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4690发布日期:2020-10-17 01:0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



背景技术:

钢格板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会大量使用,制作钢格板的主要原料就是i型钢,各种规格的i型钢可以焊接而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钢格板。i型钢以往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热轧,即将一定厚度的带钢加热,然后用万能轧机进行多道次的轧制,这样就可以生产出各种规格的i型钢。但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冷轧生产i型钢这样就工艺就变的很有优势了。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加热这一道工艺,从而减少了加热炉这一套设备及能源的使用量,所以生产成本就可以很明显的降低。由于冷轧比热轧所需的轧制力要大得多,而现有的万能轧机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包括机架、压上单元、辊系单元、侧压单元、导卫单元、压下单元、平衡单元,

所述机架左右两侧中间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用于供轧件穿过机架,

所述机架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压上单元,所述压上单元用来调整辊系单元中的下水平辊的高度,

所述辊系单元设置在压上单元上侧的机架处,且内部通道位于进口和出口之间,用于对轧件轧制,

所述机架的前后两侧中间处均设有侧压单元,两侧所述侧压单元均对称位于辊系单元之间,所述侧压单元用于控制两个立辊的位置,

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导卫单元,用于帮助轧件对中,预防轧制过程中轧件跑偏,

所述压下单元安装在机架顶部,用于调整辊系单元的上水平辊的位置,

所述平衡单元安装在机架顶端并与辊系单元的上水平辊连接,用于稳定轧制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辊系单元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水平辊、立辊和下水平辊,两个所述立辊对称设置在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之间,所述上水平辊、下水平辊的两侧和每个立辊均设有一个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前后两端竖直设有平行分布的竖直架,两个所述竖直架顶端共同连接有压板,所述竖直架中间为通槽,用于安装辊系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压上单元包括第一压上底座,两个所述压上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的前后两侧面,每个所述第一压上底座的上侧均固定有第二压上底座,所述第二压上底座上均竖直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侧水平设有调整丝杠,所述调整丝杠与第一斜垫铁连接,所述第一斜垫铁的上侧表面为倾斜面,且上表面抵在与第一斜垫铁相配的第二斜垫铁下侧,所述第二斜垫铁设置在辊系单元的下水平辊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侧压单元包括侧压横梁,两个所述侧压横梁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前后两侧表面且位于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之间,在每个所述侧压横梁中间均设有丝杠孔,所述丝杠孔内端固定连接有侧压螺母,所述丝杠孔内贯穿连接有侧压丝杠,所述侧压丝杠与侧压螺母螺纹连接,且所述侧压丝杠的内端抵在立辊上,所述侧压丝杠两侧的侧压横梁上均对称贯穿设有立辊平衡拉杆,所述立辊平衡拉杆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立辊的轴承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辊平衡拉杆的外端外侧设有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位于侧压横梁内,所述平衡弹簧外端的平衡拉杆上设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导卫单元包括导卫梁,所述导卫梁通过调整螺栓可调节连接在机架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导卫梁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上导板、侧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和下导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通孔内的上壁和下壁,两个所述侧导板分别位于上导板和下导板的左右两侧,且上侧表面通过螺栓顶紧,下侧抵在通孔内侧底部,所述上导板、侧导板和下导板围成的闭环位置与出口和进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压下单元包括蜗轮、蜗杆、蜗轮箱体、压下丝杠,所述蜗轮箱体安装在机架顶部,所述蜗轮箱体内竖直安装有压下丝杠,所述压下丝杠上端套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侧连接有蜗杆,所述压下丝杠下端穿出蜗轮箱体并与固定在机架中的压下螺母连接,且所述压下丝杠的底端抵在上水平辊上。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和压下丝杠之间通过花键结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单元包括拉杆、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为上水平辊的轴承座两侧向外凸出的凸耳结构,两个所述拉杆下端均通过锁紧螺母竖直连接在平衡梁的两端,所述拉杆上端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机架顶端的压板的上表面,且所述拉杆外侧位于调节螺母下方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下侧抵在压板的下表面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将机架整体铸造,提高机架的整体强度,同时减少机架的加工量并且省去了把和机架所用的标准件,降低了成本;利用压上单元和压下单元来调整辊系单元的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的高度;在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之间设置侧压单元,用于控制两个立辊的位置,保证立辊在工作时不产生变化;在进口和出口处设置导卫单元,帮助轧件对中,预防轧制过程中轧件跑偏;最后在机架顶部设置平衡单元,稳定轧制状态。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紧凑,能够承受冷轧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上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辊系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测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卫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衡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压上单元;21-第一压上底座;22-第二压上底座;23-调整丝杠;24-第一斜垫铁;25-第二斜垫铁;3-辊系单元;31-上水平辊;32-立辊;33-下水平辊;4-侧压单元;41-侧压横梁;42-立辊平衡拉杆;43-平衡弹簧;44-侧压丝杠;45-侧压螺母;5-导卫单元;51-调整螺栓;52-导卫梁;53-固定螺栓;54-上导板;55-侧导板;56-下导板;6-压下单元;61-蜗轮;62-蜗杆;63-蜗轮箱体;64-压下丝杠;65-压下螺母;7-平衡单元;71-拉杆;72-调节螺母;73-弹簧;74-锁紧螺母;75-平衡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轧制i型钢的万能轧机,包括机架1、压上单元2、辊系单元3、侧压单元4、导卫单元5、压下单元6、平衡单元7,

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中间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用于供轧件穿过机架1,

