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用安全防护防油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7774发布日期:2020-06-12 14:30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车床用安全防护防油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油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床的防护罩采用半封闭结构,如图1所示,防护密封性不好,加工的冷却液废渣以及油渍等会飞溅出来,影响加工的卫生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0520131902.5的车床防油罩结构,包含车体、罩体、控制组件等构件所组成,且罩体间隔在车体与控制组件之间;其中,罩体遮蔽在车体的工作空间之外,且罩体由门板组成并于周侧设置有窗口,其对应操作者设有门孔,于门孔两侧设有滑轨,而对应门孔有至少两门板彼此枢连,且对应门孔的门板设有枢轴,并使枢轴滑设在门孔的滑轨上。该专利能达到防止油渍往四周更大范围喷溅污染车体与环境的功效。

上述专利虽然能有效的避免冷却液废渣以及油渍的飞溅,但是上述专利的门板需要向上翻起,操作较为不便,此外,现有的防油罩不存有图纸的摆放空间,不利于工人在操作中实时查看图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车床用安全防护防油罩,以解决现有的防油罩门板开启不便以及无法放置图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床用安全防护防油罩,包括一用于罩设在车床的加工部件外围的防油罩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罩基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均开设有开口;

所述防油罩基体上位于前后侧壁的开口处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推拉门;

所述防油罩基体上位于左右侧壁的开口处安装有可竖直滑动的可视窗,且所述防油罩基体位于左右侧壁的开口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引导可视窗竖直滑动的导轨;

所述防油罩基体是一开口向下的罩体,所述防油罩基体包括上下对接导通的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的前后两侧从上至下逐渐外扩,所述下部的横截面上下均等,且均呈矩形;

所述防油罩基体的上方连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相连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图纸的图纸槽;

所述方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可视窗的固定机构。

本专利通过选取推拉门,相较外翻门,大大减小了开启与关闭操作时占用的空间。通过防油罩基体的左右前后均设置有开口,便于从不同区域对防油罩基体内的加工部件进行操作,且保证了对加工部件的不同区域的可视化观察。

通过相较传统的防油罩基体增设有方形框架,便于实现图纸的放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可视窗的固定,给予可视窗的固定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视窗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把手的安装孔;

所述把手包括把持部以及两个用于穿过安装孔的杆状体,所述杆状体靠近把持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限位螺母,所述杆状体远离把持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磁铁;

所述杆状体位于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磁铁之间的区域为用于在安装孔内滑动的滑动段;

所述方形框架的顶部设有一用于嵌入所述磁铁的内凹部,且所述内凹部安装有与所述磁铁磁性相吸的异性磁铁。

通过优化把手的结构,便于实现拉动可视窗沿着导轨上下滑动的同时,当运动到内凹部处时,通过朝内推动把手,即可实现磁铁嵌入内凹部,并通过磁铁与异性磁铁的相吸,实现可视窗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部的顶板的内侧安装有一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外围罩设有一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上部可拆卸连接。

通过照明装置,便于实现光线的供给。通过优化防油罩基体的结构。通过防护罩,便于油渍对照明装置的污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油罩基体上位于前后侧壁的开口设置在上部与下部;

所述推拉门是四个相互滑动的门体,所述防油罩基体上安装有用于引导门体滑动的滑槽;

每个门体均是由两个上下设置的透明门相连构成的门体。

便于保证可观察的范围足够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形框架的顶部的外侧通过一转轴与一夹片铰接,所述转轴的外围安装有一扭转弹簧;

所述方形框架的前侧壁与所述夹片作为两个用于夹持图纸的夹持部。

便于图纸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图纸槽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插入图纸的插入口;

所述图纸槽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一上端开口、前端开口以及后端开口的缺口,以所述缺口作为用于观看图纸的观察口;

所述夹片设置在所述图纸槽的上方。

便于图纸槽与夹片的结合,便于图纸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半封闭式防油罩的车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可视窗从导轨处移动至固定机构处状态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可视窗的把手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防油罩基体,2为方形框架,3为固定机构,4为导轨,5为可视窗,6为推拉门,7为夹片,8为照明灯,9为防护罩,21为图纸槽,11为上部,12为下部,51为杆状体,52为限位螺母,53为把持部,54为磁铁,31为异性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参见图1,车床用安全防护防油罩,包括一用于罩设在车床的加工部件外围的防油罩基体1,防油罩基体1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均开设有开口;防油罩基体1上位于前后侧壁的开口处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推拉门6;防油罩基体1上位于左右侧壁的开口处安装有可竖直滑动的可视窗5,且防油罩基体1位于左右侧壁的开口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引导可视窗5竖直滑动的导轨4;防油罩基体1是一开口向下的罩体,防油罩基体1包括上下对接导通的上部11与下部12,上部11的前后两侧从上至下逐渐外扩,下部12的横截面上下均等,且均呈矩形;防油罩基体1的上方连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相连围成的方形框架2,方形框架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图纸的图纸槽21;方形框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可视窗5的固定机构3。本专利通过选取推拉门6,相较外翻门,大大减小了开启与关闭操作时占用的空间。通过防油罩基体1的左右前后均设置有开口,便于从不同区域对防油罩基体1内的加工部件进行操作,且保证了对加工部件的不同区域的可视化观察。通过相较传统的防油罩基体1增设有方形框架2,便于实现图纸的放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可视窗5的固定,给予可视窗5的固定位。

防油罩基体上位于前后侧壁的开口设置在上部与下部;推拉门是四个相互滑动的门体,防油罩基体上安装有用于引导门体滑动的滑槽;每个门体均是由两个上下设置的透明门相连构成的门体。便于保证可观察的范围足够大。

可视窗5上开设有一通孔。固定机构3是用于穿过通孔的悬挂架。悬挂架的断面呈现l形。

参见图3以及图4,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区别在于,可视窗5与固定机构的配合方式不同。

可视窗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把手的安装孔;把手包括把持部53以及两个用于穿过安装孔的杆状体51,杆状体51靠近把持部5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限位螺母52,杆状体远离把持部5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磁铁54;杆状体51位于限位螺母52与磁铁之间的区域为用于在安装孔内滑动的滑动段;方形框架的顶部设有一用于嵌入磁铁54的内凹部,且内凹部安装有与磁铁磁性相吸的异性磁铁31。通过优化把手的结构,便于实现拉动可视窗5沿着导轨上下滑动的同时,当运动到内凹部处时,通过朝内推动把手,即可实现磁铁嵌入内凹部,并通过磁铁与异性磁铁的相吸,实现可视窗5的固定。图3中(a)为可视窗位于导轨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中(b)为可视窗被固定机构所固定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参见图5,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或者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上部的顶板的内侧安装有一照明灯8,照明灯8的外围罩设有一防护罩9,防护罩9与上部可拆卸连接。通过照明装置,便于实现光线的供给。通过优化防油罩基体的结构。通过防护罩,便于油渍对照明装置的污染。可拆卸方式,可以是通过螺丝。上部开设有用于照明灯的电源线伸出的通孔,通孔与电源线之间通过硅胶密封。图5中未示出电源线。

方形框架的顶部的外侧通过一转轴与一夹片7铰接,转轴的外围安装有一扭转弹簧;方形框架的前侧壁与夹片7作为两个用于夹持图纸的夹持部。便于图纸的固定。图纸槽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插入图纸的插入口;图纸槽2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一上端开口、前端开口以及后端开口的缺口,以缺口作为用于观看图纸的观察口;夹片设置在图纸槽21的上方。便于图纸槽21与夹片的结合,便于图纸的固定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