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47024发布日期:2020-10-17 02:1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直插电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直插电容由电容外壳、引线和绝缘管组成:两根不同长度的引线连接在电容外壳底端;两段一定长度的绝缘管分别套装在两根引线上;引线与绝缘管末端衔接处为折弯位置。在生产直插电容时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未套装绝缘管的电容外壳和引线组件上料至治具输送装置;2)治具输送装置将电容外壳和引线组件输送至套管装置位置,套管装置将多根绝缘管分别套装至引线上;3)引线折弯装置将绝缘管末端托住防止下滑,并且对位于绝缘管末端的引线进行折弯;4)治具输送装置将折弯后的直插电容下料完成直插电容的生产过程。随着直插电容行业的发展,直插电容生产设备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在输送直插电容时由驱动装置驱动直插电容治具向前运动,当治具运动到末端时,治具搬移装置先将直插电容治具向上抬起,然后驱动装置带动治具搬移装置向初始位置运动以完成直插电容治具的循环;而完成治具的循环需要向上抬起治具和向初始位置运动两个步骤,造成治具循环步骤的增加,降低了直插电容治具的循环速度。2、在对直插电容引线套装绝缘管时,绝缘管夹持手为固定长度并且绝缘管安装机构只有一组推动气缸只能向前推动绝缘管夹持手运动固定行程,只能对一种长度的绝缘管进行夹持套装;当直插电容引线需要套装长度更长的绝缘管时,固定长度的绝缘管夹持手只能夹持到绝缘管后端,绝缘管前端悬空在绝缘管夹持手外侧;由于绝缘管具有一定的柔软度,绝缘管夹持手外侧悬空的绝缘管受到重力作用下垂从而与直插电容引线不对齐使得较长的绝缘管不能准确的套装到直插电容引线上;同时较长的绝缘管的套装行程与短绝缘管的套装行程不同,由于绝缘管夹持手只能运动固定行程,绝缘管套装机构也同时不能完成两者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降低了设备的适应性。3、在对直插电容引线套装绝缘管后直接对进行直插电容引线进行折弯,当直插电容引线有向下倾斜时由于没有绝缘管止落机构,套装在直插电容引线上的绝缘管容易向下滑落,造成折弯后的直插电容引线上绝缘管丢失,从而影响直插电容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通过设置治具滑条机构和治具定位机构减少治具循环步骤增加治具循环速度的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通过设置治具输送装置减少治具循环步骤增加治具循环速度;通过设置套管装置使得设备能够套装多种长度的绝缘管;通过设置引线折弯装置防止折弯直插电容引线时绝缘管下滑的直插电容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灯管推入机构、治具推移机构、治具滑条机构、治具导向块、治具定位机构和治具下料板;所述的灯管推入机构、治具推移机构和治具定位机构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灯管推入机构一端与上料装置出料口相衔接,灯管推入机构另一端与治具滑条机构相衔接;所述的治具推移机构与治具滑条机构尾端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机构嵌合于治具导向块,治具滑条机构与治具定位机构相衔接,并且治具滑条机构分别与套管装置和引线折弯装置相衔接;所述的治具导向块和治具下料板都固定在治具定位机构上;所述的治具定位机构分别与套管装置和引线折弯装置相衔接;所述的治具下料板与治具滑条机构相衔接;所述的治具滑条机构包括治具滑条、治具推块和推块回弹组件;所述的治具滑条与治具推移机构相连接,并且治具滑条嵌合于治具导向块;所述的治具推块有多个,多个治具推块与治具滑条为转动连接,多个治具推块后端与治具滑条相接触,并且多个治具推块分别与直插电容和治具定位机构相衔接;所述的多个推块回弹组件固定在治具滑条上,多个推块回弹组件与治具推块相接触;所述的治具定位机构包括治具定位底板和治具回弹组件;所述的治具定位底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治具回弹组件有多个,多个治具回弹组件一端固定在治具定位底板上,并且多个治具回弹组件另一端穿过治具定位底板与治具滑条机构相衔接;所述的灯管推入机构用于将直插电容从上料装置推入到治具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治具推移机构用于为治具输送装置提供驱动;所述的治具滑条机构用于推动直插电容运动到不同工位;所述的治具导向块用于为治具滑条机构滑动时提供导向作用;所述的治具定位机构用于对直插电容定位;所述的治具下料板用于生产好的直插电容下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治具滑条包括治具滑条主体、治具滑条凸台、治具滑条连接孔、治具滑条转动孔、治具滑条固定孔、治具滑条凹槽和治具滑条阻挡面;所述的治具滑条凸台位于治具滑条主体端面,治具滑条凸台嵌合于治具导向块相应凹槽;所述的治具滑条连接孔与治具推移机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转动孔与治具推块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固定孔与推块回弹组件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阻挡面与治具推块后端面相接触。所述的治具滑条主体为长条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治具推块包括治具推块主体、治具推块转动孔、治具推块回弹孔、治具推块阻挡面和治具推块圆弧面;所述的治具推块主体下端在治具推块转动时与直插电容接触或者分离;所述的治具推块转动孔与治具滑条机构相转动连接;所述的治具推块回弹孔与推块回弹组件相配合;所述的治具推块阻挡面与治具滑条阻挡面相接触或者分离;所述的治具推块圆弧面位于治具推块主体后端上方,治具推块主体转动时,治具推块圆弧面与治具滑条阻挡面不接触。所述的治具推块主体下端为斜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块回弹组件包括推块回弹固定块和推块回弹弹簧;所述的推块回弹固定块固定在治具滑条上;所述的推块回弹弹簧一端嵌合于推块回弹固定块后端相应孔位,推块回弹弹簧另一端嵌合于治具推块回弹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治具回弹组件包括治具回弹底块、治具回弹定位块和治具回弹弹簧;所述的治具回弹底块固定在治具定位底板上;所述的治具回弹定位块有多个,多个治具回弹定位块穿过治具定位底板相应孔位并且与直插电容底面相接触;所述的多个治具回弹弹簧一端嵌合于治具回弹底块相应孔位,多个治具回弹弹簧另一端嵌合于治具回弹定位块底面相应孔位。所述的治具回弹定位块上端外侧为倒角结构。

