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坡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908发布日期:2019-07-17 06:38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平板坡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平板坡口机。



背景技术:

坡口机是一种对管道或平板在焊接前端面进行倒角坡口的专用工具,相当于火焰切割、磨光机磨削等操作工艺、其具有操作简便,角度标准,表面光滑的优点。现有的平板坡口机、其升降机构采用如申请号CN201120414382.4的结构:其包括液压缸和呈X型的支架;通过液压缸顶起X型支架、从而调节坡口机本体的垂直高度。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X型支架的长度直接决定了坡口机、导致坡口机的抬升高度有限。此外,现有的平板坡口机还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平板坡口机尚无法实现对坡口机的机头在水平斜度的调整也无法通过翻转坡口机完成对钢板上下两侧的同时切削。此外,当厂房中存在地坑时,现有的平板坡口机其架体容易陷在地坑中造成移动困难。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平板坡口机,能够针对上述各问题加以解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坡口机,能够提升坡口机的升降调节高度、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坡口机的轴向旋转调整和坡口面倾角调整,根据现场情况实现坡口机与架体的灵活分离。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板坡口机,其包括架体,坡口机本体和垂直提升机构;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包括齿条,蜗轮,蜗杆、转动机构,盖板和升降块;所述齿条沿垂直方向延伸、固定于架体上;所述盖板朝向齿条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蜗轮安装于盖板内且与齿条啮合;所述蜗杆一端伸入盖板内并与蜗轮啮合、另一端位于盖板外侧且连接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蜗杆转动;所述升降块与盖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坡口机本体与升降块连接、随升降块同步运动。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转动机构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啮合在齿条上、在齿条的反作用力下带动盖板、升降块以及坡口机本体、沿齿条延伸方向运行。相比于采用液压缸和X型支架结构的现有技术,齿条的延伸长度决定了坡口机的运动高度,因此能够将坡口机调整到更高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是,上述平板坡口机中,所述转动机构采用摇杆。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之所以将摇杆作为优选方案,是因为相对于采用电机、马达等自动化设备实现对蜗杆转动的驱动,摇杆的自重较小。而在本方案中转动机构本身会随涡轮的转动与坡口机本体同步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因此采用较小自重的摇杆可以在工作中减少涡轮蜗杆的负荷磨损、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是,上述平板坡口机中:还包括翻转调节机构,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盘组件,托架和锁紧手柄;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圆形底板和转盘,所述转盘活动安装于圆形底板外侧;所述圆形底板与升降块固定为一体;所述转盘与托架固定为一体;所述坡口机本体连接托架;所述锁紧手柄连接旋转盘组件、用于实现圆形底板和转盘之间的锁固/松开。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坡口机的机头进行转动时,可通过锁紧手柄将底板和转盘松开,沿着圆形底板边沿转动转盘、使得与转盘固定为一体的托架以及坡口机本体做同步转动;而在完成坡口机机头的翻转调整后,同样通过锁紧手柄将底板与转盘进行锁固。从而通过对坡口机机头的转动,实现同时对钢板的上下两面的加工,大幅提升了设备的加工效率。

更优选的是,上述平板坡口机中:所述翻转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连接于圆形底板两侧;所述架体上设有滑槽,所述导向轮卡嵌于滑槽中。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垂直提升机构工作的同时、导向轮同步在滑槽中运动、起到稳定设备垂直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平板坡口机中:还包括斜度调节机构,所述斜度调节机构包括矩形管悬臂、导轮安装板、锁紧机构和导轮;所述矩形管悬臂固定于托架上;所述导轮安装板一端伸入矩形管悬臂内、另一端连接导轮、所述导轮连接坡口机本体;且所述导轮安装板与矩形管悬臂活动连接;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实现导轮安装板与矩形管悬臂之间的锁紧/松开。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针对厂房中地面不平导致钢板板面不完全水平的情况、针对钢板板面的斜角对坡口机的机头斜角进行相应调整、给予地面与工件不平时的斜角补偿:松开锁紧机构、令导轮安装板的一端在矩形管悬臂内小幅摆动至斜度与钢板一致;随后顶紧锁紧机构、使坡口机的机头斜度确定。实现坡口机的机头斜角与代加工的钢板水平面斜角一致。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平板坡口机中:所述导轮与坡口机本体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本设备在移动过程中陷入厂房的地坑中、可通过将导轮和坡口机本体拆开实现坡口机本体与架体的脱离、同时通过坡口机本体夹持在钢板表面的方式、由移动钢板将坡口机本体带离;从而大幅减轻了架体的自重,便于将架体从地坑中移出。随后再将导轮装回导轮安装板实现坡口机本体与架体的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平板坡口机中:所述架体下侧设有行走轮。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行走轮实现平板坡口机设备在厂房中的行走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提升坡口机的升降调节高度、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坡口机的轴向旋转调整和坡口面倾角调整,并根据现场情况实现坡口机与架体的灵活分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垂直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图中省略了齿条;

