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焊接机送丝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035发布日期:2019-02-15 20:0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眼镜焊接机送丝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焊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眼镜焊接机送丝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眼镜具有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等用途,也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其种类繁多,常见用于矫正各种视力问题的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等。其他种类的眼镜包括护目镜、太阳眼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

眼镜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焊接工序,将眼镜各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现有生产中多是采用手工焊接,手工将眼镜放置到眼镜放置台,打开焊接开关并手工进行递送焊丝进行焊接。由于人工操作的因素,每个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水平不同,递送焊丝的时机和对准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焊接后的眼镜优良率,而且手工操作速度慢,导致手工焊接的产品优良率低、生产效率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焊接机送丝焊接机构,提高产品的优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眼镜焊接机送丝焊接机构,包括焊接装置、工作台,焊接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送丝焊接机构还包括送丝装置,所述送丝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机构主体板、步进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组件、供焊丝缠绕的线轮;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机构主体板上;所述主动轮套设固定在电机轴上,从动轮组件可活动连接在机构主体板上,焊丝紧配合于主动轮与从动轮组件之间,线轮铰接于机构主体板;所述机构主体板固定有出丝端引导件,焊丝穿设于出丝端引导件指向焊接处。

所述机构主体板设有供从动轮组件配合的从动轮组件滑槽,从动轮滑槽两侧均固定有滑块压板,从动轮组件两侧设有与滑块压板相配合的滑块压板槽;所述滑块压板嵌入滑块压板槽中,将从动轮组件压制在机构主体板上;所述从动轮组件上方连接有用以调节从动轮组件位置的压力调节板,压力调节板压制着弹性件固定在机构主体板。

所述机构主体板固定有线材检测传感器,焊丝穿设于线材检测传感器。

所述送丝焊接机构还包括焊丝定位装置,焊丝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万向调节臂、供焊丝穿设的焊丝定位头,焊丝定位头固定在第一万向调节臂上。

所述第一万向调节臂包括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第一定位轴通过第一万向轴与第二定位轴连接,第一定位轴可转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焊丝定位头固定在第二定位轴上。

所述焊丝定位头设有焊丝滑槽、焊接端引导件,焊丝配合在焊丝滑槽中,并穿设于焊接端引导件。

所述送丝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焊接装置的两侧;所述焊丝定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焊接装置的两侧。

所述送丝焊接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第二万向调节臂、用以检测温度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固定在第二万向调节臂上。

所述第二万向调节臂包括第一检测轴、第二检测轴,第一检测轴通过第二万向轴与第二检测轴连接,第一检测轴可转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红外传感器固定在第二检测轴上。

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高频机、调节座、底座;所述高频机安装于调节座,调节座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送丝焊接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眼镜放置台,眼镜放置台上固定有眼镜的治具模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焊丝缠绕于线轮并穿设于出丝端引导件,对准焊接处。人工控制步进电机工作,电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组件配合带动焊丝移向焊接处,焊接装置开始进行焊接,避免人工送丝引起的误差。

此外可以提高送丝时机和焊丝对准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产品的优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组件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眼镜放置台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丝装置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送丝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焊丝定位装置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眼镜焊接机送料焊接机构,包括工作台1、眼镜放置台2、焊接装置3、送丝装置4、焊丝定位装置5、检测装置6。工作台1设有电控柜、供技术人员操作的操作台,电控柜通过电路控制各电器组件,操作台上设定有各功能按钮。

如图2所示为眼镜放置台2。眼镜放置台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眼镜放置台2上固定有治具模型21。治具模型21用于固定相应型号的眼镜7,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眼镜7更换不同规格的治具模型21。

如图3所示为焊接装置3。焊接装置3包括用以焊接的高频机31、调节座32、底座33。高频机31安装于调节座32并通过电路连接于电控柜。调节座32可转动安装在底座33上,底座33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调节座32与底座33的连接处设有一用以锁紧调节座的紧固旋钮34,将调节座32调整方向后,即可调整高频机31对准的方向,之后旋紧紧固旋钮34,使调节座32与底座33保持固定。以此可以适配不同型号的眼镜7。

上述眼镜放置台2、焊接装置3能够实现人工焊接眼镜,但存在人工操作引起的优良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送丝装置4、焊丝定位装置5、检测装置6,用以实现自动焊接。

如图4、图5所示为送丝装置4。工作台1上固定有支架11,送丝装置4固定在支架11上。送丝装置4包括机构主体板41、步进电机42、主动轮43、从动轮组件44、线轮45。机构主体板41上设有电机轴通孔411,步进电机42的电机轴421穿过该电机轴通孔411,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构主体板41上。

主动轮43套设固定在电机轴421上。机构主体板41可以直接固定在支架上11,也可以先将机构主体板41固定在底板40上,再将底板40固定在支架11上。从动轮组件44包括从动轮底座441和铰接于从动轮底座411的从动轮442。电机轴通孔411上方设有从动轮组件滑槽412,从动轮组件44配合于该从动轮组件滑槽412中。

