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修磨装置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23801发布日期:2020-09-04 16:5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修磨装置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大规格矿用链条闪光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修磨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链环表面为近似圆柱外表面的曲面,且由于编机在编链过程中对链环开口段直边的弯曲挤压作用,使得链环这段表面更不规则。焊接过程中,理想的情况是电极与链环接触面完全贴合,以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于与链环接触的电极,其接触面通常按照棒料的外缘形状加工成圆柱面,但是由于棒料编制过程中发生了变形,另外由于安装位置的原因,棒料外圆柱面的轴线与电极圆柱面的轴线往往存在一定的夹角。这就导致电极的圆柱面与链环的圆柱面不可能完全贴合,新使用的电极尤其是这样,此时由于电极与链环接触不良,导致接触部位电阻增加,进一步导致链环焊口附近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最后直接影响焊接接头性能不稳定,最严重甚至导致接触位置发生材料过烧等严重质量问题。

现有的做法是更换新电极之后,根据新电极与链环的具体接触情况,用球形磨头逐渐进行打磨,一边打磨一边焊接。由于电极的材质为铜合金,硬度比较软,链环的材质为高强度钢,硬度比较硬,通常在焊接数百件链环之后,由于电极与链环之间的自然磨损,电极与链环之间的接触面会逐渐贴合,最后形成良好的接触面。但是在这期间的焊接的链环焊接接头的性能往往不稳定,从而对链条的产品质量造成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一种针对闪光对接焊接的电极修磨装置,缩短电极与链环磨合至完全贴合的周期,提高链环焊接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修磨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单环,在该单环上与电极所有的接触面位置加工出锯齿状结构。

优选地,该单环上与电极所有的接触面位置包括单环上v口两侧的上表面和侧面。

优选地,该锯齿状结构为锯齿状凸起。

优选地,该单环的外形与待焊接的链环一致。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棒料编制单环,规格尺寸及公差与电极配套的链环一致,在单环与电极接触面位置加工锯齿状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的装置实现电极修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次在闪光焊机更换新电极之后,首先用电极修磨装置代替链环,在焊接链环的位置放入电极修磨装置,开启焊机,下压电极,这时,电极与单环接触面为点接触,通过手动操作重复电极下压及松开的动作,此时,单环左右两侧位置已由挡板固定,单环的v口两侧的棒料形成了一种悬臂梁,每次压下电极时,单环的外表面与电极接触面之间有一个相对滑动,因此电极下压时,v口减小,单环上锯齿状结构位置受到正向压力,同时,在单环左右两侧位置固定的前提下,单环存在环向转动,在反复下压和松开电极的动作下,锯齿状结构处于与电极内弧面相对的位置,锯齿状结构作用在电极内弧面处,将电极与锯齿状结构点接触处刮除,逐步过渡到弧面接触,从而实现锯齿状结构弧面与电极内弧面贴合一致,即完成电极的修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装置在提高链条产品质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电极修磨的方法在提高链条产品质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装置在大规格矿用链条闪光焊接技术中的应用。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电极修磨的方法在大规格矿用链条闪光焊接技术中的应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极修磨装置通过在单环v口两侧加工锯齿状结构实现,新电极安装到焊机上,将装置安装到相应位置,重复电极下压-松开-下压动作,装置上的锯齿状结构单环环向转动,能够刮除电极内弧面点接触处余料,重复动作,能够迅速实现锯齿状结构的弧面与电极内弧面贴合一致,进而缩短电极内弧面打磨至与单环弧面一致的周期,本发明投入使用后,电极打磨至可靠弧面的周期从原来的焊接数百件单环(约4小时)缩短到几分钟以内,因此周期大大缩短,此外还提高了链环焊接质量,为链条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工装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极修磨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极修磨装置的锯齿状结构表面放大图;