一种直插电容治具循环输送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灯管推入机构动作将一定数量的直插电容推入到治具输送装置进料端;

2)治具推移机构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前运动,多个治具推块推动进料端的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同时推动加工工位的直插电容和下料工位的直插电容分别运动到下料工位和治具下料板;

3)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时,相应工位的治具回弹定位块压缩治具回弹弹簧向下运动,并且治具回弹定位块上端面与直插电容下端面接触对直插电容进行定位;

4)治具推移机构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初始方向运动,治具推块在治具滑条的带动下压缩推块回弹弹簧并且绕着治具推块转动孔转动直至治具推块底面高于直插电容上表面;

5)治具推块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离开直插电容并且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直插电容的循环输送过程。

一种直插电容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上料装置、治具输送装置、套管装置和引线折弯装置;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采用上述的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所述的上料装置与治具输送装置进料端相衔接;所述的套管装置和引线折弯装置分别与治具输送装置相同工位相衔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直插电容的治具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的优点是:治具输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灯管推入机构动作将一定数量的直插电容推入到治具输送装置进料端;治具推移机构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前运动,多个治具推块推动进料端的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同时推动加工工位的直插电容和下料工位的直插电容分别运动到下料工位和治具下料板;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时,相应工位的治具回弹定位块压缩治具回弹弹簧向下运动,并且治具回弹定位块上端面与直插电容下端面接触对直插电容进行定位;治具推移机构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初始方向运动,治具推块在治具滑条的带动下压缩推块回弹弹簧并且绕着治具推块转动孔转动直至治具推块底面高于直插电容上表面;治具推块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离开直插电容并且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直插电容的循环输送过程。通过设置治具滑条机构和治具定位机构,在向前输送直插电容时,只需治具推移机构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前运动:治具推块下端与直插电容侧端相接触,并且治具推块受到直插电容向后的作用力;而治具推块后端与治具滑条阻挡面相接触,治具滑条阻挡面阻挡治具推块向后转动,所以治具推块下端高度一直低于直插电容的上表面与直插电容侧面相接触,治具推块向前运动时下端推动直插电容侧面从而推动直插电容向前运动到相应工位并且治具定位机构将运动到相应工位的直插电容压紧完成直插电容的输送过程。在回收治具时,只需治具推移机构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后运动:治具推块下端后方受到直插电容向前的作用力,与治具推块前端接触的推块回弹组件受到治具推块向前的作用力;而推块回弹组件中的推块回弹弹簧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后压缩,治具推块也随之向前转动带动治具推块下端向上运动到直插电容上表面上方;此时直插电容下表面受到治具回弹组件向上的上顶力紧贴在治具导向块下表面而不随着治具推块向后运动;而后治具滑条机构继续向后运动带动治具推块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向后移动到初始位置完成治具的循环过程;在整个治具循环过程中只是需要治具推移机构向前驱动治具滑条机构和治具推移机构向后驱动治具滑条机构两个动作,不需要对治具的向上搬移,从而减少了治具循环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直插电容生产设备的优点是:1、治具输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灯管推入机构动作将一定数量的直插电容推入到治具输送装置进料端;治具推移机构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前运动,多个治具推块推动进料端的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同时推动加工工位的直插电容和下料工位的直插电容分别运动到下料工位和治具下料板;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时,相应工位的治具回弹定位块压缩治具回弹弹簧向下运动,并且治具回弹定位块上端面与直插电容下端面接触对直插电容进行定位;治具推移机构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初始方向运动,治具推块在治具滑条的带动下压缩推块回弹弹簧并且绕着治具推块转动孔转动直至治具推块底面高于直插电容上表面;治具推块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离开直插电容并且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直插电容的循环输送过程。通过设置治具滑条机构和治具定位机构,在向前输送直插电容时,只需治具推移机构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前运动:治具推块下端与直插电容侧端相接触,并且治具推块受到直插电容向后的作用力;而治具推块后端与治具滑条阻挡面相接触,治具滑条阻挡面阻挡治具推块向后转动,所以治具推块下端高度一直低于直插电容的上表面与直插电容侧面相接触,治具推块向前运动时下端推动直插电容侧面从而推动直插电容向前运动到相应工位并且治具定位机构将运动到相应工位的直插电容压紧完成直插电容的输送过程。