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6850发布日期:2019-09-20 21:2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



背景技术:

气动冲压机是功与能的转化之间密切关系,由压力气流对气缸作用,使活塞以一定推力向前位移,此时气动冲压机所做的功等于推力乘以位移量,而气动冲压机所输出的对物体的作用力等于高压气体对气缸的推力,并没有增力作用。在生产中,我们通常利用气压来获取输出力。由于气压传动压力较低,在需要较大输出力的场合,气缸的体积就较为笨重和庞大,这是机构操作中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在需要较大输出力的场合,气缸的体积就较为笨重和庞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增力输出气动冲压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所述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均是连杆结构,所述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通过连杆A连接。形成二次连杆形成增力作用。

进一步:在上述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中,所述的气动输入机构包括铰链A,所述的铰链A连接有气缸、连杆A和连杆B,所述的连杆B通过铰链B 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增力输出机构包括铰链C,所述的铰链C连接有连杆C 和连杆D,所述的连杆C通过铰链D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D通过铰链 E与输出增力的滑杆连接;所述的连杆A通过铰链C与增力输出机构连接。所述的滑杆上端设有与铰链E连接的滑块。连杆A、连杆B在气缸推动作用下,连杆A、连杆B所形成的夹角α越来越来小,连杆B拉力f=气缸推力/tanα,连杆B的拉力f随着夹角α变小而增大,则形成第一次增力作用;连杆C、连杆 D在连杆B拉力作用下,连杆D与滑块运动轨迹线之间夹角β越来越小,滑块冲力F=连杆B拉力f/tanβ,滑块冲力F随着夹角β变小而增大,形成第二次增力作用。

所述的气缸下端是进气口,下端设有气缸铰链,气缸上端是出气口,上端连接铰链A。所述的滑杆侧边设有滑轨,使滑杆的运动方向准确且无阻碍。所述的滑杆上端设有与铰链E连接的滑块。

再进一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工平台,所述的滑杆下端正对工作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所述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均是连杆结构,所述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通过连杆A连接。形成二次连杆形成增力作用。连杆A、连杆B在气缸推动作用下,连杆A、连杆B所形成的夹角α越来越来小,连杆A拉力f=气缸推力/tanα,连杆A的拉力f随着夹角α变小而增大,则形成第一次增力作用;连杆C、连杆D在连杆A拉力作用下,连杆D与滑块运动轨迹线之间夹角β越来越小,滑块冲力F=连杆A拉力f/tanβ,滑块冲力F随着夹角β变小而增大,形成第二次增力作用。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增力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力输出气动冲压机构的结构简图;

其中,1机架、2连杆A、3铰链A、4气缸、5连杆B、6铰链B、7铰链C、 8连杆C、9连杆D、10铰链D、11铰链E、12滑杆、13气缸铰链、14滑轨、 15滑块、16工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图1:一种增力输出的气动冲压机构,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上的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所述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均是连杆结构,所述气动输入机构和增力输出机构通过连杆A 2连接。所述的气动输入机构包括铰链A 3,所述的铰链A连接有气缸4、连杆A 2和连杆B 5,所述的连杆B 5 通过铰链B 6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增力输出机构包括铰链C 7,所述的铰链 C连接有连杆C 8和连杆D 9,所述的连杆C 8通过铰链D 10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D通过铰链E 11与输出增力的滑杆12连接;所述的连杆A 2通过铰链C与增力输出机构连接。所述的滑杆12上端设有与铰链E 11连接的滑块 15。所述的气缸下端是进气口,下端设有气缸铰链13,气缸上端是出气口,上端连接铰链A 3。所述的滑杆侧边设有滑轨14。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工平台16,所述的滑杆12下端正对工作台。

工作时,由压力气流通入气缸4的进气口时,进入气缸缸筒内,推动活塞推出工作,活塞杆推力作用于铰链A 3,使连杆B 5以铰链B 6作为固定圆心,以连杆B 5长度作为半径做摆角运动并形成运动轨迹1,从而拉动连接在铰链C 7的连杆A 3向右运动,并同时拉动铰链C 7向右运动,以至连杆C 8以铰链D 10 作为固定圆心,以连杆C 8长度作为半径做摆角运动并形成运动轨迹2,连杆C 8运动时带动连杆D 9和滑块15以垂直方向往下运动。由压力气流通入气缸的出气口时,整个增力输出冲压机构的各个构件运动方向与压力气流通入气缸的进气口时的各个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连杆A 3、连杆B 5在气缸4推动作用下,连杆A、连杆B所形成的夹角α越来越来小,连杆A拉力f=气缸推力/tanα,连杆A的拉力f随着夹角α变小而增大,则形成第一次增力作用;连杆C 8、连杆D 9在连杆A3拉力作用下,连杆D 9与滑块运动轨迹线之间夹角β越来越小,滑块冲力F=连杆A拉力f/tanβ,滑块冲力F随着夹角β变小而增大,形成第二次增力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