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70351发布日期:2020-10-09 22:0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管道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圆管是指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其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钢材,可用于管道、热工设备、机械工业、石油地质钻探、容器、化学工业和特殊用途。

但是圆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圆管的端部通常会由于挤压,碰撞等情况使得圆管端部发生形变,使之截面为变为椭圆结构,影响圆管的正常使用,目前最常见的操作时直接将变形的端部截断,进而确保管道端部重新变成圆形,但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材料浪费,而若是对于管道端部进行矫正,目前的设备需要根据管道的尺寸对于矫正机器进行调节,当对于不同型号的管道进行矫正时,需要不断对矫正机器进行调节,造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于圆管端部进行矫正的圆管端部矫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块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机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设有多个挤压件,多个所述挤压件均匀分布在转动套筒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套筒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设有排气口,所述转动套筒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机构,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轴线与转动套筒轴线重合设置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贯穿固定块且延伸至固定块靠近固定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由固定模、动模以及液压缸组成,所述固定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与固定模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顶端与动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模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动模内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挤压件由矫正件、连接杆、滑动套筒以及第一滑块组成,所述第一滑块与滑动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贯穿滑动套筒并延伸至外界与矫正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滑动套筒内壁均为方形结构,滑动套筒与空腔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筒远离固定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贯穿固定套筒侧壁并延伸至固定套筒内固定连接有第四滑块。

优选地,所述进气机构由进气套筒、第二滑块、第一弹簧以及固定板组成,所述进气套筒与转动套筒内壁固定连接且与空腔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块与进气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进气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板以及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铁磁片,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二滑块靠近空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多个且与固定套筒连通设置,所述支撑组件由连接筒、第三滑块、连接条以及支撑球组成,所述连接筒与固定套筒固定连接且与固定套筒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滑块与连接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条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贯穿固定套筒并延伸至外界与支撑球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球为磁性球,且所述支撑球远离连接条的一侧磁极与铁磁片远离第一弹簧一侧的磁极相同设置。

优选地,所述挤压件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挤压件上设有压力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转动套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与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电机。

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将圆管放置在固定模上的第一固定槽内,并且使得固定套筒以及支撑组件位于圆管内部,然后控制液压缸开始下降,液压缸将会带动动模向下移动,动模将会将圆管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

s2、控制气缸开始工作,气缸将会推动第四滑块移动,使得固定套筒内气压增大,固定套筒内部气压增大将会推动第三滑块移动,第三滑块将会通过连接条使得支撑球与管道内壁相抵;

s3、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电机将会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转轴将会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将会通过与之啮合连接的转动齿轮带动转动套筒转动;

s4、转动套筒转动时且,当进气机构逐渐靠近支撑球时,支撑球将会通过磁力使得第二滑块朝着远离支撑球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二滑块将会将位于固定板以及第二滑块之间的空气挤压到空腔内使得空腔内压强增大;

s5、空腔内压强增大将会实现空腔内的空气进入到滑动套筒中,并且推动第一滑块移动,使得连接杆带动矫正件朝着管道的方向移动,直到矫正件与管道外侧壁接触,并且在转动套筒带动矫正件转动时,矫正件将会对于管道外侧壁进行挤压,使得管道端部外侧壁逐渐变为圆形结构;

s6、当矫正件与管道外侧壁相抵且矫正件在管道外侧壁上移动时的压力数值稳定时,此时管道端部已经被矫正成圆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挤压件以及转动套筒等结构能够实现通过挤压件的挤压对于圆管进行矫正,进而避免圆管端部形变无法正常利用,进而避免需要将圆管端部截断造成资源浪费等情况发生,且面对不同型号的管道均能够很好地起到矫正效果,无需频繁的对于装置进行调节。

2、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气机构能够实现当转动套筒转动的过程中,进气机构能够不断的将空气注入到空腔内,空腔内的空气又将会注入到挤压件中使得挤压件的长度逐渐的变化,进而对于圆管端部逐步进行矫正,进而能够使得圆管端部有着较好的矫正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在圆管端部变形时对于圆管内壁起到支撑的效果,进而使得圆管端部的长边被挤压件挤压时,圆管端部将会通过支撑组件使得圆管端部短边有着逐渐变长的趋势,进而确保圆管端部能够更好的被矫正为圆形结构。

4、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实现对于圆管的固定,进而确保圆管能够被固定,进而当挤压件对于圆管进行挤压时,能够确保圆管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5、本发明通过设置气缸以及第四滑块等结构能够实现控制连接筒内气压的大小,进而能够控制支撑球在连接筒内的位置,进而能够方便控制多个支撑组件能够方便的进入到圆管端部以及将支撑组件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1中竖直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2中挤压件具体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块、3固定机构、31固定模、32动模、33液压缸、4转动套筒、41空腔、42排气口、5挤压件、51矫正件、52连接杆、53滑动套筒、54第一滑块、6进气机构、61进气套筒、62第二滑块、63第一弹簧、64固定板、7固定套筒、8支撑组件、81连接筒、82第三滑块、83连接条、84支撑球、9压力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圆管端部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固定块2以及固定机构3,固定块2与底座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固定机构3由固定模31、动模32以及液压缸33组成,固定模31与底座1固定连接,液压缸33与固定模31侧壁固定连接,液压缸33顶端与动模32固定连接,固定模31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固定槽,动模32内设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固定槽。

