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3681发布日期:2020-07-14 17:0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形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叉形结构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伸缩门、升降机、收缩式晾晒架以及各种玩具中,不论应用何种方面,其结构原理都是一样。叉形架由多个x形的副支架依次通过铆接而成,完整的叉形架的形成甚至有数十个x形的副支架进行拼接,现有的叉形架的装配工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将事先铆接好的两个x形副支架放置在装配工位,然后还要将两个x形副支架的铆接区域对准,操作的重复量大,并且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很大,所以急需一种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并可以实现对x形副支架的自动精准的定位,以抬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包括装配台,辅助机构包括推进机构、对正机构、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装配台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部,推进机构设置在装配台上方,第一支撑开机构通过第一微动气缸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装配台底部,装配台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处于第一撑开机构上方,对正机构设置在装配台的一侧外,装配台的该一侧外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动力缸,对正机构安装在第一动力缸的输出端上,第二撑开机构设于对正机构的上方,第一动力缸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第二动力缸,第二动力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支撑座,第二撑开机构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支撑座上,支撑座的上方设有第二微动气缸,第二微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撑开机构传动连接,第二撑开机构和对正机构均始终处于推进机构和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气缸、升降气缸和定位部,推进气缸呈水平设置,升降气缸呈倒置,并且其缸体与推进气缸的输出杆相连,定位部设置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升降气缸始终处于两个限位部的正中间,推进气缸的输出方向垂直于第一动力缸的输出方向,经推进气缸驱使升降气缸能够径直向两个限位部方向行进。

进一步地,定位部包括上梁板以及设置在上梁板底部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呈水平设置,并且二者分别通过一个呈竖直的固定杆和上梁板相连接,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水平高度相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两两相对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顶部截面均呈等腰三角形,两个第一定位块的顶角端相向设置,两个第二定位块的顶角端相向设置,第一定位块的顶角角度为143°,第二定位块的顶角角度小于37°,两个第一定位块均位于两个限位部的正中间,其中远离限位部的一个第一定位块的背部设有呈竖直的省力推杆,省力推杆下端与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齐平,两个第二定位块分别对应两个限位部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厚度大于叉形架的配件的厚度,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底部边沿处均为边倒圆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撑开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摆臂和第一拨杆,第一电机呈竖直安装在第一微动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一电机的主轴朝上,第一摆臂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电机的主轴上,第一拨杆呈竖直固定在第一摆臂的自由端,第一拨杆始终处于导向槽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二撑开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摆臂和第二拨杆,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座与支撑座侧部活动连接,第二电机呈倒置设置,第二摆臂的一端固定套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拨杆呈倒置设于第二摆臂的自由端,第二微动气缸呈倒置设置在电机座的上方,并且其输出轴与电机座顶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还设有压紧筒,压紧筒处于第二摆臂的下方。

进一步地,对正机构包括长条形结构的u型支架以及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u型支架开口内第一限位盘,u型支架的开口面始终朝向导向槽,第一限位盘呈水平设置,第一限位盘正对u型支架的开口,并处于u型支架的封闭端区域,u型支架的底部能够与装配台的台面相接触,第一动力缸的输出轴与u型支架的封闭端相连。

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限位盘,第二限位盘为磁吸盘,第二限位盘与装配台固定相连接。