图3a为电极与本发明的电极修磨装置作用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电极修磨装置是一种单环,外形与待焊接的链环一致,在该单环上与电极1所有的接触面位置加工出一段锯齿状结构的表面,该单环上与电极1所有的接触面位置包括单环上v口两侧的上表面和侧面。

该装置的制备方法为:先用棒料编制单环,规格尺寸及公差与电极1配套链环一致,在单环与电极1接触面位置加工锯齿状结构(锯齿状凸起),图2为放大后的锯齿状结构的形状。

使用该装置实现电极修磨的方法为:每次在闪光焊机更换新电极之后,首先用电极修磨装置代替链环,在焊接链环的位置放入电极修磨装置,开启焊机,下压电极1,如图3所示。这时,电极1与单环接触面为少数点接触,如图3a、图3b所示;通过手动操作重复电极1下压-松开-下压的动作,此时,单环左右两侧位置已由挡板固定,由于单环的v口的存在,单环的v口两侧的棒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悬臂梁;每次压下电极1时,单环的外表面与电极1接触面之间会有一个相对滑动,由于单环外边面(包括单环上v口两侧的上表面和侧面)加工有锯齿状结构,这个锯齿状结构会对较软的电极1接触表面形成切割效应,加速电极1的磨损,因此电极1下压时,v口减小,单环上锯齿状结构位置受到正向压力,同时,在单环左右两侧位置固定的前提下,单环会存在环向转动,在反复下压和松开电极1的动作下,锯齿状结构处于与电极1内弧面相对的位置,锯齿状结构作用在电极1内弧面处,将电极1与锯齿状结构点接触处刮除,逐步过渡到弧面接触,从而迅速实现锯齿状结构弧面与电极1内弧面贴合一致,即完成电极1的修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极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一种单环,在该单环上与电极所有的接触面位置加工出锯齿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环上与电极所有的接触面位置包括单环上v口两侧的上表面和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锯齿状结构为锯齿状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环的外形与待焊接的链环一致。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用棒料编制单环,规格尺寸及公差与电极配套的链环一致,在单环与电极接触面位置加工锯齿状结构。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装置实现电极修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每次在闪光焊机更换新电极之后,首先用电极修磨装置代替链环,在焊接链环的位置放入电极修磨装置,开启焊机,下压电极,这时,电极与单环接触面为点接触,通过手动操作重复电极下压及松开的动作,此时,单环左右两侧位置已由挡板固定,单环的v口两侧的棒料形成了一种悬臂梁,每次压下电极时,单环的外表面与电极接触面之间有一个相对滑动,因此电极下压时,v口减小,单环上锯齿状结构位置受到正向压力,同时,在单环左右两侧位置固定的前提下,单环存在环向转动,在反复下压和松开电极的动作下,锯齿状结构处于与电极内弧面相对的位置,锯齿状结构作用在电极内弧面处,将电极与锯齿状结构点接触处刮除,逐步过渡到弧面接触,从而实现锯齿状结构弧面与电极内弧面贴合一致,即完成电极的修磨。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装置在提高链条产品质量中的应用。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修磨的方法在提高链条产品质量中的应用。

9.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装置在大规格矿用链条闪光焊接技术中的应用。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修磨的方法在大规格矿用链条闪光焊接技术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修磨装置及工作方法,属于大规格矿用链条闪光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极修磨装置通过在单环V口两侧加工锯齿状结构实现,新电极安装到焊机上,将装置安装到相应位置,重复电极下压‑松开‑下压动作,装置上的锯齿状结构单环环向转动,能够刮除电极内弧面点接触处余料,重复动作,能够迅速实现锯齿状结构的弧面与电极内弧面贴合一致,进而缩短电极内弧面打磨至与单环弧面一致的周期,本发明投入使用后,电极打磨至可靠弧面的周期从原来的焊接数百件单环(约4小时)缩短到几分钟以内,因此周期大大缩短,此外还提高了链环焊接质量,为链条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工装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王玉玲;李振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海基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