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保护装置及焊接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5095发布日期:2019-08-09 22:0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保护装置及焊接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保护装置、以及具有所述热保护装置的焊接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电源,其内部设有整流半导体元件、逆变半导体元件、电抗器以及逆变变压器等部品,其中,整流半导体元件和逆变半导体元件分别安装于一散热片上。

为了保证焊接电源在工作过程中各部品不会因过热而烧毁,需要在某些发热部品或发热部品所在的散热片上安装温控开关,以实现对各个部品发热情况的监测。

目前,焊接电源的温度报警显示形式为电源显示异常代码,即通过异常代码判断焊接电源温度是否异常。此种温度报警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焊接电源内部温控开关的安装数量较多,普通焊接电源无法准确判定具体部品报警的位置,需要逐一排查确定具体报警部品,确定具体位置后再进行温度对策。

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普通焊接电源内部(发热)报警部品的排查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保护装置,以便在温度过高时能够直观显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保护装置,包括温控开关、发光二极管以及限流电阻;其中,

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限流电阻一端串联;

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温控开关的动触片相连,限流电阻另一端与温控开关的静触片相连。

优选地,所述温控开关为常闭开关。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温控开关的外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焊接电源,以节约排查报警位置的工时,提高检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电源,采用上述的热保护装置。

通过设置上述热保护装置,能够在报警部品温度过高时,直观显示出来,因而无需对机箱内的各个部品进行逐一排查,利于节约工时,提高检查效率。

此外,所述焊接电源还包括机箱;

在机箱内设有整流半导体元件、逆变半导体元件、电抗器、逆变变压器和散热片;

整流半导体元件和逆变半导体元件安装于散热片上;

在所述电抗器、逆变变压器和散热片中的至少一个部品安装所述热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机箱内的各个部品,诸如电抗器、逆变变压器和散热片上分别设置热保护装置,使得当某一部品出现温度过高时,对应这个部品的热保护装置中,温控开关的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从而接通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在的支路,发光二极管点亮,因而在焊接电源显示报警后,拆开机箱无需逐一排查,通过目测即可判断温度报警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方式进行温度报警,节约了排查报警位置的工时,提高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热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热保护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发光二极管点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热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焊接电源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热保护装置在(整流)散热片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热保护装置在(逆变)散热片上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温控开关,2-发光二极管,3-限流电阻,4-动触片,5-静触片,6-机箱,7-整流半导体元件,8-逆变半导体元件,9-电抗器;

10-逆变变压器,11-风机,12-散热片,13-热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述及了一种热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

该热保护装置包括温控开关1、发光二极管2以及限流电阻3。其中,

温控开关1的作用原理为:温控开关1正常工作时,向控制器发送的信号为低电平;温度报警后,温控开关1向控制器发送的温度信号为高电平。

本实施例1中温控开关1具有一动触片4和一静触片5。

其中,温控开关1为常闭开关,即动触片4与静触片5相互接触。

发光二极管2的负极与限流电阻3的一端串联。发光二极管2的正极与温控开关1的动触片4相连。限流电阻3的另一端与温控开关1的静触片5相连。

本实施例1中热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可以等效为如图3所示的电路,其中:

当温控开关1处于正常的温度检测电路中时,可以等效为图1中的A回路,此时,温度检测电路的其他部件可以用电源V和电阻R1替代。

将热保护装置应用于下述实施例2中的焊接电源且焊接电源正常工作时,由于动触片4与静触片5接触导通,因此,电流流经温控开关(THP)1所在的支路。

而本实施例1中的发光二极管2和限流电阻3所在的串联支路相当于图3中的发光LED和电阻R2所在的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在焊接电源正常工作时无电流经过。

此时,发光二极管2由于没有电流经过而不被点亮,如图1所示。

当温度过高时,动触片4与静触片5发生分离,如图2所示,导致原本流经温控开关1的电流,由于动触片4和静触片5的断开而流经发光二极管2所在的串联支路。

此时,发光二极管2由于有电流经过而被点亮。

可见,当某个位置的温度过高时,位于该位置处的热保护装置能够进行直观显示。

一种优选方式,发光二极管2位于温控开关1的外侧,以便方便的进行观察。其中,发光二极管2例如可以安装于温控开关1的外侧表面上,当然,也可以不固定。

本实施例1中的限流电阻3位于温控开关1的内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述及了一种焊接电源,其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的热保护装置。

焊接电源内部设置上述热保护装置,能够在报警部品温度过高时,直观显示出来,因而无需对机箱内的各个部品进行逐一排查,利于节约工时,提高检查效率。

如图4所示,焊接电源包括机箱6,在机箱6内设有整流半导体元件7、逆变半导体元件8、电抗器9、逆变变压器10、风机11和散热片12等部品。其中,

整流半导体元件7、逆变半导体元件8、电抗器9、逆变变压器10为主要的发热部品。

当上述发热部品出现温度过高时,均会引起焊接电源的无法正常工作。

整流半导体元件7、逆变半导体元件8分别安装于一个散热片12上。

此外,风机11安装于机箱6的后侧板上,对应的在机箱6的前侧板上设置通风孔。

两个散热片均为竖向安装且具有一定的安装角度。

风机11为水平吹风方式,并及时带走各个主要发热部品上的热量。

本实施例2将热保护装置13安装于两个散热片12、以及电抗器9、逆变变压器10等部品上,且分别处于各个部品发热量较大(某个部品比较容易发热的位置)的位置。

对于散热片12上的热保护装置,其安装位置可以是各个散热片12的大致中间位置。由于散热片12上的各个半导体元件围绕散热片12中部设置,因此中间位置发热量较大。

如图5示出了热保护装置13在整流半导体元件7所在散热片12上的安装位置。如图6示出了热保护装置13在逆变半导体元件8所在散热片12上的安装位置。

当焊接电源由于某个部品的温度过高时会显示异常代码,此时,只需要打开机箱6目测即可判定温度异常位置。由于无需对各个部品逐一排查,因此节约了工时。

在确认好发热部品的位置后,可对发热部品是否合格,以及发热部品在机箱内部的位置、通风角度调整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实现焊接电源的温度保护。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