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丝二帽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9339发布日期:2019-01-18 20:2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保险丝二帽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保险丝的焊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保险丝二帽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保险丝的结构为:内部装有导电材料玻璃管,其两端分别通过焊锡方式固定装配有铜帽。这类保险丝的生产工艺中,二帽的焊接工艺与一帽的焊接工艺一样,都是通过高温的加热头对铜帽进行加热,使得二帽内的锡膏融化,然后冷却固定。这样的二帽装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焊接不可靠,现有的焊接工艺在二帽加热后是通过焊接装置的压块对二帽进行压制、冷却,且由于压块的动作很快,导致了熔融状态的锡液容易溅出,且由于冷却较为迅速,致使内部的保险丝经常并未与锡液良好连接,从而导致了制备的保险丝产品品质较低,次品率较高;其次,二帽顶部容易刮伤,压块对二帽进行压制的过程中,压块与二帽的硬接触容易给铜帽的表面造成刮伤,影响产品质量。最后,二帽容易溢锡,由于玻璃管内具有空气,空气受热膨胀,而此时融化的锡膏并未完全冷却,膨胀的空气就容易冲出锡膏的密封,进而带出锡膏而产生溢锡情况。由此可见,目前的保险丝的生产存在着产品稳定性较差,产品次品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险丝二帽焊接装置,以克服现有的二帽焊接装置存在的焊接不可靠,可焊性不稳定,铜帽顶部易刮伤,容易溢锡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保险丝二帽焊接装置,包括预热机构、焊接机构和托板,待焊接的保险丝置放于该托板上。预热机构设于上述焊接机构的上一工位。该焊接机构包括安装座、气缸、滑座、检测块、电流焊机构。滑座定向滑动地装配于安装座侧壁上,气缸驱动滑座作上下滑动,滑座装配有沿上下作定向滑动的导向柱,检测块固定装配于该导向柱的上端,电流焊机构固定装配于导向柱的下端。电流焊机构包括正极、负极和焊接片,焊接片的两端对应与正极、负极导电固定连接,正极与负极通过焊接片短路发热。经该预热机构预热的保险丝的二帽置放于该焊接片的正下方。

上述正极与上述导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上述电流焊机构还包括固定块,正极的底端与该固定块固定连接,上述负极夹设于该固定块与该正极之间,正极与负极的叠合面之间配置有绝缘层;上述焊接片呈U字形,焊接片的底端延伸至该固定块的下方。

上述正极与上述滑座之间配置有伸缩弹簧,该伸缩弹簧套设于上述导向柱上。

上述检测块固定装配有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用于监测该检测块与上述滑座的相对移动。

上述检测块装配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底端端面与上述滑座抵接,限位螺栓用于调节该检测块与该滑座之间的距离。

上述预热机构包括热风加热头,该热风加热头设置于保险丝二帽的上方,加热头下方可容置三个保险丝。该预热机构输出的热风温度为200℃左右,而一帽的加热机构的热风加热头输出的热风温度为315℃左右。

