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口卷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7016发布日期:2019-10-09 00:0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钳口卷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轧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口卷筒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板带卷取机工作过程中,需要钳口夹住带头,便于卷筒卷取钢带。目前常用的钳口卷筒,钳口装置为多个自制小油缸通油后,推动移动钳口向上运动,夹紧钢带头,停止通油后,通用弹簧回复力,让移动钳口向下运动,松开钢带头。这种结构的钳口装置,会增加钳口扇形板上的漏油点,增加维护时间;由于各个小油缸轴向分布,一个油口进油后,通向各个油缸的油量和时间不一致,导致移动钳口各处夹紧力不一致,增加了卷取钢带的困难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便于控制的钳口卷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钳口卷筒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棱锥轴,所述棱锥轴内沿其轴向依次滑动套设有拉杆和斜楔杆,且所述拉杆与所述斜楔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棱锥轴一端外部靠近所述拉杆的滑动套设有空心轴,所述棱锥轴另一端外部滑动套设有轴套支撑件,且所述斜楔杆位于所述空心轴(5)与所述轴套支撑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空心轴的远离所述斜楔杆的一端,其具有两个驱动端,其中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棱锥轴靠近其的一端传动连接,另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拉杆靠近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所述拉杆和棱锥轴沿所述空心轴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棱锥轴具有偶数个侧面,且所述棱锥轴位于所述空心轴与轴套支撑件之间的各侧面均为斜楔面,且所述棱锥轴的每个斜楔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扇形板,且每个所述扇形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空心轴和轴套支撑件相互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组件对应驱动端的驱动下所述棱锥轴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扇形板克服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张力同步沿径向移动至远离所述棱锥轴,或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同步沿径向移动至复位;

至少一个所述扇形板上沿所述径向设有一个贯穿其且为条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棱锥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孔内设有钳口装置,所述钳口装置具有一个弹性活动钳齿和一个固定钳齿,所述斜楔杆与所述钳口装置对应的斜楔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导向块,所述钳口装置的对应的多个所述导向块背离所述斜楔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棱锥轴并与对应所述弹性活动齿传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导向块分别与所述棱锥轴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导向块与斜楔杆接触处均为与所述斜楔杆相配合的斜楔面,且二者接触处相互啮合,在所述驱动组件对应驱动端的驱动下所述拉杆带动所述斜楔杆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沿径向移动以驱动多个所述弹性活动钳齿克服其自身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与所述固定钳齿夹紧,或所述弹性活动钳齿在其自身弹性张力作用下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同步移动至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在棱锥轴内设置拉杆和斜楔杆,并由与斜楔杆上斜楔面相配合的导向块与钳口装置的弹性活动钳齿连接,如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由拉杆带动斜楔杆沿轴向往复移动以实现驱动弹性活动钳齿与固定钳齿夹合或张开,避免在设有钳口装置的扇形板上安装驱动装置来驱动钳口装置夹合或张开,使得整个钳口卷筒装置为纯机械时,仅需由驱动组件驱动拉杆和棱锥轴轴向移动即可,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棱锥轴的侧面为四个。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由四个扇形板呈同圆分布并围合形成一个圆形柱,而四个扇形板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分别同步沿径向移动以调节其共同所在的圆形的直径大小,以便于卷筒完成后,四个扇形板所在圆形的直径缩小,以将整个钳口卷筒装置从卷筒内孔抽出(类似于气胀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与所述斜楔杆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分别构成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个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空心轴的对应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棱锥轴的对应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固定,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的对应端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便于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一根连接杆和多个第一弹性件,每个所述扇形板上分别设有贯穿其两端且沿径向分布的滑孔,每个所述连接杆均穿过对应所述扇形板上的滑孔,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并在所述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