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式冲击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243发布日期:2019-06-19 02:2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式冲击电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式冲击电钻。



背景技术:

充电式电钻是一款自身携带有锂离子电池或者镍铬电池、且可以反复充电的手电钻。主要用于在紧固木材、塑料、机器上的螺钉,在钢材、铝材、木材上钻孔。当电钻钻孔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尘屑飞扬于空中,造成环境的污染,而现有的电钻中不具有吸尘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有很多尘屑飞扬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甚至被人体吸收,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式冲击电钻,其工作时能够吸收尘屑,防止污染空气,避免尘屑被人体吸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式冲击电钻,包括电钻本体、直流电机、钻夹头、钻头、手柄和电源,所述直流电机安装于所述电钻本体内部,所述钻夹头安装于所述电钻本体的前端,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电钻本体下方,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手柄的底部,还包括风轮、风箱、过滤盒、吸尘管和尘屑吸收器,所述尘屑吸收器套设于所述钻头外且固定于所述电钻本体上;所述尘屑吸收器与所述吸尘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尘袋;所述尘袋置于所述过滤盒内;所述过滤盒与所述风箱相连通,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所述风轮,所述风轮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转轴联动;所述风箱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箱固定在所述电钻本体后端,所述过滤盒固定在所述风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设置风轮、风箱、过滤盒、尘袋、吸尘管和尘屑吸收器,利用直流电机带动风轮转动,风轮高速转动排出风箱内的空气,在钻头附近形成吸尘所需要的负压环境;同时设置过滤盒和尘袋,用以防止尘屑飘散到空气中、收集灰尘。

作为本实用优选的方案,述尘屑吸收器为喇叭状且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尘屑吸收器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尘孔,所述尘屑吸收器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吸尘孔、所述内腔和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吸尘管连通。

上述结构中,增大吸尘强度、提高吸尘效果,可吸收钻头附近大部分的尘屑。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过滤盒内设置有若干绕线柱,所述尘袋绕所述绕线柱呈S形走向设置。

上述结构中,尘袋绕绕线柱呈S形走向设置,可增大空气中的尘屑与尘袋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进而实现尘袋对空气内的尘屑的充分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风轮的叶片的正面呈波浪状,叶片的背面呈圆弧状。

上述结构中,如此设置的风轮叶片可以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风轮转动产生的风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风轮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转轴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上述结构中,设置橡胶圈为了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冲击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尘屑吸收器和吸尘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尘屑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尘屑收集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轮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钻本体,2-直流电机,3-钻夹头,4-钻头,5-手柄,6-电源,7-风轮,8-风箱,9-过滤盒,10-吸尘管,11-尘屑吸收器,12-外圈圆弧,13-内圈圆弧,14-进风口,15-出风口,16-尘袋,17-吸尘孔,18-抱攀,19-橡胶圈,20-绕线柱,21-连通孔,22-叶片,23-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式冲击电钻,包括电钻本体1、直流电机2、钻夹头3、钻头4、手柄5和电源6,直流电机2安装于电钻本体1的内部,钻夹头3安装于电钻本体1的前端,手柄5固定于电钻本体1下方,电源6安装于手柄5下方。充电式冲击电钻还包括还包括风轮7、风箱8、过滤盒9、吸尘管10和尘屑吸收器11,尘屑吸收器11套设于钻头4外且固定于电钻本体1上;尘屑吸收器11与吸尘管10的一端相连通,吸尘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尘袋16;尘袋16置于过滤盒9内;过滤盒9与风箱8相连通,风箱8内设置有风轮7,风轮7与直流电机2的转轴联动;风箱8设置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风箱8固定在电钻本体1上,过滤盒9固定在风箱8上。

上述结构中,风箱8可拆卸的安装在电钻本体1上,过滤盒9可拆卸地固定在风箱8上,尘袋16可拆卸地安装在过滤盒9内壁;过滤盒9经进风口14和风箱8相通;吸尘管10经抱攀18固定在电钻本体1上方。

本实施例利用风轮7转动,在钻头4附近产生负压环境,用以吸收钻头4附近的尘屑,在通过尘袋16过滤掉空气中的尘屑,空气最后从风箱8的出风口15出去。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尘屑吸收器11为喇叭状且内部设置有内腔23,尘屑吸收器1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尘孔17,尘屑吸收器11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孔21,吸尘孔17、内腔23和连通孔21连通,尘屑吸收器11经连通孔21与吸尘管10连通。

上述结构中,在风轮7形成的负压环境下,尘屑经吸尘孔17进入尘屑吸收器11内部后,再经连通孔21进入吸尘管10,可吸收钻头4附近大部分的尘屑,吸尘屑效果更好。

实施例三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过滤盒9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绕线柱20,尘袋16绕着绕线柱20呈S形走向设置。

上述结构中,尘袋16绕绕线柱20呈S形走向设置,可增大尘袋16辅设在过滤盒9内的面积,增大了空气与尘袋16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尘袋16对空气内的尘屑的充分过滤。

实施例四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风轮7的叶片22的正面呈波浪状,叶片22的背面呈圆弧状。叶片22的横截面由外圈圆弧12和内圈圆弧13组成。外圈圆弧12由三段圆弧首尾连接而成,内圈圆弧13为一端单独的圆弧。

上述结构中,风轮7的叶片22的正面由多个圆柱面组成,该设置增大了叶片22的正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在风轮7转动过程可增加产生的风量。

实施例五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风轮7与直流电机2的转轴之间设置有橡胶圈19。

上述结构中,针对直流电机2噪声大的问题,设置橡胶圈19,减小风轮7与直流电机2的转轴间产生的震动,以达到减低噪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式冲击电钻的工作原理:打开充电式冲击电钻的开关,直流电机2驱动钻头4和风轮7转动。当钻头4钻孔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尘屑飞扬于空中。这是就利用风轮7高速转动,将风箱8内的空气从出风口15排出风箱8。风箱8内的空气排出后,风箱8内的气压随即降低,那么过滤盒9内的气体便进入风箱8内;同理,吸尘管10内和尘屑吸收器11附近的气体也随着风轮7的转动,最后从风箱8的出风口15排出,这就形成了吸尘所必需的负压环境。工作过程中,尘屑吸收器11吸收钻头4附近的空气,尘屑随空气进入尘屑吸收器11来到吸尘管10。在过滤盒9内通过尘袋16实现尘屑和空气的分离。尘屑留在尘袋16内,气体通过进风口14进入到风箱8内,最后从出风口15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