上述托板由置放台和冷却壁呈L字形一体连接构成;冷却壁设有出风孔,且冷却壁连接有进风管道,出风孔高度与二帽高度相配适。

还包括冷却柱,冷却柱设于上述焊接机构的下一工位,冷却柱设有出风口,冷却柱用于冷却整个保险丝。

上述电流焊机构还包括冷却吹嘴,冷却吹嘴朝向上述焊接片设置。

上述气缸配置有上SMC磁性开关和下SMC磁性开关,上SMC磁性开关用于检测气缸缸杆上行是否复位到位,下SMC磁性开关用于检测气缸缸杆的下行是否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焊接装置的工作流程为:产品经过盖帽机构安装铜帽(二帽),转入预热机构进行二帽的预热,使得铜帽内的锡达到预融化状态。产品转入电流焊工位,气缸向下动作,气缸头连接滑座(安装在上银直线滑轨上),带动电流焊机构的焊接片向铜帽上端面接触。气缸上的下SMC磁性开关的线灯亮起,则气缸头工作到位。当电流焊焊接片接触到铜帽上端面时,气缸继续向下动作,使得玻璃管下端面接触到托板的置放台,然后玻璃管不动。由于铜帽(二帽)未加热焊接,安装在检测块上的接近开关的底面离开滑座,接近开关的灯灭。气缸上的下SMC磁性开关的线灯亮后,电压经过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变压器转换成电流输出,由两条铜线连接电流焊正极和负极出入电流。铜线一端通过负感器可以调节电流大小并且可以显示电流大小数值。利用电流焊正负极连接电流焊焊接片产生短路,产生高温向铜帽上端面进行加热,利用伸缩弹簧的回弹产生向下作用力,使得焊接片对二帽产生向下的推力,并随着二帽内锡膏逐步融化,二帽逐步向下移动直到焊接到位,此时,接近开关的底面与滑座接触,接近开关的线灯亮起,焊接完成。当焊接到位后,冷却系统(冷却壁和冷却吹嘴)马上对玻璃管上端和焊接片进行吹气冷却;铜帽内部的锡冷却凝固,保证焊接牢固,而电流焊焊接片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然后,气缸带动滑座和电流焊机构向上移动复位,直到气缸的上SMC磁性开关的线灯亮起,则一次二帽焊接工作完成。产品焊接完成后转入下工位进行二次冷却,降低产品温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焊接装置的中心点自动穿焊机制备保险丝的制备流程为:a.玻璃管从玻璃管振动盘出来,经过进料夹子机构送到主转盘上的夹子;b.转到下工位真空测试机构检查玻璃管是否完整,合格玻璃管再由气缸定位装置统一定位相同高度;c.进入穿丝机构前一个工位时,主转盘夹子下面的定位针管插入玻璃管(定位针管里还有定位针);d.转入穿丝机构,切刀按统一长度尺寸的丝材切入玻璃管内的定位针管中,丝材是由针管内的定位针托住不往下掉;e.转下工位铜帽安装机构,铜帽是从振动盘经过轨道送到铜帽转盘上面,电机转动把帽子(一帽)送到玻璃管上方,用气缸向下送,进入玻璃管上端;f.转下工位一端加热机构,加热机构持续加热高温把铜帽内的锡融化;g.转入下工位一端焊接机构,铜帽下压焊接到位,冷却孔吹气冷却;h.转入下工位产品翻转,由翻转开夹机构打开或关闭转盘夹子,产品翻转气缸夹子夹住玻璃管前进或后退动作进行翻转,此时玻璃管上面的铜帽翻转到下端;i.转到气缸定位装置统一高度;j.到二帽铜帽安装机构,铜帽同样是从振动盘经过轨道进入铜帽转盘上面;k.电机转动把帽子送到玻璃管上方,用气缸向下送,进入玻璃管上端;l.转下工位二帽预热机构,此工位温度较低,目的是为了铜帽里面的锡预热到接近融化点;m.转入电流焊机构,由电压经过变压器转换成电流,经过电流焊正负极短路产生高温,对铜帽进行加热焊接;焊接到位一级冷却进行冷却;n.再转到二级冷却系统冷却;o.转下工位进行产品通电试验,不合格产品直接流转到不合格区域,由不合格夹子机构抓取流入不合格品仓;通电合格将转入下工位长度检查机构;p.长度检测在设定的合格范围内将产品流转到下工位合格品区域,由合格品夹子机构进行取料,流入合格品仓;检测不合格流入不合格品区域。如此即完成一个保险丝产品的生产流程。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焊接性能可靠,电流焊机构的焊接片在接触铜帽时电流才通过正极和负极,铜帽里面的锡融化慢,锡和丝材接触时间长,稳定,而且丝材焊接牢固,不跑位。其次,铜帽顶部不会刮伤,电流焊焊接到位后,电流焊接片会向上退回,产品在往下一个工位时没有任何接触,铜帽顶部没有刮伤现象,达到客户需求。