棱锥轴,并与对应所述滑孔靠近所述棱锥轴的一端相抵,每个所述连接杆均与所述拉杆平行,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空心轴和轴套支撑件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棱锥轴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扇形板克服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远离所述棱锥轴,或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其中,多根连接杆将轴套支撑件与空心轴连接固定,使得二者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变,同时由其限位对应的扇形板的沿径向滑动,而在连接杆上设置多个弹簧来给对应扇形板提供沿径向移动至相互靠近的作用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不需要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钳口装置包括底座、滑杆、第二弹性件和压条,所述滑杆和第二弹性件均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滑杆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钳口装置对应的多个所述导向块与多个所述滑杆一一对应,所述底座为条形通槽,其沿长度方向固定置于所述通孔内,其槽口背离所述棱锥轴,所述底座一侧侧壁靠近槽口处向内弯折,所述压条为条形,其沿长度方向置于所述底座的槽内,且其上端靠近所述底座的侧壁弯折处为与所述弯折处相配合的斜面,且所述压条的斜面处与所述底座的弯折处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所述滑杆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导向块背离所述斜楔杆的一端连接,每个所述滑杆的一端背离所述斜楔杆并延伸至贯穿所述底座与所述压条连接固定,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块背离所述斜楔杆的一端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背离槽口的一端抵接,多个所述滑杆和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共同构成所述弹性活动钳齿,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弯折处构成所述固定钳齿,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拉杆带动所述斜楔杆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克服多个多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驱动所述压条移动至其斜面与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弯折处抵接,或所述压条在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与多个所述导向块同步移动至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将压条通过滑杆与导向块连接固定,并由第二弹性件为导向块施加始终趋于移动至远离底座的弹性张力(即为压条提供始终趋向于移动至远离所述固定钳齿的弹性张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且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套在对应所述滑杆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背离槽口的一端和导向块背离所述斜楔杆的一端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免于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直条形筒和一个与所述直条形筒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槽口朝向环内,所述直条形筒穿过所述环形槽的环内,且所述环形槽的槽口两侧壁均与所述直条形筒的外侧壁密封并滑动接触,所述直条形筒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一环板,所述环板的位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内,且其边缘延伸至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内底壁密封并滑动接触,所述环板将所述直条形筒和环形槽围合形成的密闭空间分割为两个腔室,所述环形槽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腔室内部连通的油孔,所述棱锥轴远离所述轴套支撑件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空心轴,且所述直条形筒固定套设在所述棱锥轴突出于所述空心轴的一端,且所述环形槽与所述空心轴靠近其的一端的连接固定,所述直条形筒构成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便于控制棱锥轴沿轴向移动的距离以调整多个所述扇形板所在同圆的直径的大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液压伸缩缸,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斜楔杆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棱锥轴,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远离所述轴套支撑件的一侧,且其驱动端朝向所述拉杆并与所述拉杆突出于所述棱锥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环形槽连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钳口卷筒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钳口装置夹合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钳口装置张开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扇形板与弹性复位件的配合图。

