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4597发布日期:2020-08-05 01:1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流水线,特别是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



背景技术:

轻卡车架总成下线后采用独立工位焊接,焊接时需要对轻卡车架总成的上翼面和下翼面进行焊接,在焊接轻卡车架总成下翼面时,无法同时焊接轻卡车架上翼面,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还需要对轻卡车架总成进行翻转,焊接效率有限。因此目前轻卡车总成架焊接工序集中了下翼面焊接、轻卡车架总成翻转和上翼面焊接,生产效率低,生产节拍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焊接工位有序分布的焊接流水线回转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它包括车架与车轮组件,所述车架与车轮组件连接。

所述车架包括侧梁、横梁、侧移导轨、导轨支撑梁和支架,所述横梁、侧移导轨和导轨支撑梁两端均与侧梁连接,所述支架两端均与横梁连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固定块、轮轴和车轮,所述固定块分别与侧梁和支架连接,所述轮轴穿入固定块内,所述车轮通过轴承与轮轴连接。

还包括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所述回转小车放置于横向导轨上,所述纵向导轨包括行驶轨道和返线轨道,所述轨道固定板与地面连接,所述行驶轨道、返线轨道和横向导轨与轨道固定板连接,所述横向导轨与行驶轨道和返线轨道相垂直。

所述车轮与导轨接触面上加工有凹槽,所述侧移轨道与行驶轨道等宽等高。

所述直行导轨为角钢结构,所述角钢折角朝上,所述车轮凹槽与折角配合,防止回转小车移动过程中离开导轨。

所述纵向导轨与侧移导轨等宽等高,所述纵向导轨与侧移导轨配合。

所述横向导轨两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回转小车行驶到限位装置位置,回转小车的侧移导轨与纵向导轨对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焊接工作量有序分布提高了生产效率;

2、轻卡车架总成转运方便、有序;

3、轻卡车架总成翻转方便、有序;

4、使焊接效率与其他制造线同步;

5、各工序焊接工作量平衡;

6、转运小车回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回转小车的俯视图

图3为回转小车和导轨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焊接流水线示意图;

图中:1-回转小车,2-纵向导轨,3-转运小车,4-工位,5-横向导轨,6-轨道固定板,101-侧梁,102-横梁,103-侧移导轨,104-导轨支撑梁,105-支架,106-固定块,107-轮轴,108-车轮,201-行驶轨道,202-返线轨道,401-车架转运工位,402-焊接第一工位,403-翻转工位,404-焊接第二工位,405-焊接第三工位,406-下线工位,407-转运小车回转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它包括车架与车轮组件,所述车架与车轮组件连接。

所述车架包括侧梁101、横梁102、侧移导轨103、导轨支撑梁104和支架105,所述横梁102、侧移导轨103和导轨支撑梁104两端均与侧梁(101)焊接,所述支架105两端均与横梁102螺栓连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固定块106、轮轴107和车轮108,所述固定块106分别与侧梁101和支架105螺栓连接,所述轮轴107穿入固定块(106)内,所述车轮108通过轴承与轮轴107连接。

还包括纵向导轨2和横向导轨5,所述回转小车1放置于横向导轨5上,所述纵向导轨包括行驶轨道201和返线轨道202,所述轨道固定板602与地面连接,所述行驶轨道201、返线轨道202和横向导轨3与轨道固定板6连接,所述横向导轨5与行驶轨道201和返线轨道202相垂直。

还包括多个工位4;所述第一个工位为车架转运工位401,第二个工位为焊接一工位402,第三个工位为翻转工位403,第四个工位为焊接二工位404,第五个工位为焊接三工位405,第六个工位为下线工位406,第七个工位为转运小车回转工位407,所述工位4均按顺序排成一列,所述纵向导轨2通过轨道固定板6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纵向导轨2沿工位4排放方向布置。

优选地,第一个工位为车架转运工位,用于存放铆接线上吊运过来的轻卡车架总成;第二个工位为焊接1工位,主要负责车架上翼面的焊接;第三个工位为翻转工位,利用翻转机构将轻卡车架总成进行翻转;第四个工位为焊接二工位,主要负责车架下翼面面的焊接;第五个工位为焊接三工位,主要负责车架下翼面面的焊接;第六个工位为下线工位,主要负责将焊接好的轻卡车架总成吊运下线并进行码跺;第七个工位为转运小车回转工位,主要负责将焊接线上的转运小车3推到回转小车1上,经回转小车1转移到返线轨道202上并由人工送回到起点,往返循环。

