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大齿轮上料错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4505发布日期:2018-12-14 23:0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大齿轮上料错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具体涉及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大齿轮上料错位机构。



背景技术:

一种家具内部活动配件扣把如图1所示,由外壳A、触片B、上卡扣C、大齿轮D、侧卡扣E、小齿轮F、螺钉G组装成扣把H。现有的组装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半成品全部由振动盘上料、直振出料方式,利用机械手臂上料组装,人工检验后包装出货,整个流程需要10个人同时作业。由于整个扣把组装线需10名员工作业,人员多且效率较低,组装1个产品最快周期为8秒;且长时间作业,作业员劳动强度大,容易导致工人手臂酸痛,疲劳作业后会出现漏检不良品出货,产品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大齿轮错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扣把流水线作业方式的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产品不良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工厂人员短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大齿轮上料错位机构,包括振动盘,与振动盘连接的滑道、设在滑道下端安装在支架上的垂直连接座、安装在垂直连接座一侧的前后错位气缸、由前后错位气缸带动的挡块,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滑道连通的大齿轮孔,大齿轮孔下部前端面有大齿轮出口,挡块设置在大齿轮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于前后错位气缸对面一侧的上面设有上下放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后面设有安装在支架上的前后气缸,前后气缸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输出旋转轴穿过连接座伸向大齿轮出口,所述前后气缸工作带动步进电机的输出旋转轴向前转动带动大齿轮转入到扣把上卡扣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道式结构,结构简单,送料时间短;设置前后错位气缸以及由前后错位气缸带动的挡块,可实现大齿轮逐个出料,实现扣把的自动组装;相对于现有的流水线作业,减轻了作业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生产成本。

2、连接座于前后错位气缸对面一侧的上面设置上下放料气缸,可实现大齿轮出料稳定可靠。

3、设置前后气缸带动步进电机输出旋转轴向前转动带动大齿轮转入到扣把上卡扣上,结构简单,大齿轮组装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扣把产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A.外壳,B.触片,C.上卡扣,D.大齿轮,E.侧卡扣,

F.小齿轮,G.螺钉,H.扣把;

1. 振动盘,2. 滑道,3.垂直连接座,4.前后错位气缸

5. 挡块,6.上放料气缸,7.下放料气缸,8. 前后气缸,

9. 步进电机;

31. 大齿轮孔,32. 大齿轮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大齿轮上料错位机构,包括振动盘1,与振动盘1连接的滑道2、设在滑道2下端安装在支架上的垂直连接座3、安装在垂直连接座3一侧的前后错位气缸4、由前后错位气缸4带动的挡块5,连接座3上设有与滑道2连通的大齿轮孔31,大齿轮孔31下部前端面有大齿轮出口32,挡块5设置在大齿轮出口32处。

如图2、图3所示,连接座3于前后错位气缸4对面一侧的上面设有上下放料气缸6、7。

如图2、图3所示,连接座3后面设有安装在支架上的前后气缸8,前后气缸8连接有步进电机9,步进电机9输出旋转轴91穿过连接座3伸向大齿轮出口32。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振动盘上的大齿轮通过滑道滑进连接座内,连接座一侧设有上下放料气缸,上下放料气缸将大齿轮一个一个往下放,同时,前后错位气缸工作,推动挡块向前移动挡住大齿轮;再然后前后气缸工作,带动旋转的步进电机前移,挡块后退,步进电机前端的输出旋转轴将上齿轮转入上卡扣上。

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通过自动控制机构进行控制。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