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大孔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8180发布日期:2021-03-26 23:3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数控大孔车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是数控大孔车床。


背景技术:

2.数控车床又称为cnc车床,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
3.数控车床在工作的时候外部都会有一个防护壳,现有的防护壳大多都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的打开或者关闭,机床的内部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使得操作人员在开合的过程中被设备伤害到,同时,现有防护壳的密封性普遍不好,噪音会传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控大孔车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数控大孔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的上端与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底座的上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板通过第一杆转动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转动板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端与转动板的下侧位置处水平设置有充气软管,所述转动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长度与充气软管的长度相等,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充气软管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转动板的横截面积相等。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齿合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齿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滚轮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四个液压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操作完成的时候,第二电机先转动,使得转动板从底座的上端转动上去,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侧板、顶板、转动板同时转动,不在对着底座的上端进行遮盖和保护,从而使得底座上端的保护盖无需操作人员手动的打
开或者关闭,提高了操作人员施工时候的操作安全性,防止在开合的过程中被内部的切削刀伤害到。
12.2.当将转动板转动到底座的上端之后,此时转动板下端的橡胶条可以对着充气软管,此时气泵开始往充气软管的内部充气,使得充气软管能够充满气变大,从而与充气软管之间封闭的更紧一些,增强了设备的密封性,提高了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数控大孔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数控大孔车床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数控大孔车床中竖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数控大孔车床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竖直板;3、侧板;4、顶板;5、转动板;6、第一板;7、第一杆;8、第二板;9、第二杆;10、连接杆;11、滚轮;12、液压杆;13、第一从动轮;14、第一电机;15、第一主动轮;16、第二从动轮;17、第二电机;18、第二主动轮;19、充气软管;20、气泵;21、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大孔车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侧板3和顶板4,侧板3的上端与顶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顶板4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板5,底座1的上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板6,第一板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杆7,第一杆7的一端与侧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板3通过第一杆7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顶板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板8,第二板8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杆9,第二杆9的一端与转动板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10,底座1的上端与转动板5的下侧位置处水平设置有充气软管19,底座1的上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板2,竖直板2与转动板5的横截面积相等,第一杆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从动轮13,第一板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15,第一主动轮15与第一从动轮13齿合连接,第二杆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从动轮16,第二板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18,第二主动轮18与第二从动轮16齿合连接,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主动轮15转动,使得第一主动轮15带动第一从动轮13和第一杆7转动,第一杆7可以带动侧板3和顶板4在底座1的上端转动,第二电机17启动后,第二电机17带动第二主动轮18和第二从动轮16转动,使得第二电机17带动第二杆9和连接杆10转动,使得转动板5也能在底座1的上端转动,当加工操作完成的时候,第二电机17先转动,使得转动板5从底座1的上端转动上去,同时第一电机14带动侧板3、顶板4、转动板5同时转动,不在对着底座1的上端进行遮盖和保护,从而使得底座1上端的保护盖无需操作人员手动的打开或者关闭,提高了操作人员施工时候的操作安全性,防止在开合的过程中被内部的切削刀伤害到。
19.转动板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橡胶条21,橡胶条21的长度与充气软管19的长度相等,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气泵20,气泵20与充气软管19连通,底座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四个滚轮11,底座1的下端与滚轮11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四个液压杆12,当将转动板5转动到底座1的上端之后,此时转动板5下端的橡胶条21可以对着充气软管19,此时气泵20开始往充气软管19的内部充气,使得充气软管19能够充满气变大,从而使得充气软管19能够紧密的
接触到上端的橡胶条21,从而与充气软管19之间封闭的更紧一些,操作人员将液压杆12向下移动,使得整体设备上升,滚轮11不在接触地面,当需要移动本设备的时候,液压杆12向上移动,此时滚轮11接触到地面,可以通过推动整体设备实现该设备的位置移动。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主动轮15转动,使得第一主动轮15带动第一从动轮13和第一杆7转动,第一杆7可以带动侧板3和顶板4在底座1的上端转动,第二电机17启动后,第二电机17带动第二主动轮18和第二从动轮16转动,使得第二电机17带动第二杆9和连接杆10转动,使得转动板5也能在底座1的上端转动,当加工操作完成的时候,第二电机17先转动,使得转动板5从底座1的上端转动上去,同时第一电机14带动侧板3、顶板4、转动板5同时转动,不在对着底座1的上端进行遮盖和保护,从而使得底座1上端的保护盖无需操作人员手动的打开或者关闭,提高了操作人员施工时候的操作安全性,防止在开合的过程中被内部的切削刀伤害到,当将转动板5转动到底座1的上端之后,此时转动板5下端的橡胶条21可以对着充气软管19,此时气泵20开始往充气软管19的内部充气,使得充气软管19能够充满气变大,从而与充气软管19之间封闭的更紧一些,操作人员将液压杆12向下移动,使得整体设备上升,滚轮11不在接触地面,当需要移动本设备的时候,液压杆12向上移动,此时滚轮11接触到地面,可以通过推动整体设备实现该设备的位置移动。
2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