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7121发布日期:2019-10-15 21:0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又称钢带,是宽度在1300mm以内,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带钢在生产的过程中,其中一道工序为将一整块带钢裁切成宽度较小的带钢条,这一到工序需要借助带钢生产的纵剪机构来完成。

但是目前,带钢在生产裁切过程中所采用的纵剪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较为单一,带钢在经纵剪机构裁剪的过程中,由于裁剪机构的自身无法改变角度,这不仅会带来带钢条的裁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且负责裁剪带钢的刀盘,磨损度也会大幅度提高,使得刀盘的更换频率较高,提高了带钢的生产成本,另外,纵剪机构在裁切带昂贵的过程中,因带钢的生产车间灰尘较大,且无法将附着在带钢表面的灰尘清除,对带钢的出厂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解决了裁剪机构的自身无法改变角度,这不仅会带来带钢条的裁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且负责裁剪带钢的刀盘,磨损度也会大幅度提高,使得刀盘的更换频率较高,提高了带钢的生产成本,另外,纵剪机构在裁切带昂贵的过程中,因带钢的生产车间灰尘较大,且无法将附着在带钢表面的灰尘清除,对带钢的出厂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包括设备承载基座,所述设备承载基座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和支撑底脚,所述万向滚轮和支撑底脚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且万向滚轮和支撑底脚在设备承载基座的底部呈矩形结构的四点分布,所述设备承载基座的上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一块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带钢纵剪单元,且承载板的上表面位于带钢纵剪单元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带钢表面除尘单元。

优选的,所述带钢纵剪单元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方的立板和设备箱,所述立板和设备箱底部相邻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且立板和设备箱顶部相邻面的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立板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框架,所述立板和设备箱顶部相邻面的前侧连接有一根从动辊轴,且立板和设备箱顶部相邻面位于从动辊轴的后侧位置处连接有一根主动辊轴,所述立板和设备箱顶部的相邻面且位于主动辊轴的上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裁剪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立板与设备箱相邻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衔接辊轴。

优选的,所述裁剪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设备箱内部的气缸安装基座,所述气缸安装基座的顶部端面通过铰接底座连接有伸缩气缸的底端,所述伸缩气缸的顶部伸缩端通过铰接轴衔接设置有一根传动曲柄,所述传动曲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驱动端延伸至设备箱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刀架,所述刀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裁剪组件,所述刀架与联动轴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立板之间形成偏转的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裁剪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刀架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端部固定开设有一个与刀架相配套使用的卡合槽,所述定位板的顶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联动板,所述定位板与卡合槽相背离的一端面上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裁刀安装基板,所述裁刀安装基板的前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剪切盘,所述联动板的前端与裁刀安装基板的前侧顶端之间通过一根缓冲弹簧形成柔性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带钢表面除尘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表面的空气引流箱和气泵,所述空气引流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块滤板,所述气泵的进气端与空气引流箱的出气端之间串接有一根第一输气总管,所述第一输气总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总管的进气端,所述第二输气总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的进气端,所述三通管的两个出气端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输气分支管和第二输气分支管的进气端,所述第一输气分支管和第二输气分支管的出气端分别对应串接有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的进气端,所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的出气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的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接头和第二分流管分别对应安装在带钢纵剪单元的进、出料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分流管与带钢纵剪单元之间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稳固组件形成可拆式的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上端,所述固定带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固定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贯穿卡板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卡板固定安装在带钢纵剪单元的内侧支撑面上。

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设备安装:首先,将整个纵剪机构串接到带钢的生产线上,在承载板上分别安装带钢纵剪单元和带钢表面除尘单元,安装时,确保带钢纵剪单元的进料口与待裁切带钢的出料口相对应;

s2、设备调试:在引入带钢之前,需要对该纵剪机构进行调试操作,调试时,启动与主动辊轴从动端相串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轴转动,伸缩气缸的伸缩带动传动曲柄的旋转,在联动轴的作用下,带动刀架的角度发生偏转,使得裁剪组件的裁切角度发生改变,启动气泵,让空气引流箱的内部形成负压,吸入空气,空气经第一输气总管、第二输气总管、第一输气分支管以及第二输气分支管分别对应引入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中,等待清灰处理,一切工作正常后,完成调试,停止设备的运转;

