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板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8493发布日期:2020-12-22 13: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新型钢板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钢板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板生产中,经常需要对钢板进行打孔操作;常规的钢板打孔设备往往噪音很大,而且常会由于打孔时的震动而导致夹持出现稳定性的问题;同时常规的打孔设置通常是从上往下打孔;打孔的冲力加上钢板自身的重力,也会导致夹持的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夹持稳定性好的钢板打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打孔机构位于钢板下方,包括打孔器、吸屑部以及打孔器移动部;所述吸屑部可以收集打孔时产生的屑;所述打孔器移动部可使打孔器分别在纵向和横向移动;所述夹持机构位于钢板旁,包括夹爪、夹爪水平移动部以及夹爪垂直移动部;所述夹爪可夹紧钢板,包括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两侧的爪部;所述爪部为中空结构,其侧面具有折叠状或波浪状结构;所述爪部的中空结构内设置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均水平隔断所述爪部的中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爪部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均具有折叠状结构,每个折叠状结构的内凹尖端均与隔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为长方形,其四边均分别与爪部四个侧面的内凹尖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上设置若干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屑部包括内凹球状的吸屑口、存屑腔以及吸屑驱动机构;所述吸屑口与存屑腔相连通的。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吸屑部至少设置两个,其吸屑口环绕在打孔器具有的钻头周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爪部与钢板接触的面设置橡胶层。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爪部通过弹簧实现夹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爪水平移动部为纵向燕尾槽滑台;所述夹爪垂直移动部为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打孔器移动部包括底座、纵向滑台以及横向滑台;所述底座顶部设置纵向滑轨,纵向滑台底部设置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轨和纵向滑槽相互配合滑移;所述纵向滑台顶部设置横向滑轨,横向滑台底部设置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轨和横向滑槽相互配合滑移;所述打孔器设置在横向滑台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夹持稳定性好的钢板打孔装置。本装置在夹爪的爪部侧面设置折叠结构,内部中空且设置隔板,可缓冲打孔带来的震动,起到减震、消音的作用,从而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噪音。另外,本装置从下向上给钢板打孔,从而打孔的冲力和钢板的重力不同向,可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爪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屑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可从下方给钢板3打孔;该装置包括打孔机构和夹持机构。

打孔机构位于钢板3下方,包括打孔器11、吸屑部12以及打孔器移动部13;打孔器11包括马达111以及钻头112,钻头112向上朝向钢板3;吸屑部12包括内凹球状的吸屑口121、存屑腔122以及吸屑驱动机构(未图示);吸屑驱动机构为气泵或其他常规造负压装置,可将打孔时产生的金属屑从吸屑口121吸到存屑腔122中,完成对于金属屑的收集;吸屑部12设置两个,其吸屑口121均设计为1/4内凹球状,两个吸屑口121可合成一个碗状,环绕在钻头112周围,保证打孔时产生的金属屑均能被收集。

打孔器移动部13包括底座131、纵向滑台132(以附图1中水平方向为纵向,下同)以及横向滑台133(以附图1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为横向,下同);底座131顶部设置纵向滑轨134,纵向滑台132底部设置纵向滑槽(未图示);纵向滑轨134和纵向滑槽相互配合,采用常规方式(如人工推动、伺服电机驱动等)使纵向滑台132在纵向滑轨134上进行纵向的滑移;纵向滑台132顶部设置横向滑轨135,横向滑台133底部设置横向滑槽(因装配,未图示);横向滑轨135和横向滑槽相互配合,采用常规方式(如人工推动、伺服电机驱动等)使横向滑台133在横向滑轨135上进行横向的滑移;打孔器11固接在横向滑台133顶部,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打孔器11分别在纵向和横向移动,从而可移动到钢板3任意位置的下方进行打孔。

夹持机构设置于钢板3旁,其具体位置和分布可根据钢板3的尺寸和形状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钢板3为长方形;夹持机构设置在钢板3两对称的短边处,夹持钢板3的短边端;每侧短边处均设置两个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爪21、夹爪水平移动部22以及夹爪垂直移动部23。

夹爪21用于夹紧钢板3,包括基部211以及设置在基部211两侧的爪部212;通过弹簧或气缸等常规的夹紧驱动机构,可使两爪部212实现夹紧;弹簧等夹紧驱动机构可设置在基部211内。

爪部212为横放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均具有折叠状结构212a(其突出和内凹交替排列且沿垂直方向延伸);四侧面的折叠状结构212a相互连接且其突出和内凹的位置、距离、尺寸均相同,从而构成一个环绕四侧面一周的环形折叠结构;该结构配合爪部212的中空结构,可缓冲打孔带来的震动,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爪部212的中空结构内上下设置若干可水平隔断该中空结构的隔板212b;隔板212b为长方形,其四边均分别与四个侧面的折叠状结构212a的内凹尖端相连接;折叠状结构212a的每个内凹尖端均对应一块隔板212b;每块隔板212b上设置若干通孔;隔板212b的设置可以起到减震、消音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并减少噪音。

另外,爪部212与钢板3接触处表面设置橡胶层212c,可以进一步起到减震、消音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保护钢板3。

同时,夹爪水平移动部22为纵向燕尾槽滑台,用于驱动夹爪21完成纵向运动,而夹持到钢板3上;夹爪垂直移动部23为气缸;其在将钢板3夹持时顶起;当夹持完成后,夹爪垂直移动部23的气缸臂收回,使钢板3接近运行中的打孔器11,从而进行打孔操作。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打孔机构位于钢板下方,包括打孔器、吸屑部以及打孔器移动部;所述吸屑部可以收集打孔时产生的屑;所述打孔器移动部可使打孔器分别在纵向和横向移动;所述夹持机构位于钢板旁,包括夹爪、夹爪水平移动部以及夹爪垂直移动部;所述夹爪可夹紧钢板,包括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两侧的爪部;所述爪部为中空结构,其侧面具有折叠状或波浪状结构;所述爪部的中空结构内设置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均水平隔断所述爪部的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均具有折叠状结构,每个折叠状结构的内凹尖端均与隔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为长方形,其四边均分别与爪部四个侧面的内凹尖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若干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屑部包括内凹球状的吸屑口、存屑腔以及吸屑驱动机构;所述吸屑口与存屑腔相连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屑部至少设置两个,其吸屑口环绕在打孔器具有的钻头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与钢板接触的面设置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通过弹簧实现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水平移动部为纵向燕尾槽滑台;所述夹爪垂直移动部为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器移动部包括底座、纵向滑台以及横向滑台;所述底座顶部设置纵向滑轨,纵向滑台底部设置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轨和纵向滑槽相互配合滑移;所述纵向滑台顶部设置横向滑轨,横向滑台底部设置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轨和横向滑槽相互配合滑移;所述打孔器设置在横向滑台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钢板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和夹持机构;打孔机构位于钢板下方,包括打孔器、吸屑部以及打孔器移动部;夹持机构位于钢板旁,包括夹爪、夹爪水平移动部以及夹爪垂直移动部;夹爪包括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两侧的爪部;爪部为中空结构,其侧面具有折叠状或波浪状结构;爪部的中空结构内设置若干隔板;隔板均水平隔断爪部的中空结构。本装置在夹爪的爪部侧面设置折叠结构,内部中空且设置隔板,可缓冲打孔带来的震动,起到减震、消音的作用,从而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噪音。另外,本装置从下向上给钢板打孔,从而打孔的冲力和钢板的重力不同向,可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石成;唐雪华;陈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鑫吴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