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堆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9481发布日期:2020-07-14 17:1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堆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柱堆焊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堆焊设备的焊枪较为细长,且焊枪组件总质量较大,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设置配重机构以增加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立式堆焊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其配重机构的重量无法随着焊枪位置的变化而进行实时调节,因此其虽然有效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但是当焊枪运行到较左侧的位置或较右侧的位置时,此时配重机构的作用就变得较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发明一种立柱堆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堆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堆焊装置,包括可调配重机构;

所述可调配重机构包括配重箱与水箱,所述水箱位于配重箱底部,所述配重箱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配重箱内壁贴合;

所述配重箱一侧顶部与底部均贯穿设置有密封套管以及配重箱另一侧底部贯穿设置有软管,所述密封套管端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安装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靠近配重箱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传动杆;

所述水箱顶部一侧贯穿设置有导向管以及水箱顶部另一侧贯穿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软管位于导向管内侧,且软管底端位于水箱内腔底部;

所述水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传动杆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背面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正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驱动机构,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两个纵向设置的第一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升降板并延伸至升降板背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背面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正面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侧顶部与内侧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配重箱与横梁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远离横梁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侧面开设有滑槽以及驱动壳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二电机与螺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侧面固定设置有焊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横梁带动配重箱同步移动,进而使得水箱中的水进入到配重箱内部或由配重箱内部排出,进而使得配重箱的重量可以进行实时调节,进而使得横梁在运行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稳定性,实际使用时,即使焊枪处于最右端或最左端,配重箱也可以发挥配重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产品,实际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导向管,以便于利用导向管对软管进行导向,进而使得软管可以较为方便的进入到配重箱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配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配重机构;2、配重箱;3、水箱;4、安装板;5、橡胶塞;6、密封套管;7、软管;8、滑动杆;9、推板;10、传动杆;11、导向管;12、排气口;13、底板;14、第一驱动机构;15、升降板;16、第一电机;17、齿轮;18、横梁;19、通槽;20、齿条;21、第二驱动机构;22、第三驱动机构;23、焊枪;24、驱动壳体;25、滑槽;26、第二电机;27、滑块;28、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立柱堆焊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可调节重量的可调配重机构1,水箱3底部固定设置底板13,底板13顶部固定设置第一驱动机构14,第一驱动机构14与传动杆10侧面固定连接,配重箱2与横梁18一端固定连接,横梁18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1远离横梁18的侧面固定设置第三驱动机构22,第三驱动机构22侧面固定设置用于进行焊接的焊枪23。

如图2所示,可调配重机构1包括配重箱2与水箱3,水箱3位于配重箱2底部,配重箱2内部设置安装板4,安装板4一侧固定设置橡胶塞5,橡胶塞5与配重箱2内壁贴合,配重箱2一侧顶部与底部均贯穿设置密封套管6以及配重箱2另一侧底部贯穿设置用于排水以及吸水的软管7,密封套管6端部固定设置滑动杆8,滑动杆8与安装板4另一侧固定连接,滑动杆8端部固定设置推板9,推板9靠近配重箱2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传动杆10,水箱3顶部一侧贯穿设置导向管11以及水箱3顶部另一侧贯穿设置排气口12,软管7位于导向管11内侧,且软管7底端位于水箱3内腔底部,以便于当焊枪23与配重箱2向左移动时,橡胶塞5在配重箱2内部相对向右位移,此时水箱3内部的水被软管7吸入到配重箱2内部,进而对配重箱2的重量进行增加,从而使得左右重量平衡;

同时,当焊枪23与配重箱2向右移动时,橡胶塞5在配重箱2内部相对向左位移,此时配重箱2内部的水被软管7压入到水箱3内部,进而对配重箱2的重量进行降低,从而再次使得左右重量平衡。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4背面设置升降板15,升降板15正面两侧均固定设置两组驱动机构,每组驱动机构均包括两个纵向设置的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升降板15并延伸至升降板15背面,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7,升降板15背面设置横梁18,横梁18正面贯穿设置通槽19,通槽19内侧顶部与内侧底部均固定设置齿条20,齿条20与齿轮17啮合,以便于第一电机16对齿轮17进行驱动,齿轮17与齿条20相配合,带动横梁18左右移动,横梁18左右移动时,带动焊枪23与配重箱2同步左右移动。

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4、第二驱动机构21和第三驱动机构22均包括驱动壳体24,驱动壳体24侧面开设有滑槽25以及驱动壳体24顶部固定设置第二电机26,滑槽25内侧滑动设置滑块27,滑块27上贯穿设置螺杆28,第二电机26与螺杆28传动连接,以便于第二电机26驱动螺杆28旋转,进而使得螺杆28带动滑块27在滑槽25中滑动,从而带动与滑块27固定连接的其他组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实际使用时,第三驱动机构22用于带动焊枪23前后运动,第二驱动机构21则通过第三驱动机构22带动焊枪23小范围上下移动,第一驱动机构14则通过升降板15、横梁18、第二驱动机构21和第三驱动机构22带动焊枪23大幅度上下移动;

第一电机16对齿轮17进行驱动,齿轮17与齿条20相配合,带动横梁18左右移动,横梁18左右移动时,带动焊枪23与配重箱2同步左右移动;

当焊枪23与配重箱2向左移动时,左侧的重量加重,右侧的重量降低,此时橡胶塞5在配重箱2内部相对向右位移,此时水箱3内部的水被软管7吸入到配重箱2内部,进而对配重箱2的重量进行增加,从而使得左右重量平衡;

当焊枪23与配重箱2向右移动时,右侧的重量加重,左侧的重量降低,此时橡胶塞5在配重箱2内部相对向左位移,此时配重箱2内部的水被软管7压入到水箱3内部,进而对配重箱2的重量进行降低,从而再次使得左右重量平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