为使该送丝装置4能够适配于不同粗细的焊丝,本实用新型将从动轮组件44设置为位置可调节,具体如下:送丝装置4还包括固定在从动轮组件滑槽412两侧的滑块压板46,从动轮底座441两侧设有与滑块压板46相配合的滑块压板槽4411,通过滑块压板46嵌入滑块压板槽4411中,将从动轮组件44压制在机构主体板41上,使从动轮组件44能够沿滑块压板46移动。

从动轮组件44上方连接有压力调节板47,将螺栓穿过压力调节板47、弹性件拧入机构主体板41。通过调整螺栓拧入深度即可调整从动轮组件44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主动轮43和从动轮442之间的间隙,以适配不用粗细的焊丝,将焊丝紧配合在主动轮43与从动轮442之间,主动轮43转动时就可以带动焊丝的移动。

机构主体板41固定有线轮支架413,线轮45可转动套设在线轮支架413上。机构主体板4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侧板414,两侧板414上分别固定有线材检测传感器48、出丝端引导件49。焊丝缠绕在线轮45上,并依次穿过线材检测传感器48、主动轮43与从动轮442之间的间隙、出丝端引导件49。当步进电机42工作的时候,电机轴421带动主动轮43旋转,从而与从动轮442配合将焊丝送向出丝端引导件49。线材检测传感器48用于检测焊丝移动量,当到达预设数量时,发出报警信号,警示焊丝余量不足。

上述出丝端引导件49可以直接对准焊接处,但是将导致部件相对位置太紧凑,对准的方向也不好调节,对于不同型号的眼镜必然会导致偏差。为了使能够调节焊丝对准的方向,实现精准定位,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与送丝装置4配套的焊丝定位装置5。

如图6所示为焊丝定位装置5,焊丝定位装置5包括第一万向调节臂51、焊丝定位头52。第一万向调节臂51包括第一定位轴511、第二定位轴512,第一定位轴511通过第一万向轴513与第二定位轴512连接,第一万向轴511上配合有用以锁紧第一万向轴513的第一固定旋钮514。第一定位轴511可转动安装在支架11上,第二定位轴上固定有焊丝定位头52。

焊丝定位头52设有焊丝滑槽521、焊接端引导件522,焊丝穿出出丝端引导件49后配合在焊丝滑槽中521,并穿设于焊接端引导件522。

根据所焊接的眼镜型号的不同,焊接处位置不同,可以预先通过调整第一定位轴511和第二定位轴512来调整焊丝定位头52对准的方向,并通过第一固定旋钮514来锁紧第一万向轴513。焊接端引导件522经调整后指向预定焊接处。第一万向轴513有较大的角向补偿能力,结构紧凑,保证定位后不会偏移。

本实用新型设有两组送丝装置4与焊丝定位装置5,对称设置在焊接装置3的两侧。

上述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技术人员在开始焊接后,技术人员还要考虑送丝时机再进行操作使送丝装置4工作。一方面多了一道工序,操作更复杂;另一方面送丝时机不当也会影响焊接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如图7所示的检测装置6。

检测装置6用以实时检测焊接处的加热温度,并将温度反馈给电控柜。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检测的方式,无须接触焊接处,不会影响焊接效果、温度测量准确。检测装置6安装固定在支架11上。检测装置6包括第二万向调节臂61、红外传感器62。第二万向调节臂61包括第一检测轴611、第二检测轴612,第一检测轴611通过第二万向轴613与第二检测轴连接612,第二万向轴613上配合有第二固定旋钮614。第一检测轴611可转动安装在支架11上,第二检测轴612上固定有红外传感器62。与焊丝定位装置5同理,可以预先通过调整第二万向调节臂61来调整红外传感器62以对准焊接处。

红外传感器62采取红外线的方式无线向电控柜发送信号。红外传感器62可以设定三种信号输出:低温等待、正常温度、过高报警。低温等待信号,表示加热温度不足;正常温度信号,表示焊接处达到焊接所需温度;过高报警信号,表示焊接处温度异常。

技术人员将需焊接的眼镜7放置在治具模型21上后,打开开关,高频机31对焊接处加热。红外传感器62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并根据温度反馈信号给电控柜。电控柜根据红外传感器62的信号发出相应工作信号:收到正常温度信号时,发出送丝信号给步进电机42,电机轴421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主动轮43转动一定角度,主动轮43与从动轮442配合带动焊丝移动一段距离,将焊丝活动穿设于出丝端引导件49、焊丝滑槽521、焊接端引导件522送至焊接处进行焊接。

可在电控柜设定发出送丝信号后延时一段时间向高频机31发送停止工作信号,具体时间依据眼镜和焊丝的不同材料而定。当焊接完成或者收到过高报警信号时,电控柜发出停止信号,高频机31停止加热,焊接完成。

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红外传感器62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当温度适宜时开始送丝,保证送丝时机的准确度,有效提高了焊接效果。上述机构可以根据当前不同的生产任务将治具模型21更换为相应的规格,并预先调整调节座32、第一万向调节臂51、第二万向调节臂61,精准定位高频机31、焊接端引导件522、红外传感器62,避免了人工送丝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保证了焊丝对准的精准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优良率。

大部分工序由机器自动进行,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