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5280发布日期:2020-03-24 15:24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管机组,特别涉及一种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属于焊管制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直缝高频焊接钢管由钢带卷曲焊接而成,钢带的宽度等于钢管的周长,先将钢带置于开卷机上退绕开卷,然后将钢带冷轧卷曲成圆形,再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将管缝焊合,得到焊接钢管,经定径轧辊整形定径后,轧制成各种规格的圆管,焊接后的钢管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异型管可以通过调换各种不同规格的轧辊来实现。

在将钢带冷轧卷曲成圆形过程中,需要交替经过多道平辊装置和立辊装置的轧制。其中平辊装置包括由传动轴分别驱动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轧辊和下轧辊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上、下轧辊的中部安装有相互配对的上、下模,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上、下轧辊轴承座中,下轧辊两端的下轧辊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轧辊龙门架的底部,上轧辊两端的上轧辊轴承座分别位于轧辊龙门架的上部,钢管从上模与下模合围而成的轧制圆孔中穿过时,受到整形。

当加工不同直径的钢管时,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上模与下模。更换模具后,上、下轧辊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通常下轧辊固定在轧辊龙门架的底部保持不动,对上轧辊的高度作出调整。传统的做法是,上轧辊两端轴承座的高度分别调整,再校正上轧辊的两端水平,对操作工的经验依赖性比较大,容易造成上轧辊与下轧辊的平行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可以保证上轧辊的左右两端同步平行升降,不会出现歪斜,提高调整效率,减少校正的时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包括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的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上、下轧辊的中部安装有相互配对的上、下模,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左右两端分别支撑在上、下轧辊轴承座中,所述下轧辊两端的下轧辊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轧辊龙门架的底部,所述上轧辊两端的上轧辊轴承座分别位于所述轧辊龙门架的上部,所述上轧辊轴承座分别可沿轧辊龙门架的导槽上下滑动,所述轧辊龙门架的顶部中心分别固定有蜗轮蜗杆箱,所述蜗轮蜗杆箱中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与蜗杆,所述蜗轮的中心螺孔中分别旋接有调节螺杆,两调节螺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上轧辊轴承座的顶部相铰接,两蜗杆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且两蜗杆之间通过蜗杆花键套相互连接,其中一根蜗杆的自由端安装有调节手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蜗杆花键套确保两蜗杆同步转动,转动调节手轮,调节手轮驱动两蜗杆同步旋转,两蜗杆分别驱动两蜗轮同步转动,两蜗轮的中心螺孔分别驱动两调节螺杆升降相同的高度,由此实现了上轧辊两端升降相同的高度,保证上轧辊在调整高度时轴线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避免上轧辊两端各自调节高度,造成倾斜,大大缩短了上轧辊的调节与校正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下模的左侧分别抵靠在定位螺母上,所述定位螺母分别旋接在上、下轧辊模具安装段的左侧;所述上、下模的右侧分别抵靠在定位套的左端翻边上,右侧轧辊龙门架的上轧辊轴承和下轧辊轴承分别套装在相应定位套的外周,上、下轧辊的右端头分别旋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左端面分别抵靠在相应定位套的右端。模具在轧辊上由平键实现径向定位,模具的两端由定位螺母和定位套实现轴向定位。换模时,模具向右侧退出,因此模具左侧采用定位螺母定位,便于调节,换模时不会被模具刮伤螺纹。由于右侧的轴承需要经常拆卸,容易造成轧辊轴承安装段的损伤使配合精度下降,将右侧轴承装在定位套上,大大降低了轧辊的加工难度及热处理要求,定位套损坏或者需要改变长度,加工容易,更换成本很低,定位套的右端依靠锁紧螺母定位。轧辊右端头的螺纹由于直径远小于定位套及模具的内孔直径,因此在拆卸时不容易受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轧辊龙门架的左端面或右端面上安装有指示上轧辊轴承座高度的刻度尺。由于上轧辊的两端能够平行升降,只需观察一端的刻度尺,即可知道上轧辊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轧辊龙门架的底部均固定在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上,所述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的左侧设有定位靠山,所述定位靠山固定在机架上。将不同规格的模具分别安装在配套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再将两轧辊龙门架的底部均固定在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上,不再将模具从上轧辊和下轧辊上拆除,而是采取整体更换,提高换模速度。设置定位靠山便于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的快速定位安装,进一步提高换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去掉蜗轮蜗杆箱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中:1.轧辊龙门架;1a.下轧辊;1a1.下轧辊花键锥形头;1a2.下轧辊轴承座;1a3.下模;1b.上轧辊;1b1.上轧辊花键锥形头;1b2.上轧辊轴承座;1b3.上模;1c.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1d.定位靠山;2.蜗轮蜗杆箱;2a.蜗轮;2b.调节螺杆;2c.蜗杆;2d.蜗杆花键套;2e.调节手轮;2f.螺杆护套;3.定位螺母;4.定位套;5.锁紧螺母;6.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焊管机组平辊上下调节装置包括上轧辊1b和下轧辊1a,上轧辊1b和下轧辊1a的轴线水平且相互平行,上轧辊1b的中部安装有上模1b3,下轧辊1a的中部安装有与上模1b3相配对下模1a3,上轧辊1b的左右两端支撑在上轧辊轴承座1b2中,下轧辊1a的左右两端支撑在下轧辊轴承座1a2中,下轧辊1a两端的下轧辊轴承座1a2分别固定安装在轧辊龙门架1的底部,上轧辊1b两端的上轧辊轴承座1b2分别位于轧辊龙门架1的上部。下轧辊1a的驱动端安装有下轧辊花键锥形头1a1,上轧辊1b的驱动端安装有上轧辊花键锥形头1b1。