s3、带钢初段引导:待裁切的带钢,在初始加工前,需工作人员将带钢的初始段引入裁剪角度调节机构的下方,引入时,带钢的输出端从第二分流管的上方绕过,途经衔接辊轴,从衔接辊轴的下表面绕过,途经从动辊轴,经从动辊轴的上表面绕过,最终绕过主动辊轴,到达裁剪角度调节机构的下方后,再次启动步骤s2中的驱动电机,在剪切盘的作用下,一整块带钢被裁切成若干个条状的带钢,人工将裁切后的各个带钢引入到第一分流管的下方,引导完成;

s4、启动设备投入生产:依次启动步骤s2中各个带电设备,与步骤s3的原理相同,一整块带钢均可以通过剪切盘变成一条条同速运动的带钢条,在带钢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排出的气体,可以分别对带钢的上、下表面进行吹灰处理,连续进行该操作,可完成带钢的批量生产。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通过在气缸安装基座的顶部端面通过铰接底座连接有伸缩气缸的底端,伸缩气缸的顶部伸缩端通过铰接轴衔接设置有一根传动曲柄,传动曲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联动轴的驱动端延伸至设备箱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刀架,刀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裁剪组件,通过利用气动的方式,让气缸带动曲柄轴转动,从而让曲柄轴带动整个刀架发生偏转,进而改变了裁剪组件的裁切角度,在提高了带钢裁切效果的同时,又降低了刀盘的磨损情况,进而降低了刀盘的更换频率,减少带钢生产的成本。

2、该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通过在纵剪机构上增设有带钢表面除尘单元,其中,该带钢表面除尘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表面的空气引流箱和气泵,空气引流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块滤板,气泵的进气端与空气引流箱的出气端之间串接有一根第一输气总管,第一输气总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总管的进气端,第二输气总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的进气端,三通管的两个出气端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输气分支管和第二输气分支管的进气端,第一输气分支管和第二输气分支管的出气端分别对应串接有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的进气端,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的出气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的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排气孔,通过借助气泵向分流管中鼓入空气的方式,在带钢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带钢的表面进行除灰处理,提高了带钢整体的出厂质量。

3、该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通过分流管通过稳固组件来实现固定,其中,该稳固组件包括固定带,固定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衔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带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固定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绳索的一端,绳索的另一端贯穿卡板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手柄,卡板固定安装在带钢纵剪单元的内侧支撑面上,固定带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设备箱的内侧面相连接,而另一端绕过分流管的端部,并对分流管的端部进行包裹处理,最终通过卡板对固定带另一端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分流管在正常吹气时的稳定性,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钢纵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裁剪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伸缩气缸与曲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裁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带钢表面除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稳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承载基座;2、万向滚轮;3、支撑底脚;4、承载板;5、带钢纵剪单元;51、立板;52、设备箱;53、支撑框架;54、横梁;55、衔接框架;56、从动辊轴;57、主动辊轴;58、裁剪角度调节机构;581、气缸安装基座;582、伸缩气缸;583、传动曲柄;584、联动轴;585、刀架;586、裁剪组件;5861、定位板;5862、卡合槽;5863、联动板;5864、裁刀安装基板;5865、剪切盘;5866、缓冲弹簧;587、轴承座;588、铰接底座;589、铰接轴;59、衔接辊轴;6、带钢表面除尘单元;61、空气引流箱;62、滤板;63、第一输气总管;64、气泵;65、第二输气总管;66、三通管;67、第一输气分支管;68、第二输气分支管;69、第一管接头;610、第二管接头;611、第一分流管;612、第二分流管;613、排气孔;614、稳固组件;6141、固定带;6142、衔接块;6143、复位弹簧;6144、轴承;6145、绳索;6146、卡板;614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包括设备承载基座1,设备承载基座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2和支撑底脚3,万向滚轮2和支撑底脚3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且万向滚轮2和支撑底脚3在设备承载基座1的底部呈矩形结构的四点分布,设备承载基座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一块承载板4,承载板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带钢纵剪单元5,且承载板4的上表面位于带钢纵剪单元5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带钢表面除尘单元6。

请参阅图2,带钢纵剪单元5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上方的立板51和设备箱52,立板51和设备箱52底部相邻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53,且立板51和设备箱52顶部相邻面的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梁54,立板51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框架55,立板51和设备箱52顶部相邻面的前侧连接有一根从动辊轴56,且立板51和设备箱52顶部相邻面位于从动辊轴56的后侧位置处连接有一根主动辊轴57,立板51和设备箱52顶部的相邻面且位于主动辊轴57的上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裁剪角度调节机构58,立板51与设备箱52相邻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衔接辊轴59。

