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连接托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149发布日期:2019-02-15 20:0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连接托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部件自动组装设备,特别是一种拖把连接托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为提高组装生产效率,减少组装人员,采用自动组装设备是解决生产效率,减少组装人员的最佳途径,现有技术中拖把连接托(参看附图1)均是采用人工组装。生产效率,组装人员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生产效率,减少组装人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拖把连接托自动组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设备包括:下连接扣安装机构、大圆盘安装机构、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一级安装工位转盘、二级安装工位转盘、上连接扣安装机构、前叉安装机构、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螺栓安装机构、下料机构和机架部分。

所述的一级安装工位转盘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分别安装在机架部分上,一级安装工位转盘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的上平面上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下连接扣固定插头和上连接扣固定插头,一级安装工位转盘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分别由动力部分带动同步转动的联动连接结构。

所述的下连接扣安装机构、大圆盘安装机构、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螺栓安装机构和下料机构分别沿一级安装工位转盘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的上连接扣安装机构、前叉安装机构和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分别沿二级安装工位转盘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的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设置在一级安装工位转盘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和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拖把连接托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连接扣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圆盘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扣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叉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螺栓安装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A1前叉控制耳、A2前叉、A3上连接扣、A4装饰环、A5装饰盖、A6大圆盘、A7下连接扣、1下连接扣安装机构、1.1下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1.2下连接扣安装支架、1.3下连接扣气缸夹头、1.4下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1.5下连接扣夹头水平气缸、1.6下连接扣夹头滑台、2大圆盘安装机构、2.1大圆盘上料带、2.2大圆盘上料机架、2.3大圆盘气缸夹头、2.4大圆盘夹头滑台、2.5大圆盘夹头滑台水平气缸、2.6大圆盘夹头滑台垂直气缸、3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3.1装饰环震动上料槽、3.2装饰盖震动上料槽、3.3一组装饰环吸嘴、3.4一组装饰盖吸嘴、3.5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架、3.6装饰件滑台、3.7吸嘴安装座、3.8装饰件水平气缸、3.9装饰件垂直气缸、4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1下连接扣固定插头、4.2凸轮分割器、4.3传动带、5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1上连接扣固定插头、5.2驱动器、6上连接扣安装机构、6.1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2上连接扣安装机架、6.3上连接扣挡料气缸、6.4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5上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7前叉安装机构、7.1前叉安装机架、7.2前叉震动输送料槽、7.3前叉挡料气缸、7.4前叉水平料槽、7.5前叉水平推料气缸、8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8.1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2前叉矫正压膜、8.3前叉控制耳上料槽、8.4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5前叉控制耳上料气缸、8.6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7矫正压膜气缸、8.8控制耳挡料气缸、9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1上下连接扣安装机架、9.2两个上下连接扣安装气缸、9.3两个安装夹头、9.4安装夹头控制气缸、9.5安装夹头滑板、9.6安装夹头滑板水平气缸、9.7旋转中转台、10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1螺母上料槽、10.2螺母安装机架、10.3总成限位气缸、10.4总成限位模、10.5螺母上料气缸、10.6同心气缸、11螺栓安装机构、11.1螺栓安装机架、11.2螺杆上料槽、11.3螺杆上料限位气缸、11.4螺杆水平料槽、11.5电机滑台、11.6螺杆旋转轴、11.7螺栓安装电机、11.8电机滑台气缸、12下料机构、13机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拖把连接托自动组装设备,该设备包括:下连接扣安装机构1、大圆盘安装机构2、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3、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连接扣安装机构6、前叉安装机构7、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8、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螺栓安装机构11、下料机构12和机架部分13。

所述的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分别安装在机架部分13上,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的上平面上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下连接扣固定插头4.1和上连接扣固定插头5.1,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分别由动力部分带动同步转动的联动连接结构。

所述的下连接扣安装机构1、大圆盘安装机构2、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3、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螺栓安装机构11和下料机构12分别沿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的上连接扣安装机构6、前叉安装机构7和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8分别沿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的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设置在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之间。

工作开始时,下连接扣安装机构1将下连接扣A7插接安装在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上的下连接扣固定插头4.1上,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转动到大圆盘安装机构2工位。

大圆盘安装机构2将大圆盘A6套装在下连接扣A7上,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转入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3工位。

装饰盖安装机构3将A4装饰环和A5装饰盖安装在大圆盘A6上,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转动到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

