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266发布日期:2019-11-29 18:0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拿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安全性能好、安装操作简单的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采用单轨吊机车运输方式越来越多,它可以解决传统的绞车牵引矿车运输方式安全性差、轨道受巷道动压影响变形频繁、整修工作量大、占用设备和人员多等运输难题,能够有效提高矿井运输能力,并减少物料换装环节,大幅度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及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系数。

单轨吊机车整体截面小,巷道断面空间利用率高,所运行的线路是用一条吊挂在巷道上方的特制工字钢作轨道,称为单轨吊梁线路。单轨吊机车行驶在单轨吊梁线路上运送物料时不受巷道底板条件限制,可用于主要运输大巷和采区巷道连在一起的辅助运输作业,可完成从采区车场直至工作地点不经转载的连续运输,可在巷道内各种水平弯道、变坡点及变坡点带拐弯的单轨线路上灵活运行,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可最大程度简化运输系统,大幅度减少人员和设备。

为保证单轨吊机车的安全高效运行,关键是敷设安全可靠的单轨吊梁线路,由于机车所运行的单轨吊梁线路经过弯道和变坡点时,只能在水平曲线半径≥6m、竖直曲线半径≥10m的弯道吊梁线路上运行,所以井下运输大巷和采区巷道内弯道或变坡点安装单轨吊梁时,需在安装现场对单轨吊梁进行现场拿弯。常规的单轨吊梁拿弯方法有:机械地轨弯道器和液压地轨弯道器,这两种弯道器重量达到50~70kg,携带起来极不方便,使用起来也费时费力。且地轨弯道器在对单轨吊梁拿弯过程中测量吊梁曲线半径标准时,只能反复拆下地轨弯道器,用钢卷尺和弦长1m的线绳测量单轨吊梁曲线半径是否达到标准,职工体力消耗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该装置使用方便简单,重量轻,省时省力,可以大幅度提高了煤矿井下安装单轨吊梁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包括:

顶弯驱动组件,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伸缩杆,所述底座与待拿弯部件的顶出受力面向相抵接;

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伸缩杆的顶部相抵接;

复数根固定链条,复数根所述固定链条成对设置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两侧;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帽的同一端相连,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述待拿弯部件相连;

曲线杆,所述曲线杆与所述复数根所述固定链条相连;所述曲线杆的弯度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设计弯度相同;所述曲线杆的凹陷面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顶出面相对。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支撑架,所述底座支撑架用于承载待拿弯部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帽的同一端的所述凹槽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链条通过穿插于链条环上的螺栓组件实现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曲线杆与所述固定链条的链条环相连。

优选的:所述曲线杆采用错杆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曲线杆的曲线半径为6米或10米。

优选的:所述顶弯驱动组件为液压千斤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顶弯驱动组件,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包括底座以及伸缩杆,所述底座与待拿弯部件的顶出受力面向相抵接;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伸缩杆的顶部相抵接;复数根固定链条,复数根所述固定链条成对设置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两侧;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帽的同一端相连,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述待拿弯部件相连;曲线杆,所述曲线杆与所述复数根所述固定链条相连;所述曲线杆的弯度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设计弯度相同;所述曲线杆的凹陷面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顶出面相对。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实现了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弯道及变坡地点快速地将单轨吊梁加工成符合现场使用的曲线半径。该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具有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安全性能好、安装操作简单等优点,对煤矿井下现场单轨吊梁的安装、维护及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底座101、伸缩杆102、固定帽2、凹槽201、固定链条3、曲线杆4、凹陷面401、底座支撑架5、螺栓组件6、待拿弯部件7、顶出受力面701、顶出面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顶弯驱动组件,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包括底座101以及伸缩杆102,所述底座101与待拿弯部件7的顶出受力面701向相抵接;该待拿弯部件为单轨吊梁。在具体选择顶弯驱动组件时,所述顶弯驱动组件为液压千斤顶。

固定帽2,所述固定帽2与所述伸缩杆102的顶部相抵接;具体的,所述固定帽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201,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3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帽2的同一端的所述凹槽201相连。

复数根固定链条3,复数根所述固定链条3成对设置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两侧;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3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帽2的同一端相连,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有所述固定链条3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所述顶弯驱动组件同一侧的所述待拿弯部件7相连;具体的,所述固定链条3通过穿插于链条环上的螺栓组件6实现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相连接。

曲线杆4,所述曲线杆4与所述复数根所述固定链条3相连;所述曲线杆4的弯度与所述待拿弯部件的设计弯度相同;所述曲线杆4的凹陷面401与所述待拿弯部件7的顶出面702相对。具体的,所述曲线杆4与所述固定链条3的链条环相连。

