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874发布日期:2019-06-26 02:0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锅炉零、部件制造的专用胎具,特别涉及一种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



背景技术:

小弯曲半径180°弯头是锅炉零、部件中的常用结构。弯头在弯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半径回弹和弯曲角度回弹,弯曲半径越小,弯曲半径回弹和弯曲角度回弹越小,当R/D≤2时,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几乎不产生回弹,而在弯头弯制时弯曲部位内侧又会对弯管膜产生强大的夹紧力,当弯制角度达到180°时,由于夹紧力的存在,加之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几乎不产生回弹,会导致弯头很难从弯管膜中顺利卸取,如果强力取下,即容易损伤母材,影响产品质量。又会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180°弯头弯制后无法顺利卸取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

本实用新型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内容简述:

本实用新型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其特征在于:是由:弯管膜、滑槽、夹紧块和镶块组成,在弯管膜的弧面中心线处沿圆周方向设置环状U型凹槽。

所述的环状U型凹槽是指在弯管膜的弧面中心线处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宽度为25mm,深度为2.5mm,形状为环状的U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克服了传统弯管胎在弯制完成后卸取工件困难的问题,同时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机械压痕,新增的环状U型凹槽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弯管膜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1中:1是弯管膜、2是滑槽、3是夹紧块、4是镶块、5是加工工件。

图2中:7是紧固件。

图3中:6是环状U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是一种用于弯制管直径φ57mm、弯曲半径R118mm的180°弯头弯管胎,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

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的弯管胎,是由:弯管膜1、滑槽2、夹紧块3、镶块4组成,在弯管膜1的弧面中心线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状U型凹槽6。

所述的环状U型凹槽6是指在弯管膜1的弧面中心线处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宽度为25mm,深度为2.5mm,形状为环状的U型凹槽,用于弯制管直径φ57mm、弯曲半径R118mm的180°弯头,使弯管内侧对弯管膜的夹紧力得到空间释放,使180°弯头可以顺利的从弯管胎中卸取,而不会被弯管膜所阻挡。本弯管胎示例规格为管子规格φ57、弯曲半径为R118。

见图1和图2,工作原理:采用紧固件7按图1所示位置将弯管膜1、滑槽2、夹紧块3、镶块4固定在弯管机上,再将加工工件5放入弯管胎的环状U型凹槽中,夹紧块3与镶块4及滑槽2与弯管膜1同时夹紧加工工件5,依靠夹紧块3与镶块4的夹紧力拽着加工工件5以弯管膜1的中心为圆心按箭头方向圆周行进,同时弯管膜1以相同线速度自转,滑槽2同时直线方向行进。加工工件5旋转180°后,分别松开夹紧块3与镶块4及弯管膜1与滑槽2. 夹紧块3与滑槽2恢复原位,卸下加工工件5,弯管膜1与镶块4恢复原位,弯制过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用于弯制小弯曲半径180°弯头,克服了传统弯管胎在弯制完成后卸取工件困难的问题,同时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机械压痕,U型凹槽的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方便,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