工作开始时,上连接扣安装机构6将上连接扣A3插接安装在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连接扣固定插头5.1上,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转动到前叉安装机构7工位。

前叉安装机构7将前叉A2套装在上连接扣A3上,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转动到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8工位。

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8将两个前叉控制耳A1分别安装在前叉A2的两侧,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转动到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

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安装有前叉控制耳A1和前叉A2的上连接扣A3移动并安装在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上安装有大圆盘A6、装饰环A4和A5装饰盖A5的下连接扣A7上,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转动到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工位。

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将前叉A2、前叉控制耳A1、上连接扣A3和下连接扣A7之间的连接孔进行同心矫正,同心矫正后,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将螺母放置上连接扣A3一侧的螺母凹槽内,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转动到螺栓安装机构11工位。

螺栓安装机构11将螺杆安装在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同心矫正后的孔内,并与该工序安装的螺母螺纹连接,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转动到下料机构12卸料。完成全部组装工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下连接扣安装机构1包括:下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1.1、下连接扣安装支架1.2、下连接扣气缸夹头1.3、下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1.4、下连接扣夹头水平气缸1.5和下连接扣夹头滑台1.6。

所述的下连接扣气缸夹头1.3滑动安装在下连接扣夹头滑台1.6上,下连接扣气缸夹头1.3与下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1.4活塞杆连接,下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1.4缸体与下连接扣夹头滑台1.6固定。

所述的下连接扣夹头滑台1.6与下连接扣安装支架1.2滑动连接,下连接扣夹头水平气缸1.5缸体与下连接扣安装支架1.2固定,下连接扣夹头水平气缸1.5活塞与下连接扣夹头滑台1.6连接。

所述的下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1.1与下连接扣安装支架1.2固定,位置与下连接扣夹头1.3对应。

使用是,下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1.1通过震动将下连接扣A7输送的下连接扣气缸夹头1.3位置,连接扣气缸夹头1.3夹起下连接扣A7,下连接扣夹头水平气缸1.5推动下连接扣夹头滑台1.6移动到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上的下连接扣固定插头4.1位置,下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1.4将连接扣气缸夹头1.3落下,将下连接扣A7插装在下连接扣固定插头4.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大圆盘安装机构2包括:大圆盘上料带2.1、大圆盘上料机架2.2、大圆盘气缸夹头2.3、大圆盘夹头滑台2.4、大圆盘夹头滑台水平气缸2.5和大圆盘夹头滑台垂直气缸2.6。

所述的大圆盘气缸夹头2.3滑动安装在大圆盘夹头滑台2.4上,大圆盘夹头滑台2.4滑动安装在大圆盘上料机架2.2上,所述的大圆盘夹头滑台水平气缸2.5缸体与大圆盘上料机架2.2固定,活塞与大圆盘夹头滑台2.4固定,大圆盘夹头滑台垂直气缸2.6缸体与大圆盘夹头滑台2.4固定,活塞与大圆盘气缸夹头2.3固定。

所述的大圆盘上料带2.1位置与大圆盘气缸夹头2.3对应。

使用时,大圆盘上料带2.1将大圆盘A6输送到大圆盘气缸夹头2.3位置,大圆盘气缸夹头2.3在大圆盘夹头滑台垂直气缸2.6控制落下夹起大圆盘A6,大圆盘夹头滑台水平气缸2.5推动大圆盘夹头滑台2.4使大圆盘气缸夹头2.3与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上的下连接扣A7位置对应,在大圆盘夹头滑台垂直气缸2.6控制下,大圆盘气缸夹头2.3将大圆盘A6套装在下连接扣A7上。大圆盘气缸夹头2.3的松开或夹紧是由气缸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构3包括:装饰环震动上料槽3.1、装饰盖震动上料槽3.2、一组装饰环吸嘴3.3、一组装饰盖吸嘴3.4、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架3.5、装饰件滑台3.6、吸嘴安装座3.7装饰件水平气缸3.8和装饰件垂直气缸3.9。

所述的一组装饰环吸嘴3.3和一组装饰盖吸嘴3.4分别安装在吸嘴安装座3.7上,吸嘴安装座3.7与装饰件滑台3.6滑动连接,一组装饰环吸嘴3.3和一组装饰盖吸嘴3.4位置分别与装饰环震动上料槽3.1和装饰盖震动上料槽3.2位置对应。

