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线材风冷线调整冷速区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7577发布日期:2020-08-18 17:28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线材风冷线调整冷速区间的方法,属于轧钢领域,适用于调整优化各类风冷线材产品的冷却工艺。
背景技术
:在钢铁领域,线材是指成卷的热轧圆钢,也称为盘条。大部分线材采用高速热连轧+风冷的方法生产,为适应线材细而长的特点,现代的线材生产工艺中,多采用斯太尔摩控冷方式,热轧后吐丝成连续圈状,铺展在一系列转动的风冷辊道上,逐渐沿轧向运行,辊道下方由大功率风机供风,通过控制辊道的前进速度来控制盘条的堆叠密度,并采用分段设置保温罩、调节风机风量、风挡开度的方式控制盘条冷却过程,实现对盘条的冷却。该方法使线材沿风冷线长度方向均匀铺展,然而在宽度方向上未得到充分铺展,从风冷线宽度方向上看,盘条堆积密度很不均匀,风冷线盘条搭接现象严重,搭接处盘条的堆积密度明显高于非搭接处,搭接处盘条冷却缓慢,而非搭接处盘条排列疏松,冷却迅速。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边部或中部盘条的温度和冷速确定和调整工艺,经常造成中部或边部盘条偏离冷却工艺窗口,引起组织和性能问题。目前线材品种钢的合金化涉及到多种元素,其中c、mn、cr、mo、b等合金元素的添加,能够大幅提高盘条的平均强度,同时,盘条的组织与强度对冷速的敏感性大幅提高,同一成分盘条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在不同冷速下形成的组织有显著差异,导致盘条的通条强度波动较大,即盘条的强度及通条强度均匀性与盘条轧后的冷却方式密切相关。对于屈服强度在400mpa及其以上的合金钢线材,同一批次的盘条强度波动能够达到50~150mpa,甚至更高。而后续加工时,很多线材均需经历拉拔、冷镦等流程,不同抗拉强度的盘条在后续加工硬化程度不同,高抗拉强度盘条加工硬化程度会更高,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半成品及成品的强度差异会不断增大,严重时会导致断裂。因此如何在控制吐丝后盘条的冷却过程,减小通条盘条的冷却差异,在保证盘条组织及强度均匀性意义重大。专利cn103406373b提到一种悬挂移动的高速线材冷却装置,在生产线中配备了专用吐丝管、盘卷钢运输线,盘卷钢收集装置等在内的一系列配套设备,将吐丝后的整卷盘条集中在收集装置中,在该装置中实现盘条的保温缓冷,从铺设在辊道上冷却,改变为挂在钢丝绳上冷却,解决斯太尔摩空冷线冷却不均导致的盘卷钢通条性差的问题。一方面该方法提供的生产线仅适用于需要进行延迟冷却的钢种,不具有同时生产其他需要标准型冷却、快速冷却方式的钢种的能力,另一方面该生产线的改造成本较高,设备复杂,不利于简化操作及降低成本。专利cn104307885a提到一种控制高碳钢盘条同圈力学性能波动的高线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减小吐丝机振动,保证盘卷在斯太尔摩风冷线上的均匀分布,通过控制起步辊道的速度控制盘条的疏密程度,通过控制风机佳灵挡板控制冷却风速,综合上述方式控制盘条均匀冷却,以控制盘条强度均匀。但焊丝钢生产中,为了降低盘条强度。而焊丝钢生产中盘条堆叠密集,能够通过减小吐丝机振动来均匀盘条冷速的效果有限,且起步辊速与佳玲挡板的控制更是不适合在此使用。专利cn103216789a提到一种低抗拉强度的焊丝钢制造方法,针对特定成分的焊丝钢,控制钢坯加热温度、开轧温度、精轧温度、吐丝温度及辊道速度,完成焊丝钢的缓冷。但该方法仅适用于某一特种焊丝钢,且强度波动高达40mpa。目前,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线材轧钢的、保证盘条组织均匀、通条抗拉强度波动小且低成本的生产方法鲜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线材风冷线调整冷速区间的方法,在盘条吐丝位置、盘条分布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测温点,获取盘条整体的平均冷速区间为va1~va2;通过调整风冷线风机风量、风挡开度、保温罩开启、辊道运行速率、终轧速率,将冷速区间调整到相应的工艺冷速窗口内。以达到提高工艺命中率、提高盘条的组织性能均匀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线材风冷线调整冷速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高线热轧盘条吐丝温度t0;在风冷线上盘条开始相变前的某一位置设置测温点a,测量测温点a处盘条在风冷线宽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温度,最高温度为ta1,最低温度为ta2;测量盘条从吐丝移动到测温点a的时间ta;计算得到盘条从吐丝到测温点a的平均冷速,最低平均冷速为va1=(t0-ta1)/ta,最高平均冷速为va2=(t0-ta2)/ta,则盘条整体的平均冷速区间为va1~va2。在线材盘条轧钢过程中,为了控制盘条组织与强度均匀,需要综合考虑吐丝后不同盘条在的冷却过程中的相变情况,通过测量吐丝温度、相变前温度、间隔时间,来测定盘条宽度方向平均冷速区间va1~va2,可以查清风冷线上同一位置盘条的不同宽度上的冷却情况。通过调整风冷线风机风量、风挡开度、保温罩开启、辊道运行速率、终轧速率,将冷速区间调整到相应的工艺冷速窗口内。