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169发布日期:2019-08-13 20:2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



背景技术:

氧传感器是汽车发动机燃油反馈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氧传感器有前后保护罩﹑六角座﹑定位座﹑芯片﹑高温密封件及相关的信号传输线路等组成。其中,氧传感器芯片安装在六角座内部后,芯片的后端接线柱需要与接线端子紧密连接,随后接线柱后面连接线束与信号传输线路连接,同时为了保护芯片与后端接线柱,需要在它们的外部整体套装线束后保护罩,确保线束后保护罩整体焊接在六角座后端,使得氧传感器整体密封性好,强度高,牢固可靠。在线束后保护罩焊接在六角座后端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线束后保护罩整体稳定地套装在六角座的后端。但是原有生产设备的配套模具,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将线束后保护罩套装在六角座后端时,线束后保护罩与六角座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容易发生偏斜,导致产品报废;2,套装生产过程中,六角座容易发生向前跑位,使得线束后保护罩套装不到位,容易发生密封不严而漏气,导致产品无法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适合在生产制造汽车氧传感器中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板﹑限位卡组模﹑推限压装组模和气缸推压组件,限位卡组模安装固定在底托板的左端,推限压装组模固定安装在底托板上,推限压装组模位于限位卡组模的右侧,气缸推压组件与推限压装组模连接,气缸推压组件位于推限压装组模的右侧,所述限位卡组模有内弧卡头模块和六角基座卡位模块,内弧卡头模块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的左侧端部,六角基座卡位模块紧贴内弧卡头模块的右侧面,六角基座卡位模块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上,所述内弧卡头模块的上部有半缺口通槽,半缺口通槽内侧为光滑弧面,所述六角基座卡位模的整体高度小于内弧卡头模块的整体高度,六角基座卡位模的上部有半开槽,半开槽内部有小弧面槽口和小台托面,小弧面槽口与小台托面相互连接交替分布,所述推限压装组模有限位块﹑推压模和右定位模,限位块安装固定在底托板上,限位块上面的中间区域有水平横向贯穿槽,推压模整体安装在限位块上的水平横向贯穿槽内,推压模能够在水平横向贯穿槽内前后移动,右定位模紧贴限位块的右侧安装固定在底托板上,所述推压模的上部有水平沟槽,沟槽的内表面光滑,所述右定位模与限位块接触的部位有缺口,靠近缺口的右定位模右侧面的中间位置有圆形通孔,所述气缸推压组件有气缸﹑限位通管和圆柱形横推杆,气缸安装固定在底托板外侧,圆柱形横推杆的一端与气缸连接,圆柱形横推杆的另一端与推压模的右端连接,圆柱形横推杆的中间部位穿装在限位通管内部,限位通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右定位模右侧面圆形通孔的右外侧面上,限位通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圆柱形横推杆与气缸连接的部位。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组模的内弧卡头模块上半缺口通槽的水平中心线,与推压模上部水平沟槽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对底托板﹑限位卡组模﹑推限压装组模和气缸推压组件的整体研发优化设计,制造出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其中,限位卡组模的内弧卡头模块上半缺口通槽的水平中心线,与推压模上部水平沟槽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推限压装组模中推压模的上部有水平沟槽,沟槽的内表面光滑,在实际生产使用时,能够确保线束后保护罩与六角座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线束后保护罩套装在六角座后端时,确保不会发生偏斜现象;限位卡组模中有内弧卡头模块和六角基座卡位模块,内弧卡头模块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的左侧端部,六角基座卡位模块紧贴内弧卡头模块的右侧面,六角基座卡位模块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上,内弧卡头模块的上部有半缺口通槽,半缺口通槽内侧为光滑弧面,六角基座卡位模的整体高度小于内弧卡头模块的整体高度,六角基座卡位模的上部有半开槽,半开槽内部有小弧面槽口和小台托面,小弧面槽口与小台托面相互连接交替分布,能够保证氧传感器上面六角座的棱和六角面整体稳定卡装在小弧面槽口和小台托面内,六角座的前端固定在内弧卡头模块上部的半缺口通槽内,六角座的侧面固定在内弧卡头模块和六角基座卡位模块的接触部位,确保氧传感器套装压装生产时,六角座不会发生向前跑位,保证线束后保护罩套装压装整体到位,不会发生密封不严漏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传感器的线束后保护罩,整体稳定推移压装到传感器的六角基座上,直线度好,不会发生偏移或跑位,确保线束接头与芯片结合部位整体稳定,适合在生产制造汽车氧传感器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装模具整体示意图;

