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薄壁筒类零件加工的校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7412发布日期:2020-10-23 19:3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用于薄壁筒类零件加工的校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薄壁筒类零件加工的校型装置。



背景技术:

翻边是冲压工艺中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凸模凹模的相互配合,使待加工的钣金件在特定位置出现塑性变形,从而被折弯成各类形状。

而对薄壁筒类零件的侧壁孔的翻边校型,是针对筒类零件在长期使用或者加工过程中,针对翻边凸筒尺寸未满足使用要求使进行重新校正,使其重新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对薄壁筒类零件的侧壁孔的翻边,翻边方向为沿零件筒体径向,凹凸模加工也需对零件筒体的径向方向施加冲压力,但由于零件自身回转体的特点,其筒壁将会对凹凸模的配置造成干涉致使无法加工。这样,常规的凹凸模设计无法对筒类零件侧壁孔进行翻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筒类零件加工的校型装置,通过在基体中设置铰接的压杆,并在压杆上设置用于施加冲压力的冲压部,并设置冲头和第一定位块作为凹模和凸模使用。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与第一定位块上,并使其外环面和第一定位块的外环配合面贴合,然后将冲头依次穿插零件的翻边内孔和第一定位块的成型孔,然后手持压杆的操作端,使压杆通过旋转运动击打冲头顶面,并产生沿翻边凸筒翻边方向的分力,从而使冲头上的成型部配合成型孔对零件内外表面施加压力,进而使零件产生塑性形变进行翻边,从而满足加工需要。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薄壁筒类零件加工的校型装置,对零件的翻边凸筒进行校型,零件具有外环面和内环面,在外环面周面环设向外翻边的翻边凸筒;翻边凸筒具有翻边内孔,并且外周与外环面交汇处形成外翻边;翻边内孔周面与内环面交汇处形成内翻边;具有其特征在于:校型装置包括基体、压杆和冲头;基体正面设有容纳腔和第一定位块;容纳腔内设有铰接块;第一定位块的顶部设有与外环面形状吻合,且中心线与零件中心线共轴的外环配合面;第一定位块内开设有成型孔;成型孔孔口位于外环配合面上,并且沿成型孔孔口周缘形成与外翻边的轮廓形状吻合的外翻校型边;压杆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和铰接端;铰接端铰接于铰接块,使压杆绕铰接块中心线进行回转运动;压杆回转中心线、零件中心线和成型孔中心线之间两两垂直;冲头包括自上而下,且横截面由大至小的冲压头和成型部,成型部与翻边内孔直径相等;冲压头和成型部之间的台阶面为与内环面轮廓一致的内环校型面;内环校型面和成型部周面的交汇处形成半径小于内翻边的内翻配合边;成型部间隙配合于成型孔。

进一步的,压杆上还设有冲压部,冲压部具有弧面结构的冲压面;冲压面的中心线与压杆的回转中心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冲压部位于操作端和铰接端之间,并靠近铰接端。

进一步的,铰接块设置于容纳腔底面;容纳腔位于第一定位块正上方。

进一步的,基体正面还设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内设于第一容纳孔;第一容纳孔中心线与零件中心线相互垂直,并且内设定位销;定位销通过插接并间隙配合于翻边内孔,实现对零件周向定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插接于基体顶面并位于定位销邻侧的快卸螺栓;快卸螺栓具有伸出于基体外的快卸端头和螺纹连接基体的快卸螺栓体;快卸端头具有位于快卸螺栓体一侧的卡接侧;定位销为轴类结构并包括自上而下的限位端头、套设杆、限位杆和定位端头;限位端头位于第二定位块上方;套设杆为定位销中直径最小部分;第一容纳孔为台阶孔并具有与套设杆间隙配合的小孔和与限位杆配合的大孔;套设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限位于第一容纳孔的台阶面,另一端限位于套设杆与限位杆之间的台阶面;快卸螺栓能够通过旋转,使快卸端头的卡接侧卡接于限位端头和第二定位块之间,并使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及使定位销上升并使定位端头与翻边内孔分离;快卸端头为整圆的螺栓头切除一侧材料形成的带缺口的螺栓头结构,快卸螺栓也能够通过旋转,使快卸端头卡接侧解除对限位端头的卡接,使复位弹簧复位、定位销下降并使定位端头插接于翻边内孔。