还包括底座支撑架5,所述底座支撑架5用于承载待拿弯部件7。

在具体制作该曲线杆时,所述曲线杆采用错杆制作而成。所述曲线杆的曲线半径为6米或10米。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实现了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弯道及变坡地点快速地将单轨吊梁加工成符合现场使用的曲线半径。该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具有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安全性能好、安装操作简单等优点,对煤矿井下现场单轨吊梁的安装、维护及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它包括两个放置单轨吊梁的支撑座、一台顶在单轨吊梁上的千斤顶和一个带两根链条的固定帽,固定帽安装在千斤顶的顶端,两根链条呈八宇形分开捆绑在单轨吊梁上;还包括按照弯道曲线半径制作的钢制曲线杆,钢制曲线杆的两端吊在单轨吊梁下面的链条环上。使用时,把单轨吊梁的两端平放在两个支撑座上,在单轨吊梁的中间部位放置上千斤顶,把固定帽安装在千斤顶的顶端,两根链条呈八字形分开捆绑在单轨吊梁上,将钢制曲线杆吊在单轨吊梁下面的链条环上;然后给千斤顶打压,千斤顶对单轨吊梁施加弯矩,弯至与曲线杆弯度一致时,拆下装置即可实现拿弯,方便简单,省时省力,大幅度提高了煤矿井下安装单轨吊梁的工作效率。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单轨吊梁拿弯时,把单轨吊梁7平放在两个底座支撑架5上,用2根固定链条3分别捆绑,单轨吊梁7底部的两链条中间用ф20mm锚杆制作的标尺固定牢固,再把干斤顶放置在单轨吊梁上面,将千斤顶、带凹槽的固定帽、千斤顶两侧的链条固定牢固后,然后用千斤顶打压杆升注千斤顶,实现对单轨吊梁拿弯。

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的拿弯方法包括:

如图1所示,给单轨吊梁水平曲线半径拿弯时,把单轨吊梁7放在两个底座支撑架5上,然后将千斤顶放在单轨吊梁7上,再把带凹槽的固定帽2固定在千斤顶顶端,用两根固定链条3分别在千斤顶两侧捆绑住单轨吊梁7并用螺栓6固定,单轨吊梁7底面的两根固定链条3中间用ф20mm锚杆制作的曲线杆4(6m曲线半径)固定牢固,两根固定链条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带回槽的固定帽2两侧的连接环上并用螺栓固定,最后用千斤顶打压杆打压升注千斤顶,这样就实现了为单轨吊梁水平曲线半径拿弯。

如图2所示,为单轨吊梁竖直曲线半径拿弯时,把吊梁立起来放在两个底座支撑架5上,然后把曲线杆4更换为10m曲线半径的曲线杆,用千斤顶打压杆打压升注千斤顶,这样就实现了为单轨吊梁竖直曲线半径拿弯。

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包括:

(1)用拿弯装置给单轨吊梁拿弯时,要选择在巷道底板平整的地方,不能倾斜,单轨吊梁底部要用底座支撑架垫平、垫实,液压千斤顶放置在单轨吊梁的对称轴线上,然后检查千斤顶底部与单轨吊梁连接部位是否稳固平整,稍有倾斜必须重新调整,直至千斤顶与单轨吊梁垂直、平稳、牢固时,方可继续操作,防止因受力点偏斜或载荷偏移而使整个拿弯装置倾斜、翻倒造成事故。

(2)拿弯装置在使用前,应检查液压千斤顶是否完好,带凹槽的固定帽、固定链条、底座支撑架是否有裂纹开焊现象,若发现液压千斤顶漏油及各部件有裂纹开焊现象,应禁止使用

(3)拿弯装置与单轨吊梁固定好后升注千斤顶拿弯时,应先将千斤顶顶起一部分,待两侧链条拉紧后,仔细检查液压千斤顶及各连接部位无异常后,再继续升注千斤顶为单轨吊梁拿弯,若发现底座支撑架受压后不平整,不牢固或液压千斤顶有倾斜时,必须将液压千斤顶卸压回程,及时处理好后方可再次操作。

(4)单轨吊梁拿弯时,一人升注于斤顶为单轨吊梁拿弯,另一人用手找稳单轨吊梁的一侧、操作过程中如遇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待异常情况消除后方可继续操作。

(5)严禁施工人员将肢体放在单轨吊梁底部,避免单轨吊梁从底座支撑架上滑落伤人,严禁施工人员站在液压千斤顶安全拴的前面,以防安全栓弹出伤人,安全有损坏现象不得使用。

(6)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的各部件应放在干燥、无尘处。切不可在测湿、有淋水地点存放,防止锈蚀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现场应用实例,临矿集团在古城煤矿、王楼煤矿、郭屯煤矿等煤矿井下轨道巷敷设设单轨吊梁线路时,使用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对单轨线路沿途的多处弯道进行拿弯。经过现场使用验证,该拿弯装置在将直轨拿到弯轨的操作过程中,快速安全高效,标准符合要求。该拿弯装置在给单轨吊梁拿弯时体力消耗极小,体现出了人工给单轨吊梁拿弯省时、省力、安全快速的优越性,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给单轨吊梁拿弯时未出现损坏单轨吊梁的现象,使用过程中也未出现卡阻及其他异常现象。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整组拆开后重量轻、尺寸小,携带起来极其方便、使用时安装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并且在巷道弯道多的地点能够多组同时对多根单轨吊梁进行拿弯,进一步提高了数设单轨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无论从其性能,还是使用效果来讲,都具有创新性,同时该拿弯装置的成功使用,发现了单轨吊梁机械拿弯的新途径,也给在煤矿井下距离长、弯道多、变坡点多的巷道内快速敷设单轨线路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数设弯道半径6m的弯道,用机械地轨弯道器拿弯,需三人一组同时配合操作、两组轮流进行拿弯,每根单轨吊梁拿弯需30min。现新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对单轨吊梁进行拿弯只需量人同时配合操作,每根单轨吊梁拿弯6mim即可轻松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仅临矿集团内部每年节约人工费可达100万元以上

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煤矿井下单轨吊梁用便携式拿弯装置的实用新型和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人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