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8534发布日期:2021-03-12 13:2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施工过程中必须用到电缆,电缆一般都是绕在卷线辊上收集存放,需要使用时,再从卷线盘上拉出,所以需要使用到电缆高效牵引设备,将电缆从卷线盘中牵引出来,加快电力施工的拉线效率,缩小电力施工的时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由于电缆长期卷绕在卷线辊中,电缆会发生定型的情况,使得将电缆从卷线辊牵引出的时候会向上进行弯曲,导致电缆安放在地面下会顶开土壤,造成电缆铺设不平整的情况,从而加大电力施工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卷线辊、导线装置,所述主体的侧端设有卷线辊,所述导线装置安装在卷线辊的底部,所述导线装置包括出料口、滑动槽、扯线装置、导线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导线装置的底部前端,所述滑动槽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线装置的内部两端,所述扯线装置卡合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导线辊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线装置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扯线装置包括侧板、卡合槽、液压臂、卡辊块、扯线辊,所述侧板的设有两个,且分别为卡合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卡合槽位于侧板的内端,所述液压臂安装在卡合槽的底部,所述卡辊块焊接在液压臂的顶端,所述扯线辊设有三个,其中一个卡合在侧板的底端正中间,另外两个卡合在卡辊块中,所述液压臂与卡辊块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扯线辊包括辊体、限位块、螺纹槽、防脱落块,所述辊体的正中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螺纹槽设置在辊体的两端表面,所述防脱落块设有两个,位于辊体的两端,且为圆弧状,所述螺纹槽由外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体、固定块、接触层、摩擦块,所述限位体的两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辊体相卡合,所述接触层嵌套在限位体的外端面,所述摩擦块设有八个以上,且环绕于接触层的外端面进行排列,所述接触层为铝合金材质,所述摩擦块为半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卡辊块包括滑动块、通孔、卡辊槽、润滑装置,所述滑动块嵌固在卡辊块的后端,所述通孔位于卡辊块的前端,所述卡辊槽设置在卡辊块的内部后端,所述润滑装置设有五个,且环绕于卡辊块的内部侧端进行排列,所述卡辊槽与扯线辊相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旋转槽、卡块、滚珠、凹陷槽,所述旋转槽的顶端嵌固有卡块,所述滚珠卡合于旋转槽中,所述凹陷槽设置在滚珠的外端正中间,所述卡块与凹陷槽相卡合。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导线装置的安装在卷线辊的下端,使得电缆往外进行牵引的时候能够让扯线辊下压电缆,对电缆进行扯直,避免电缆向上进行弯曲,使得电缆安放在地面下不会出现顶开土壤的情况,从而减小电力施工的难度。

2.本发明利用卡辊槽与扯线辊相卡合,能够通过卡辊槽限制扯线辊的旋转范围,从而让扯线辊稳定的对电缆进行导向,使得电缆平稳的的从卷线辊中导出,避免电缆出现向侧端倾斜的情况,从而减小电缆安放在土壤中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高效牵引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线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扯线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扯线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卡辊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润滑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卷线辊2、导线装置3、出料口31、滑动槽32、扯线装置33、导线辊34、侧板331、卡合槽332、液压臂333、卡辊块334、扯线辊335、辊体a1、限位块a2、螺纹槽a3、防脱落块a4、限位体a21、固定块a22、接触层a23、摩擦块a24、滑动块b1、通孔b2、卡辊槽b3、润滑装置b4、旋转槽b41、卡块b42、滚珠b43、凹陷槽b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其结构包括主体1、卷线辊2、导线装置3,所述主体1的侧端设有卷线辊2,所述导线装置3安装在卷线辊2的底部,所述导线装置3包括出料口31、滑动槽32、扯线装置33、导线辊34,所述出料口31设置在导线装置3的底部前端,所述滑动槽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线装置3的内部两端,所述扯线装置33卡合在滑动槽32的内部,所述导线辊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线装置3的前后两端。

