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6624发布日期:2020-01-17 19:5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检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五金冲压模具中的顶料机构(授权公开号为cn207982142u),包括箱体和顶板,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且稳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支撑杆的表面且位于滑块的底部与稳定块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箱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稳定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该顶料机构,通过稳定块以及支撑杆、滑块、第一弹簧、第一转动板、偏心轮和电机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冲压过程中产品卡在凹模中能自动顶出,减少了人们在操作中的工作量,节约了工作时间,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在产品在冲压的过程中与凹模之间的贴合力较大的情况下,仍旧存在不能顶出内部成品的问题,仍旧需要人工取出,并且取料机构单一的话,一旦损坏就会造成停工的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顶出机构,通过将顶板与ⅱ段活塞块连接处的紧固螺栓拆卸,使用紧固螺栓将活动杆与顶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控制开关来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螺纹杆带动齿条在第一活动槽内部移动,齿条在平移的过程中带动游星齿轮转动,与游星齿轮相连的活动杆就会随之进行升降,从而将顶板上的成型物料顶出,操作便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对应设置在上模的下方,所述下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且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成型腔,且成型腔内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下模的内部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活动槽,且下模的内部沿第一活动槽同一平面垂直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下模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动槽后方平行开设有第三活动槽,且下模的内部沿第三活动槽同一平面垂直开设有第四活动槽;

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两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贯穿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

所述齿条的前表面啮合有游星齿轮,所述游星齿轮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上贯穿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动槽后方平行开设有第三活动槽,且下模的内部沿第三活动槽同一平面垂直开设有第四活动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箱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耳板,且电机箱的侧表面开设有散热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设置有ⅰ段活塞块,所述ⅰ段活塞块的上方对应安装有ⅱ段活塞块,所述ⅱ段活塞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槽和齿条成对设置有两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ⅰ段活塞块和ⅱ段活塞块分别在第四活动槽内部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所述第四活动槽的内部盛放有液压油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顶板与ⅱ段活塞块连接处的紧固螺栓拆卸,使用紧固螺栓将活动杆与顶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控制开关来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螺纹杆带动齿条在第一活动槽内部移动,齿条在平移的过程中带动游星齿轮转动,与游星齿轮相连的活动杆就会随之进行升降,从而将顶板上的成型物料顶出,极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人工取出成型料,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活动杆与顶板连接处的紧固螺栓拆卸,使用紧固螺栓将顶板与ⅱ段活塞块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开关来控制,由控制开关来控制电动伸缩杆工作,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支杆向中间位置处移动,第一支杆就会带动与第二支杆相连接的ⅰ段活塞块运动,ⅰ段活塞块在第四活动槽内向上运动,挤压着内部的液压油,从而推动ⅱ段活塞块向上运动,直至将顶板上的成型物料顶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两种顶出方式可以进行切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活动槽与第四活动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齿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上模、2下模、3电机箱、4控制开关、5驱动电机、6第一活动槽、7第二活动槽、8螺纹杆、9齿条、10螺纹孔、11成型腔、12顶板、13活动杆、14游星齿轮、15第三活动槽、16第四活动槽、17电动伸缩杆、18第一支杆、19第二支杆、20ⅰ段活塞块、21ⅱ段活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冲压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对应设置在上模1的下方,所述下模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3,所述电机箱3的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4,且电机箱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下模2的上表面开设有成型腔11,且成型腔11内部安装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下模2的内部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活动槽6,且下模2的内部沿第一活动槽6同一平面垂直开设有第二活动槽7,所述下模2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动槽6后方平行开设有第三活动槽15,且下模2的内部沿第三活动槽15同一平面垂直开设有第四活动槽16;

所述第一活动槽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齿条9,所述齿条9两端面开设有螺纹孔10,且螺纹孔10内部贯穿安装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相连接;

所述齿条9的前表面啮合有游星齿轮14,所述游星齿轮14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上贯穿安装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2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动槽6后方平行开设有第三活动槽15,且下模2的内部沿第三活动槽15同一平面垂直开设有第四活动槽16。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箱3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耳板,且电机箱3的侧表面开设有散热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活动槽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7,所述电动伸缩杆17的伸缩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杆18,所述第一支杆18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19,所述第二支杆19的一端设置有ⅰ段活塞块20,所述ⅰ段活塞块20的上方对应安装有ⅱ段活塞块21,所述ⅱ段活塞块2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槽6和齿条9成对设置有两组,便于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ⅰ段活塞块20和ⅱ段活塞块21分别在第四活动槽16内部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所述第四活动槽16的内部盛放有液压油溶液,便于ⅰ段活塞块20和ⅱ段活塞块21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3,工作人员将顶板12与ⅱ段活塞块21连接处的紧固螺栓拆卸,使用紧固螺栓将活动杆13与顶板12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控制开关4来控制驱动电机5工作,驱动电机5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螺纹杆8带动齿条9在第一活动槽6内部移动,齿条9在平移的过程中带动游星齿轮14转动,与游星齿轮14相连的活动杆13就会随之进行升降,从而将顶板12上的成型物料顶出,极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操作便捷;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工作人员将活动杆13与顶板12连接处的紧固螺栓拆卸,使用紧固螺栓将顶板12与ⅱ段活塞块21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开关4来控制,由控制开关4来控制电动伸缩杆17工作,电动伸缩杆17伸长带动第一支杆18向中间位置处移动,第一支杆18就会带动与第二支杆19相连接的ⅰ段活塞块20运动,ⅰ段活塞块20在第四活动槽16内向上运动,挤压着内部的液压油,从而推动ⅱ段活塞块21向上运动,直至将顶板12上的成型物料顶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两种顶出方式可以进行切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