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0018发布日期:2020-12-22 13:5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高铁列车属于轨道交通的一种,高铁列车在制造中由四大部分组装而成:车体、转向架、车上下大部件和车内设施。其中车体部分还包括头车车体,就是有驾驶室的车体,它主要是手工组焊。

现有技术中,头车的上盖会在焊接平台上组装,头车上盖是由多块板材组焊而成。在组焊时,操作人员首先对头车上盖的底板进行拼接,通过目视对准,其次操作人员蹲伏在头车上盖的底板上对底板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会一手持焊枪,一手持铁锤,对焊接后的焊渣进行敲击,然后踩踏着头车上盖的底板移动到下一个焊接处,不仅工作强度大,还容易使未焊接到的已拼装的头车上盖底板解体,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包括底座、四组支撑柱、横梁、移动座和焊接组件;所述横梁通过若干组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横梁包括两组横杆和两组滑轨,两组横杆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两组滑轨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两组滑轨上;

所述焊接组件包括卡接组件、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第四转动组件和焊接单元,所述卡接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接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中轴线垂直;

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的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下端,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旋转轴平行;所述焊接单元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板面还设置有若干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第三固定组件和第四固定组件;

所述第四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的另外两端,且所述第三固定组件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相邻;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一顶出板、第一顶杆、第一摇手和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顶出板、第一顶杆和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顶杆可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出板上,所述第一顶出板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手;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结构相同,仅尺寸不同;

所述第四固定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四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橡胶垫、第二顶出板、第二顶杆、第二摇手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顶出板、第二顶杆和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二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顶杆可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滚珠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顶出板上,所述第二顶出板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垫;

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摇手;

所述第一顶出板安装第一橡胶垫的端面与底座的边缘平行,且与所述第二顶出板安装第二橡胶垫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下板面;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安装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移动槽的两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板面还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移动轮,两组所述移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轨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且两组所述滑轨相远离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滑槽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移动轮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槽内;

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上活动安装有卡接组件,且所述卡接组件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下板面。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卡接板;

所述第一卡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二卡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

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下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板面贴合,所述第二卡接板的上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板面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移动槽内;

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还固定安装有滚珠丝杆轴承,所述滚珠丝杆轴承与所述滚珠丝杆相互配合,所述滚珠丝杆轴承螺接在所述滚珠丝杆上,通过所述滚珠丝杆的转动,所述滚珠丝杆轴承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块在所述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同时使得所述卡接组件整体得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三电机和第一旋转盘;

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下板面,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旋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旋转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转动方向沿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转动组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动组件包括第四壳体和第二旋转盘;所述第四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转动方向沿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盘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四壳体与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方向平行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盘的另一端与所述焊接单元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单元包括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

所述第五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六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五壳体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盘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七电机的下端还设置有锤击打磨组件和两组第二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锤击打磨组件包括第八电机、第七壳体、第一气缸和锤套;所述第八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五壳体内,所述第七壳体与所述第八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七壳体内部,所述锤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七壳体下端;所述锤套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双齿纹挫纹,所述锤套贯穿所述第六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锤套的内部还设置有锤芯,所述锤芯为柱状;所述锤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锤芯的另一端可贯穿所述锤套设置有双齿纹挫纹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开设有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所述锤芯的端面的圆心与所述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的圆心关于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对称;

所述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贯穿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内还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卡块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关于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对称的两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焊接组件活动卡接在移动座上,使得焊接组件能到达滑轨和横梁构成的平面投影内的任意一点,焊接范围广。

2、当摇动所述第一摇手或第二摇手,所述第一顶杆或第二顶杆前进或后退,使得第一顶出板或第二顶出板前进或后退,可对置于底座上的不同尺寸的待焊接板材进行固定,使得焊接时更加稳定。

3、通过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第四转动组件和焊接单元的连接,使得所述焊接单元能够对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焊接范围进一步增大。

