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221发布日期:2019-06-29 02:1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机,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属于建筑材料生产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PC构件使用到大量带有卫钩的钢筋网片,现有技术为钢筋调直切断后,由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测量、绑扎等一系列传统工艺,运转环节多,效率极其低下,并且在脱模时钢筋弯钩容易碰撞模具,质量问题突出明显,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机,将钢筋卫钩一次性完成的自动化加工设备方案,使产线人工绑扎变为线下自动化加工。极大提高了构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机,包括机架、液压系统和工作平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升降结构,所述液压升降结构安装在工作平台的上方,所述液压升降结构的压制面上安装有焊接设备,所述钢筋网片焊接机靠近入料口和远离入料口的一侧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弯钩结构,所述弯钩结构包括压弯上模、压弯下模和弯钩模具,所述压弯上模的分别位于焊接设备的两侧,所述压弯上模可移动安装在液压升降结构的压制面上,所述压弯下模可移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压弯上模与压弯下模的位置对应,所述压弯上模与压弯下模的结构相配合,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焊接限位块,所述焊接限位块的位置与焊接设备的位置相配合,所述弯钩模具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弯钩模具分别位于焊接限位块靠近入料口和远离入料口的一侧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压弯上模与钢筋网片接触的面包括压制面、弧面和直角面,所述压制面与工作台面平行,所述压制面通过弧面与直角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压弯上模通过上模移动轨道安装在液压升降结构的压制面上,所述机架的直角面上安装有上模液压缸,所述上模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弯上模连接,所述上模液压缸驱动压弯上模在上模移动轨道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压弯下模与钢筋网片接触的面主要为弧面,所述压弯上模的弧面与压弯下模的弧面的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压弯下模通过下模移动轨道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压弯下模与下模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模液压缸驱动压弯下模在下模移动轨道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弯钩模具通过模具垫块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模具垫块上表面为V字型,下表面为光滑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网片焊接机,能够在焊接横丝竖丝的同时,通过压弯上模和压弯下模的配合对横丝进行弯钩处理,提高加工效率,改善钢筋网片的加工流程,同时由于压弯上模和压弯下模均为可移动安装结构,因此能够在弯钩操作完成后,将模具进行移位,以避免碰撞模具,避免产品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网片焊接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弯钩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弯曲模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压升降结构,11、入料口,2、工作平台,21、焊接限位块,3、焊接设备,4、弯钩结构,41、压弯上模,411、上模移动轨道,412、上模液压缸,42、压弯下模,421、下模移动轨道,422、下模液压缸,43、弯钩模具,431、模具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同时,由于下文所述的只是部分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机,如图1-3所示包括机架、液压系统和工作平台2,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升降结构1,所述液压升降结构1安装在工作平台2的上方,所述液压升降结构1的压制面上安装有焊接设备3,所述钢筋网片焊接机靠近入料口11和远离入料口11的一侧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弯钩结构4。

所述弯钩结构4包括压弯上模41、压弯下模42和弯钩模具43,所述压弯上模41的分别位于焊接设备3的两侧,所述压弯上模41可移动安装在液压升降结构1的压制面上,所述压弯下模42可移动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所述压弯上模41与压弯下模42的位置对应,所述压弯上模41与压弯下模42的结构相配合,所述工作平台2上安装有焊接限位块21,所述焊接限位块21的位置与焊接设备3的位置相配合,所述弯钩模具43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所述弯钩模具43分别位于焊接限位块21靠近入料口11和远离入料口11的一侧的两侧。

所述压弯上模41与钢筋网片接触的面包括压制面、弧面和直角面,所述压制面与工作台面平行,所述压制面通过弧面与直角面连接。所述压弯上模41通过上模移动轨道411安装在液压升降结构1的压制面上,所述机架的直角面上安装有上模液压缸412,所述上模液压缸412的活塞杆与压弯上模41连接,所述上模液压缸412驱动压弯上模41在上模移动轨道411上移动。

所述压弯下模42与钢筋网片接触的面主要为弧面,所述压弯上模41的弧面与压弯下模42的弧面的半径相同。所述压弯下模42通过下模移动轨道421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所述压弯下模42与下模液压缸42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模液压缸422驱动压弯下模42在下模移动轨道421上运动。

如图3所示,所述弯钩模具43通过模具垫块431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所述模具垫块431上表面为V字型,下表面为光滑弧面。

工作原理如下,液压系统分别与上模液压缸412和下模液压缸422连接,并控制其行进,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待加工的钢筋网片从位于钢筋网片焊接机侧面的入料口11进入,压弯下模42随着液压升降结构1的下压板(压制面)降落,同时液压系统控制上模液压缸412移动使其到达目标位置,待进行焊接的同时,压弯上模41对钢筋网片的边缘位置进行压制,其压制面压制钢筋网片,弧面和直角面对其进行压弯,如图1所示,压弯下模42比焊接设备3低,能够在焊接前先一步对其进行弯折,同时由于焊接限位块21的存在,能够防止钢筋网片因弯折而发生偏移。

当液压升降结构1下降到设定位置时,焊接设备3开始焊接,压弯上模41的下表面与工作平台2的上表面平齐,此时液压系统控制下模液压缸422逐渐将压弯下模42推动到与压弯上模41位置相匹配的地方,使压弯下模42继续对钢筋网片的边缘进行折弯。

当钢筋网片焊接完成时,压弯下模42回归原位,压弯上模41随液压升降结构1上升,同时回归横向的原位。

加工完成后的钢筋网片从焊接机的正面(背面)取出,避免损伤模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