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拱架焊接钢板的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6027发布日期:2019-07-17 06:4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拱架焊接钢板的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拱架焊接钢板的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东天山特长隧道进口位于新疆松树塘滑雪场西侧,隧道主洞全长10133m(折算单洞),隧道主洞采用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焊接拱架的工作量较大,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连接钢板焊接不正,连接钢板和工字钢不在一条中心线、连接钢板和钢拱架焊接左右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多次返工,加工效率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拱架焊接钢板的工装治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钢板焊接时出现的不共线和不对称问题,提高了钢板焊接的加工效率,保证了钢板的焊接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钢拱架焊接钢板的工装治具,包括两竖直且对称放置的第一角撑,两所述第一角撑间隔有一定距离,两所述第一角撑顶部通过焊接有第二角撑而连接在一起,由两所述第一角撑和所述第二角撑组成的焊接件一侧为平面,在该平面的一侧焊接有第三角撑,所述第三角撑的一角臂与所述平面共面,焊接后的另一角臂朝向所述平面的前方。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角撑的一角臂与所述平面共面时,焊接在所述焊接件的任一侧。

两所述第一角撑与所述第二角撑焊接后的各端对齐。

所述第二角撑上部设有手柄,方便焊接后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两所述第一角撑1在顶部焊接第二角撑时,两所述第一角撑在焊接时的间隔距离可以与工字钢的板臂宽度相匹配,焊接完毕后,当工字钢端部需要焊接钢板时,将本实用新型插入所述工字钢外部一端,所述第二角撑底面接触工字钢的板臂,平面与工字钢的端面持平,此时将钢板表面放置在工字钢端部,使钢板表面与平面持平,即为与工字钢端面完全契合,钢板一端接触第三角撑的另一角臂,通过该角臂进行定位,定位后开始将钢板焊接在工字钢的端部,保证了钢板和工字钢焊接在同一中心线上,焊接完毕之后,取出工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钢板焊接时出现的不共线和不对称问题,提高了钢板焊接的加工效率,保证了钢板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工字钢一端焊接钢板时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1和图2中,1.第一角撑,2.第二角撑,3.第三角撑,4.手柄,5.工字钢,6.平面,7.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用于钢拱架焊接钢板的工装治具,包括两竖直且对称放置的第一角撑1,两所述第一角撑1间隔有一定距离,两所述第一角撑1顶部通过焊接有第二角撑2而连接在一起,由两所述第一角撑1和所述第二角撑2组成的焊接件一侧为平面6,在该平面6的一侧焊接有第三角撑3,所述第三角撑3的一角臂与所述平面6共面,焊接后的另一角臂朝向所述平面6的前方。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角撑3的一角臂与所述平面6共面时,焊接在所述焊接件的任一侧。

两所述第一角撑1与所述第二角撑2焊接后的各端对齐。

所述第二角撑2上部设有手柄4,方便焊接后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两所述第一角撑1在顶部焊接第二角撑2时,两所述第一角撑1在焊接时的间隔距离可以与工字钢5的板臂宽度相匹配,焊接完毕后,当工字钢5端部需要焊接钢板7时,将本实用新型插入所述工字钢外部一端,所述第二角撑2底面接触工字钢的板臂,平面6与工字钢5的端面持平,此时将钢板表面放置在工字钢5端部,使钢板表面与平面6持平,即为与工字钢端面完全契合,钢板7一端接触第三角撑3的另一角臂,通过该角臂进行定位,定位后开始将钢板焊接在工字钢的端部,保证了钢板和工字钢焊接在同一中心线上,焊接完毕之后,取出工装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