图5为图1中翻转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旋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图中省略了锁紧手柄;

图7为图1中翻转调节机构和斜度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架体;2、坡口机本体;3、垂直提升机构;4、翻转调节机构;5、斜度调节机构;6、行走轮;11、滑槽;31、齿条;32、蜗轮;33、蜗杆;34、转动机构;35、盖板;36、升降块;41、旋转盘组件;42、托架;43、锁紧手柄;44、导向轮;411、圆形底板;412、转盘;51、矩形管悬臂;52、导轮安装板;53、锁紧机构;54、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各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为实施例1,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板坡口机,包括架体1,坡口机本体2,垂直提升机构3,翻转调节机构4,斜度调节机构5。

其中,所述架体1下侧设有行走轮6。所述垂直提升机构3包括齿条31,蜗轮32,蜗杆33、转动机构34,盖板35和升降块36;所述齿条31沿垂直方向延伸、固定于架体1上;所述盖板35朝向齿条31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蜗轮33安装于盖板35内且与齿条31啮合;所述蜗杆33一端伸入盖板35内并与蜗轮32啮合、另一端位于盖板35外侧且连接转动机构34,所述转动机构34采用摇杆、用于带动蜗杆33转动;所述升降块36与盖板35固定为一体、所述坡口机本体2与升降块36连接、随升降块36同步运动。

而所述翻转调节机构4包括旋转盘组件41,托架42,锁紧手柄43和导向轮44。所述旋转盘组件41包括圆形底板411和转盘412,所述转盘412活动安装于圆形底板411外侧;所述圆形底板411与升降块36固定为一体;所述转盘412与托架42固定为一体;所述坡口机本体2连接托架42;所述锁紧手柄43连接旋转盘组件41、用于实现底板411和转盘412之间的锁固/松开。所述导向轮44连接于圆形底板411两侧;所述架体1上设有滑槽11,所述导向轮44卡嵌于滑槽11中。

所述斜度调节机构5包括矩形管悬臂51、导轮安装板52、锁紧机构53和导轮54;所述矩形管悬臂51固定于托架42上;所述导轮安装板52一端伸入矩形管悬臂51内、另一端连接导轮54、所述导轮54与坡口机本体2之间为可拆卸结构、用于实现斜度调节机构5与坡口机本体2的连接;且所述导轮安装板52与矩形管悬臂51活动连接;所述锁紧机构53用于实现导轮安装板52与矩形管悬臂51之间的锁紧/松开。

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升降坡口机本体2时,以转动机构34带动蜗杆33转动,蜗杆33带动涡轮32转动,涡轮32啮合在固定的齿条31上、在齿条31的反作用力下带动盖板35、升降块36以及坡口机本体2沿齿条31延伸方向运行。当需要对坡口机本体2的机头进行转动时,可通过锁紧手柄43将圆形底板411和转盘412松开,沿着圆形底板411的边沿转动转盘412、使得与转盘412固定为一体的托架42以及坡口机本体2做同步转动;而在完成坡口机本体2的机头翻转后,同样通过锁紧手柄43将圆形底板411与转盘412进行锁固。当需要针对钢板板面的斜角对坡口机的机头斜角进行调整时:松开锁紧机构53、令导轮安装板52的一端在矩形管悬臂51内小幅摆动至其斜度与钢板一致;随后顶紧锁紧机构53、使坡口机本体2的机头斜度确定。当本设备在移动过程中陷入厂房的地坑中、可将导轮54和坡口机本体2拆开实现坡口机本体2与架体1的脱离、同时通过坡口机本体2夹持在钢板表面的方式、由移动的钢板将坡口机本体2带离;从而大幅减轻了设备的整体自重,便于工作人员将架体1从地坑中移出。随后再将导轮54装回导轮安装板52实现坡口机本体2与架体1的连接为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