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9477发布日期:2020-11-13 16:27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管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铜管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弯折造型。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给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铜管时,会经常遇到需要给直铜管折弯,这样才能符合某些情况下的铜管安装,目前对铜管折弯一般是人工操作,工人需要把一段待折弯的铜管放在一个有掰弯柱的平面上,然后一手固定铜管一端,另外一只手握住铜管另一端,然后使得铜管以掰弯柱为圆心被折弯90°,之后工人把已折弯的铜管用手拿走,工人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对下一根铜管进行折弯。目前,人工手工折弯铜管存在折弯铜管的角度不精准、操作不简便的问题。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折弯铜管的角度精准、操作简便的一种铜管折弯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工手工折弯铜管存在折弯铜管的角度不精准、操作不简便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铜管的角度精准、操作简便的铜管折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铜管折弯装置,包括:夹板,夹板上设置有支撑柱;底座,支撑柱上设置有底座;收集框,夹板上位于底座缺口下设置有收集框;掰弯机构,底座上靠近底座缺口处转动式设置有掰弯机构;定位机构,底座上位于掰弯机构旁固定式设置有定位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掰弯机构包括:转轴,底座中部转动式设置有转轴;异形转杆,转轴上端设置有异形转杆;掰弯柱,异形转杆上靠近转轴一端设置有掰弯柱;掰弯块,掰弯柱另一端设置有掰弯块;第一滑套,异形转杆靠近掰弯块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块,第一滑套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靠近掰弯柱一侧开有第一半圆槽;第一铰接块,第一滑块上远离掰弯块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块,其中一个第一铰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异形转杆尾部;第一连杆,第一铰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把手,其中远离掰弯块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另一端与两根第一连杆铰接连接;第一挡块,异形转杆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顶块,第一滑块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顶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底座上位于掰弯机构旁固定式设置有固定块;第二滑套,固定块上靠近掰弯柱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块,第二滑套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靠近掰弯柱一端开有第二半圆槽,第二滑块靠近顶块一侧的侧壁上开有条形槽;扇形块,底座上靠近第二半圆槽处设置有扇形块;定位柱,扇形块内滑动式设置有定位柱;第一圆块,定位柱远离扇形块一端设置有第一圆块;第一弹性件,第一圆块与扇形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在定位柱上;第二铰接块,第二滑块上远离掰弯块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块,其中一个第二铰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固定块尾部;第二连杆,第二铰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把手,其中远离掰弯块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另一端与两根第二连杆铰接连接;第二挡块,固定块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滑座,底座上远离收集框一角设置有滑座;l形拉杆,滑座内滑动式设置有l形拉杆;拉板,l形拉杆靠近定位柱一端设置有拉板;第二圆块,l形拉杆中部设置有第二圆块;第二弹性件,第二圆块与滑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套在l形拉杆上;拉块,第一滑块上靠近顶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拉块,拉块可以拉动l形拉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夹板上位于收集框下方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三弹性件;垫块,第三弹性件另一端设置有垫块,收集框放在垫块上;握柄,垫块远离定位机构一侧设置有握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达到了折弯铜管的角度精准、操作简便的效果。

1、工作人员把一根待折弯的铜管放入掰弯机构与定位机构的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内,使得待折弯的铜管一端与定位柱相接触,这样待折弯的铜管就固定好了,然后工作人员再顺时针转动掰弯机构使得待折弯的铜管被折弯,然后再把已折弯的铜管使用定位柱顶出,之后使得已折弯的铜管掉入收集框内,最后复位此装置。这样一根待折弯的铜管就被折弯完成。

2、工作人员往远离掰弯柱的方向拉动第一滑块,会使得拉块拉动l形拉杆,从而使得定位柱把已折弯的铜管顶出掉落到收集框内。

3、当收集框内堆积一定数量的已折弯的铜管时,工作人员需要握住握柄在第三弹性件的基础上摇动垫块,进而使得收集框震动,最后使得收集框内的已折弯的铜管均匀分布在收集框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掰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掰弯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板,2…支撑柱,3…底座,4…收集框,5…掰弯机构,51…转轴,52…异形转杆,53…掰弯柱,54…掰弯块,55…第一滑套,56…第一滑块,57…第一半圆槽,58…第一铰接块,59…第一连杆,510…第一把手,511…第一挡块,512…顶块,6…定位机构,61…固定块,6101…第二滑套,62…第二滑块,63…第二半圆槽,64…扇形块,65…定位柱,66…第一圆块,67…第一弹性件,68…条形槽,69…第二铰接块,610…第二连杆,611…第二把手,612…第二挡块,7…滑座,8…l形拉杆,9…拉板,10…第二圆块,11…第二弹性件,12…拉块,13…第三弹性件,14…垫块,15…握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铜管折弯装置,包括有夹板1、支撑柱2、底座3、收集框4、掰弯机构5和定位机构6,夹板1上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设置有底座3,夹板1上位于底座3缺口下设置有收集框4,底座3上靠前侧转动式设置有掰弯机构5,底座3上位于掰弯机构5旁固定式设置有定位机构6。