所述机架1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压上单元2,所述压上单元2用来调整辊系单元3中的下水平辊33的高度,

所述辊系单元3设置在压上单元2上侧的机架1处,且内部通道位于进口和出口之间,用于对轧件轧制,

所述机架1的前后两侧中间处均设有侧压单元4,两侧所述侧压单元4均对称位于辊系单元3之间,所述侧压单元4用于控制两个立辊32的位置,

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导卫单元5,用于帮助轧件对中,预防轧制过程中轧件跑偏,

所述压下单元6安装在机架1顶部,用于调整辊系单元3的上水平辊31的位置,

所述平衡单元安装在机架顶端并与辊系单元的上水平辊连接,用于稳定轧制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辊系单元3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水平辊31、立辊32和下水平辊33,两个所述立辊32对称设置在上水平辊31和下水平辊33之间,所述上水平辊31、下水平辊33的两侧和每个立辊32均设有一个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使用这种结构比较简单,拆卸比较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且两侧立辊32用于控制所轧产品的宽度,上水平辊31和下水平辊33用于控制所轧产品的厚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机架1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前后两端竖直设有平行分布的竖直架,两个所述竖直架顶端共同连接有压板,所述竖直架中间为通槽,用于安装辊系单元3,和分体式机架相比,这样可以提高机架的整体强度,同时减少机架的加工量并且省去了把和机架所用的标准件,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所述压上单元2包括第一压上底座21,两个所述压上底座2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面,每个所述第一压上底座21的上侧均固定有第二压上底座22,所述第二压上底座22上均竖直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侧水平设有调整丝杠23,所述调整丝杠23与第一斜垫铁24连接,所述第一斜垫铁24的上侧表面为倾斜面,且上侧设有与第一斜垫铁24相配的第二斜垫铁25,所述第二斜垫铁25通过螺栓把和在辊系单元3下水平辊33的轴承座上,需要调整时,通过转动调整丝杠23来调整第一斜垫铁24、第二斜垫铁25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下水平辊33的整体高度。

如图6所示,所述侧压单元4包括侧压横梁41,两个所述侧压横梁41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表面且位于上水平辊31和下水平辊33之间,在每个所述侧压横梁41中间均设有丝杠孔,所述丝杠孔内端固定连接有侧压螺母45,所述丝杠孔内贯穿连接有侧压丝杠44,所述侧压丝杠44与侧压螺母45螺纹连接,且所述侧压丝杠44的内端抵在立辊32上,所述侧压丝杠44两侧的侧压横梁41上均对称贯穿设有立辊平衡拉杆42,所述立辊平衡拉杆42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立辊32的轴承座上,所述侧压单元4用于控制两个立辊32的位置,通过转动侧压丝杠44来调整立辊32的位置,立辊平衡拉杆42用于消除侧压丝杠44与侧压螺母45之间的螺纹间隙,保证立辊32位置在工作时不产生变化。

所述立辊平衡拉杆42的外端外侧设有平衡弹簧43,所述平衡弹簧43位于侧压横梁41内,所述平衡弹簧43外端的平衡拉杆42上设有螺母,通过螺母将平衡弹簧43限制在侧压横梁41内。

如图7所示,所述导卫单元5包括导卫梁52,所述导卫梁52通过调整螺栓51可调节连接在机架1上,并通过固定螺栓53固定,所述导卫梁52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上导板54、侧导板55和下导板56,所述上导板54和下导板56分别固定连接在通孔内的上壁和下壁,两个所述侧导板55分别位于上导板54和下导板56的左右两侧,且上侧表面通过螺栓顶紧,下侧抵在通孔内侧底部,所述上导板54、侧导板55和下导板56围成的闭环位置与出口和进口相对应,所述导卫梁52安装在机架1上用调整螺栓51调整导卫梁52高度方向的位置,调整好后用固定螺栓53固定好,上导板54、下导板56及侧导板55均安装在导卫梁52上,用于帮助轧件对中。

如图8所示,所述压下单元6包括蜗轮61、蜗杆62、蜗轮箱体63、压下丝杠64,所述蜗轮箱体63安装在机架1顶部,所述蜗轮箱体63内竖直安装有压下丝杠64,所述压下丝杠64上端连接有涡轮61,所述涡轮61的一侧连接有蜗杆62,所述压下丝杠64下端穿出蜗轮箱体63与固定在机架1中的压下螺母65连接,且所述压下丝杠64的底端抵在上水平辊31上,这样压下丝杠64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上水平辊31的高度,所述蜗轮箱体63采用钢板焊接结构,重量轻,强度高,安装在机架1顶部,蜗杆62可以手动或者电动转动,蜗杆62带动蜗轮61转动,蜗轮61通过花键带动压下丝杠64转动,压下螺母65固定在机架上,这样压下丝杠64转动的同时便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上水平辊31的高度。

所述涡轮61和压下丝杠64之间通过花键结构连接在一起。

如图9所示,所述平衡单元7包括拉杆71、平衡梁75,所述平衡梁75为上水平辊31的轴承座两侧向外凸出的凸耳结构,两个所述拉杆71下端均通过锁紧螺母74竖直连接在平衡梁75的两端,所述拉杆71上端通过调节螺母72固定在机架1顶端的压板的上表面,且所述拉杆71外侧位于调节螺母72下方处设有弹簧73,所述弹簧73下侧抵在压板的下表面处,通过锁紧螺母74放松,调节螺母72用来调整弹簧73的弹力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