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917发布日期:2019-05-15 23:4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



背景技术:

白铁是镀锌铁的俗称,将干净的铁片浸在熔化的液体锌里而制得。锌虽然比较活泼,但在含有CO2的潮湿空气里能生成一层碱式碳酸锌,这层碱式碳酸锌薄膜较紧密,可作保护膜,防止内部锌不再被继续氧化。如果镀锌层一旦被破坏后,发生电化腐蚀时,由于锌比铁活泼,锌将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损耗,铁受到保护。

现有的白铁加工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当使用人员在使用滚压机加工白铁时,现有的滚压机制作的白铁厚度不能调整,结构较为单一,不具有新颖性,从而较为不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多功能化与安全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顶壁固定安装固定架,所述主体外壳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架的内壁靠近主动辊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辊,所述主体外壳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表面对应第三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丝杠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升降块,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顶部一侧设置有多组滚动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联轴器与减速器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减速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动辊的外表面对应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且主动辊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对应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且固定架通过第一轴承与主动辊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从动辊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且升降块通过第二转动轴与从动辊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对应从动辊的一侧设置有滑块,且固定架通过滑块与从动辊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电机通过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且第一螺纹与丝杠相互啮合,且丝杠通过第一螺纹与升降块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四齿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且第二螺纹与丝杠相互啮合,且丝杠通过第二螺纹与第四齿轮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对应第四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限位块,且齿轮限位块与第四齿轮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该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通过设置的联轴器与减速器,从而使得整体装置能够通过第一电机更加稳定的带动主动辊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更加精密的使用整体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当使用人员在加工白铁时,使用人员则可以驱动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升降块带动从动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加工厚度进行从动辊的高度调整,从而使得整体装置能够更加便捷的使用,通过设置的滚动杆,从而使得整体装置能够传送加工好的白铁,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更加省力的进行白铁的加工,方便了使用人员对其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的顶视图;

图中:1、主体外壳;2、固定架;3、第一电机;4、联轴器;5、减速器; 6、第一齿轮;7、主动辊;8、第二齿轮;9、从动辊;10、升降机构;11、第二电机;12、第三齿轮;13、止推轴承;14、丝杠;15、第四齿轮;16、升降块;17、滚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包括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 的外顶壁固定安装固定架2,主体外壳1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主动辊7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整体装置进行白铁的加工使用,第一电机3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联轴器4,联轴器4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减速器5,减速器5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固定架2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主动辊7,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固定架2来固定主动辊7和从动辊9,便于使用人员调节整体装置进行白铁的加工,主动辊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8,固定架2的内壁靠近主动辊7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辊9,主体外壳1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10,升降机构10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电机11快速简便的进行从动辊9的上下移动调整,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2,升降机构10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止推轴承 13,止推轴承13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丝杠14,丝杠14的外表面对应第三齿轮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齿轮15,丝杠14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升降块16,主体外壳1的内顶部一侧设置有多组滚动杆17。

第一电机3通过联轴器4与减速器5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3、联轴器4 与减速器5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相互啮合,且减速器5通过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传动连接,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主动辊7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整体装置进行白铁的加工使用;

主动辊7的外表面对应第二齿轮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且主动辊7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二齿轮8固定连接,固定架2的内部对应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且固定架2通过第一轴承与主动辊7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固定架2来固定主动辊7和从动辊9,便于使用人员调节整体装置进行白铁的加工;

从动辊9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且升降块16通过第二转动轴与从动辊9固定连接,固定架2的内部对应从动辊9的一侧设置有滑块,且固定架2通过滑块与从动辊9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升降块16带动从动辊19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加工白铁时的厚度,便于使用人员使用;

第三齿轮12与第四齿轮15相互啮合,且第二电机11通过第三齿轮12 与第四齿轮15传动连接,升降块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且第一螺纹与丝杠14相互啮合,且丝杠14通过第一螺纹与升降块16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电机11快速简便的进行从动辊9的上下移动调整;

第四齿轮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且第二螺纹与丝杠14相互啮合,且丝杠14通过第二螺纹与第四齿轮15螺纹连接,升降机构10的内部对应第四齿轮15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限位块,且齿轮限位块与第四齿轮15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升降机构10进行升降使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产白铁制品的滚压机,将该装置的主体外壳1放置在地面,使用人员则可以将待加工的白铁放置在主体外壳1顶端的滚动杆17上,第一电机3通过联轴器4与减速器5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齿轮6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8相互啮合,从而使得整体装置能够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主动辊7进行转动,当使用人员需要调整从动辊9的高度来调整制作白铁的厚度,则可以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二电机11转动,第二电机11通过第三齿轮12带动第四齿轮15转动,从而使得丝杠14进行转动,能够带动升降块16在丝杠14上进行上下升降,从而便于使用人员调整从动辊9进行上下升降调节,从而使得整体装置能够进行调整主动辊7与从动辊9之间的距离,便能够调整加工白铁的厚度,便于使用人员对其进行使用,较为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