在回收治具时,只需治具推移机构带动治具滑条机构向后运动:治具推块下端后方受到直插电容向前的作用力,与治具推块前端接触的推块回弹组件受到治具推块向前的作用力;而推块回弹组件中的推块回弹弹簧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后压缩,治具推块也随之向前转动带动治具推块下端向上运动到直插电容上表面上方;此时直插电容下表面受到治具回弹组件向上的上顶力紧贴在治具导向块下表面而不随着治具推块向后运动;而后治具滑条机构继续向后运动带动治具推块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向后移动到初始位置完成治具的循环过程;在整个治具循环过程中只是需要治具推移机构向前驱动治具滑条机构和治具推移机构向后驱动治具滑条机构两个动作,不需要对治具的向上搬移,从而减少了治具循环的步骤。2、套管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绝缘管输送机构将多根绝缘管输送至与绝缘管安装机构衔接处并且将多根绝缘管切断到一定长度;夹持推动气缸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夹紧多根绝缘管;第一推动气缸和第二推动气缸依次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后第一推动气缸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收缩到初始位置;套装较长长度绝缘管时,更换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与绝缘管长度相匹配;夹持推动气缸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夹紧多根绝缘管;第一推动气缸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长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过程。通过设置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和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当需要套装较短长度的绝缘管时:选择与较短长度绝缘管相匹配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此时需要第一推动气缸和第二推动气缸依次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短长度绝缘管的套装。当需要套装较长长度的绝缘管时:选择与较长长度绝缘管相匹配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此时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长度较长,能够将较长长度的绝缘管全部压紧,避免了绝缘管头部伸出后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同时只需要第一推动气缸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长长度绝缘管的套装。从而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和控制第二推动气缸的是否运动使整个设备能够完成不同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过程,增加了设备的适应性。3、引线折弯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止落推动气缸动作带动止落抓手组件向前运动到绝缘管外端;上下端抓手气缸动作分别带动多个止落抓手合拢并且将直插电容引线卡入抓手凹槽;止落推动气缸动作带动合拢后的止落抓手组件向后运动直至止落抓手与绝缘管接触;上下端引线压折气缸动作分别带动引线上压折组件和引线下压折组件相接触将直插电容引线折弯完成直插电容引线折弯过程。通过设置绝缘管止落机构,在对直插电容引线进行折弯之前,止落抓手带动绝缘管运动到引线内侧并且用抓手凹槽卡入直插电容引线阻止绝缘管下滑;当部分直插电容引线因制造原因有向下倾斜时,抓手凹槽也能将绝缘管阻挡在引线折弯处内侧从而防止绝缘管滑落直插电容引线,避免了折弯后的直插电容引线上绝缘管丢失,提高了直插电容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直插电容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插电容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治具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治具滑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治具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治具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套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绝缘管夹持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绝缘管第一气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绝缘管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引线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止落抓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止落气缸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抓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止落抓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引线压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直插电容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上料装置1、治具输送装置2、套管装置3和引线折弯装置4;所述的上料装置1与治具输送装置2进料端相衔接;所述的套管装置3和引线折弯装置4分别与治具输送装置2相同工位相衔接。