4、通过第七电机启动,使所述第六壳体转动180度,所述第一气缸启动,推动所述铁锤砸向焊接位置,为焊接处清除焊渣,提升焊接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焊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卡接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第一转动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第二转动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第三转动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第四转动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焊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第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焊接机构锤击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第一固定组件;102、第二固定组件;103、第三固定组件;104、第四固定组件;1011、第一橡胶垫;1012、第一顶出板;1013、第一滚珠轴承;1014、第一螺纹孔;1015、第一顶杆;1016、第一摇手;1017、第一空腔;1018、第一固定板;1041、第二橡胶垫;1042、第二顶出板;1043、第二滚珠轴承;1044、第二螺纹孔;1045、第二顶杆;1046、第二摇手;1047、第二空腔;1048、第二固定板;2、支撑柱;3、横杆;4、滑轨;401、第一滑块;402、第一移动槽;5、移动座;501、第一连接板;502、滚珠丝杆;503、第二连接板;504、第三连接板;505、第一电机;506、第二电机;507、移动轮;508、第二移动槽;509、第一滑槽;6、焊接组件;601、卡接组件;6011、第一卡接板;6012、第二卡接板;6013、第一固定块;6014、滚珠丝杆轴承;602、第一转动组件;6021、第一壳体;6022、第三电机;6023、第三电机输出轴;6024、第一旋转盘;603、第二转动组件;6031、第二壳体;6032、第四电机;6033、第一转动臂;604、第三转动组件;6041、第三壳体;6042、第五电机;6043、第二转动臂;605、第四转动组件;6051、第四壳体;6052、第六电机;6053、第二旋转盘;606、焊接单元;6061、第五壳体;6062、锤击打磨组件;60621、第八电机;60622、第七壳体;60623、第一气缸;60624、锤芯;6063、第二气缸;6064、第六壳体;6065、卡槽;6066、卡块;6067、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8、第三气缸;6069、第二固定块;60610、锤套;60611、第七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底座1、四组支撑柱2、横梁、移动座5和焊接组件6,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为矩形板,四组所述支撑柱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四个直角处的上端;所述横梁为矩形框架,所述横梁的四个直角处分别与四组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横梁包括两组横杆3和两组滑轨4,两组横杆3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两组滑轨4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座5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两组滑轨4上;所述焊接组件6活动卡接在所述移动座5上。

通过将移动座5活动卡接在滑轨4上、焊接组件6活动卡接在移动座5上,使得焊接组件6能到达滑轨4和横杆3构成的平面投影内的任意一点,焊接范围广;在实际使用中,支撑柱2的数量不少于4组,本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

所述底座1的上板面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组件101、第二固定组件102、第三固定组件103和第四固定组件104,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02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03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端,且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03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0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相邻。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017,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包括第一橡胶垫1011、第一顶出板1012、第一顶杆1015、第一摇手1016和第一固定板1018;所述第一顶出板1012、第一顶杆1015和第一固定板1018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17内,所述第一固定板1018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边缘,所述第一固定板1018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14;所述第一顶杆1015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顶杆1015可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014内;所述第一顶杆1015的一端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01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出板1012上,所述第一顶出板1012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垫1011,用于减小固定待焊接板材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损伤;所述第一顶杆101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18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手1016。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02和第三固定组件103结构相同,仅尺寸不同,此处第一固定组件不再赘述。

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047,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包括第二橡胶垫1041、第二顶出板1042、第二顶杆1045、第二摇手1046和第二固定板1048;所述第二顶出板1042、第二顶杆1045和第二固定板1048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047内,所述第二固定板1048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边缘,所述第二固定板1048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044;所述第二顶杆1045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顶杆1045可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1044内;所述第二顶杆1045的一端通过第二滚珠轴承104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顶出板1042上,所述第二顶出板1042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垫1041,用于减小固定待焊接板材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损伤;所述第二顶杆104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048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摇手1046。