风机风量越大,风挡开度越小,保温罩开启越多,辊道运行速度越快,辊道速度及终轧速度减慢均能够使冷却速度加快。va1~va2冷速区间超出工艺窗口范围在0~0.3℃/s时,需通过配合风机风量、保温罩及辊道速度来调整冷速区间的效果,va1~va2冷速区间超出工艺窗口范围在0.3~0.6℃/s时,需通过配合风机风量、风挡开度、保温罩及辊道速度来调整冷速区间,va1~va2冷速区间超出工艺窗口范围在>0.6℃/s时,需综合调整风机风量、风挡开度、保温罩、辊道速度及终轧速度来调整冷速区间。每调整一次范围包括:风机风量调整5~10%,风挡开度调整10~15度,保温罩1个,辊道速度0.3m/s,终轧速度5m/s。工艺冷速窗口根据热模拟连续冷却曲线确定,参考实际生产测定数据和检验结果。线材沿风冷线长度方向均匀铺展,然而在宽度方向上未得到铺展,从风冷线宽度方向上看,盘条堆积密度很不均匀,风冷线上盘条搭接现象明显。搭接处冷却缓慢,若采集并根据此处冷却状况测温判断、调整,则搭接疏松处盘条可能高于工艺窗口范围;非搭接处盘条排列疏松,冷却迅速,若采集并根据该处数据来调整,则搭接处盘条冷速可能低于工艺窗口范围,工艺命中率低。进一步的,在风冷线上设置不少于一个测温点,测温点可位于风冷线上的任一位置,对应盘条的状态可处在相变前、相变中或相变后,当测温点大于1个时,分别计算相邻测温点之间的平均冷速区间van~vam,通过调整风冷线设置,将冷速区间van~vam调整到测温点区间所对应相变前、相变中、相变后阶段的工艺冷速窗口内。盘条组织中的各个基体相组成的比例、尺寸,析出相的比例、尺寸、综合力学性能、圈形及表面质量均受到相变前、相变中、相变后控制过程工艺参数条件影响,进一步获取不同阶段冷速,实施分段控制,精准定位,更有助于上述多种盘条组织的控制,提高盘条综合性能控制水平。进一步的,为提高效率,采用风冷线宽度方向上边部盘条的温度代替最高温度ta1,采用风冷线宽度方向上中部盘条的温度代替最低温度ta2,并计算冷速区间va1~va2。进一步的,测温点配置测温设备,测温设备可使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热成像仪,测温方式可采用手持移动测温或固定点测温。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发明通过获取盘条整体的平均冷速,结合调整风冷线风机风量、风挡开度、保温罩开启、辊道运行速率、终轧速率,将冷速区间调整到相应的工艺冷速窗口内,能够明显提高工艺命中率、提高盘条的组织性能均匀性,450~600mpa强度级别线材通条强度波动≤20~45mp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与对比例均采用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磷-多道次高速轧制-吐丝-斯太尔摩冷却技术路线,冷却后集卷。实施例1~3在600mpa级线材中实行,采用高温红外测温仪测量高线热轧盘条吐丝温度;在风冷线上进入第一段辊道起始设置测温点a,在第三段辊道末尾处设置测温点b;在第六段辊道末尾处设置测温点c,分别计算各段的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冷速,辊道初始段速度设定为1.100m/s,终轧速度80m/s,调整风冷线上风机第一、二、三、七段风机开启99%,95%,90%,70%,风挡开启120°,保温罩全部开启。实施例4~6在500mpa级线材中实行,采用高温红外测温仪测量高线热轧盘条吐丝温度;在风冷线上进入第一段辊道起始处设置测温点a,在第三段辊道末尾处设置测温点b;在第七段辊道末尾处设置测温点c,分别计算各段的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冷速,辊道初始段速度设定为0.400m/s,终轧速度70m/s,调整风冷线上风机第一段风机开启99%,风挡开启100°,保温罩开启第1、2、3段,第7、9段开启第2个,其余关闭。实施例7~9在450mpa级线材中实行,采用高温红外测温仪测量高线热轧盘条吐丝温度;在风冷线上进入第一段辊道处设置测温点a,在第二段辊道末尾处设置测温点b;在第七段辊道末尾处设置测温点c,分别计算各段的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冷速,辊道初始段速度设定为0.165m/s,终轧速度95m/s,调整风冷线上风机第一段风机开启99%,其余关闭,风挡开启90°,保温罩开启第1、2、8段,其余关闭。对比例1在600mpa级线材中实行,保温罩、风机全部开启,风挡开启100°,初始段辊道速度1.000m/s。对比例2在500mpa级线材中实行,保温罩开启、风机关闭,风挡开启100°,初始段辊道速度0.500m/s。对比例2在450mpa级线材中实行,保温罩、风机全部关闭,初始段辊道速度0.200m/s。表1实施例1~9冷速及工艺窗口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的强度区间及波动如表2所示,实施例强度波动在20~45mpa,对比例1~4的强度波动在60mpa级以上,实施例的强度均匀性远优于对比例。表2实施例及对比例屈服强度编号最高抗拉强度(mpa)最低抗拉强度(mpa)强度波动区(mpa)实施例165861444实施例264761136实施例363760532实施例455452826实施例557455222实施例657054723实施例752149922实施例846244220实施例945343221对比例168460183对比例262255963对比例34924316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