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8419发布日期:2021-07-02 19:3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热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



背景技术:

热冲压技术是将金属加热,后进行冲压淬火处理,以得到目标塑性冲压件的技术,而当前随生产力提高,高速、高效热冲压技术为人翘首以盼,而传统模具并不能充分满足模具及冲压件的快速、高效冷却,并导致最终产品塑形较差、缺陷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包括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中央设有凹模腔6,所述凹模腔6外环设有耐磨层7,所述耐磨层7外设有冷却水道9,所述下模座2一侧设有冷却系统3;所述冷却系统3包括水箱303、所述水箱303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水泵301、进水水道8、冷却水道9和出水水道10,所述出水水道10远离冷却水道9的一端连接水箱303入水口,所述水箱303内侧壁设有制冷器302。

优选的,所述凹模腔6正上方设有凸模4,所述凸模4两侧分别设有压边圈5,所述凸模4和所述压边圈5顶端固定连接上模座1。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2下方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模座1一端分别设有导柱12和导套13。

优选的,所述水箱303内部水面设有液位计304。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道9由第一水道901和第二水道902构成,所述第一水道901紧贴耐磨层7侧壁,第一水道901末端衔接第二水道902,第二水道902紧贴耐磨层7底面。

优选的,所述进水水道8经进水口903与第一水道901衔接,所述第二水道902经出水口904与出水水道10衔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道901由环形水道构成,所述第二水道902由蛇形水道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冷却水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相对传统热冲压模具工艺,与冲压件紧密贴合的冷却水路能够充分冷却模具及冲压件,保证淬火后冲压件质量并快速塑形,同时制冷器和循环冷却水路不仅能够保证水道中的冷却水始终保持低温状态而且能够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冷却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模座;2、下模座;3、冷却系统;301、水泵;302、制冷器;303、水箱;304、液位计;4、凸模;5、压边圈;6、凹模腔;7、耐磨层;8、进水水管;9、冷却水管;901、第一水道;902、第二水道;903、进水口;904、出水口;10、出水水管;11、底座;12、导柱;13、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包括下模座2,下模座2中央设有凹模腔6,凹模腔6外环设有耐磨层7,耐磨层7围有冷却水道9,下模座2一侧设有冷却系统3;冷却系统3包括水箱303、水箱303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水泵301、进水水道8、冷却水道9和出水水道10,出水水道10远离冷却水道9的一端连接水箱303进水口,水箱303内侧壁设有制冷器302。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凹模腔6正上方设有凸模4,凸模4两侧分别设有压边圈5,凸模4和压边圈5顶端固定连接上模座1。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下模座下方设有底座11,底座11、上模座1一端分别设有导柱12和导套13。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水箱303内部水面设有液位计304。

设置上述结构,通过液位计304读数直观读取水箱303内冷却水水量,水量过低时补充水源,避免冷却水不足造成冷却效果下降。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冷却水道9由第一水道901和第二水道902构成,第一水道901紧贴耐磨层7侧壁,第一水道901末端衔接第二水道902,第二水道902紧贴耐磨层7底面。

设置上述结构,第一水道901和第二水道902与耐磨层7的紧密贴合,能够保证冲压件充分冷却、快速塑形。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进水水道8经进水口903与第一水道901衔接,所述第二水道902经出水口904与出水水道10衔接。

设置上述结构,冷却水自进水口流入第一水道901,经整个冷却水道9,最终由出水口排出回流至水箱303中完成循环回流过程。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第一水道901由四条环形水道构成,第二水道902由四条蛇形水道构成。

设置上述结构,环形水道与耐磨层圆柱形外壁紧密贴合,蛇形水道与耐磨层7底面紧密贴合,保证耐磨层7及冲压件得到充分、均匀冷却。

在使用中,热冲压模具冲压过程结束后,冲压件置于凹模腔6内部,启动水泵301及制冷器302,水箱303中的冷却水经进水水道8由进水口903进入冷却水道9,后由出水口904排出,经出水水道10回流至水箱303中,具有一定热量的水经制冷器302再次制冷后进下一次冷却水循环,若液位计304显示水箱303内水量不足,停止水泵301运行,及时补充水量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中央设有凹模腔(6),所述凹模腔(6)外环设有耐磨层(7),所述耐磨层(7)外设有冷却水道(9),所述下模座(2)一侧设有冷却系统(3);

所述冷却系统(3)包括水箱(303)、所述水箱(303)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水泵(301)、进水水道(8)、冷却水道(9)和出水水道(10),所述出水水道(10)远离冷却水道(9)的一端连接水箱(303)入水口,所述水箱(303)内侧壁设有制冷器(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腔(6)正上方设有凸模(4),所述凸模(4)两侧分别设有压边圈(5),所述凸模(4)和所述压边圈(5)顶端固定连接上模座(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下方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模座(1)一端分别设有导柱(12)和导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03)内部水面设有液位计(3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9)由第一水道(901)和第二水道(902)构成,所述第一水道(901)紧贴耐磨层(7)侧壁,第一水道(901)末端衔接第二水道(902),第二水道(902)紧贴耐磨层(7)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水道(8)经进水口903与第一水道(901)衔接,所述第二水道(902)经出水口(904)与出水水道(10)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901)由环形水道构成,所述第二水道(902)由蛇形水道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一体式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央设有凹模腔,所述凹模腔外环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外设有冷却水道,所述下模座一侧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水泵、进水水道、冷却水道和出水水道,所述出水水道远离冷却水道的一端连接水箱入水口,所述水箱内侧壁设有制冷器。本实用新型冷却水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相对传统热冲压模具工艺,与冲压件紧密贴合的冷却水路能够充分冷却模具及冲压件,保证淬火后冲压件质量并快速塑形,同时制冷器和循环冷却水路不仅能够保证水道中的冷却水始终保持低温状态而且能够节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阳永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源达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