进一步地,装配台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下模座,两个下模座和两个第二限位盘呈等腰梯形分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首先第一动力缸会驱动u型支架位移至装配台上,并处于两个限位部旁侧,并且u型支架的开口宽度吻合未张开的x形架的宽度,此时u型支架会构成一个预上料区域,这样可以使得机械手、人工或者传送等设备将单个x形架配合直接送入到u型支架的开口内,达到上料目的,且这个x形架上料后,会接触到第一限位盘处停止,即达到指定区域,上述x形架由上述操作可以实现精准的上料,使得这个x形架配件能够上料到指定的区域,进而能够有效的被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实施开口;然后第二动力缸会驱动支撑座带着第二撑开机构到达两个限位部之间,然后第二微动气缸会驱使第二电机带着第二摆臂和第二拨杆小幅下降,此时压紧筒会下降,并接触上述被送入u型支架开口内的配件(x形架)的中心铆接处,实施轻压,使其被定位,然后第一动力缸会驱动u型支架复位,即抽离前述配件(x形架)的区域,抽离中,由于压紧筒的下压作用力,会使得该配件(x形架)不会受到u型支架抽离的联动移动,依旧保持不动,当u型支架抽离完毕后,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会同时工作,将前述配件(x形架)的两端朝相反的方向推动,也就是分别向两个第二限位盘转动,与第二限位盘接触后,会被第二限位盘的磁吸作用而吸附,因为x形架的配件都是钢件材料,所以会受第二限位盘的磁吸影响,这里的磁吸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单纯的迎合被撑开的x形架的的端部而已,防止其产生惯力复位一点角度,造成铆接处对正不准确,由于配件(x形架)的两端贴合了第二限位盘,那么配件(x形架)的另外两端则会同步转动至铆接区域,也就是和事先部分铆接过的叉形架的两端达到对正,使得其可以展开铆接工作,铆接完毕后,推进气缸会开始工作,会驱动升降气缸以及定位部向两个限位部方向靠近式的行进,这个行程中,会达到前述配件(x形架)的区域,将装配部分的叉形架通过定位部固定,并拉动使得叉形架往远离限位部的方向运动,运动的行程是限定的,这样的作用是在于先前被拉动的配件(x形架)的初始区域处可以放置新的叉形架的配件;因为叉形架是通过多个x形的支架依次铆接而成(能够转动的铆接),所以每次需要放入一个待铆接的独立的x形架(即配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图7中c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说明:装配台1,导向槽1a。

推进气缸2,升降气缸211,上梁板212,第一定位块213,第二定位块214,固定杆215,省力推杆216,边倒圆结构217。

第一动力缸3,u型支架3a,第一限位盘3b。

第一电机4,第一摆臂4a,第一拨杆4b,第一微动气缸4c。

第二电机5,第二摆臂5a,第二拨杆5b,第二动力缸5c,电机座5d,支撑座5r,第二微动气缸5t,压紧筒5m。

第二限位盘6。

下模座7。

叉形架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叉形架装配辅助机构,包括装配台1,辅助机构包括推进机构、对正机构、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装配台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部,推进机构设置在装配台1上方,第一支撑开机构通过第一微动气缸4c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装配台1底部,装配台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1a,导向槽1a处于第一撑开机构上方,对正机构设置在装配台1的一侧外,装配台1的该一侧外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动力缸3,对正机构安装在第一动力缸3的输出端上,第二撑开机构设于对正机构的上方,第一动力缸3的上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第二动力缸5c,第二动力缸5c的输出端上设有支撑座5r,第二撑开机构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支撑座5r上,支撑座5r的上方设有第二微动气缸5t,第二微动气缸5t的输出端与第二撑开机构传动连接,第二撑开机构和对正机构均始终处于推进机构和限位部之间。

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气缸2、升降气缸211和定位部,推进气缸2呈水平设置,升降气缸211呈倒置,并且其缸体与推进气缸2的输出杆相连,定位部设置在升降气缸211的输出端上,升降气缸211始终处于两个限位部的正中间,推进气缸2的输出方向垂直于第一动力缸3的输出方向,经推进气缸2驱使升降气缸211能够径直向两个限位部方向行进,推进气缸2工作的时候,会驱动升降气缸211以及定位部向两个限位部方向靠近式的行进,这个行程中,会达到叉形架8的下方,将装配好的叉形架8通过定位部固定,并拉动使得叉形架8往远离限位部的方向运动,运动的行程是限定的,这样的作用是在于先前被拉动的叉形架8的初始区域处可以放置新的叉形架8的配件;因为叉形架8是通过多个x形的支架依次铆接而成(能够转动的铆接),所以每次需要放入一个待铆接的独立的x形架(即配件),这个x形架则是由两根长条状的配件事先铆接而成。

