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9665发布日期:2020-07-17 15:3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c零件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



背景技术:

3c产品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3c产品包含大量小而薄、异形的3c零件,而3c零件在冲裁、焊接中存在上料片、下料片的工序,现有上下料片为加工治具打开,尤其在多份连体焊接件,工人需要将焊接后手动取料,用手摇断废料排废,其缺陷在于:存在需要大量人工、生产效率低、放置位置度差而且容易伤害到工人的手臂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包括基板以及转盘,基板上圆周阵列固定若干个托辊组件,转盘放置在托辊组件上,基板连接驱动部,驱动部转动连接转盘,基板上固定两个上模组,转盘上圆周阵列若干个下动模组,上模组位于转盘上方,基板上固定一个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上端穿过转盘且通过管线连接下动模组,

上模组包括能够直线升降的上治具,上治具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上冲料刀以及上定位块,

下动模组包括下治具以及能够直线升降的浮动板,浮动板位于下治具正下方,浮动板上安装若干个顶废刀,下治具设有若干个避让孔以及下定位块,下定位块和上定位块相配合,上冲料刀位于避让孔上方,顶废刀位于避让孔下方,

转盘能够圆周转动使下治具依次进入上治具正下方,上定位块以及下定位块固定料片,上冲料刀向下加工,顶废刀上顶排废。其有益效果是:其一,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下排废下料,节约人工,生产效率高,能够有效保护产品,避免人为因素误差;其二,转盘转动使下动模组在放料工位、加工工位、下料工位之间切换,只有上模组进行冲裁,下动模组顶断,自动化排废,同时上下料安全性能高;其三,放料、加工排废、取料等多个工序能够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其四,设置上定位块以及下定位块,上下定位产品,位置精度高,加工精度高;其五,采用中空旋转平台来带动转盘转动,转动平稳,转动动力大,同时设置旋转接头,使得电、气的连接线集成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部包括中空旋转平台以及驱动电机,中空旋转平台包括外壳、输入端以及转动端,输入端连接在外壳一侧下,输入端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转动端安装在外壳的中心孔内,转动端的圆周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啮合,

转动端固定转盘的中心孔边缘下,外壳固定在基板的垫高台上,驱动电机穿过基板的电机孔连接输入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托辊组件包括辊筒、辊座以及辊轴,辊座下端向两侧延伸分被形成耳板,辊座上端中段向内凹形成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上端板上分别形成有轴孔,

螺纹件穿过耳板的通孔连接基板,辊轴穿过轴孔且固定在上端板,辊筒位于矩形槽内,辊筒两端通过轴承连接辊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上端板螺纹连接有一个挡板,挡板位于轴孔下端,辊轴一端形成大直径的挡肩且另一端的圆周面形成切口槽,挡板上端位于切口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板上固定有垫高台,垫高台中心设有穿线孔,在穿线孔正下方,基板设有让位孔,

连接座穿过第一通孔以及中空旋转平台的中心孔,连接座下端固定在垫高台上,连接座的中心孔上端穿套连接有旋转接头,下动模组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控制组件,旋转接头的若干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下动模组的气动件以及电控件,旋转接头下端的输入线穿过第一通孔连接控制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接头为气电一体转接头,旋转接头包括动轴以及静主管,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静主管,动轴上表面中心设有电输出端,动轴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接头,静主管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端,静主管的下表面设有电输入端,静主管穿套连接座的中心孔且固定在连接座的上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个电磁阀圆周阵列固定在转盘上表面,下动模组的顶废气缸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

转盘上还设有气缸孔,顶废气缸穿过气缸孔,气缸孔两端设有工艺通孔,气管或电线穿过工艺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模组还包括上压气缸,上压气缸固定在侧架的侧顶板上,上治具连接上压气缸的伸缩端,

下动模组还包括顶废气缸,下治具固定在下架上,顶废气缸固定在转盘下,顶废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浮动板,

第一导柱固定在上治具上,侧顶板四角分别安装有上导套,下治具四角分别安装有下导套,第一导柱上端滑动连接上导套,转盘能够圆周转动使第一导柱下端进入下导套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治具靠近四角位置固定四个第二导柱,四个第二导套固定在浮动板的四角,第二导柱穿套在第二导套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模组还包括上垫板,上垫板固定在上治具上,上垫板两端中间固定有导向螺丝,导向螺丝上端在侧顶板的导向孔内滑动,

