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8131发布日期:2019-07-13 08:1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机加工加工中心而言,多轴机床相当常见,这些机床均具有滑动结构,使平台可以沿对应的轴滑动,其中一种采用龙门结构,即通过两个立柱上的两个导轨支撑横梁,在横梁下设置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现有技术为确保机床的移动精度,通常使两个滑块均与导轨仅能发生沿导轨的长度方向的滑移。

对于小型机床而言,由于重量较轻,一方面立柱下的地基不易发生塌陷,另一方面横梁的热胀冷缩效应不明显,因此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大型机床而言,其横梁长达5~7米,且重量相当重,这就导致立柱下的地面比较容易发生塌陷,且在热胀冷缩时,横梁的长度变化不容忽视,这就导致现有大型机床横梁的滑块经常与导轨发生卡死,导致机床停止运行,故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能有效防止卡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包括左右两个立柱和与立柱滑动连接的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设有长条状的滑轨,所述横梁下设有用于卡住滑轨的“冂”字形滑槽,另一个所述立柱上设有横截面呈“山”字形的导轨,所述导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长槽,所述横梁下设有与长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宽度小于长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宽度与长槽的宽度的差值为1~15mm。

优选地,所述长槽的内侧壁沿长槽的宽度方向滑动设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导轨间设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导轨设有限制限位块的极限位置的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导轨设有反映滑块的偏移量的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设置宽度小于长槽的宽度的滑块,使横梁与立柱接触的其中一端浮动设置,该端不仅可以完成滑块沿导轨长度方向滑动的常规功能,还可以在立柱偏斜、地基下陷或热胀冷缩时为滑块提供沿导轨的宽度方向的补偿滑动,由于另一端滑轨与滑槽的配合关系仅能使滑槽沿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因此对于横梁的定位能做到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视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滑轨;4、滑槽;5、导轨;6、长槽;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机床滑动结构,包括左右两个立柱1和与立柱1滑动连接的横梁2,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上设有长条状的滑轨3,所述横梁2下设有用于卡住滑轨3的“冂”字形滑槽4,另一个所述立柱1上设有横截面呈“山”字形的导轨5,所述导轨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长槽6,所述横梁2下设有与长槽6配合的滑块7,所述滑块7的宽度小于长槽6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宽度小于长槽6的宽度的滑块7,使横梁2与立柱1接触的其中一端浮动设置,该端不仅可以完成滑块7沿导轨5长度方向滑动的常规功能,还可以在立柱1偏斜、地基下陷或热胀冷缩时为滑块7提供沿导轨5的宽度方向的补偿滑动,由于另一端滑轨3与滑槽4的配合关系仅能使滑槽4沿滑轨3的长度方向滑动,因此对于横梁2的定位能做到有效的保障。

优选地,所述滑块7的宽度与长槽6的宽度的差值为1~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宽度的差值既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过大将导致横梁2的松动,过小则补偿效果不明显。

优选地,所述长槽6的内侧壁沿长槽6的宽度方向滑动设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用于抵消一部分瞬时温度冲击,能保证横梁2的精度。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导轨5间设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抵消瞬时冲击后,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使限位块复位,弹性件可以采用螺旋弹簧或金属弹片或其他能实现相同功能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轨5设有限制限位块的极限位置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用于限制限位块的极限位置,防止限位块从导轨5上脱落。

优选地,所述导轨5设有反映滑块7的偏移量的刻度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尺便于使用者直观得出滑块7的偏移量,从而得知横梁2的偏移,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