进一步的,成型孔下方还设有彼此共轴的导向孔;导向孔直径小于成型孔直径;冲头还包括设于成型部下方并与成型部共轴的导向部;导向部与导向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设置于基体正面,能够对零件进行装夹固定。

进一步的,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螺钉和压板;压板端面设有贯穿的腰型孔;压紧螺钉穿设于压板的腰型孔并螺纹连接于基体正面;压紧螺钉能够通过螺旋运动,带动压板沿零件轴向移动,使压板的头部压紧零件端面。

进一步的,基体正面边缘设有搭接条;压板的头部压紧零件端面同时,压板的尾部压紧搭接条。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压杆和冲头的拉板、第一拉销和第二拉销,第一拉销插设于压杆的冲压部中,第二拉销插设于冲头的冲压头中,第一拉销和第二拉销的两端均设有端盖,通过拉板连接第一拉销和第二拉销,在拉板上设有与第二拉销相配的圆孔,以及与第一拉销相配的腰型孔,拉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拉板对称设置于冲头的两侧,拉板上的圆孔套设于第二拉销,拉板上的腰型孔套设于第一拉销,并且拉板被限制于第一拉销的端盖面和压杆侧面之间,以及被限制于第二拉销的端盖面和冲头的侧面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定位块活动连接于基体正面的顶部,基体正面顶部为中间圆弧顶面和两侧直段顶面组合的异形顶面,且在基体的异形顶面上开设有倒“t”型的导向凹槽,在第二定位块的底面设有与基体的导向凹槽凹凸配合的导向凸条,在第二定位块上对称设有并螺旋插接于第二定位块,以及位于第一容纳孔两侧的紧定螺钉。

更优选的方案,基体正面顶部的异形顶面由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拼合形成,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均具有位于中部的圆弧段和两侧的直线段,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的直线段均通过外接螺钉螺纹连接于基体顶部,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均设有“l”型侧边,并且第一搭接板的“l”型侧边与第二搭接板的“l”型侧边互为镜像,以及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扣接在基体上后,两者的“l”型侧边相对设置并组合形成所述的横截面为倒“t”型的导向凹槽。

上述的校型装置,在基体上还设有封板,封板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接于基体背面,能够将容纳腔的背部进行封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压杆的旋转运动对冲头产生击打,并是冲头产生沿翻边方向的分力,以及配合成型孔完成对筒类零件侧壁翻边凸筒的校型,解决了常规的凹凸模设计无法解决的侧壁翻边凸筒校型问题。

2)通过将铰接块设置于容纳腔底面,以及将第一定位块设置于正对容纳腔下方,使得操作者是沿竖直方向并以下压的方式对压杆施加力,更容易操作。

3)通过将冲压部设置于靠近铰接端的方式,使操作者手持压杆操作端下压时,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操作端的力矩远大于冲压部力矩,操作者在操作端的施加力远小于冲压部对冲头的击打力,对于操作者更加省力也更易操作。

4)冲压部上设置弧面结构的冲压面,使得冲压部通过冲压面击打冲压头顶面时,击打的位置能够更加靠近冲头的中心位置,使得对冲头的击打力更加均衡,不会因为击打位置过于远离冲头中心,而对冲头产生较大的倾斜力,进而避免冲压过程的冲头出现卡滞。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待加工零件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i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校型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3的ii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位销定位方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位销解除定位方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校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校型装置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杆冲压第一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杆冲压第二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10的ii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体整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12的iii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体的主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体的左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15的iv处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冲头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冲头的整体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17的v处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杆整体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夹具整体结构图;

图2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压板、第一拉销、第二拉销安装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压板、第一拉销、第二拉销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压板、第一拉销、第二拉销相互作用的一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压板、第一拉销、第二拉销相互作用的另一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图21的vi处放大图;

