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9607发布日期:2022-05-31 05:4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混结合段钢混结合段截面尺寸达十几米、吨位达到500-600吨,钢塔柱高度在4.5-5.5米之间的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钢塔断面较小、吨位较轻,钢塔节段组焊成整体。其不足之处: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截面尺寸达十几米、吨位达到500-600吨、钢塔柱高度在4.5-5.5米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3.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钢混结合段截面尺寸达十几米、吨位达到500-600吨,钢塔柱高度在4.5-5.5米之间的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
4.设计方案:随着桥梁钢结构大型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应用和发展,大断面钢结构桥塔也应运而生。特别是独柱形钢塔的普遍采用,断面尺寸不断加大,重量随之大幅增加,给钢塔制造带来挑战,尤其是给端面金属接触传力的钢塔端面机加工带来很大困难。其中钢混结合段,往往都是断面最大、吨位最重且高度较小的一种塔段,即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结构。钢混结合段截面尺寸达十几米、吨位达到五六百吨,但是钢塔柱的高度确很小仅五米左右。对于这样的一个整体结构,如果要采用现有技术,则无法实现。
5.本实用新型将整个节段端面设计成两个大块体,两个大块体端面机加工后通过承压板焊接成整体结构,最后进行整体水平铣面,既能保证最后整体端口的平面度要求,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6.技术方案:一种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结构,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由二块相互对称的两大块体(1)组成,且两个大块体端面加工后通过承压板(2)焊接成整体,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吨位达到500-600吨,钢塔柱的高度在4.5-5.5米之间。
7.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结构制作过程的安全风险;二是可以较大的保证平面度要求;三是可以减少大量的辅助工装;四是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8.图1 是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9.图2是图1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结构,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由二块相互对称的两个大块体1组成,且两个大块体1端面加工后通过承压板2焊接成整体。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是指钢混结合段截面尺寸达十几米、吨位
达到500-600吨,钢塔柱的高度在4.5-5.5米之间。
11.下面以大桥主桥钢塔柱的实施来说明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端面机加工工艺:钢混结合段下端口截面:10740mmx17420mm;上端口截面:9203mmx14924mm;吨位达到587t,但是钢塔柱的高度仅5.1m。这样的一个整体结构,采用宽体多室异型钢塔端面机加工工艺,可以极大的降低了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既能保证最后整体端口的平面度要求,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12.具体工艺介绍:
13.通过将整个节段端面分开成两个大的块体,分别进行机加工端面,这样的端面轮廓尺寸为:高4800mmx宽16000mmx长5100mm,重量约230t,极大的降低了安全风险。两个块体机加工后翻身90
°
与承压板一起参与整体节段的组焊,最后进行整体水平铣面。整体水平铣面既能保证最后整体端口的平面度要求,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14.⑴
两个大块体分别进行机加工。
15.⑵
两个大块体翻身90
°
,然后与承压板参与整体组焊。
16.⑶
整个节段组焊并检测合格后,以修整后的横基线为基准划上端口水平铣面的加工位置线,进行水平铣面的加工。由于端口宽度较宽,需要分六次进行定位铣面。
17.⑷
该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端面机加工工艺,实现了端面机加工平面度要求,同时极大的降低了风险、节约了大量工装胎架的生产成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8.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其特征是: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由二块相互对称的两大块体(1)组成,且两个大块体端面加工后通过承压板(2)焊接成整体,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吨位达到500-600吨,钢塔柱的高度在4.5-5.5米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结构,大断面矮型单箱多室钢塔整个节段由二块相互对称的两个大块体组成,且两个大块体端面加工后通过承压板焊接成整体。优点:一是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结构制作过程的安全风险;二是可以较大的保证平面度要求;三是可以减少大量的辅助工装;四是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四是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四是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孙蕾蕾 黄鑫 袁俊 王岁利 余超 朱静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2
技术公布日:2022/5/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