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346发布日期:2019-11-09 00:1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座椅靠背流水线均为直线式,不可移动且不可转动,操作工在取座椅靠背流水线上的座椅靠背时,需要2次转身180度,走动距离约3米,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还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以解决在汽车座椅靠背的装配过程中,操作工取座椅靠背时劳动强度大,还浪费工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包括:旋转托架、旋转线体和旋转框体;其中,旋转托架包括支撑框架和支撑在支撑框架上的弧形轨道钢板;旋转框体位于主线体的一端,旋转框体包括旋转框架和支撑在旋转框架上的旋转支撑板,在旋转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回转支承,在旋转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减速电机,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回转齿轮,回转齿轮与回转支承啮合传动;旋转线体的一端与回转支承连接,另一端的底面连接有在弧形轨道钢板上滑动的滑轮,旋转线体以回转支承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与主线体平行或与主线体垂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旋转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轴承套,回转支承安装在轴承套内,在旋转线体的底面固定有转轴,转轴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内圈的中心孔内。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旋转支撑板上沿着回转支承的周圈固定有两个限位块,其中的一个限位块与回转齿轮连成一条直线,另一个限位块垂直于该直线;以及,在旋转线体的底面对应于两个限位块的位置分布固定有挡块。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在主线体的延长线上靠近旋转托架的位置还设置有升降机构。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升降电机、四根传动辊和传动辊道,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齿轮,在一根传动辊上套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相邻的两根传动辊之间通过升降链条传动,传动辊道的四个边角分别与一条升降链条固定连接。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弧形轨道钢板为1/4圆弧。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在弧形轨道钢板的外围围有围栏。

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在旋转线体与主线体平行时,座椅靠背从主线体运送到旋转线体上,旋转线体在旋转框体的驱动下转动90度,与主线体垂直,操作工只需转身90度,不需要走动,即可取到座椅靠背,既节约时间又节省体力。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与主线体结合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与主线体结合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旋转托架1、支撑框架11、尾线支撑框架111、中部支撑框架112、取件端支撑框架113、弧形轨道钢板12、旋转线体2、传送辊21、旋转框体3、旋转框架31、旋转支撑板32、回转支承33、电机座34、减速电机35、回转齿轮36、第一限位块37、第二限位块38、齿轮挡圈39、主线体4、升降机构5、升降电机51、传动辊52、传动辊道53、主动齿轮54、从动齿轮55、升降链条56、围栏6。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与主线体结合的主视结构和俯视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位于主线体4与升降机构5之间的位置,座椅靠背承载在托盘上,从主线体4运送到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上,空出的托盘从升降机构5运走,在托盘被运走后,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旋转90°与主线体4垂直,两者形成直角,操作工站在直角区域,只需转身90°,不需要走动即可取到座椅靠背,既节约时间又节省体力。

升降机构5包括一个升降电机51、四根传动辊52和传动辊道53,在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齿轮54,在其中的一根传动辊52上套装有与主动齿轮54啮合的从动齿轮55,相邻的两根传动辊52之间通过升降链条56传动,传动辊道53的四个边角分别与一条升降链条56固定连接,通过升降电机51带动一根传动辊52转动,该传动辊52带动其他三根传动辊52转动,从而使升降链条56带动传动辊道53进行升降。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的结构。

如图3所示,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包括:旋转托架1、旋转线体2和旋转框体3,旋转线体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旋转框体3上,另一端在旋转托架1上滑动,从而实现可旋转式座椅靠背流水线机构的转动。

在旋转线体2上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传送辊筒21,用于实现承载座椅靠背的托盘的传送,在旋转线体2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链轮,在每根传送辊筒21的一端套装有从动链轮,相邻的两个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位于端部的一根传送辊筒21的从动链轮上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连接,驱动电机作为传送辊筒21的驱动源,驱动传送辊筒21转动,最终实现旋转线体2的传输功能。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托架的结构。

如图4所示,旋转托架1包括支撑框架11和支撑在支撑框架11上的弧形轨道钢板12,支撑框架11包括支撑弧形轨道钢板12端部的尾线支撑框架111、支撑弧形轨道钢板12端部的中部支撑框架112和支撑弧形轨道钢板12端部的取件端支撑框架113,弧形轨道钢板12为1/4圆弧,实现旋转线体2完成90°的旋转。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框体的结构。

如图5所示,旋转框体3位于主线体的一端,旋转框体3包括旋转框架31、旋转支撑板32、回转支承33、电机座34、减速电机35和回转齿轮36;其中,

旋转支撑板32支撑在旋转框架31上,在旋转支撑板3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轴承套,回转支承33安装在轴承套内,减速电机35通过电机座34在旋转支撑板32的底部,减速电机35包括集成在一起的电机和减速箱,减速箱具有换向结构,使减速电机35的输出轴方向与减速电机35的长度方向垂直,回转齿轮36套装在减速电机35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挡圈39进行限位,在旋转支撑板32上对应于回转齿轮36的位置开设有避让缺口,回转齿轮36位于避让缺口内与回转支承33啮合传动。

结合图3和图5,旋转线体2的一端固定在回转支承上,另一端的底面连接有在弧形轨道钢板上滑动的滑轮,旋转线体以回转支承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与主线体平行或与主线体垂直。

在旋转线体2的底面固定有转轴,该转轴安装在回转支承33的内圈的中心孔内,在回转支承33转动时,通过转轴带动旋转线体2转动,在旋转线体2的底面还连接有在弧形轨道钢板上滑动的滑轮,使旋转线体2的一端能够沿着弧形轨道钢板12滑动。

为了限制旋转线体2的转动,在旋转支撑板32上沿着回转支承33的周圈固定有第一限位块37和第二限位块38,第一限位块37与回转齿轮36连成一条直线,第二限位块38垂直于第一限位块37与回转齿轮36之间的连线;以及,在旋转线体2的底面对应于第一限位块37和第二限位块38的位置分布固定有挡块。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在弧形轨道钢板12的外围围有围栏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