所述车轮108与导轨接触面上加工有凹槽,所述侧移轨道与行驶轨道201等宽等高。

所述直行导轨为角钢结构,所述角钢折角朝上,所述车轮108凹槽与折角配合,防止转运小车移动过程中离开导轨。

所述纵向导轨2与侧移导轨103平行,所述侧移导轨103和纵向导轨2配合。

所述横向导轨5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装置,所述回转小车1行驶到限位装置位置,回转小车1的侧移导轨103与纵向导轨2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行驶轨道201起点的转运小车3移动到车架转运工位,然后将轻卡车架总成吊装于转运小车3上,推动转运小车3移动到焊接一工位,对轻卡车架总成上翼面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推动转运小车3到翻转工位,所述翻转工位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对转运小车进行翻转,翻转后推动转运小车3到焊接二工位,对轻卡车架总成下翼面进行焊接,当下一个轻卡车架总成移动到焊接二工位时,将该轻卡车架总成通过转运小车3移动到焊接三工位,继续对轻卡车架总成下翼面进行焊接,两个对下翼面的焊接工位保证了下翼面焊接效率与其它焊接效率同步,焊接完成后推动转运小车3移动到下线工位,将轻卡车架总成吊运下线并进行码垛,然后推动转运小车3移动到转运小车回转工位,转运小车回转工位的横向导轨5上装有限位装置,回转小车1抵达限位装置,侧移导轨103和行驶轨道201对齐,通过人力将转运小车1推到回转小车1的侧移轨道103上,再将回转小车1推到横向导轨5的另一个限位装置位置,侧移导轨103与返线轨道202对齐,通过人力将转运小车3推到返线轨道202上,然后将转运小车推到返线轨道202的终点,将返线轨道202终点一端的横向导轨5上的回转小车推到限位装置位置,侧移导轨103和返线轨道202对齐,通过人力将转运小车3推到回转小车1的侧移轨道103上,再将转运小车1推到横向导轨5的另一个限位装置位置,侧移导轨103与行驶轨道201对齐,通过人力将转运小车1推到行驶轨道201上,利用回转小车1的运输完成了转运小车3的往返循环。



技术特征:

1.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与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与车架连接;所述车架包括侧梁(101)、横梁(102)、侧移导轨(103)、导轨支撑梁(104)和支架(105),所述横梁(102)、侧移导轨(103)和导轨支撑梁(104)两端均与侧梁(101)连接,所述支架(105)两端均与横梁(102)连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固定块(106)、轮轴(107)和车轮(108),所述固定块(106)分别与侧梁(101)和支架(105)连接,所述轮轴(107)穿入固定块(106)内,所述车轮(108)通过轴承与轮轴(107)连接;还包括纵向导轨(2)、横向导轨(5)和轨道固定板(6),所述回转小车(1)放置于横向导轨(5)上,所述纵向导轨包括行驶轨道(201)和返线轨道(202),所述轨道固定板(6)与地面连接,所述行驶轨道(201)、返线轨道(202)和横向导轨(5)与轨道固定板(6)连接,所述横向导轨(5)与行驶轨道(201)和返线轨道(202)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08)与导轨接触面上加工有凹槽,所述侧移导轨(103)底部与侧梁(101)底部齐平,并且侧梁(101)上侧移轨道通道口处加工有槽,所述侧移轨道与纵向导轨(2)等宽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轨(2)与侧移导轨(103)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5)两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回转小车(1)行驶到限位装置位置,回转小车的侧移导轨(103)与纵向导轨(2)对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卡车架总成焊接流水线的回转小车;回转小车(1)放置于横向导轨(5)上,转运小车(3)放置于纵向导轨(2)上,所述转运小车(3)将轻卡车架总成运到工位(4)处加工处理,所述回转小车(1)将行驶轨道(201)上的转运小车(3)运到返线轨道(202)上。所述回转小车(1)上设置有侧移导轨(103),在行驶轨道(201)终点通过人力将转运小车(3)推到回转小车(1)的侧移导轨(103)上,回转小车(1)在横向轨道(5)上滑动,将转运小车(3)移动到返线导轨(202)上,实现转运小车(3)的循环移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独立工位工序集中,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