直插电容产品的流动方向为:上料装置1到治具输送装置2到套管装置3和引线折弯装置4。

如图2所示为直插电容的产品结构示意图。直插电容由电容外壳a、引线c和绝缘管b组成:两根不同长度的引线c连接在电容外壳a底端;两段一定长度的绝缘管b分别套装在两根引线c上;引线c与绝缘管b末端衔接处为折弯位置d。所述的上料装置1用于直插电容的上料;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2用于将直插电容输送到不同工位;所述的套管装置3用于绝缘管b的上料以及将绝缘管b套装到直插电容引线c;所述的引线折弯装置4用于直插电容引线c的折弯。

如图3所示,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2包括灯管推入机构21、治具推移机构22、治具滑条机构23、治具导向块24、治具定位机构25和治具下料板26;所述的灯管推入机构21、治具推移机构22和治具定位机构25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灯管推入机构21一端与上料装置1出料口相衔接,灯管推入机构21另一端与治具滑条机构23相衔接;所述的治具推移机构22与治具滑条机构23尾端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机构23嵌合于治具导向块24,治具滑条机构23与治具定位机构25相衔接,并且治具滑条机构23分别与套管装置3和引线折弯装置4相衔接;所述的治具导向块24和治具下料板26都固定在治具定位机构25上;所述的治具定位机构25分别与套管装置3和引线折弯装置4相衔接;所述的治具下料板26与治具滑条机构23相衔接。

如图4所示,所述的治具滑条机构23包括治具滑条231、治具推块232和推块回弹组件233;所述的治具滑条231与治具推移机构22相连接,并且治具滑条231嵌合于治具导向块24;所述的治具推块232有多个,多个治具推块232与治具滑条231为转动连接,多个治具推块232后端与治具滑条231相接触,并且多个治具推块232分别与直插电容和治具定位机构25相衔接;所述的多个推块回弹组件233固定在治具滑条231上,多个推块回弹组件233与治具推块232相接触;所述的治具滑条231包括治具滑条主体2311、治具滑条凸台2312、治具滑条连接孔2313、治具滑条转动孔2314、治具滑条固定孔2315、治具滑条凹槽2316和治具滑条阻挡面2317;所述的治具滑条主体2311为长条形;所述的治具滑条凸台2312位于治具滑条主体2311端面,治具滑条凸台2312嵌合于治具导向块24相应凹槽;所述的治具滑条连接孔2313与治具推移机构22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转动孔2314与治具推块232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固定孔2315与推块回弹组件233相连接;所述的治具滑条阻挡面2317与治具推块232后端面相接触;所述的推块回弹组件233包括推块回弹固定块2331和推块回弹弹簧;所述的推块回弹固定块2331固定在治具滑条231上;所述的推块回弹弹簧一端嵌合于推块回弹固定块2331后端相应孔位,推块回弹弹簧另一端嵌合于治具推块回弹孔2323。