所述的吸嘴安装座3.7与装饰件滑台3.6滑动连接,装饰件垂直气缸3.9缸体与装饰件滑台3.6固定,活塞与吸嘴安装座3.7连接。

所述的装饰件滑台3.6与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架3.5滑动连接,装饰件水平气缸3.8缸体与装饰环和装饰盖安装机架3.5上,活塞与装饰件滑台3.6连接。

使用时,装饰环震动上料槽3.1和装饰盖震动上料槽3.2分别将装饰环A4和装饰盖A5输送到一组装饰环吸嘴3.3和一组装饰盖吸嘴3.4位置,装饰件垂直气缸3.9通过吸嘴安装座3.7分别将装饰环A4和装饰盖A5吸起,装饰件水平气缸3.8推动吸嘴安装座3.7将装饰环A4和装饰盖A5输送到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上的下连接扣A7位置,装饰件垂直气缸3.9落下,装饰环A4和装饰盖A5套装在下连接扣A7上的大圆盘A6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扣安装机构6包括: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1、上连接扣安装机架6.2、上连接扣挡料气缸6.3、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和上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6.5。

所述的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1安装在上连接扣安装机架6.2上,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1的出料端与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对应,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滑动安装在上连接扣安装机架6.2,所述的上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6.5活塞与上连接扣夹头6.4连接,缸体与上连接扣安装机架6.2固定,所述的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下端与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上连接扣固定插头5.1对应。

所述的上连接扣挡料气缸6.3设置在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1的出料端,挡料气缸6.3轴线与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1送料方向垂直。

使用时,上连接扣震动输送料槽6.1将上连接扣A3输送进入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位置,在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移动前,下一个上连接扣A3由上连接扣挡料气缸6.3现在前进位置,上连接扣夹头垂直气缸6.5带动上连接扣气缸夹头6.4落下,上连接扣A3插入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5.1上连接扣固定插头5.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叉安装机构7包括:前叉安装机架7,1、前叉震动输送料槽7.2、前叉挡料气缸7.3、前叉水平料槽7.4和前叉水平推料气缸7.5。

所述的前叉震动输送料槽7.2安装在前叉安装机架7,1上,前叉震动输送料槽7.2的出料端与水平设置的前叉水平料槽7.4对应,前叉水平推料气缸7.5与前叉水平料槽7.4平行设置,缸体设置在前叉安装机架7,1上,活塞杆设置前叉水平料槽7.4的料槽内。

所述的前叉挡料气缸(7.3)设置在前叉震动输送料槽(7.2)的出料端,前叉水平料槽7.4的出料端与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上连接扣固定插头5.1对应。

使用时,前叉震动输送料槽7.2将前叉A2输送到前叉水平料槽7.4中,前叉挡料气缸7.3在前一个前叉A2未安装前,阻止下一个前叉A2下落,前叉水平推料气缸7.5推动前叉水平料槽7.4中的前叉A2插入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上连接扣A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构8包括: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1、前叉矫正压膜8.2、前叉控制耳上料槽8.3、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前叉控制耳上料气缸8.5、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6、矫正压膜气缸8.7和控制耳挡料气缸8.8。

所述的前叉矫正压膜8.2滑动安装在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1,前叉矫正压膜8.2与矫正压膜气缸8.7活塞连接,矫正压膜气缸8.7缸体与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1固定,前叉控制耳上料槽8.3安装在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1,前叉控制耳上料槽8.3出料端与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对应,前叉控制耳上料气缸8.5安装在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1上,并与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平行设置,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6安装在前叉控制耳安装机架8.1上,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6安装位置与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的出料端,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6的轴线与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送料方向垂直,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的出料端与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上连接扣固定插头5.1对应,控制耳挡料气缸8.8安装在前叉控制耳上料槽8.3的出料端。

使用时,前叉控制耳上料槽8.3将前叉控制耳A1输送到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内,矫正压膜气缸8.7带动前叉矫正压膜8.2将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的上连接扣A3与前叉A2进行位置矫正并压紧,前叉控制耳上料气缸8.5将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内的前叉控制耳A1推到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6位置,前叉控制耳安装气缸8.6将前叉控制耳A1推到前叉A2上的前叉控制耳A1安装槽内。控制耳挡料气缸8.8在前一个前叉控制耳A1为安装完成前,阻挡下一个前叉控制耳A1进入前叉控制耳水平料槽8.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连接口安装机构9包括:上下连接扣安装机架9.1、上下连接扣安装气缸9.2、两个安装夹头9.3、两个安装夹头控制气缸9.4、安装夹头滑板9.5、安装夹头滑板水平气缸9.6和旋转中转台9.7。