最后,没有溢锡现象,电流焊焊接时间比传统工艺加工时间长,加热时间久,铜帽里的锡慢慢融化,锡化成液态状态时间久;而焊接片经过伸缩弹簧反作用力向下压,在锡没有完全流下来时焊接已到位,同时产品冷却壁上的吹气孔向铜帽吹气冷却,而冷却吹嘴向焊接片进行吹气冷却,这时铜帽里的液态锡已被冷却凝固,不会出现溢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帽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保险丝二帽焊接装置,包括预热机构1、焊接机构2、托板3和冷却柱4,待焊接的保险丝5置放于该托板3上。托板3由置放台31和冷却壁32呈L字形一体连接构成;冷却壁32设有出风孔320,且冷却壁32连接有进风管道,出风孔320高度与二帽高度相配适。冷却柱4设于上述焊接机构2的下一工位,冷却柱4设有出风口40,冷却柱4用于冷却整个保险丝5。预热机构1设于上述焊接机构2的上一工位。预热机构1包括热风加热头11,该热风加热头11设置于保险丝5二帽的上方,加热头下方可容置三个保险丝5。该预热机构1输出的热风温度为200℃左右,而一帽的加热机构的热风加热头11输出的热风温度为315℃左右。该焊接机构2包括安装座21、气缸22、滑座23、检测块24、电流焊机构25。滑座23定向滑动地装配于安装座21侧壁上,气缸22驱动滑座23作上下滑动,气缸22配置有上SMC磁性开关221和下SMC磁性开关222,上SMC磁性开关221用于检测气缸22缸杆上行是否复位到位,下SMC磁性开关222用于检测气缸22缸杆的下行是否到位。滑座23装配有沿上下作定向滑动的导向柱231,检测块24固定装配于该导向柱231的上端,电流焊机构25固定装配于导向柱231的下端。检测块24固定装配有接近开关241,该接近开关241用于监测该检测块24与上述滑座23的相对移动。检测块24装配有限位螺栓242,限位螺栓242的底端端面与上述滑座23抵接,限位螺栓242用于调节该检测块24与该滑座23之间的距离。电流焊机构25包括正极251、负极252、焊接片253和冷却吹嘴,焊接片253的两端对应与正极251、负极252导电固定连接,且正极251与负极252绝缘设置。冷却吹嘴朝向焊接片253设置,冷却吹嘴用于冷却断电后的高温焊接片253。经该预热机构1预热的保险丝5的二帽置放于该焊接片253的正下方。上述正极251与上述导向柱231的底端固定连接,上述电流焊机构25还包括固定块255,正极251的底端与该固定块255固定连接,上述负极252夹设于该固定块255与该正极251之间,正极251与负极252的叠合面之间配置有绝缘层256,正极251与负极252通过焊接片253短路发热;上述焊接片253呈U字形,焊接片253的底端延伸至该固定块255的下方。上述正极251与上述滑座23之间配置有伸缩弹簧257,该伸缩弹簧257套设于上述导向柱231上。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焊接装置的工作流程为:产品经过盖帽机构安装铜帽(二帽),转入预热机构1进行二帽的预热,使得铜帽内的锡达到预融化状态。产品转入电流焊工位,气缸22向下动作,气缸22头连接滑座23(安装在上银直线滑轨上),带动电流焊机构25的焊接片253向铜帽上端面接触。气缸22上的下SMC磁性开关222的线灯亮起,则气缸22头工作到位。当电流焊焊接片253接触到铜帽上端面时,气缸22继续向下动作,使得玻璃管下端面接触到托板3的置放台31,然后玻璃管不动。由于铜帽(二帽)未加热焊接,安装在检测块24上的接近开关241的底面离开滑座23,接近开关241的灯灭。气缸22上的下SMC磁性开关222的线灯亮后,电压经过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变压器转换成电流输出,由两条铜线连接电流焊正极251和负极252出入电流。铜线一端通过负感器可以调节电流大小并且可以显示电流大小数值。利用电流焊正负极252连接电流焊焊接片253产生短路,产生高温向铜帽上端面进行加热,利用伸缩弹簧257的回弹产生向下作用力,使得焊接片253对二帽产生向下的推力,并随着二帽内锡膏逐步融化,二帽逐步向下移动直到焊接到位,此时,接近开关241的底面与滑座23接触,接近开关241的线灯亮起,焊接完成。当焊接到位后,冷却系统(冷却壁32和冷却吹嘴)马上对玻璃管上端和焊接片253进行吹气冷却;铜帽内部的锡冷却凝固,保证焊接牢固,而电流焊焊接片253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然后,气缸22带动滑座23和电流焊机构25向上移动复位,直到气缸22的上SMC磁性开关221的线灯亮起,则一次二帽焊接工作完成。产品焊接完成后转入下工位进行二次冷却,降低产品温度。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