通过第一固定槽以及第二固定槽能够对于圆管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固定块2靠近固定机构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转动套筒4,转动套筒4内设有多个挤压件5,多个挤压件5均匀分布在转动套筒4内侧壁上。

如图4所示,挤压件5由矫正件51、连接杆52、滑动套筒53以及第一滑块54组成,第一滑块54与滑动套筒53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52与第一滑块54固定连接,连接杆52另一端贯穿滑动套筒53并延伸至外界与矫正件51固定连接,第一滑块54与滑动套筒53内壁均为方形结构。

第一滑块54与滑动套筒5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轴向套设在连接杆52上。

矫正件51由连接件以及滚辊组成,连接件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矫正件51将会通过滚辊与圆管端部相抵。

如图1所示,转动套筒4侧壁内设有空腔41,滑动套筒53与空腔41连通设置。

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能够在空腔41与外界气压相等时,使得矫正件51能够位于靠近转动套筒4侧壁的位置,进而方便将圆管插到转动套筒4中。

空腔41侧壁设有排气口42,当需要将管道取出时,通过打开排气口42实现对于空腔1内泄压,进而避免矫正件51与圆管紧密相抵,导致圆管难以取出等情况,转动套筒4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空腔41相连通的进气机构6。

如图3所示,进气机构6由进气套筒61、第二滑块62、第一弹簧63以及固定板64组成,进气套筒61与转动套筒4内壁固定连接且与空腔41连通设置,第二滑块62与进气套筒61密封滑动连接,固定板64与进气套筒61内壁固定连接,。

固定板64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由进气套筒61单向连通空腔41,第二滑块62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由外界单向通向进气套筒61。

第一弹簧63两端分别与固定板64以及第二滑块62固定连接,第二滑块62上设有铁磁片,固定板64位于第二滑块62靠近空腔41的一侧。

固定块2上固定连接有轴线与转动套筒4轴线重合设置的固定套筒7。

固定套筒7远离固定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输出端贯穿固定套筒7侧壁并延伸至固定套筒7内固定连接有第四滑块。

固定套筒7贯穿固定块2且延伸至固定块2靠近固定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8。

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8设有多个且与固定套筒7连通设置,支撑组件8由连接筒81、第三滑块82、连接条83以及支撑球84组成,连接筒81与固定套筒7固定连接且与固定套筒7连通设置,第三滑块82与连接筒81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条83与第三滑块82固定连接,连接条83贯穿固定套筒7并延伸至外界与支撑球84固定连接,支撑球84为磁性球,且支撑球84远离连接条83的一侧磁极与铁磁片远离第一弹簧63一侧的磁极相同设置。

通过设置支撑组件8能够在圆管端部变形时对于圆管内壁起到支撑的效果,进而使得圆管端部的长边被挤压件5挤压时,圆管端部将会通过支撑组件8推动圆管端部短边相互远离而变长,进而确保圆管端部能够更好的被矫正为圆形结构

转动套筒4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与固定块2固定连接,固定块2上固定连接有与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电机。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圆管放置在固定模31上的第一固定槽内,并且使得固定套筒7以及支撑组件8位于圆管内部,然后控制液压缸33开始下降,液压缸33将会带动动模32向下移动,动模32将会将圆管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

然后控制气缸开始工作,气缸将会推动第四滑块移动,使得固定套筒7内气压增大,固定套筒7内部气压增大使得与之连通的连接筒81内气压增大,进而将会推动第三滑块82移动,第三滑块82将会通过连接条83使得支撑球84与管道内壁相抵。

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电机将会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转轴将会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将会通过与之啮合连接的转动齿轮带动转动套筒4匀速缓慢转动。

转动套筒4转动时,且当进气机构6逐渐靠近支撑球84时,支撑球84将会通过磁力使得第二滑块62朝着远离支撑球84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二滑块62将会将位于固定板64以及第二滑块62之间的空气挤压到空腔41内使得空腔41内压强增大。

空腔41内压强增大将会实现空腔41内的空气进入到滑动套筒53中,并且推动第一滑块54移动,使得连接杆52带动矫正件51朝着管道的方向移动,直到矫正件51与管道外侧壁接触,并且在转动套筒4带动矫正件51转动时,矫正件51将会对于管道外侧壁进行挤压,并且在不断转动的过程中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矫正件51与转动套筒4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进而使得矫正件51逐渐的对于管道端部外侧壁进行挤压,并且最终使得管道端部外侧壁逐渐变为圆形结构。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挤压件5上设有压力感应装置9。

当矫正件51与管道外侧壁相抵且矫正件51在管道外侧壁上移动时的压力数值稳定时,此时管道各处与矫正件51之间的距离相等,进而能够确保此时管道端部已经被矫正成圆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