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切割设备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3400发布日期:2019-03-02 02:5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切割设备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切割设备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属于线切割控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切割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一般为铜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产生6000度以上高温,蚀除金属、切割成工件的一种数控加工机床。线切割走丝的加工原理是在线电极与工件之间存在的有缝间隙,持续放电去除金属的现象。 线切割所用的电源为脉冲电源,设备运行时需要进行限流,老式的用电阻限流的脉冲电源工作时电阻上消耗的能量非常大而且电阻的温度很高,对环境影响很大电源的总体能耗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线切割设备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 该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可将脉冲电源能量储存在电感里,通过电感输出到放电端,可大大减少能量浪费,同时变压器的功率可以做小,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线切割设备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端、电源连接线以及电脑总控制端,所述电源端通过电源连接线和电脑总控制端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端还电性连接有一用于限流和控流的限流控流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限流控流装置包括一用于限流的限流电感器,一脉冲信号放大电路,以及一单片机;

所述脉冲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作为电源输入端的一脚和二脚,作为脉冲信号输入端的三脚,作为高压电源输入端的五脚和七脚,以及作为放电输出端的四脚和六脚;

所述单片机通过作为脉冲信号输入端的三脚和脉冲信号放大电路耦合,将单片机产生的脉冲信号输送给脉冲信号放大电路;

所述限流电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钼丝,输入端连接四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该限流电感器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限流电感器的输入端形成耦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执行部件,即执行指令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总线接口部件,与电脑总控制端连接,执行从电脑总控制端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脉冲信号放大电路的七脚接直流100V。

优选的,所述脉冲信号放大电路的五脚连接加工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线切割无阻高频电源采用电感限流来代替老式的用电阻限流的高频电源,在实际使用当中,新的用电感限流的脉冲电源能量都是储存在电感里,通过电感输出到放电端,几乎没有能量浪费,因此变压器的功率可以做得非常小,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图;

其中,1、电源端;2、电源连接线;3、电脑总控制端;4、限流电感器;5、脉冲信号放大电路;6、单片机;7、一脚;8、二脚;9、三脚;10、五脚;11、七脚;12、四脚;13、六脚;14、微处理器;15、执行部件;16、总线接口部件;17、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线切割设备无阻高频放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端1、电源连接线2以及电脑总控制端3。

上述结构中,电源端1通过电源连接线2和电脑总控制端3形成电性连接,并且,电源端1上电性连接有一用于限流和控流的限流控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限流控流装置包括:一用于限流的限流电感器4,一脉冲信号放大电路5,以及一单片机6;

在本实用新型中,脉冲信号放大电路5包括:作为电源输入端的一脚7和二脚8,作为脉冲信号输入端的三脚9,作为高压电源输入端的五脚10和七脚11,以及作为放电输出端的四脚12和六脚13;在实际使用当中,脉冲信号放大电路5的七脚11接直流100V,并且,脉冲信号放大电路5的五脚10连接加工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6通过作为脉冲信号输入端的三脚9和脉冲信号放大电路5耦合,其主要作用为:将单片机6产生的脉冲信号输送给脉冲信号放大电路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流电感器4的输出端连接钼丝17,限流电感器4的输入端连接四脚12;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该限流电感器4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和限流电感器4的输入端形成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控制模块为一微处理器14,该微处理器14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执行部件15,即执行指令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总线接口部件16,与电脑总控制端3连接,执行从电脑总控制端3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线切割无阻高频电源采用电感限流来代替老式的用电阻限流的高频电源,在实际使用当中,新的用电感限流的脉冲电源能量都是储存在限流电感器4里,通过限流电感器4输出到放电端,几乎没有能量浪费,因此线切割的变压器的功率可以做得非常小,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一点,采用上述结构后,线切割的电源在加工过程中,电流波形是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变化的,这样的波形对钼丝保护很好不容易断丝,而且对钼丝的损耗下降1倍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