所述的安装夹头滑板9.5水平滑动安装在上下连接扣安装机架9.1上,上下连接扣安装机架9.1与机架部分13固定,上下连接扣安装气缸9.2缸体垂直滑动安装在安装夹头滑板9.5上,上下连接扣安装气缸9.2缸体固定在安装夹头滑板9.5上,活塞与安装夹头控制气缸9.4连接,安装夹头控制气缸9.4与安装夹头9.3连接。

所述的安装夹头滑板水平气缸9.6活塞与安装夹头滑板9.5连接,缸体固定在上下连接扣安装机架9.1上。

所述的旋转中转台9.7机架部分13上,位置在两个安装夹头9.3之间。

使用时,安装夹头9.3在安装夹头控制气缸9.4控制下夹紧在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上并安装有前叉A2和前叉控制耳A1的上连接扣A3,上下连接扣安装气缸9.2经安装夹头滑板9.5升起安装夹头9.3,安装夹头滑板水平气缸9.6通过安装夹头滑板9.5经安装夹头9.3移动到旋转中转台9.7位置,上下连接扣安装气缸9.2落下,安装夹头9.3将上连接扣A3安装在旋转中转台9.7上。

按上述工作过程,另一个安装夹头9.3将旋转中转台9.7的上连接扣A3安装在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上的下连接扣A7上,实现上连接扣A3与下连接扣A7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栓孔同心和螺母安装机构10包括:螺母上料槽10.1、螺母安装机架10.2、总成限位气缸10.3、总成限位模10.4、螺母上料气缸10.5和同心气缸10.6。

所述的螺母上料槽10.1、总成限位气缸10.3、同心气缸10.6固定在螺母安装机架10.2安装在螺母安装机架10.2,总成限位气缸10.3的活塞与总成限位模10.4连接,螺母上料气缸10.5与螺母上料槽10.1出料口对应,同心气缸10.6螺母上料槽10.1出料口螺母同轴线设置,总成限位模10.4与总成限位气缸10.3活塞连接。

使用时,螺母上料槽10.1送入安装位置,总成限位气缸10.3控制总成限位模10.4将上连接扣A3与下连接扣A7之间的位置矫正并压紧,同心气缸10.6伸出,同心气缸10.6活塞杆进入上连接扣A3与下连接扣A7之间的螺栓孔内,进行同心矫正,矫正完成后同心气缸10.6活塞推出,螺母上料气缸10.5将螺母推如一侧前叉控制耳A1的螺母安装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栓安装机构11包括:螺栓安装机架11.1、螺杆上料槽11.2、螺杆上料限位气缸11.3、螺杆水平料槽11.4、电机滑台11.5、螺杆旋转轴11.6、螺栓安装电机11.7、电机滑台气缸11.8和总成限位气缸10.3的活塞与总成限位模10.4。

所述的螺杆上料槽11.2固定在螺栓安装机架11.1,螺杆上料槽11.2出料口与螺杆水平料槽11.4对应,螺杆上料限位气缸11.3固定在螺杆上料槽11.2。

所述的总成限位气缸10.3固定在螺栓安装机架11.1,总成限位气缸10.3的活塞与总成限位模10.4连接。

所述的螺栓安装电机11.7安装在电机滑台11.5上,电机滑台11.5滑动安装在螺栓安装机架11.1上,电机滑台气缸11.8安装在螺栓安装机架11.1上,活塞与电机滑台11.5连接,螺杆旋转轴11.6与螺栓安装电机11.7同轴连接。

使用时,螺杆上料槽11.2将螺栓送入螺杆水平料槽11.4中,在前一个螺栓未完成安装前,、螺杆上料限位气缸11.3限制下一个螺栓进入螺杆水平料槽11.4中,总成限位模10.4在总成限位气缸10.3作用下,将上连接扣A3与下连接扣A7之间位置进行限定,电机滑台气缸11.8经电机滑台11.5带动螺栓安装电机11.7前进,螺杆旋转轴11.6在螺栓安装电机11.7带动下,将螺杆水平料槽11.4内的螺栓与上到工序安装的螺母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和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分别由动力部分带动同步转动的联动连接结构为: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与凸轮分割器4.2同轴连接,凸轮分割器4.2经传动带4.3与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的驱动器5.2传动连接。实现一级安装工位转盘4与二级安装工位转盘5的同步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