所述扯线装置33包括侧板331、卡合槽332、液压臂333、卡辊块334、扯线辊335,所述侧板331的设有两个,且分别为卡合在滑动槽32的内部,所述卡合槽332位于侧板331的内端,所述液压臂333安装在卡合槽332的底部,所述卡辊块334焊接在液压臂333的顶端,所述扯线辊335设有三个,其中一个卡合在侧板331的底端正中间,另外两个卡合在卡辊块334中,所述液压臂333与卡辊块334活动配合,有利于让液压臂333带动卡辊块334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让扯线辊335下压电缆,对电缆进行扯直。

所述扯线辊335包括辊体a1、限位块a2、螺纹槽a3、防脱落块a4,所述辊体a1的正中间设有限位块a2,所述限位块a2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螺纹槽a3设置在辊体a1的两端表面,所述防脱落块a4设有两个,位于辊体a1的两端,且为圆弧状,所述螺纹槽a3由外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45度,有利于让电缆与辊体a1端面的螺纹槽a3接触,从而将电缆往辊体a1的正中间进行导向。

所述限位块a2包括限位体a21、固定块a22、接触层a23、摩擦块a24,所述限位体a21的两端设有固定块a22,所述固定块a22与辊体a1相卡合,所述接触层a23嵌套在限位体a21的外端面,所述摩擦块a24设有八个以上,且环绕于接触层a23的外端面进行排列,所述接触层a23为铝合金材质,所述摩擦块a24为半圆状,有利于加大限位块a2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电缆在扯线辊335中出现打滑的情况造成划伤电缆表皮的情况。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电缆长期置于卷线辊中定型,导致将电缆往外牵引的时候造成电缆向上弯曲,利用在导线装置3的内部设置扯线装置33,并且通过液压臂333与卡辊块334活动配合,能够让液压臂333带动卡辊块334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让扯线辊335下压电缆,对电缆进行扯直,再通过将扯线辊335端面的螺纹槽a3设置为由外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45度,使得电缆与辊体a1端面的螺纹槽a3接触,从而将电缆往辊体a1的正中间进行导向,最后将圆弧状的摩擦块a24设置在接触层a23的端面,能够加大限位块a2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电缆在扯线辊335中出现打滑的情况造成划伤电缆表皮的情况。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图7,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所述卡辊块334包括滑动块b1、通孔b2、卡辊槽b3、润滑装置b4,所述滑动块b1嵌固在卡辊块334的后端,所述通孔b2位于卡辊块334的前端,所述卡辊槽b3设置在卡辊块334的内部后端,所述润滑装置b4设有五个,且环绕于卡辊块334的内部侧端进行排列,所述卡辊槽b3与扯线辊335相卡合,有利于通过卡辊槽c3限制扯线辊335的旋转范围,从而让扯线辊335稳定的对电缆进行导向,避免扯线辊335以倾斜的角度从扯线辊335导出。

所述润滑装置b4包括旋转槽b41、卡块b42、滚珠b43、凹陷槽b44,所述旋转槽b41的顶端嵌固有卡块b42,所述滚珠b43卡合于旋转槽b41中,所述凹陷槽b44设置在滚珠b43的外端正中间,所述卡块b42与凹陷槽b44相卡合,有利于让滚珠b43保持在一个方向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让滚珠b43稳定的带动扯线辊335进行旋转。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在卡辊块334的内部设置卡辊槽b3,使得卡辊槽b3与扯线辊335相卡合,能够通过卡辊槽c3限制扯线辊335的旋转范围,从而让扯线辊335稳定的对电缆进行导向,避免扯线辊335以倾斜的角度从扯线辊335导出,减小电缆的的安装难度,再利用把润滑装置b4设置在卡辊块334的内部侧端,能够通过润滑装置b4加大卡辊块334的润滑度,最后利用卡块b42与凹陷槽b44相卡合,有利于让滚珠b43保持在一个方向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让滚珠b43稳定的带动扯线辊335进行旋转,对电缆进行扯直,避免电缆向外牵引的时候出现弯曲的情况,让电缆呈水平状往外延伸,减小电缆安装在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