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82598发布日期:2020-04-29 01:35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端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管端成型机适合管端复杂形状之加工。具有三个工位,可自动换模,保证加工精度。使用不同的模具可实现对管件进行扩口、缩口、缩管、鼓包、墩筋,并可根据用户要求决定采用手动、点动或自动加工。其主要由油箱、车身、滑块、主油缸、限位油缸、压紧油缸、移位油缸、轴向定位油缸及轴向定位触铁等零件组成。

而驼峰设备是一种用于圆形筒体管端驼峰的机器,目前市面上对于驼峰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驼峰圆度以及驼峰成型后驼峰处厚度的均匀程度,已经不能满足工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可以将需要驼峰的零件驼峰的圆度更好,厚度更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所述外锥套在下降过程中推动外模瓣逐步收缩抱紧零件外侧;所述外模瓣之间设有补偿间隙;

步骤2):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内模锥杆的左右油缸上升预设的上升距离值;所述内模锥杆在上升过程中推动内模瓣镶块向外扩张挤压零件,完成驼峰;

步骤3):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内模锥杆油缸下降到旋转位以及控制所述外锥套上升至旋转位,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旋转油缸推动模具旋转15°;

步骤4):重复步骤1到步骤3,直到完成零件所有驼峰。

作为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为: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将设定的压力和流量值输出至液压执行系统;所述液压执行系统根据所述设定的压力和流量值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压执行系统根据所述设定的压力和流量值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液压执行系统根据所述设定的压力和流量值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带动位于下拉板两侧的拉绳编码器;

所述拉绳编码器将记录的位置信息以模拟量的形式发送至模数转换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接收的位置模拟量转换成位置数字量后,将所述位置数字量输出至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对接收的位置数字量与预设的数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大于定值,则停止下拉板的驱动并执行步骤1。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压执行系统根据所述设定的压力和流量值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伺服液压系统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将实际输出的压力和流量的数字量发送至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将实际输出的压力和流量的数字量反馈至人机界面。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下降距离值为5cm。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补偿间隙为1cm。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外锥套安装板左右油缸的下降电磁阀同时打开,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完成整个流程,可编程控制器首先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等值距离,并在下降过程中推动外模瓣逐步收缩抱紧零件外侧,外模瓣之间设有补偿间隙;然后通过控制内模锥杆的左右油缸上升等值距离,并在上升过程中推动内模瓣镶块向外扩张挤压零件,完成一次驼峰,然后重复这个过程在不同角度实现驼峰即可完成零件驼峰要求。本发明的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通过在外模瓣之间设有补偿间隙,并不断控制旋转角度,从而使得零件驼峰的圆度更好,厚度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具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以一个具体优化的实施例的方式说明下本发明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流程如图1所示,步骤1):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预设的下降距离值;所述外锥套在下降过程中推动外模瓣逐步收缩抱紧零件外侧;所述外模瓣之间设有补偿间隙;

在步骤1中,补偿间隙很重要,可以使得驼峰时,厚度更均匀,避免现有容易产生厚度变薄的问题。

步骤2):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内模锥杆的左右油缸上升预设的上升距离值;所述内模锥杆在上升过程中推动内模瓣镶块向外扩张挤压零件,完成驼峰;

步骤3):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内模锥杆油缸下降到旋转位以及控制所述外锥套上升至旋转位,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旋转油缸推动模具旋转15°;

在步骤3中,旋转幅度15°为佳选。

步骤4):重复步骤1到步骤3,直到完成零件所有驼峰。

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这个工艺控制方法是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控制方法成型后对产品加工部位壁厚减薄的问题,新工艺通过控制下拉板带动外锥套下降驱动外模先接触零件定位零件外侧,零件定位好设备内模从零件内侧向外挤压拉伸成型,成型过程中外模与外模之间留有补偿间隙可避免驼峰过程中零件壁厚减薄。

下面以具体的人工操作流程来进行说明:

1、操作人员手动放入钢筒至模具内;

2、操作人员手动按下设备启动按钮,并通过人机操作屏观察信息并操作;

3、可编程控制器plc(以下简称plc)接收到启动信号,开始执行程序;

4、plc输出程序设置的压力和流量值至液压系统;

5、plc输出信号控制外锥套安装板左右油缸下降电磁阀同时打开左右油缸下降相等距离;

6、外锥套下降过程中锥套推动外模瓣逐步收缩抱紧零件外侧;

7、外锥套已下降到设置抱紧零件位置下降停止,plc输出控制内模锥杆上升电磁阀打开控制内锥杆左右油缸上升相等的距离;

8、内锥杆上升过程中推动内模瓣镶块向外扩张挤压零件驼峰;

9、内锥杆油缸下降到旋转位+外锥套上升至旋转位,plc输出控制旋转油缸推动模具旋转15°;

10、重复4~8操作流程;

11、油缸退回到原位,手动取出工件。

12、循环以上动作,每启动一次完成1件工件驼峰。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完成整个流程,可编程控制器首先控制外锥套安装板的左右油缸下降等值距离,并在下降过程中推动外模瓣逐步收缩抱紧零件外侧,外模瓣之间设有补偿间隙;然后通过控制内模锥杆的左右油缸上升等值距离,并在上升过程中推动内模瓣镶块向外扩张挤压零件,完成一次驼峰,然后重复这个过程在不同角度实现驼峰即可完成零件驼峰要求。本发明的用于大管驼峰设备的工艺方法通过在外模瓣之间设有补偿间隙,并不断控制旋转角度,从而使得零件驼峰的圆度更好,厚度更均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