下动模组还包括下垫板,下垫板固定在下架上且连接在下治具下,下垫板设有和避让孔相同的通孔,

上压气缸以及顶废气缸的伸缩杆都安装有一个快装接头,每个快装接头配合有一个固定块,快装接头的端部为大直径的滑环,每个固定块设有一个c形轨道,滑环能够在c形轨道内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托辊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侧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上模组的三维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下动模组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下动模组的三维爆炸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驱动部的三维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中空旋转平台的三维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旋转接头的三维示意图;

基板1,让位孔101,电机孔102,垫高台11,连接座12,u形孔121,圆孔122,固定环123,快装接头13,固定块14,

转盘2,第一通孔21,气缸孔22,工艺通孔23,

上模组3,上治具31,上压气缸32,上冲料刀33,上定位块34,第一导柱35,上导套36,上垫板37,导向螺丝38,

托辊组件4,辊筒41,辊座42,耳板421,矩形槽422,轴孔423,上端板424,辊轴43,挡肩431,切口槽432,挡板44,

驱动部5,中空旋转平台51,外壳511,输入端512,转动端513,主动齿轮514,被动齿轮515,驱动电机52,

旋转接头6,动轴61,静主管62,电输出端63,气动接头64,气动输入端65,电输入端66,

侧架7,侧顶板71,主墙板72,下底板73,侧墙板74,下架8,

下动模组9,下治具91,避让孔911,顶废气缸92,浮动板93,顶废刀94,下定位块95,下导套96,下垫板97,第二导柱98,第二导套99,电磁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至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工位旋转上料的顶断排废机。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基板1以及转盘2,基板1上圆周阵列固定若干个托辊组件4,转盘2放置在托辊组件4上,基板1连接驱动部5,驱动部5转动连接转盘2,基板1上固定两个上模组3,转盘2上圆周阵列若干个下动模组9,上模组3位于转盘2上方,基板1上固定一个旋转接头6,旋转接头6上端穿过转盘2且通过管线连接下动模组9,

上模组3包括能够直线升降的上治具31,上治具31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个上冲料刀33以及上定位块34,

下动模组9包括下治具91以及能够直线升降的浮动板93,浮动板93位于下治具91正下方,浮动板93上安装若干个顶废刀94,下治具91设有若干个避让孔911以及下定位块95,下定位块95和上定位块34相配合,上冲料刀33位于避让孔911上方,顶废刀94位于避让孔911下方,

转盘2能够圆周转动使下治具91依次进入上治具31正下方,上定位块34以及下定位块95固定料片,上冲料刀33向下加工,顶废刀94上顶排废。其有益效果是:其一,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下排废下料,节约人工,生产效率高,能够有效保护产品,避免人为因素误差;其二,转盘2转动使下动模组4在放料工位、加工工位、下料工位之间切换,只有上模组3进行冲裁,下动模组4顶断,自动化排废,同时上下料安全性能高;其三,放料、加工排废、取料等多个工序能够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其四,设置上定位块34以及下定位块95,上下定位产品,位置精度高,加工精度高;其五,采用中空旋转平台51来带动转盘2转动,转动平稳,转动动力大,同时设置旋转接头6,使得电、气的连接线集成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驱动部5包括中空旋转平台51以及驱动电机52,中空旋转平台51包括外壳511、输入端512以及转动端513,输入端512连接在外壳511一侧下,输入端512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514,转动端513安装在外壳511的中心孔内,转动端513的圆周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515,主动齿轮514和被动齿轮515相啮合,

转动端513固定转盘2的中心孔边缘下,外壳511固定在基板1的垫高台11上,驱动电机52穿过基板1的电机孔102连接输入端512。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中空旋转平台51能够输出更大的扭矩,传动精确。

优选的,主动齿轮514、被动齿轮515为斜齿轮。其有益效果是:斜齿轮能够具有更大的输出扭矩。

优选的,托辊组件4包括辊筒41、辊座42以及辊轴43,辊座42下端向两侧延伸分被形成耳板421,辊座42上端中段向内凹形成矩形槽422,矩形槽422的两上端板424上分别形成有轴孔423,

螺纹件穿过耳板421的通孔连接基板1,辊轴43穿过轴孔423且固定在上端板424,辊筒41位于矩形槽422内,辊筒41两端通过轴承连接辊轴43。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托辊组件4转动灵活,支撑强度高。