图2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定位块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00-零件、b-翻边凸筒、b1-翻边内孔、r1a-外翻边、r2a-内翻边、d1a-外环面、l1-轴向位置、d2a-内环面、10-基体、10a-容纳腔、10b-封板、10c-第一定位块、10c1-成型孔、r1b-外翻校型边、10c2-导向孔、d1b-外环配合面、10d-第二定位块、10d1-第一容纳孔、10d2-紧定螺钉、10e-铰接块、10f-搭接条、10g-第一搭接板、10h-第二搭接板、20-快卸螺栓、20a-快卸端头、20b-快卸螺栓体、30-定位销、30a-限位端头、30b-套设杆、30c-限位杆、30d-定位端头、31-复位弹簧、40-压紧螺钉、50-压板、60-压杆、60a-操作端、60b-冲压部、60c-铰接端、c-冲压面、70-冲头、70a-冲压头、70b-成型部、70c-导向部、d2b-内环校型面、r2b-内翻配合边、80-拉板、90-第一拉销、100-第二拉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包括复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校型装置,用于薄壁筒类零件侧壁翻边孔的加工校型,比如用于对零件1000的翻边凸筒b进行校型。零件1000如图1和图2所示为筒类薄壁零件,并在外环面d1a环设向外翻边的翻边凸筒b。翻边凸筒b需要保证的尺寸包括翻边内孔b1的孔径尺寸,翻边凸筒b外周与外环面d1a交汇处的外翻边r1a半径尺寸,以及轴向位置l1的位置尺寸。翻边内孔b1周面与内环面d2a交汇处形成内翻边r2a;由于零件1000的壁厚一定,这样,基于外翻边r1a半径尺寸的大小,再增加一个壁厚尺寸,就可确定内翻边r2a的半径尺寸。在筒类薄壁环上加工多个翻边内孔和翻边凸筒b时,其加工成型后或者零件1000使用一段时间后,对于其圆周上开设的多个翻边内孔及翻边凸筒b,因为筒类薄壁环的形状原因,难免会有一个或几个翻边内孔及翻边凸筒b在加工完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形,从而使一个或几个翻边内孔及翻边凸筒b的孔径尺寸及翻边凸筒b的尺寸不合格,此时,就需要对筒类薄壁环上所开设的多个翻边内孔及翻边凸筒b中的不合格的翻边内孔及翻边凸筒进行校型。而本申请的目的,就是对筒类薄壁环上不合格的翻边内孔及翻边凸筒进行校型,以保证零件1000的翻边内孔b1尺寸、外翻边r1a尺寸。

校型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基体10、压杆60和冲头70。如图12所示,基体10正面设有容纳腔10a和第一定位块10c。容纳腔10a内设图14和图15所示的铰接块10e。第一定位块10c的顶部设有如图13所示与外环面d1a形状吻合,且设有中心线与零件1000中心线共轴的外环配合面d1b。如图13、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定位块10c内开设有成型孔10c1;成型孔10c1孔口位于外环配合面d1b上,并且沿成型孔10c1孔口周缘形成与外翻边r1a的轮廓形状吻合的外翻校型边r1b。

如图20所示,压杆60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60a和铰接端60c。铰接端60c如图8~图10所示铰接于铰接块10e,使压杆60绕铰接块10e中心线进行回转运动。联立图3、图7、图8和图12可知,压杆60回转中心线、零件1000中心线和成型孔10c1中心线之间两两垂直。

如图17~图19所示,冲头70包括自上而下,且横截面由大至小的冲压头70a和成型部70b;成型部70b直径与零件1000的翻边内孔b1孔径相等。冲压头70a和成型部70b之间的台阶面为与内环面d2a轮廓一致的内环校型面d2b。内环校型面d2b和成型部70b周面的交汇处形成半径小于内翻边r2a的内翻配合边r2b。成型部70b间隙配合于成型孔10c1。

