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式高温模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5086发布日期:2020-06-05 20:2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式高温模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式高温模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常压补水的水式高温模温机。



背景技术:

模温机是控制模具温度的设备,分为油式模温机和水式模温机,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压铸、橡胶轮胎、辊筒、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相对油式模温机而言,水式模温机具有升温时间短、传热介质无污染、成本低等优势。水式高温模温机用于对模具加热,水式高温模温机与模具连接,模具内部设有供热水流进的型腔,水式高温模温机可使水温升至200度,水在压力越高的时候水的沸点越高。但是在模温机内部缺水时,很难将水补入十几公斤压力的加热桶,现有的模温机都是通过柱塞泵打压将水打入加热桶。现有技术中的补水方式,由于柱塞泵打压桶内压力会瞬间偏高导致机器停机很难补入大量的水,致使机器反复补水,使柱塞泵寿命减少,不能及时补水机器停机会造成加热管干烧,柱塞泵工作时会给管网造成压力负担导致泄压阀打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常压补水的水式高温模温机,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式高温模温机,包括有加热桶、输送泵、板换、循环水管路系统、冷却水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循环水管路系统包括有进水管路、连接水管和排水管。

水式高温模温机还包括有补水罐,补水罐设置在加热桶的上方,输送泵设置在加热桶的下方。加热桶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用于给加热桶内的水加热,加热管能将加热桶内的水加热到高达200℃。

进水管路包括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补水罐侧边的入水口连接,第二进水管与加热桶侧边的入水口连接;补水罐另一侧边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水式高温模温机外循环连接有模具,加热桶、输送泵、板换和模具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

连接水管包括有补水管、泵入水管、泵出水管、回水管,支路管。

补水罐底边设有补水出口,加热桶上方设有补水入口,补水罐的补水出口在加热桶补水入口的垂直上方,补水罐的补水出口与加热桶的补水入口通过垂直的补水管连接。

加热桶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加热桶的出水口与其下方的输送泵的入水口通过泵入水管连接,输送泵的出水口与模具的入水口通过泵出水管连接,模具的出水口与加热桶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板换通过两根支路管分别连接到泵出水管和回水管。

冷却水管路系统包括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板换还与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连接。

补水罐内设有液位浮球。

第一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管上设有止回阀,排水管上设有出水电磁阀,补水管上设有补水常开电磁阀。补水常开电磁阀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开启的,选用此款常开的电磁阀能延长补水常开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泵出水管上和回水管上分别安装有出水感温探头和回水感温探头。

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plc和触摸屏,plc电路连接补水罐、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补水常开电磁阀、加热桶、输送泵和板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要,不需要设柱塞泵,通过液位浮球能检测水位,缺水时可以实现常压补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常压补水方式不需要很苛刻的环境;从根本上杜绝补水失败停机、反复补水和补水时对模温机对内部管网造成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补水罐1,液位浮球2,进水电磁阀3,出水电磁阀4,补水常开电磁阀5,止回阀6,加热桶7,输送泵8,出水感温探头9,回水感温探头10,板换11;进水管路12,第一进水管121,第二进水管122;排水管13;冷却水进水管14,冷却水出水管15,模具16,补水管17、泵入水管18、泵出水管19、回水管20,支路管2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式高温模温机,包括有补水罐1、加热桶7、输送泵8、板换11、循环水管路系统、冷却水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水式高温模温机外循环连接有模具16。

补水罐1内设有液位浮球2,液位浮球2主要用于检测补水罐1内水位的高低。

加热桶7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用于给加热桶7内的水加热,加热管能将加热桶7内的水加热到高达200℃。

循环水管路系统包括有进水管路12、连接水管和排水管13。

循环水管路系统用于传输循环水,循环水传输至水式高温模温机经加热后,传输至模具16的入水口给摸具16加热后,回水传输至水式高温模温机,形成水循环工作。进水管路12用于输入循环水进入水式高温模温机,排水管13用于将循环水排出水式高温模温机;补水罐1、加热桶7、输送泵8、板换11和模具16间通过连接水管连接。