所述第一顶出板1012安装第一橡胶垫1011的端面与底座1的边缘平行,且与所述第二顶出板1042安装第二橡胶垫1041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第二固定组件102、第三固定组件103和两组第四固定组件104围成的空间形成头车上盖底板的形状;当摇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的第一摇手1016,所述第一顶杆1015前进或后退,使得第一顶出板1012前进或后退,同理可摇动另外几组固定装置的摇手,对置于底座1上的不同尺寸的待焊接板材进行固定,使得焊接时更加稳定。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所述滑轨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401,且两组所述滑轨4相远离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402;所述第一移动槽402用于配合移动座5工作。

所述移动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3和第三连接板504,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

所述第一连接板501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508,所述第二移动槽508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下板面;所述第二移动槽508内安装有滚珠丝杆502,所述滚珠丝杆5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移动槽508的两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下板面还开设有第一滑槽509,所述第一滑槽509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块401上;

所述第二连接板503和第三连接板50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05,所述第二连接板503与所述第三连接板504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移动轮507,两组所述移动轮507与所述第一电机50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05控制所述移动轮507在第一移动槽402上前进或后退;

所述第三连接板5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6,所述第二电机506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杆502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502上活动安装有焊接组件6,且所述焊接组件6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下板面;所述第二电机506控制所述滚珠丝杆502的转动方向,从而控制所述焊接组件6在第一连接板501上移动。

通过第一滑槽509滑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块401上,所述第一电机505驱动所述移动轮507在第一移动槽402上能稳定的运动,同时利用第二电机506驱动所述滚珠丝杆502,使得所述焊接组件6能在第一连接板501上沿滚珠丝杆502的螺纹方向前进或后退,焊接范围更广。

所述焊接组件6包括卡接组件601、第一转动组件602、第二转动组件603、第三转动组件604、第四转动组件605和焊接单元606,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所述卡接组件601活动安装在所述滚珠丝杆502上,且所述卡接组件601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下板面;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接组件601的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下端,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使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可沿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中轴线旋转360°;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下端,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旋转轴平行;所述焊接单元60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一端,所述焊接单元606沿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中轴线旋转360°。

通过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第二转动组件603、第三转动组件604、第四转动组件605和焊接单元606的连接,使得所述焊接单元606能够对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焊接范围进一步增大。

所述卡接组件601包括第一卡接板6011、第一固定块6013和第二卡接板6012,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卡接板60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的上端,所述第二卡接板601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的下端;所述第一卡接板6011的下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板面贴合,所述第二卡接板6012的上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下板面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移动槽508内;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内还固定安装有滚珠丝杆轴承6014,所述滚珠丝杆轴承6014与所述滚珠丝杆502相互配合,所述滚珠丝杆轴承6014螺接在所述滚珠丝杆502上,通过所述滚珠丝杆502的转动,所述滚珠丝杆轴承6014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在所述第二移动槽508内移动,同时使得所述卡接组件601整体得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01上移动。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包括第一壳体6021、第三电机6022和第一旋转盘6024;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

所述第一壳体602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板6011的下板面,所述第三电机602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6021内部,所述第一旋转盘602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6022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旋转盘6024与所述第一壳体6021的下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包括第二壳体6031和第一转动臂6033,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壳体603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盘60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60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6032,所述第一转动臂6033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机603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60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包括第三壳体6041和第二转动臂6043,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三壳体60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6042,所述第五电机604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臂603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6033的转动方向沿所述第五电机6042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三壳体60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604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60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转动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包括第四壳体6051和第二旋转盘6053,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所述第四壳体60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六电机6052,所述第六电机6052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604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6043的转动方向沿所述第六电机6052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旋转盘605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四壳体6051与第六电机6052的输出轴的中轴线方向平行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盘6053的另一端与所述焊接单元606转动连接。

所述焊接单元606包括第五壳体6061、锤击打磨组件6062和第六壳体6064,示例性的,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