使用时,将零件1000的底面如图3和图8所示贴合于基体10的正面,完成对零件1000轴向定位,以满足轴向位置l1的尺寸;然后将待校型的翻边凸筒b如图11所示插接于成型孔10c1上进行周向定位;并使外环面d1a与图12和图13所示的外环配合面d1b贴合,进行对零件1000的径向定位,至此完成对零件1000的定位约束,并使零件1000处于图3所示的定位状态。再将冲头70如图11所示依次穿设翻边凸筒b并进入图16所示的成型孔10c1中。接着操作者如图9和图10所示操作压杆60进行回转运动,使压杆60对冲头70顶面进行击打,并形成沿零件1000翻边凸筒b翻边方向的分力,进而使成型部70b和成型孔10c1如图11所示相互配合并形成对翻边凸筒b内外表面的冲压力,并通过如图19所示的成型部70b及其上的内环校型面d2b、内翻配合边r2b,如图16所示的成型孔10c1及其上的外翻校型边r1b、外环配合面d1b等型面轮廓的约束,从而使翻边内孔b1、外翻边r1a、外环面d1a、内环面d2a等尺寸得以恢复,即对翻边凸筒b进行校型。

如图9和图10所示,由于使用时压杆60同时也穿设于零件1000的内环面d2a中,并且其回转运动的路径虽然被内环面d2a所限制,但是也能够满足对冲头70顶面的击打需要,同时冲头70也是可以自由穿设于零件1000的内环面d2a中的。综上,本申请利用压杆60的回转运动对冲头70的击打,以及成型部70b和成型孔10c1上相关型面轮廓的相互配合,完成对翻边凸筒b的校型,解决了传统的凹凸模无法达到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铰接块10e设置于容纳腔10a底面;容纳腔10a位于第一定位块10c正上方。此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布局,这样如图9和图10所示,操作者操作压杆60时,通过使压杆60自上而下的下压动作来对零件1000进行校型工作,下压的方式对操作者最为省力,也方便操作。

同时,为了进一步的使得压杆60对冲头70的击打科学合理,如图20所示,压杆60上还设有冲压部60b,冲压部60b具有弧面结构的冲压面c;冲压面c的中心线与压杆60的回转中心线相互平行。如图9和图10所示,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压杆60通过回转运动来击打冲头70的,如果冲压部60b的冲压面是平面的话,那么在此击打过程中,冲压部60b的击打面首先触碰且仅触碰冲头70顶面的边缘,击打位置就远远偏离冲头70的中心位置,这样的偏离可能造成冲头70的翻转和卡滞,致使校型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将冲压面c制成弧面,在此击打过程中,随着冲头70的位置不同,冲压面c与冲头70接触位置也会变化,但其变化位置是趋近于冲头70中心位置的,避免冲头70的翻转和卡滞,保证校型工作顺利的进行。更为优选的冲压头70a顶面为平面,这样在压杆60对冲头70击打时,冲压面c和冲头70顶面是平滑接触的,产生的水平分力小,更能有效防止冲头70的翻转卡滞。

更为优选的,冲压部60b位于操作端60a和铰接端60c之间,并靠近铰接端60c。这样如图9和图10所示,操作者手持压杆60操作端60a下压时,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操作端60a的力矩远大于冲压部60b此时的力矩,操作者在操作端60a的施加力远小于冲压部60b对冲头70的击打力,对于操作者更加省力也更易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基体10正面还设有第二定位块10d。第二定位块10d内设图12所示的第一容纳孔10d1。如图3~图6所示,第一容纳孔10d1中心线与零件1000中心线相互垂直,并且内设定位销30;定位销30通过插接并间隙配合于翻边内孔b1,实现对零件1000周向定位。这样的设计是考虑翻边凸筒b的翻边较短,这样翻边凸筒b插接于成型孔10c1时,由于彼此接触面积太小并不能形成太牢固的周向定位,故增加第二定位块10d和定位销30的设计,当某一翻边凸筒b需要加工时,如图5~图8所示,通过将定位销30插接于还未加工的其他任意翻边凸筒b中,从而完成对零件1000的有效定位。本实施例中,零件1000上的翻边凸筒b为偶数,那么在布局时优选的设置为第二定位块10d、容纳腔10a和第一定位块10c如图14所示由上而下的竖直设置,这样,定位销30对处于零件1000顶部的翻边凸筒b进行插接定位,冲头70对处于零件1000底部翻边凸筒b进行校型,布局更加合理。