板换11与冷却水管路系统连接,冷却水管路系统包括有冷却水进水管14和冷却水出水管15,冷却水自冷却水进水管14进入、自冷却水出水管15流出,冷却水用于给水式高温模温机降温。

进水管路12包括有第一进水管121和第二进水管122,第一进水管121与补水罐1侧边的入水口连接,第二进水管122与加热桶7侧边的入水口连接。补水罐1另一侧边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排水管13连接,循环水自排水管13排出。

连接水管包括有补水管17、泵入水管18、泵出水管19、回水管20,支路管21。

补水罐1底边设有补水出口,加热桶7上方设有补水入口,补水罐1的补水出口在加热桶7补水入口的垂直上方,补水罐1的补水出口与加热桶7的补水入口通过垂直的补水管17连接。

加热桶7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加热桶7的出水口与其下方的输送泵8的入水口通过泵入水管18连接,输送泵8的出水口与模具16的入水口通过泵出水管19连接,模具16的出水口与加热桶7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20连接,板换11通过两根支路管21分别连接到泵出水管19和回水管20。

冷却水管路系统包括有冷却水进水管14和冷却水出水管15,板换11还与冷却水进水管14和冷却水出水管15连接。

第一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3,第二进水管上设有止回阀6,排水管13上设有出水电磁阀4,补水管17上设有补水常开电磁阀5;其中,补水常开电磁阀5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开启的,选用此款常开的电磁阀能延长补水常开电磁阀5的使用寿命。

第二进水管122上的止回阀6是机械结构,当加热桶7内的压力不大时,止回阀6开启,循环水从进水管路12进入,经由第二进水管122和止回阀6流入加热桶7;当加热桶7内部水温升高时,加热桶7内压力变大,止回阀6关闭并能防止加热桶7内部水倒流至进水管路12。

泵出水管19上和回水管20上分别安装有出水感温探头9和回水感温探头10,出水感温探头9和回水感温探头10分别用于检测泵出水管19上和回水管20内循环水的温度,以便控制系统进一步对循环水温度的调节。

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plc和触摸屏,plc电路连接补水罐1、进水电磁阀3、出水电磁阀4、补水常开电磁阀5、加热桶7、输送泵8和板换11。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循环水的温度和协调水式高温模温机的工作。

触摸屏是plc的输入、输出和显示设备,通过触摸屏可对plc装置进行参数设置,并由plc实现对水式高温模温机的控制,确保本实施例的正常工作和常压补水。

本实施例的正常工作开启模式为:接通电源,正常开启本实施例的开机按钮,打开出水电磁阀4、通过循环水管路系统管网的自然压力使水经过止回阀6进入加热桶7内直至加热桶7装满水,补水常开电磁阀5通常是开启的状态,故而水能升位至补水罐1内,当补水罐1内的水位经液位浮球2检测达到高液位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关闭出水电磁阀4。

当本实施例的水式模温机中加热桶7内水温低于120℃时,补水模式为:当液位浮球2检测水位处于低液位时,控制系统自动开启输送泵8来排空系统内空气,打开出水电磁阀4,循环水通过管路系统管网的自然压力使水经过止回阀6进入加热桶7内,加热桶7内水经由补水常开电磁阀5上升至补水罐1内;当补水罐1内水位达到高液位时关闭出水电磁阀4。

当加热桶7内水的温度升至120℃到200℃之间时,当补水罐1内的液位浮球2检测到水位处于低液位时,控制系统关闭补水常开电磁阀5,并开启出水电磁阀4以用于排空补水罐1内残余蒸汽,出水电磁阀4开启五秒钟后会关闭,然后打开进水电磁阀3;此时补水罐1和加热桶7是两个分离的空间,加热桶7压力高,补水罐1没有压力,循环水通过管网自然压力进入补水罐1内。当补水罐1内液位浮球2检测到水位处于高液位时,控制系统关闭进水电磁阀3和出水电磁阀4,控制系统自动开启补水常开电磁阀5,此时加热桶1和补水罐7又连接在一起,补水罐1的水会进入加热桶7,从而实现常压补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