如图5所示,所述的治具推块232包括治具推块主体2321、治具推块转动孔2322、治具推块回弹孔2323、治具推块阻挡面2324和治具推块圆弧面2325;所述的治具推块主体2321下端为斜面结构,治具推块主体2321下端在治具推块232转动时与直插电容接触或者分离;所述的治具推块转动孔2322与治具滑条机构2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治具推块回弹孔2323与推块回弹组件233相配合;所述的治具推块阻挡面2324与治具滑条阻挡面2317相接触或者分离;所述的治具推块圆弧面2325位于治具推块主体2321后端上方,治具推块主体2321转动时,治具推块圆弧面2325与治具滑条阻挡面2317不接触。

如图6所示,所述的治具定位机构25包括治具定位底板251和治具回弹组件252;所述的治具定位底板251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治具回弹组件252有多个,多个治具回弹组件252一端固定在治具定位底板251上,并且多个治具回弹组件252另一端穿过治具定位底板251与治具滑条机构23相衔接;所述的治具回弹组件252包括治具回弹底块2521、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和治具回弹弹簧;所述的治具回弹底块2521固定在治具定位底板251上;所述的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有多个,多个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上端外侧为倒角结构;多个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穿过治具定位底板251相应孔位并且与直插电容底面相接触;多个治具回弹弹簧一端嵌合于治具回弹底块2521相应孔位,多个治具回弹弹簧另一端嵌合于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底面相应孔位。

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2在工作过程中:1)灯管推入机构21动作将一定数量的直插电容推入到治具输送装置2进料端;2)治具推移机构22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23向前运动,多个治具推块232推动进料端的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同时推动加工工位的直插电容和下料工位的直插电容分别运动到下料工位和治具下料板26;3)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时,相应工位的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压缩治具回弹弹簧向下运动,并且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上端面与直插电容下端面接触对直插电容进行定位;4)治具推移机构22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23向初始方向运动,治具推块232在治具滑条231的带动下压缩推块回弹弹簧并且绕着治具推块转动孔2322转动直至治具推块232底面高于直插电容上表面;5)治具推块232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离开直插电容并且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直插电容的循环输送过程。

所述的治具输送装置2解决了在输送直插电容时由驱动装置驱动直插电容治具向前运动,当治具运动到末端时,治具搬移装置先将直插电容治具向上抬起,然后驱动装置带动治具搬移装置向初始位置运动以完成直插电容治具的循环;而完成治具的循环需要向上抬起治具和向初始位置运动两个步骤,造成治具循环步骤的增加,降低了直插电容治具的循环速度的问题。通过设置治具滑条机构23和治具定位机构25,在向前输送直插电容时,只需治具推移机构22带动治具滑条机构23向前运动:治具推块232下端与直插电容侧端相接触,并且治具推块232受到直插电容向后的作用力;而治具推块232后端与治具滑条阻挡面2317相接触,治具滑条阻挡面2317阻挡治具推块232向后转动,所以治具推块232下端高度一直低于直插电容的上表面与直插电容侧面相接触,治具推块232向前运动时下端推动直插电容侧面从而推动直插电容向前运动到相应工位并且治具定位机构25将运动到相应工位的直插电容压紧完成直插电容的输送过程。在回收治具时,只需治具推移机构22带动治具滑条机构23向后运动:治具推块232下端后方受到直插电容向前的作用力,与治具推块232前端接触的推块回弹组件233受到治具推块232向前的作用力;而推块回弹组件233中的推块回弹弹簧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后压缩,治具推块232也随之向前转动带动治具推块232下端向上运动到直插电容上表面上方;此时直插电容下表面受到治具回弹组件252向上的上顶力紧贴在治具导向块24下表面而不随着治具推块232向后运动;而后治具滑条机构23继续向后运动带动治具推块232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向后移动到初始位置完成治具的循环过程;在整个治具循环过程中只是需要治具推移机构22向前驱动治具滑条机构23和治具推移机构22向后驱动治具滑条机构23两个动作,不需要对治具的向上搬移,从而减少了治具循环的步骤。