图中:1驱动组件、11第一驱动机构、111直条形筒、112环形槽、113环板、114油孔、12第二驱动机构、121连接件、2棱锥轴、3拉杆、4斜楔杆、5空心轴、6轴套支撑件、7扇形板、71弹性复位件、711连接杆、712第一弹性件、72滑孔、8钳口装置、81底座、82滑杆、83第二弹性件、84压条、9导向块、10液压旋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钳口卷筒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和棱锥轴2,所述棱锥轴2内沿其轴向依次滑动套设有拉杆3和斜楔杆4,且所述拉杆3与所述斜楔杆4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棱锥轴2一端外部靠近所述拉杆3的滑动套设有空心轴5,所述棱锥轴2另一端外部滑动套设有轴套支撑件6,且所述斜楔杆4位于所述空心轴5与所述轴套支撑件6之间,所述驱动组件1安装在所述空心轴5的远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其具有两个驱动端,其中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棱锥轴2靠近其的一端传动连接,另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拉杆3靠近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分别驱动所述拉杆3和棱锥轴2沿所述空心轴5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棱锥轴2具有偶数个侧面,且所述棱锥轴2位于所述空心轴5与轴套支撑件6之间的各侧面均为斜楔面,且所述棱锥轴2的每个斜楔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扇形板7,且每个所述扇形板7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性复位件71与所述空心轴5和轴套支撑件6相互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组件1对应驱动端的驱动下所述棱锥轴2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扇形板7克服所述弹性复位件71的弹性张力同步沿径向移动至远离所述棱锥轴2,或在弹性复位件71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同步沿径向移动至复位;

至少一个所述扇形板7上沿所述径向设有一个贯穿其且为条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棱锥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孔内设有钳口装置8,所述钳口装置8具有一个弹性活动钳齿和一个固定钳齿,所述斜楔杆4与所述钳口装置8对应的斜楔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导向块9,所述钳口装置8的对应的多个所述导向块9背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贯穿所述棱锥轴2并与对应所述弹性活动齿传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导向块9分别与所述棱锥轴2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导向块9与斜楔杆4接触处均为与所述斜楔杆4相配合的斜楔面,且二者接触处相互啮合,在所述驱动组件1对应驱动端的驱动下所述拉杆3带动所述斜楔杆4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9沿径向移动以驱动多个所述弹性活动钳齿克服其自身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与所述固定钳齿夹紧,或所述弹性活动钳齿在其自身弹性张力作用下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9同步移动至复位。其结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在棱锥轴内设置拉杆和斜楔杆,并由与斜楔杆上斜楔面相配合的导向块与钳口装置的弹性活动钳齿连接,如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由拉杆带动斜楔杆沿轴向往复移动以实现驱动弹性活动钳齿与固定钳齿夹合或张开,避免在设有钳口装置的扇形板上安装驱动装置来驱动钳口装置夹合或张开,使得整个钳口卷筒装置为纯机械时,仅需由驱动组件驱动拉杆和棱锥轴轴向移动即可,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棱锥轴2的侧面为四个。其结构简单,由四个扇形板呈同圆分布并围合形成一个圆形柱,而四个扇形板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分别同步沿径向移动以调节其共同所在的圆形的直径大小,以便于卷筒完成后,四个扇形板所在圆形的直径缩小,以将整个钳口卷筒装置从卷筒内孔抽出(类似于气胀轴)。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3与所述斜楔杆4一体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的驱动端分别构成所述驱动组件1的两个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安装在所述空心轴5的对应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棱锥轴2的对应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连接固定,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3的对应端传动连接。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包括一个直条形筒111和一个与所述直条形筒111相配合的环形槽112,所述环形槽112槽口朝向环内,所述直条形筒111穿过所述环形槽112的环内,且所述环形槽112的槽口两侧壁均与所述直条形筒111的外侧壁密封并滑动接触,所述直条形筒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一环板113,所述环板113的位于所述环形槽112的槽内,且其边缘延伸至与所述环形槽112的槽内底壁密封并滑动接触,所述环板113将所述直条形筒111和环形槽112围合形成的密闭空间分割为两个腔室,所述环形槽112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所述腔室内部连通的油孔114,所述棱锥轴2远离所述轴套支撑件6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空心轴5,且所述直条形筒111固定套设在所述棱锥轴2突出于所述空心轴5的一端,且所述环形槽112与所述空心轴5靠近其的一端的连接固定,所述直条形筒111构成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的驱动端,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便于控制棱锥轴沿轴向移动的距离以调整多个所述扇形板所在同圆的直径的大小。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为液压伸缩缸,所述拉杆3远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棱锥轴2,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远离所述轴套支撑件6的一侧,且其驱动端朝向所述拉杆3并与所述拉杆3突出于所述棱锥轴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通过连接件121与所述环形槽112连接固定。