上轧辊轴承座1b2分别可沿轧辊龙门架1的导槽上下滑动,轧辊龙门架1的顶部中心分别固定有蜗轮蜗杆箱2,蜗轮蜗杆箱2中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2a与蜗杆2c,蜗轮2a的中心螺孔中分别旋接有调节螺杆2b,两调节螺杆2b的下端分别与上轧辊轴承座1b2的顶部相铰接,两蜗杆2c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且两蜗杆2c之间通过蜗杆花键套2d相互连接,其中一根蜗杆2c的自由端安装有调节手轮2e。

蜗杆花键套2d确保两蜗杆2c同步转动,换模后需要调整上轧辊1b的高度时,转动调节手轮2e,调节手轮2e驱动两蜗杆2c同步旋转,两蜗杆2c分别驱动两蜗轮2a同步转动,两蜗轮2a的中心螺孔分别驱动两调节螺杆2b升降相同的高度,由此实现了上轧辊1b两端升降相同的高度,保证上轧辊1b在调整高度时轴线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避免上轧辊1b两端各自调节高度,造成倾斜,大大缩短了上轧辊1b的调节与校正时间。蜗轮蜗杆箱2的顶部设有容纳调节螺杆2b的螺杆护套2f,防止灰尘污染。

轧辊龙门架1的左端面或右端面上安装有指示上轧辊轴承座1b2高度的刻度尺6。由于上轧辊1b的两端能够平行升降,只需观察一端的刻度尺6,即可知道上轧辊1b的高度。

如图4所示,上模1b3、下模1a3的左侧分别抵靠在定位螺母3上,定位螺母3分别旋接在上、下轧辊模具安装段的左侧;上模1b3、下模1a3的右侧分别抵靠在定位套4的左端翻边上,右侧轧辊龙门架1的上轧辊轴承和下轧辊轴承分别套装在相应定位套4的外周,上轧辊1b、下轧辊1a的右端头分别旋接有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5的左端面分别抵靠在相应定位套4的右端。

模具在轧辊上由平键实现径向定位,模具的两端由定位螺母3和定位套4实现轴向定位。换模时,模具向右侧退出,因此模具左侧采用定位螺母3定位,便于调节,换模时不会被模具刮伤螺纹。由于右侧的轴承需要经常拆卸,容易造成轧辊轴承安装段的损伤使配合精度下降,将右侧轴承装在定位套4上,大大降低了轧辊的加工难度及热处理要求,定位套4损坏或者需要改变长度,加工容易,更换成本很低,定位套4的右端依靠锁紧螺母5定位。轧辊右端头的螺纹由于直径远小于定位套4及模具的内孔直径,因此在拆卸时不容易受损。

两轧辊龙门架1的底部均固定在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1c上。将不同规格的模具分别安装在配套的上轧辊1b和下轧辊1a上,再将两轧辊龙门架1的底部均固定在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1c上,不再将模具从上轧辊1b和下轧辊1a上拆除,而是采取整体更换。换模时,拆除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1c与机架的固定螺钉即可。

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1c的左侧设有定位靠山1d,定位靠山1d固定在机架上。设置定位靠山1d便于轧辊龙门架共同底座1c的快速定位安装,进一步提高换模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