如图7所示,所述的套管装置3包括绝缘管输送机构31和绝缘管安装机构32;所述的绝缘管输送机构31和绝缘管安装机构32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绝缘管输送机构31出料口与绝缘管安装机构32相衔接;所述的绝缘管安装机构32与治具输送装置2相衔接;所述的绝缘管安装机构32包括绝缘管第一气缸组件321、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绝缘管夹持气缸组件323和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所述的绝缘管第一气缸组件321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与绝缘管第一气缸组件321伸出端相连接;绝缘管第一气缸组件321和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的行程与不同绝缘管的长度相对应;所述的绝缘管夹持气缸组件323与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伸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上端与绝缘管夹持气缸组件323伸出端相衔接,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下端与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伸出端相连接;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后端与绝缘管输送机构31出料口相衔接,并且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前端与治具输送装置2相衔接。

如图8所示,所述的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包括绝缘管上夹持手底座3241、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绝缘管下夹持手底座3243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所述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底座3241绝缘管夹持气缸组件323伸出端相连接;绝缘管下夹持手底座3243与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伸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固定在上夹持手底座3241上;所述的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固定在绝缘管下夹持手底座3243上;所述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上下相对齐并且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的夹持长度大于绝缘管的长度。

如图9所示,所述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都包括夹持头主体32421、夹持头连接孔32422和夹持头凹槽32423;所述的夹持头主体32421为长条形状;所述的夹持头连接孔32422分别与绝缘管上夹持手底座3241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底座3243相连接;所述的夹持头凹槽32423位于夹持头主体32421内侧,夹持头凹槽32423为三角形凹槽;夹持头凹槽32423有多个,夹持头凹槽32423的数量与直插电容引线数量相同;夹持头凹槽32423内切圆直径的大小与绝缘管的外圆直径相同,夹持头凹槽32423的长度大于套装的绝缘管的长度。

如图10所示,所述的绝缘管第一气缸组件321包括第一气缸底板3211、第一推动气缸3212和第一气缸推动板3213;所述的第一气缸底板3211和第一推动气缸3212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第一推动气缸3212伸出端与第一气缸推动板3213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推动板3213嵌合于第一气缸底板3211相应凹槽,第一气缸推动板3213和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相连接;所述的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包括第二气缸底板3221、第二推动气缸3222和第二气缸推动板3223;所述的第二气缸底板3221固定在第一气缸推动板3213上;所述的第二推动气缸3222固定在第二气缸底板3221上;所述的第二气缸推动板3223中部为掏空凹槽,第二气缸推动板3223与第二推动气缸3222伸出端相连接,并且第二气缸推动板3223分别与绝缘管夹持气缸组件323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底座3243相连接;所述的绝缘管夹持气缸组件323包括夹持推动气缸3231、夹持机架3232和夹持连接块3233;所述的夹持推动气缸3231固定在夹持机架3232上,夹持推动气缸3231伸出端与夹持连接块3233相连接;所述的夹持机架3232固定在第二气缸推动板3223上;所述的夹持连接块3233穿过第二气缸推动板3223并且与绝缘管上夹持手底座3241相连接。

如图11所示,所述的绝缘管输送机构31包括驱动组件311、传动组件312和绝缘管切断组件313;所述的驱动组件311、传动组件312和绝缘管切断组件313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驱动组件311输出端和传动组件312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312输出端与绝缘管切断组件313相衔接,并且绝缘管切断组件313与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相衔接。

所述的套管装置3在工作过程中:1)绝缘管输送机构31将多根绝缘管输送至与绝缘管安装机构32衔接处并且将多根绝缘管切断到一定长度;2)夹持推动气缸3231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夹紧多根绝缘管;3)第一推动气缸3212和第二推动气缸3222依次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后第一推动气缸3212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收缩到初始位置;4)套装较长长度绝缘管时,更换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与绝缘管长度相匹配;5)夹持推动气缸3231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夹紧多根绝缘管;6)第一推动气缸3212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长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过程。