本申请中还给出的一个优选的定位方式,如图3~图6所示,还包括插接于基体10顶面并位于定位销30邻侧的快卸螺栓20。快卸螺栓20具有伸出于基体10外的快卸端头20a和螺纹连接基体10的快卸螺栓体20b;快卸端头20a为整圆的螺栓头切除一侧材料形成的带缺口的螺栓头结构,并具有位于快卸螺栓体20b一侧的卡接侧。

定位销30为轴类结构并包括自上而下的限位端头30a、套设杆30b、限位杆30c和定位端头30d。限位端头30a位于第二定位块10d上方;套设杆30b为定位销30中直径最小部分。第一容纳孔10d1为台阶孔并具有如图5所示与套设杆30b间隙配合的小孔和与限位杆30c配合的大孔。套设杆30b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一端限位于第一容纳孔10d1的台阶面,另一端限位于套设杆30b与限位杆30c之间的台阶面。

快卸螺栓20能够通过旋转,使快卸端头20a的卡接侧如图6所示卡接于限位端头30a和第二定位块10d之间,并使复位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以及使定位销30上升并使定位端头30d与翻边内孔b1分离;快卸螺栓20也能够通过旋转,使快卸端头20a卡接侧如图5所示解除对限位端头30a的卡接,使复位弹簧31复位、定位销30下降并使定位端头30d插接于翻边内孔b1,从而使定位销30实现对零件1000的快速定位与解除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16所示,成型孔10c1下方还设有彼此共轴的导向孔10c2;导向孔10c2直径小于成型孔10c1直径。如图17和18所示,冲头70还包括设于成型部70b下方并与成型部70b共轴的导向部70c。联立图10、图11、图15和图16可知,导向部70c与导向孔10c2间隙配合,形成对冲头70的导向作用,使冲头70能够更好的完成对零件1000的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校型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设置于基体10正面,能够对零件1000进行装夹固定。压紧组件可以是三爪卡盘结构,从而对零件1000的周面进行装夹,但是考虑零件1000为薄壁零件,周向压紧可能使零件1000变形,故如图3所示优选的设置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螺钉40和压板50;压板50端面设有贯穿的腰型孔;压紧螺钉40穿设于压板50的腰型孔并螺纹连接于基体10正面。压紧螺钉40能够通过螺旋运动,带动压板50沿零件1000轴向移动,使压板50的头部压紧零件1000前端面。端面压紧的方式能够在装夹固定的同时有效防止零件1000的装夹变形。

更进一步的,基体10正面边缘设有搭接条10f;压板50的头部压紧零件1000前端面同时,压板50的尾部压紧搭接条10f。这是考虑零件1000的端面压紧特点,如果不设置搭接条10f,就需在压板50尾部设置一块搭接板,这样压板50就仅能用于压紧零件1000,不具有通用性,而设置搭接条10f,压板50尾部的搭接板高度就可以缩短或者不设置,就可以在工厂内部就地取材选用标准压板改制或者直接选用标准压板,更加便捷。更为优选的压紧螺钉40和压板50对称设于零件1000两侧;搭接条10f也对称设于零件1000两侧。两侧对称夹紧,夹紧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基体10还包括封板10b。封板10b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接于基体10背面,能够将容纳腔10a进行背部的封口,防止灰尘过多进入。

