢轮与橡胶滚轮的间隙,并手动旋转不锈钢滚轮手摇导杆能大大减少橡胶滚轮镍膏残余量。

3.本实用新型中板式换热器镍钎焊工艺能使产品的成品率由60%提升至98%,大大缩减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滚涂机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橡胶滚轮、1.2为不锈钢滚轮、 1.3为不锈钢滚轮手摇导杆、1.4为不锈钢滚轮滑轨、1.5为不锈钢滚轮滑块、1.6为镍膏挡板、1.7为橡胶滚轮电机、1.8为橡胶滚轮底座、1.9为传输带。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镍膏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滚轮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1.10为镍膏。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传输带结构示意图,其中1.9.1为低弹性模量橡胶、1.9.2为中弹性模量橡胶、1.9.3为高弹性模量橡胶、1.9.4为纤维层。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滚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板式换热器镍钎焊生产线上的滚涂装置,如图1所示。

上述滚涂机由橡胶滚轮1.1、不锈钢滚轮1.2、不锈钢滚轮手摇导杆1.3、不锈钢滚轮滑轨1.4、不锈钢滚轮滑块1.5、镍膏挡板1.6、橡胶滚轮电机1.7、橡胶滚轮底座1.8 和传输带1.9组成,如图2所示,其功能为在板式换热器换热片表面滚涂一层镍膏。橡胶滚轮1.1芯轴通过轴承装配于固定的橡胶滚轮底座1.8上,且橡胶滚轮1.1芯轴与橡胶滚轮电机1.7输出轴采用齿轮变速传动;不锈钢滚轮1.2芯轴通过轴承装配于橡胶滚轮底座1.8上,橡胶滚轮底座1.8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装配于不锈钢滚轮滑块1.5上,通过不锈钢滚轮手摇导杆1.3可使不锈钢滚轮1.2在不锈钢滚轮滑轨1.4上滑动,由此可调节不锈钢滚轮与橡胶滚轮之间的间隙;镍膏1.10装载于不锈钢滚轮1.2与橡胶滚轮1.1间隙中,如图3所示;镍膏挡板1.6通过螺栓连接于橡胶滚轮底座上,其能有效阻挡不锈钢滚轮1.2与橡胶滚轮1.1端部镍膏(1.10)的流失。正常作业时,不锈钢滚轮1.2与橡胶滚轮1.1之间的间隙尺寸a的范围为2~2.5mm,橡胶滚轮1.1与换热片上表面尺寸b的范围为1~1.5mm,如图4所示;传输带1.9的传送速度与橡胶滚轮1.1的线速度数值相同、方向相反,且速度大小范围为0.2~0.25m/s;停止作业时,不锈钢滚轮1.2与橡胶滚轮1.1之间的间隙尺寸a的范围为0.1~0.2mm。上述传输带1.9由低弹性模量橡胶 1.9.1、中弹性模量橡胶1.9.2、高弹性模量橡胶1.9.3和纤维层1.9.4组成,层间采用硫化工艺粘接,其能有效防止换热片在传送带上打滑;上述传输带低、中、高弹性模量橡胶的弹性模量取值范围分别为2~10MPa、10~30MPa、30~100MPa;上述传输带低、中、高弹性模量橡胶和纤维层厚度占整体厚度百分比范围为8%~12%、18%~22%、 28%~32%、38%~42%。上述不锈钢滚轮1.2圆周边缘设置有储镍膏槽,当停止作业时,通过手动旋转不锈钢滚轮1.2,将橡胶滚轮1.1上残余的镍膏收集到储镍膏槽;储镍膏槽高度尺寸c的范围为10~2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