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5610发布日期:2020-03-27 14:3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矫直机一般搭配有用于进料和出料的支架,现阶段矫直机进料出料都需要人工将其移动到进料位置及储料架上,这对操作人员体力的要求也比较大,事故隐患也大大增加,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装入物料提升工作效率的矫直机的进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包括长条形支架,所述长条形支架包括支撑面,所述长条形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物料推进组件,所述长条形支架与物料推进组件之间设置有物料传递组件,所述物料推进组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置有由电机带动的滚轮,所述置物槽的上方设置有与置物槽配合将物料进行包覆的护罩,所述护罩与架体铰接连接,所述护罩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连杆与护罩连接,所述物料传递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能够将支撑面上的物料拨入置物槽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面朝向物料推进组件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拨动板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置物槽包括朝向支撑面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供拨动板穿过的通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将物料输送到矫直机的入口,无需人工拖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升了效率。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吊机将物料放置到长条形支架的支撑面上,初始状态下,护罩上翻远离置物槽设置,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拨动板转动,拨动板转动过程中将物料拨入置物槽中,接着第一气缸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护罩向下转动,护罩与置物槽闭合将物料进行包覆,电机带动滚轮转动,滚轮位于物料下方,滚轮带动物料朝向矫直机入口输送。其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实现动作。物料传递完成后,护罩由第一气缸带动第一连杆打开,然后通过拨动板送至长条形支架上,以此往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条形支架;2、支撑面;3、物料推进组件;4、物料传递组件;5、架体;6、置物槽;7、滚轮;8、护罩;9、第一气缸;10、第一连杆;11、第二气缸;12、第二连杆;13、拨动板;14、限位块;15、延伸板;16、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包括长条形支架1,所述长条形支架1包括支撑面2,所述长条形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物料推进组件3,所述长条形支架1与物料推进组件3之间设置有物料传递组件4,所述物料推进组件3包括架体5,所述架体5上设置有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内设置有由电机带动的滚轮7,所述置物槽6的上方设置有与置物槽6配合将物料进行包覆的护罩8,所述护罩8与架体5铰接连接,所述护罩8连接有第一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9通过第一连杆10与护罩8连接,所述物料传递组件4包括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通过第二连杆12连接有拨动板13,所述拨动板13在第二气缸11的带动下能够将支撑面2上的物料拨入置物槽6中。

本方案的一种矫直机进料机构,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将物料输送到矫直机的入口,无需人工拖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升了效率。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吊机将物料放置到长条形支架1的支撑面2上,初始状态下,护罩8上翻远离置物槽6设置,第二气缸11通过第二连杆12带动拨动板13转动,拨动板13转动过程中将物料拨入置物槽6中,接着第一气缸9通过第一连杆10带动护罩8向下转动,护罩8与置物槽6闭合将物料进行包覆,电机带动滚轮7转动,滚轮7位于物料下方,滚轮7带动物料朝向矫直机入口输送。其中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2通过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1带动实现动作。物料传递完成后,护罩8由第一气缸9带动第一连杆10打开,然后通过拨动板13送至长条形支架1上,以此往复。

优选的,所述支撑面2朝向物料推进组件3倾斜设置。支撑面2倾斜设置的优点是能够使得物料顺利滑动到支撑面2上。

优选的,所述拨动板13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物料在拨动板13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置物槽6包括朝向支撑面2的延伸板15,所述延伸板15上设置有供拨动板13穿过的通槽16。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物料不会在护罩8与拨动板13之间掉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