请参阅图3-4,裁剪角度调节机构58包括固定安装在设备箱52内部的气缸安装基座581,气缸安装基座581的顶部端面通过铰接底座588连接有伸缩气缸582的底端,伸缩气缸582的顶部伸缩端通过铰接轴589衔接设置有一根传动曲柄583,传动曲柄58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584,联动轴584的驱动端延伸至设备箱52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刀架585,刀架58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裁剪组件586,刀架585与联动轴584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轴承座587与立板51之间形成偏转的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5,裁剪组件586包括固定安装在刀架585上的定位板5861,定位板5861的一侧端部固定开设有一个与刀架585相配套使用的卡合槽5862,定位板5861的顶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联动板5863,定位板5861与卡合槽5862相背离的一端面上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裁刀安装基板5864,裁刀安装基板5864的前侧内部固定连接有剪切盘5865,联动板5863的前端与裁刀安装基板5864的前侧顶端之间通过一根缓冲弹簧5866形成柔性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6,带钢表面除尘单元6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上表面的空气引流箱61和气泵64,空气引流箱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块滤板62,气泵64的进气端与空气引流箱61的出气端之间串接有一根第一输气总管63,第一输气总管63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总管65的进气端,第二输气总管65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66的进气端,三通管66的两个出气端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输气分支管67和第二输气分支管68的进气端,第一输气分支管67和第二输气分支管68的出气端分别对应串接有第一管接头69与第二管接头610的进气端,第一管接头69和第二管接头610的出气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611和第二分流管612,第一分流管611与第二分流管612的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排气孔613,第二管接头610和第二分流管612分别对应安装在带钢纵剪单元5的进、出料口的位置,第一分流管611与带钢纵剪单元5之间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稳固组件614形成可拆式的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7,稳固组件614包括固定带6141,固定带61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6142,衔接块61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143的上端,固定带6141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6144,固定带61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绳索6145的一端,绳索6145的另一端贯穿卡板6146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手柄6147,卡板6146固定安装在带钢纵剪单元5的内侧支撑面上,在固定第一分流管611时,将一端带有复位弹簧6143的固定带6141挂接在设备箱52的内侧面的底部,随后,将第一分流管611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立板51和设备箱52相邻端面所开设的槽孔中,利用固定带6141,绕过第一分流管611的端部,并借助绳索6145和手柄6147,卡接在卡板6146的内部,形成卡合结构,此时复位弹簧6143处于伸长状态,对固定带6141形成束缚力,从而实现了对分流管的固定处理。

一种超薄带钢的高稳定性纵剪机构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设备安装:首先,将整个纵剪机构串接到带钢的生产线上,在承载板4上分别安装带钢纵剪单元5和带钢表面除尘单元6,安装时,确保带钢纵剪单元5的进料口与待裁切带钢的出料口相对应;

s2、设备调试:在引入带钢之前,需要对该纵剪机构进行调试操作,调试时,启动与主动辊轴57从动端相串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轴57转动,伸缩气缸582的伸缩带动传动曲柄583的旋转,在联动轴584的作用下,带动刀架585的角度发生偏转,使得裁剪组件586的裁切角度发生改变,启动气泵64,让空气引流箱61的内部形成负压,吸入空气,空气经第一输气总管63、第二输气总管65、第一输气分支管67以及第二输气分支管68分别对应引入第一分流管611和第二分流管612中,等待清灰处理,一切工作正常后,完成调试,停止设备的运转;

s3、带钢初段引导:待裁切的带钢,在初始加工前,需工作人员将带钢的初始段引入裁剪角度调节机构58的下方,引入时,带钢的输出端从第二分流管612的上方绕过,途经衔接辊轴59,从衔接辊轴59的下表面绕过,途经从动辊轴56,经从动辊轴56的上表面绕过,最终绕过主动辊轴57,到达裁剪角度调节机构58的下方后,再次启动步骤s2中的驱动电机,在剪切盘5865的作用下,一整块带钢被裁切成若干个条状的带钢,人工将裁切后的各个带钢引入到第一分流管611的下方,引导完成;

s4、启动设备投入生产:依次启动步骤s2中各个带电设备,与步骤s3的原理相同,一整块带钢均可以通过剪切盘5865变成一条条同速运动的带钢条,在带钢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一分流管611和第二分流管612排出的气体,可以分别对带钢的上、下表面进行吹灰处理,连续进行该操作,可完成带钢的批量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