所述第五壳体606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六壳体6064的上端,所述第五壳体606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七电机60611,所述第七电机60611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盘605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五壳体6061可沿所述第七电机60611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

所述第七电机60611的下端还设置有锤击打磨组件6062和两组第二气缸6063;所述锤击打磨组件606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六壳体6064;

所述锤击打磨组件6062包括第八电机60621、第七壳体60622、第一气缸60623和锤套60610。所述第八电机606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五壳体6061内,所述第七壳体60622与所述第八电机6062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6062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七壳体60622内部,所述锤套606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七壳体60622下端;所述锤套60610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双齿纹挫纹,用于对焊渣进行打磨抛光;所述锤套60610的内部还设置有锤芯60624,所述锤芯60624为柱状,用于敲击焊渣;所述锤芯606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60623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锤芯60624的另一端可贯穿所述锤套60610设置有双齿纹挫纹的端面。

所述第二气缸606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六壳体6064;

所述第六壳体6064内设置有卡槽6065,所述卡槽6065上开设有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7,所述锤芯60624的端面的圆心沿所述第七电机60611的输出轴的中轴线旋转180度时,所述锤芯60624的端面的圆心与所述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7的圆心重合;

所述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7贯穿所述卡槽6065;所述卡槽6065内还活动卡接有卡块6066,所述卡块6066与所述第二气缸6063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卡块6066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关于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7对称的两组第三气缸6068,所述第三气缸6068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069,两组所述第二固定块6069可固定自动焊接机焊枪的枪头。

当所述焊接单元606工作时,两组所述第三气缸6068的输出轴伸长,所述第二固定块6069将自动焊接机焊枪的枪头固定,接着所述第二气缸6063的输出轴伸长,将所述卡块6066从卡槽6065内顶出,同时自动焊接机控制焊枪启动,对待焊接板材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所述第二气缸6063的输出轴缩短,所述卡块6066恢复原位;

此时所述第七电机60611启动,使所述第六壳体6064转动180度,所述第一气缸60623启动,推动所述锤芯60624砸向焊接位置,为焊接处清除焊渣,敲击完毕后,所述第一气缸60623的输出轴收缩,所述第八电机60621启动,带动所述锤套60610快速转动,所述锤套60610端面设置的双齿纹挫纹对焊接处进行打磨抛光,进一步提升焊接效果。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焊接机构,其焊接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底座1上的若干组固定组件将头车上盖的底板固定在底座1上,通过调节第一电机505控制移动轮507在滑轨4上运动,以及第二电机506控制滚珠丝杆502转动带动焊接组件6在第二移动槽508内移动,使得所述焊接组件6能移动到头车上盖底板上的各个拼接点。通过设置在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7内的自动焊接机焊枪,对各个拼接点进行焊接,随后焊接单元606在第二旋转盘6053上旋转180度,将与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6067同圆心的锤芯60624对准焊接完的拼接点,通过第一气缸60623驱动锤芯60624,使锤芯60624对焊接完的拼接点进行多次敲击,敲击完毕后,所述第一气缸60623的输出轴收缩,所述第八电机60621启动,带动所述锤套60610快速转动,所述锤套60610端面设置的双齿纹挫纹对焊接处进行打磨抛光,使得焊接效果更好,直至焊接完所有拼接点。当头车上盖底板焊接完之后需要在底板上安装拼接不同高度的车体骨架。通过第二转动组件603、第三转动组件604和第四转动组件605可以对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拼接点进行定位、焊接,直至整个车头上盖焊接完毕。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所述锤套的内部还设置有锤芯,所述锤芯为柱状;所述锤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锤芯的另一端可贯穿所述锤套设置有双齿纹挫纹的端面。所述第六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开设有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所述锤芯的端面的圆心与所述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的圆心关于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对称;所述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贯穿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内还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关于自动焊接机焊枪安装孔对称的两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