优选的,一个上端板424螺纹连接有一个挡板44,挡板44位于轴孔423下端,辊轴43一端形成大直径的挡肩431且另一端的圆周面形成切口槽432,挡板44上端位于切口槽432内。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连接方式,固定牢靠,安装方便。

优选的,基板1上固定有垫高台11,垫高台11中心设有穿线孔,在穿线孔正下方,基板1设有让位孔101,

连接座12穿过第一通孔21以及中空旋转平台51的中心孔,连接座12下端固定在垫高台11上,连接座12的中心孔上端穿套连接有旋转接头6,下动模组9通过旋转接头6连接控制组件,旋转接头6的若干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下动模组9的气动件以及电控件,旋转接头6下端的输入线穿过第一通孔21连接控制组件。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旋转接头6转动灵活,适用于转动场合的气、电输入。

优选的,旋转接头6为气电一体转接头,旋转接头6包括动轴61以及静主管62,动轴6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静主管62,动轴61上表面中心设有电输出端63,动轴61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接头64,静主管62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端65,静主管62的下表面设有电输入端66,静主管62穿套连接座12的中心孔且固定在连接座12的上端。

优选的,若干个电磁阀10圆周阵列固定在转盘2上表面,下动模组9的顶废气缸92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10,每个电磁阀10通过气管连接一个气动接头64,电输出端63连接顶废气缸92的磁环或电磁阀10,

优选的,转盘2上还设有气缸孔22,顶废气缸92穿过气缸孔22,气缸孔22两端设有工艺通孔23,气管或电线穿过工艺通孔23。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大大提高了连接线的安全性能,同时降低设备体积。

优选的,连接座12的上端设有u形孔121,螺纹件穿过u形孔121固定静主管62,连接座12的圆周面上设有两个长圆孔122,气管穿过长圆孔122连接气动输入端65,

连接座12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固定环123,螺纹件穿过固定环123的通孔连接垫高台11。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连接座12结构简单,体积紧凑,连接牢靠。

优选的,上模组3还包括上压气缸32,上压气缸32固定在侧架7的侧顶板71上,上治具31连接上压气缸32的伸缩端,

下动模组9还包括顶废气缸92,下治具91固定在下架8上,顶废气缸92固定在转盘2下,顶废气缸92的伸缩端连接浮动板93,

第一导柱35固定在上治具31上,侧顶板71四角分别安装有上导套36,下治具91四角分别安装有下导套96,第一导柱35上端滑动连接上导套36,转盘2能够圆周转动使第一导柱35下端进入下导套96正上方。

优选的,下治具91靠近四角位置固定四个第二导柱98,四个第二导套99固定在浮动板93的四角,第二导柱98穿套在第二导套99内。

优选的,上模组3还包括上垫板37,上垫板37固定在上治具31上,上垫板37四角分别设有凹槽,第一导柱35设有定位环,定位环装夹在凹槽内,其有益效果是:设置上垫板37,能够有效保护上治具31,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安装平台。

上垫板37两端中间固定有导向螺丝38,导向螺丝38上端在侧顶板71的导向孔内滑动,其有益效果是:设置导向螺丝38,能够进一步上下运动的直线度。

下动模组9还包括下垫板97,下垫板97固定在下架8上且连接在下治具91下,下垫板97设有和避让孔911相同的通孔,其有益效果是:设置下垫板97,能够有效保护下治具91,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安装平台。

优选的,上压气缸32以及顶废气缸92的伸缩杆都安装有一个快装接头13,每个快装接头13配合有一个固定块14,固定块14分别固定在上垫板37上或下垫板97下,快装接头13的端部为大直径的滑环,每个固定块14设有一个c形轨道,滑环能够在c形轨道内滑动。其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便于调整维护。

优选的,转盘2上方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架8,

下架8为两个矩形框架,每个矩形框架中间设有一个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上孔壁连接下垫板97且下孔壁连接转盘2;其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便于调整维护。

优选的,侧架7包括下底板73,主墙板72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侧顶板71和下底板73一端,两个侧墙板74分别垂直连接侧顶板71和下底板73两侧之间,下底板73连接基板1。其有益效果是:侧架7强度高,稳定性能高,加工过程中无颤动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