所述的套管装置3解决了在对直插电容引线套装绝缘管时,绝缘管夹持手为固定长度并且绝缘管安装机构只有一组推动气缸只能向前推动绝缘管夹持手运动固定行程,只能对一种长度的绝缘管进行夹持套装;当直插电容引线需要套装长度更长的绝缘管时,固定长度的绝缘管夹持手只能夹持到绝缘管后端,绝缘管前端悬空在绝缘管夹持手外侧;由于绝缘管具有一定的柔软度,绝缘管夹持手外侧悬空的绝缘管受到重力作用下垂从而与直插电容引线不对齐使得较长的绝缘管不能准确的套装到直插电容引线上;同时较长的绝缘管的套装行程与短绝缘管的套装行程不同,由于绝缘管夹持手只能运动固定行程,绝缘管套装机构也同时不能完成两者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降低了设备的适应性的问题。通过设置绝缘管第二气缸组件322和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当需要套装较短长度的绝缘管时:选择与较短长度绝缘管相匹配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此时需要第一推动气缸3212和第二推动气缸3222依次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短长度绝缘管的套装。当需要套装较长长度的绝缘管时:选择与较长长度绝缘管相匹配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此时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长度较长,能够将较长长度的绝缘管全部压紧,避免了绝缘管头部伸出后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同时只需要第一推动气缸3212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长长度绝缘管的套装。从而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和控制第二推动气缸3222的是否运动使整个设备能够完成不同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过程,增加了设备的适应性。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引线折弯装置4包括引线压折机构41和绝缘管止落机构42;所述的引线压折机构41和绝缘管止落机构42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引线压折机构41与治具输送装置2相衔接,并且绝缘管止落机构42与治具输送装置2衔接在相同工位;所述的绝缘管止落机构42和套管装置3相衔接;所述的绝缘管止落机构42包括止落推动气缸421、止落气缸连接块组件422、止落滑座423和止落抓手组件424;所述的止落推动气缸421和止落滑座423都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止落气缸连接块组件422嵌合于止落滑座423,止落气缸连接块组件422一端与止落推动气缸421伸出端相连接,止落气缸连接块组件422另一端与止落抓手组件424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止落抓手组件424另一端与直插电容引线相衔接;所述的止落气缸连接块组件422包括止落气缸连接板4221和止落气缸限位块4222;止落气缸限位块4222有多个,多个止落气缸限位块4222分别固定在止落气缸连接板4221两侧面。

如图13所示,所述的止落抓手组件424包括抓手架4241、抓手气缸4242、抓手气缸连接件4243、和止落抓手4244;所述的抓手架4241固定在止落气缸连接块组件422上;所述的抓手气缸4242有多个,多个抓手气缸4242分别位于抓手架4241上下端;所述的多个抓手气缸连接件4243一端与抓手气缸4242伸出端相连接,多个抓手气缸连接件4243另一端与止落抓手4244活动连接;所述的多个止落抓手4244上下相对,多个止落抓手4244后端与抓手气缸连接件4243相衔接,多个止落抓手4244中端与抓手架4241连接,多个止落抓手4244前端分别与多根直插电容引线上下端面相衔接。

如图14所示,所述的止落气缸连接板4221包括止落连接板主体42211、止落连接板连接孔42212和止落连接板凹槽42213;所述的止落连接板连接孔42212与抓手架4241相连接;所述的止落连接板凹槽42213为长方形凹槽,止落连接板凹槽42213与止落抓手4244后端相配合。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抓手架4241包括抓手架主体42411、抓手架凹槽42412和抓手架转动孔42413;所述的抓手架凹槽42412为长方形凹槽,抓手架凹槽42412有多个,多个抓手架凹槽42412分别与多个止落抓手4244相配合;所述的抓手架转动孔42413有多个,多个抓手架转动孔42413分别与止落抓手4244中段相连接。

如图16所示,所述的止落抓手4244包括抓手主体42441、抓手尾槽42442、抓手转动槽42443、抓手转动孔42444、抓手凹槽42445和抓手头部42446;所述的抓手主体42441为钩状结构;所述的抓手尾槽42442和抓手转动槽42443都为开口方形凹槽,抓手尾槽42442与抓手气缸连接件4243外端相配合,抓手转动槽42443与抓手气缸连接件4243内端侧面相配合;所述的抓手转动孔42444与止落气缸连接板4221活动连接;所述的抓手凹槽42445位于抓手主体42441前端,抓手凹槽42445为掏空结构;所述的抓手头部42446为锯齿状,抓手头部42446凹槽与直插电容引线相配合,并且抓手头部42446与绝缘管末端相接触。