定位部包括上梁板212以及设置在上梁板212底部的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均呈水平设置,并且二者分别通过一个呈竖直的固定杆215和上梁板212相连接,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水平高度相等,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且两两相对称,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顶部截面均呈等腰三角形,两个第一定位块213的顶角端相向设置,两个第二定位块214的顶角端相向设置,第一定位块213的顶角角度为143°,第二定位块214的顶角角度小于37°,两个第一定位块213均位于两个限位部的正中间,其中远离限位部的一个第一定位块213的背部设有呈竖直的省力推杆216,省力推杆216下端与第一定位块213的下表面齐平,两个第二定位块214分别对应两个限位部设置,因为x形架(配件)一开始是处于未张开状态,也就是水平闭合状,那么当它到达指定区域后,则需要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将前述处于水平闭合状态的x形架打开呈x形张开状态,处于x形张开状态后,即可以和事先铆接过的叉形架8进行预对正,然后进行铆接工作,铆接完毕后,推进气缸2会驱动升降气缸211和定位部到达前述的这个x形架配件区域,然后升降气缸211会驱动升降部下降,升降部中的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是分别吻合前述x形架张开后的姿态的开口处的,也就是这个x形架张开后的各个部分的角度是限定的,这限定的部分也就是符合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规定的,当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分别进入各自对应的开口内后,会限定住对应的开口,四者的配合,使得x形架可以稳定的被移动,移动方向是远离限位部的,省力推杆216则是接触与该x形架相铆接配合的前一个x形架,目的是使得推进效果更好,更省力,不会导致当x形架数量过多的时候,发生固定杆215和省力推杆216断裂。

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厚度大于叉形架8的配件的厚度,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底部边沿处均为边倒圆结构217,只有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厚度大于x形架的厚度,才可以确保x形架被推动的时候,不会发生位移,同时也确保了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的刚度,不会发生损坏,边倒圆结构217可以使得第一定位块213和第二定位块214很好的进入x形架与之对应的开口内。

第一撑开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第一摆臂4a和第一拨杆4b,第一电机4呈竖直安装在第一微动气缸4c的输出端上,第一电机4的主轴朝上,第一摆臂4a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电机4的主轴上,第一拨杆4b呈竖直固定在第一摆臂4a的自由端,第一拨杆4b始终处于导向槽1a的下方,第一微动气缸4c会驱使第一电机4带着第一摆臂4a和第一拨杆4b小幅上升,使得第一拨杆4b上端通过导向槽1a延伸至装配台1上方,然后第一电机4在工作的时候,通过第一摆臂4a,带动第一拨杆4b绕第一电机4的主轴中心处转动,使得第一拨杆4b上端接触到处于闭合状态×形架的一端,使得该一端被拨动打开,这样促使这个x形架的另一端转动,并转动至预铆接处。

第二撑开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第二摆臂5a和第二拨杆5b,第二电机5通过电机座5d与支撑座5r侧部活动连接,第二电机5呈倒置设置,第二摆臂5a的一端固定套设在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上,第二拨杆5b呈倒置设于第二摆臂5a的自由端,第二微动气缸5t呈倒置设置在电机座5d的上方,并且其输出轴与电机座5d顶部相连接,第二动力缸5c会驱动支撑座5r带着第二撑开机构到达两个限位部之间,然后第二微动气缸5t会驱使第二电机5带着第二摆臂5a和第二拨杆5b小幅下降,使得第二拨杆5b下降至处于闭合状态的×形架一端旁侧,然后第二电机5在工作的时候,通过第二摆臂5a,带动第二拨杆5b绕第二电机5的主轴中心处转动,使得第二拨杆5b上端接触到处于闭合状态×形架的一端,使得该一端被拨动打开,这样促使这个x形架的另一端转动,并转动至预铆接处。

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上还设有压紧筒5m,压紧筒5m处于第二摆臂5a的下方,压紧筒5m会随着第二拨杆5b的下降而下降,其目的在于,轻压处于闭合状态的×形架的中心处,防止前述x形架被撑开的时候,发生晃动问题。