图2为生产时本实用新型中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与压装模具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卡组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氧传感器线束后保护罩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板(1)﹑限位卡组模(4)﹑推限压装组模(3)和气缸推压组件(2),限位卡组模(4)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的左端,推限压装组模(3)固定安装在底托板(1)上,推限压装组模(3)位于限位卡组模(4)的右侧,气缸推压组件(2)与推限压装组模(3)连接,气缸推压组件(2)位于推限压装组模(3)的右侧,所述限位卡组模(4)有内弧卡头模块(401)和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内弧卡头模块(401)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的左侧端部,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紧贴内弧卡头模块(401)的右侧面,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上,所述内弧卡头模块(401)的上部有半缺口通槽(4011),半缺口通槽(4011)内侧为光滑弧面,所述六角基座卡位模(402)的整体高度小于内弧卡头模块(401)的整体高度,六角基座卡位模(402)的上部有半开槽,半开槽内部有小弧面槽口(4022)和小台托面(4021),小弧面槽口(4022)与小台托面(4021)相互连接交替分布,所述推限压装组模(3)有限位块(302)﹑推压模(303)和右定位模(301),限位块(302)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上,限位块(302)上面的中间区域有水平横向贯穿槽,推压模(303)整体安装在限位块(302)上的水平横向贯穿槽内,推压模(302)能够在水平横向贯穿槽内前后移动,右定位模(301)紧贴限位块(302)的右侧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上,所述推压模(303)的上部有水平沟槽(3031),沟槽(3031)的内表面光滑,所述右定位模(301)与限位块(302)接触的部位有缺口,靠近缺口的右定位模(301)右侧面的中间位置有圆形通孔,所述气缸推压组件(2)有气缸(203)﹑限位通管(202)和圆柱形横推杆(201),气缸(203)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外侧,圆柱形横推杆(201)的一端与气缸(203)连接,圆柱形横推杆(201)的另一端与推压模(303)的右端连接,圆柱形横推杆(201)的中间部位穿装在限位通管(202)内部,限位通管(2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右定位模(301)右侧面圆形通孔的右外侧面上,限位通管(2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圆柱形横推杆(201)与气缸(203)连接的部位。

优选地,所述限位卡组模(4)的内弧卡头模块(401)上半缺口通槽(4011)的水平中心线,与推压模(303)上部水平沟槽(3031)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压装模具制作时,先将限位卡组模(4)中的内弧卡头模块(401)固定安装在底托板(1)的左侧端部,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紧贴内弧卡头模块(401)的右侧面,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底部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上,在与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间隔一段距离的右侧,将推限压装组模(3)的限位块(302)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上,其中与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间隔一段距离的具体尺寸,由氧传感器中压装线束后保护罩(5)的长度确定;将气缸推压组件(2)中的气缸(203)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外侧,圆柱形横推杆(201)的一端与气缸(203)连接,圆柱形横推杆(201)的中间部位穿装在限位通管(202)内部,限位通管(2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右定位模(301)右侧面圆形通孔的右外侧面上,限位通管(2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圆柱形横推杆(201)与气缸(203)连接的部位,将圆柱形横推杆(201)的另一端与推压模(303)的右端连接;将推限压装组模(3)中的推压模(303)整体安装在限位块(302)上的水平横向贯穿槽内,确保推压模(303)能够在水平横向贯穿槽内前后移动,右定位模(301)紧贴限位块(302)的右侧安装固定在底托板(1)上,本发明压装模具整体制作完成。

使用时,将待压装的线束后保护罩(5)整体套装在,六角座(6)内部芯片与外接传输线束组件的外面,将六角座(6)固定放置在六角基座卡位模(402)上部的半开槽内,确保氧传感器上面六角座(6)的棱和六角面,整体稳定卡装在半开槽内部的小弧面槽口(4022)和小台托面(4021)内,同时六角座(6)的前端固定在内弧卡头模块(401)上部的半缺口通槽(4011)内,六角座(6)的侧面固定在内弧卡头模块(401)和六角基座卡位模块(402)的接触部位;同时将线束后保护罩(5)的末端,放置在推压模(303)上部的水平沟槽(3031),给气缸推压组件(2)中的气缸(203)供气,气缸(203)带动圆柱形横推杆(201)前移,圆柱形横推杆(201)推动推压模(303)前移,推压模(303)推动线束后保护罩(5),向六角座(6)后端进行压装移动,将线束后保护罩(5)整体压装在六角座(6)内部芯片与外接传输线束组件的外面;压装完成后,气缸推压组件(2)中的气缸(203)排气,气缸(203)带动圆柱形横推杆(201)后退,圆柱形横推杆(201)推动推压模(303)后退,到达限位块(302)上的水平横向贯穿槽内的特定位置停止;连续生产时,安装上述过程及运动方式,进行往复式连续生产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