其中,由于所述空心轴需转动安装在卷取机上,且空心轴需与卷取机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由驱动装置驱动整个钳口卷筒装置转动以绕转钢带成筒,而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也会随空心轴转动,故其油路供应需在加装一个液压旋转接头10,所述液压旋转接头10的转动子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且其轴线与所述空心轴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四个油嘴分别与所述转动子的上油路通道连通。

如图5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复位件71包括一根连接杆711和多个第一弹性件712,每个所述扇形板7上分别设有贯穿其两端且沿径向分布的滑孔72,每个所述连接杆711均穿过对应所述扇形板7上的滑孔72,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711上,并在所述连接杆71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711连接,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棱锥轴2,并与对应所述滑孔72靠近所述棱锥轴2的一端相抵,每个所述连接杆711均与所述拉杆3平行,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空心轴5和轴套支撑件6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的驱动下,所述棱锥轴2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扇形板7克服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远离所述棱锥轴2,或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其结构简单,其中,多根连接杆将轴套支撑件与空心轴连接固定,使得二者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变,同时由其限位对应的扇形板的沿径向滑动,而在连接杆上设置多个弹簧来给对应扇形板提供沿径向移动至相互靠近的作用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712为弹簧。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钳口装置8包括底座81、滑杆82、第二弹性件83和压条84,所述滑杆82和第二弹性件83均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滑杆82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83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钳口装置8对应的多个所述导向块9与多个所述滑杆82一一对应,所述底座81为条形通槽,其沿长度方向固定置于所述通孔内,其槽口背离所述棱锥轴2,所述底座81一侧侧壁靠近槽口处向内弯折,所述压条84为条形,其沿长度方向置于所述底座81的槽内,且其上端靠近所述底座81的侧壁弯折处为与所述弯折处相配合的斜面,且所述压条84的斜面处与所述底座81的弯折处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所述滑杆82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导向块9背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连接,每个所述滑杆82的一端背离所述斜楔杆4并延伸至贯穿所述底座81与所述压条84连接固定,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8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块9背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81背离槽口的一端抵接,多个所述滑杆82和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83共同构成所述弹性活动钳齿,所述底座81的侧壁的弯折处构成所述固定钳齿,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的驱动下,所述拉杆3带动所述斜楔杆4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9克服多个多数第二弹性件83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驱动所述压条84移动至其斜面与所述底座81的侧壁的弯折处抵接,或所述压条84在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83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与多个所述导向块9同步移动至复位。其结构简单,将压条通过滑杆与导向块连接固定,并由第二弹性件为导向块施加始终趋于移动至远离底座的弹性张力(即为压条提供始终趋向于移动至远离所述固定钳齿的弹性张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性件83均为弹簧,且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83分别套在对应所述滑杆82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81背离槽口的一端和导向块9背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抵接。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钳口卷筒装置工作时流程如下,先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棱锥轴轴向移动至远离所述轴套支撑件以使得多个扇形板克服对应的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张力移动至相互远离(类似于气胀轴扩径),再将钢带的起始端伸入到张合的钳口装置的弹性活动钳齿和固定钳齿之间,再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拉杆和斜楔杆移动至靠近所述轴套支撑件以驱动所述导向块克服对应的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张力移动至远离斜楔杆以驱动所述压条移动至将钢带起始端夹紧在其与固定钳齿之间,再由卷取机的驱动装置驱动整个钳口卷筒装置转动将钢带成筒状绕在多个扇形板外;在钳口卷筒装置上的钢带绕转完成后,为了将钢带筒从钳口卷筒装置上卸下来,即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棱锥轴沿轴向一端至靠近所述轴套支撑件,同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拉杆和斜楔杆移动至远离所述轴套支撑件,此时多个所述扇形板在对应第一弹性件弹性张力作用下移动至相互靠近(类似于气胀轴收径),同时压条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张力的作用下移动至远离底座弯折处以将钳口装置张合,此时钢带起始端松开,钢带筒可从钳口卷筒装置上卸下。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