图21~27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1所示,本申请还包括拉板80,第一拉销90和第二拉销100。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一拉销90插设于压杆60的冲压部60b中,第二拉销100插设于冲头70的冲压头70a中。第一拉销90和第二拉销100结构相同,并均具有位于两端的端盖,并且第一拉销90和第二拉销100的插设方向与压杆60的回转中心轴方向一致。拉板80的钣金类结构,并于两端分别设置圆孔和腰型孔,其中拉板80腰型孔长度方向指向拉板80的圆孔。拉板80对称设置于冲头70两侧,并且拉板80圆孔套设于第二拉销100,拉板80腰型孔套设于第一拉销90,并且拉板80被限制于第一拉销90的端盖面和压杆60侧面之间,以及被限制于第二拉销100的端盖面和冲头70的侧面之间。这样,压杆60和冲头70通过拉板80、第一拉销90和第二拉销100连为一体,使压杆60能够相对冲头70运动而不会彼此分离,其原理如图24和图25所示,当零件1000冲孔完毕时,将压杆60通过回转运动上提,此时通过拉板80、第一拉销90和第二拉销100传递力至冲头70,将使冲头70拔除于成型孔10c1,这样,利用杠杆原理延长力矩,在冲压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零件1000较为省力的校型工作,在冲压结束后也利用杠杆原理,将冲头70较为省力的进行拔除,防止校型之后冲头70由于周面的摩擦力不易拔除的情况,降低了劳动强度。而拉板80一端圆孔一端腰型孔的设计,是为了使拉板80在带动冲头70拔除的同时能够跟随压杆60的回转运动,调整与压杆60的相对位置,防止卡滞,同时保证压杆60通过回转运动击打冲头70所需的行程。

更为优选的,如图26~27所示,第二定位块10d活动连接于基体10正面的顶部。基体10正面顶部为中间圆弧顶面和两侧直段顶面组合形成的异形顶面结构,并且基体10正面的圆弧顶与零件1000为同心设置,基体10的异形顶面开设有导向凹槽,该导向凹槽横截面为倒置的“t”型并由该基体10异形顶面的一侧直段顶面贯通至另一侧直段顶面,第二定位块10d的底面轮廓与基体10的圆弧顶面轮廓一致,并在第二定位块10d的底面设置有与基体10的导向凹槽形状互补的导向凸条,该导向凸条与导向凹槽凹凸配合。第二定位块10d的端面还设置有对称设置并螺旋插接于第二定位块10d,以及位于第一容纳孔10d1两侧的紧定螺钉10d2。这样,第二定位块10d就能够相对于基体10,做贴合于基体10的圆弧顶面的圆周运动,即绕零件1000的中心轴线做圆周运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考虑到零件1000上的翻边凸筒b随个数不同,相邻翻边凸筒b的夹角也会不同,并且当零件1000上的翻边凸筒b为均布的偶数个时,能够采取顶部定位,底部校型的方式加工,但当零件1000上的翻边凸筒b为其他任意的奇数个时,就无法直接套用该方式加工。这就需要利用该设计,由于第二定位块10d能够绕零件1000的中心轴线做圆周运动,那么第二定位块10d就能转至任意角度,使其上的定位销30正对需要定位翻边凸筒b,即无论零件1000上的翻边凸筒b个数为多少,第二定位块10d都能通过圆周远动改变角度,使定位销30正对需要定位翻边凸筒b来完成定位。而紧定螺钉10d2的设计,是为了当第二定位块10d旋转至需要定位的角度后,将紧定螺钉10d2进行旋入,使紧定螺钉10d2底部与基体10的异形顶面接触,并进而使第二定位块10d通过紧定螺钉10d2的旋入而上提,以及再进一步使第二定位块10d上的导向凸条与基体10的导向凹槽相互牵扯受力,第二定位块10d便在此时固定于基体10上。

更为优选的,基体10异形顶面由第一搭接板10g和第二搭接板10h拼合形成,第一搭接板10g和第二搭接板10h均具有位于中部的圆弧段和两侧的直线段,第一搭接板10g和第二搭接板10h的直线段均通过外接螺钉螺纹连接于基体10顶部,第一搭接板10g和第二搭接板10h均设有“l”型侧边,并且第一搭接板10g“l”型侧边与第二搭接板10h“l”型侧边互为镜像,以及第一搭接板10g和第二搭接板10h扣接在基体10后,两者的“l”型侧边相对设置并组合形成所述的倒置的横截面为“t”型的导向凹槽,这是因为横截面为“t”型的导向凹槽难以直接加工,故采取组合拼装的方式设计。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