对正机构包括长条形结构的u型支架3a以及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设于u型支架3a开口内第一限位盘3b,u型支架3a的开口面始终朝向导向槽1a,第一限位盘3b呈水平设置,第一限位盘3b正对u型支架3a的开口,并处于u型支架3a的封闭端区域,u型支架3a的底部能够与装配台1的台面相接触,第一动力缸3的输出轴与u型支架3a的封闭端相连,第一动力缸3会驱动u型支架3a位移至装配台1上,并处于两个限位部旁侧,u型支架3a的开口宽度吻合未张开的x形架的宽度,这样可以使得机械手、人工或者传送等设备将单个x形架配合直接送入到u型支架3a的开口内,达到上料目的,并且这个x形架上料后,会接触到第一限位盘3b处停止,即达到指定区域,上述x形架由上述操作可以实现精准的上料,使得这个x形架配件能够上料到指定的区域,进而能够有效的被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实施开口。

限位部包括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限位盘6,第二限位盘6为磁吸盘,第二限位盘6与装配台1固定相连接,当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同步工作的时候,事先处于水平闭合状态的x形架的两端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也就是分别向两个第二限位盘6转动,与第二限位盘6接触后,会被第二限位盘6的磁吸作用而吸附,因为x形架的配件都是钢件材料,所以会受第二限位盘6的磁吸影响,这里的磁吸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单纯的迎合被撑开的x形架的的端部而已,防止其产生惯力复位一点角度,造成铆接处对正不准确。

装配台1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下模座7,两个下模座7和两个第二限位盘6呈等腰梯形分布,下模座7用以配合铆接工作的进行。

工作原理:首先第一动力缸3会驱动u型支架3a位移至装配台1上,并处于两个限位部旁侧,并且u型支架3a的开口宽度吻合未张开的x形架的宽度,此时u型支架3a会构成一个预上料区域,这样可以使得机械手、人工或者传送等设备将单个x形架配合直接送入到u型支架3a的开口内,达到上料目的,且这个x形架上料后,会接触到第一限位盘3b处停止,即达到指定区域,上述x形架由上述操作可以实现精准的上料,使得这个x形架配件能够上料到指定的区域,进而能够有效的被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实施开口;然后第二动力缸5c会驱动支撑座5r带着第二撑开机构到达两个限位部之间,然后第二微动气缸5t会驱使第二电机5带着第二摆臂5a和第二拨杆5b小幅下降,此时压紧筒5m会下降,并接触上述被送入u型支架3a开口内的配件(x形架)的中心铆接处,实施轻压,使其被定位,然后第一动力缸3会驱动u型支架3a复位,即抽离前述配件(x形架)的区域,抽离中,由于压紧筒5m的下压作用力,会使得该配件(x形架)不会受到u型支架3a抽离的联动移动,依旧保持不动,当u型支架3a抽离完毕后,第一撑开机构和第二撑开机构会同时工作,将前述配件(x形架)的两端朝相反的方向推动,也就是分别向两个第二限位盘6转动,与第二限位盘6接触后,会被第二限位盘6的磁吸作用而吸附,因为x形架的配件都是钢件材料,所以会受第二限位盘6的磁吸影响,这里的磁吸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单纯的迎合被撑开的x形架的的端部而已,防止其产生惯力复位一点角度,造成铆接处对正不准确,由于配件(x形架)的两端贴合了第二限位盘6,那么配件(x形架)的另外两端则会同步转动至铆接区域,也就是和事先部分铆接过的叉形架8的两端达到对正,使得其可以展开铆接工作,铆接完毕后,推进气缸2会开始工作,会驱动升降气缸211以及定位部向两个限位部方向靠近式的行进,这个行程中,会达到前述配件(x形架)的区域,将装配部分的叉形架8通过定位部固定,并拉动使得叉形架8往远离限位部的方向运动,运动的行程是限定的,这样的作用是在于先前被拉动的配件(x形架)的初始区域处可以放置新的叉形架8的配件;因为叉形架8是通过多个x形的支架依次铆接而成(能够转动的铆接),所以每次需要放入一个待铆接的独立的x形架(即配件)。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