如图17所示,所述的引线压折机构41包括引线压折机架411、引线压折气缸412、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所述的引线压折机架411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引线压折气缸412有多个,多个引线压折气缸412分别固定在引线压折机架411上下端;所述的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上下相对,并且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分别与上下端引线压折气缸412伸出端相连接;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分别与直插电容引线相接触,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与直插电容引线接触位置位于绝缘管外侧,并且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与止落抓手4244不接触。

所述的引线折弯装置4在工作过程中:1)止落推动气缸421动作带动止落抓手组件424向前运动到绝缘管外端;2)上下端抓手气缸4242动作分别带动多个止落抓手4244合拢并且将直插电容引线卡入抓手凹槽42445;3)止落推动气缸421动作带动合拢后的止落抓手组件424向后运动直至止落抓手4244与绝缘管接触;4)上下端引线压折气缸412动作分别带动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相接触将直插电容引线折弯完成直插电容引线折弯过程。

所述的引线折弯装置4解决了在对直插电容引线套装绝缘管后直接对进行直插电容引线进行折弯,当直插电容引线有向下倾斜时由于没有绝缘管止落机构,套装在直插电容引线上的绝缘管容易向下滑落,造成折弯后的直插电容引线上绝缘管丢失,从而影响直插电容的生产质量的问题。通过设置绝缘管止落机构42,在对直插电容引线进行折弯之前,止落抓手4244带动绝缘管运动到引线内侧并且用抓手凹槽42445卡入直插电容引线阻止绝缘管下滑;当部分直插电容引线因制造原因有向下倾斜时,抓手凹槽42445也能将绝缘管阻挡在引线折弯处内侧从而防止绝缘管滑落直插电容引线,避免了折弯后的直插电容引线上绝缘管丢失,提高了直插电容的生产质量。

上述直插电容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一)直插电容上料:上料装置1将直插电容上料至治具输送装置2进料口;

(二)直插电容循环输送:1)灯管推入机构21动作将一定数量的直插电容推入到治具输送装置2进料端;2)治具推移机构22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23向前运动,多个治具推块232推动进料端的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同时推动加工工位的直插电容和下料工位的直插电容分别运动到下料工位和治具下料板26;3)直插电容运动到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时,相应工位的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压缩治具回弹弹簧向下运动,并且治具回弹定位块2522上端面与直插电容下端面接触对直插电容进行定位;4)治具推移机构22动作带动治具滑条机构23向初始方向运动,治具推块232在治具滑条231的带动下压缩推块回弹弹簧并且绕着治具推块转动孔2322转动直至治具推块232底面高于直插电容上表面;5)治具推块232沿着直插电容上表面离开直插电容并且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直插电容的循环输送过程;

(三)套装绝缘管:1)绝缘管输送机构31将多根绝缘管输送至与绝缘管安装机构32衔接处并且将多根绝缘管切断到一定长度;2)夹持推动气缸3231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夹紧多根绝缘管;3)第一推动气缸3212和第二推动气缸3222依次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后第一推动气缸3212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收缩到初始位置;4)套装较长长度绝缘管时,更换绝缘管上夹持手头部3242和绝缘管下夹持手头部3244与绝缘管长度相匹配;5)夹持推动气缸3231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夹紧多根绝缘管;6)第一推动气缸3212动作带动绝缘管夹持手组件324向前运动,将绝缘管套装入直插电容引线中完成较长长度的绝缘管的套装过程;

(四)引线折弯:1)止落推动气缸421动作带动止落抓手组件424向前运动到绝缘管外端;2)上下端抓手气缸4242动作分别带动多个止落抓手4244合拢并且将直插电容引线卡入抓手凹槽42445;3)止落推动气缸421动作带动合拢后的止落抓手组件424向后运动直至止落抓手4244与绝缘管接触;4)上下端引线压折气缸412动作分别带动引线上压折组件413和引线下压折组件414相接触将直插电容引线折弯完成直插电容引线折弯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