掰弯机构5包括有转轴51、异形转杆52、掰弯柱53、掰弯块54、第一滑套55、第一滑块56、第一半圆槽57、第一铰接块58、第一连杆59、第一把手510、第一挡块511和顶块512,底座3中部转动式设置有转轴51,转轴51上端设置有异形转杆52,异形转杆52上后端设置有掰弯柱53,掰弯柱53上端设置有掰弯块54,异形转杆52靠近掰弯块54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套55,第一滑套55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56,第一滑块56后侧开有第一半圆槽57,第一滑块56上前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块58,其中一个第一铰接块58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56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异形转杆52尾部,第一铰接块58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杆59,其中前侧的第一连杆59上设置有第一把手510,第一把手510后端与两根第一连杆59铰接连接,异形转杆52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511,第一滑块56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顶块512。

定位机构6包括有固定块61、第二滑套6101、第二滑块62、第二半圆槽63、扇形块64、定位柱65、第一圆块66、第一弹性件67、条形槽68、第二铰接块69、第二连杆610、第二把手611和第二挡块612,底座3上位于掰弯机构5旁固定式设置有固定块61,固定块61上后侧设置有第二滑套6101,第二滑套6101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62,第二滑块62后端开有第二半圆槽63,第二滑块62右侧的侧壁上开有条形槽68,底座3上右侧设置有扇形块64,扇形块64内滑动式设置有定位柱65,定位柱65右端设置有第一圆块66,第一圆块66与扇形块6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7,第一弹性件67套在定位柱65上,第二滑块62上前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块69,其中一个第二铰接块69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62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固定块61尾部,第二铰接块69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杆610,其中前侧的第二连杆610上设置有第二把手611,第二把手611上端与两根第二连杆610铰接连接,固定块61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511。

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此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把一根待折弯的铜管放入掰弯机构5与定位机构6的第一半圆槽57和第二半圆槽63内,使得待折弯的铜管一端与定位柱65相接触,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握住掰弯机构5的第一把手510向待折弯的铜管方向推动第一连杆59,从而使得第一滑块56在第一滑套55内往待折弯的铜管方向滑动,由于掰弯机构5的顶块512与定位机构6的条形槽68内壁相接触,第一滑块56往待折弯的铜管方向滑动会带动定位机构6的第二滑块62往待折弯的铜管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待折弯的铜管被第二滑块62的第二半圆槽63和第一滑块56的第一半圆槽57顶住。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握住第一把手510转动掰弯机构5,从而使得异形转杆52绕转轴5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56和掰弯柱53以及掰弯块54顺时针转动,从而把铜管以掰弯柱53的圆心为中心折弯,当掰弯机构5顺时针转动到90°时,待折弯的铜管就被折弯完成。然后工作人员需要握住第一把手510往远离掰弯柱53的方向拉动第一滑块56,使得第一滑块56的第一半圆槽57与已折弯的铜管脱离接触,在拉动第一滑块56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滑块56远离第一半圆槽57一端会与第一挡块511接触而被限位,之后工作人员再握住第二把手611往远离掰弯柱53的方向拉动第二滑块62,从而使得第二滑块62的第二半圆槽63与已折弯的铜管脱离接触,在拉动第二滑块62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滑块62远离第二半圆槽63一端会与第二挡块612接触而被限位,然后工作人员需要按动第一圆块66带动定位柱65把已折弯的铜管往远离定位柱65的方向顶出,这样第一弹性件67会被压缩,使得已折弯的铜管掉入收集框4内,最后工作人员需要逆时针转动掰弯机构5九十度,从而使得掰弯机构5复位,而定位柱65也在第一弹性件67的作用下复位。如需对下一根铜管折弯,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实施例2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铜管折弯装置,还包括有滑座7、l形拉杆8、拉板9、第二圆块10、第二弹性件11和拉块12,底座3上右侧设置有滑座7,滑座7内滑动式设置有l形拉杆8,l形拉杆8右端设置有拉板9,l形拉杆8中部设置有第二圆块10,第二圆块10与滑座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11套在l形拉杆8上,第一滑块56上靠近顶块512的上表面设置有拉块12,拉块12可以拉动l形拉杆8。

在待折弯的铜管被折弯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往远离掰弯柱53的方向拉动第一滑块56时,由于此时拉块12与l形拉杆8的弯曲端相接触,第一滑块56往远离掰弯柱53的方向移动会带动拉块12移动,从而使得l形拉杆8往远离定位柱65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弹性件11被压缩,从而使得拉板9往靠近第一圆块66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圆块66往已折弯的铜管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定位柱65把已折弯的铜管往远离定位柱65的方向顶出使得已折弯的铜管掉入收集框4内,实现了自动顶出已折弯的铜管的功能。

还包括有第三弹性件13、垫块14和握柄15,夹板1上位于收集框4下方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三弹性件13,第三弹性件13上端设置有垫块14,收集框4放在垫块14上,垫块14左侧设置有握柄15。

当收集框4内堆积一定数量的已折弯的铜管时,工作人员需要握住握柄15在第三弹性件13的基础上摇动垫块14,进而使得收集框4震动,最后使得收集框4内的已折弯的铜管均匀分布在收集框4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