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5929发布日期:2021-12-17 22:1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换刀系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现行加工机床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的传动分为伞形齿轮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其中以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为主流。由于对换刀系统运作的准确性及耐用性非常高,因此对工件加工精度及机构组装精度的装配精度要求更高,尤其是与电机连结最初的蜗杆机构组装最为关键,为消除工件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特于此处设计一调整机构消除间隙以使此机构在运转精度与耐用性达到要求。而现有技术中的蜗杆间隙调整方式是将支撑蜗杆两端的固定法兰上额外再加调整螺丝调整蜗杆与固定法兰之间的间隙,如图1所示,但存在以下缺点:1)此方式调整只能单向调整,即调节螺丝只能将固定法兰往外调节,调大蜗杆与固定法兰之间的间隙,缺无法调小蜗杆与固定法兰之间的间隙;2)以数个调整螺丝调整间隙,在其调整完成将其固定螺丝锁紧时会因法兰端面与壳体端面无紧贴而无法控制各方压力使蜗杆于传动时受力不均而降低机构的使用寿命及顺畅性;3)为调整蜗杆与轴承的间隙导致壳体与固定法兰无法密合使机构运转时产生共振影响机械性能。
3.因此,针对因需调整数个螺丝及无法确认压力是否平均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能够快速的、方便的调节蜗杆与固定法兰之间的间隙,消除蜗杆的窜动现象,保障蜗杆旋转的顺畅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包括安装在机壳壳体上的一对偏心法兰、两端通过一对支撑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偏心法兰上的蜗杆、轴向压紧固定所述支撑轴承的一对调压螺帽,所述偏心法兰的内孔表面设置有一段螺纹孔,所述调压螺帽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且安置于所述偏心法兰内,所述调压螺帽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通过所述蜗杆的台阶端面阻挡限位且外圈通过所述调压螺帽抵持锁紧。
6.进一步的,所述调压螺帽包括前调压螺帽与后调压螺帽,所述偏心法兰包括前偏心法兰与后偏心法兰,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前支撑轴承与后支撑轴承。
7.进一步的,所述调压螺帽的外周表面还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所述调压螺帽与所述偏心法兰的密封圈。
8.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且安置于所述调压螺帽内孔内的油封。
9.进一步的,所述偏心法兰包括支撑轴套、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套的阻挡安装板,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阻挡安装板对应段的内孔上。
10.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机壳壳体装配调节的腰型装配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蜗杆两端的偏心法兰内各加装一调压螺帽调整支撑轴承与蜗杆贴合端面之间的间隙及两者的相互压紧力,以达最佳组装效果,将蜗杆固定法兰端面与壳体端面完全贴合无间隙,消除运转时的共振问题;调压螺帽除可调整支撑轴承与蜗杆端面之间的紧密贴合外,在调整螺帽上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双重防止漏油,间隙调整方便快速节省组装调整时间,单一调整调压螺帽可有效的确保蜗杆的平行度与垂直度,保障传动的顺畅性,提高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蜗杆因为与法兰装配间隙导致的窜动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现有技术中蜗杆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施例中蜗杆装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施例蜗杆装配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施例中偏心法兰与调压螺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数字表示:
17.100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
18.101机壳壳体;
[0019]1’
偏心前法兰;2’偏心后法兰;3’调节螺丝;4’蜗杆;5’前支撑轴承;6’后支撑轴承;
[0020]
1前偏心法兰;2前调压螺帽,21外螺纹结构,22环形凹槽;3后偏心法兰,31支撑轴套,32阻挡安装板,33腰型装配孔,34螺纹孔;4后调压螺帽;5蜗杆;6前支撑轴承;7后支撑轴承;8前油封;9后油封;10前密封;11后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
[0022]
请参照图2

图4,本实施例为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100,其包括安装在机壳壳体101上的前偏心法兰1与后偏心法兰3、两端分别通过前支撑轴承6与后支撑轴承7可旋转的设置在前偏心法兰1 与后偏心法兰3上的蜗杆5、前调压螺帽2以及后调压螺帽4,前偏心法兰1 与后偏心法兰3的内孔表面设置有一段螺纹孔34,前调压螺帽2与后调压螺帽4套设在蜗杆5上且分别安置于前偏心法兰1与后偏心法兰3内,前调压螺帽2与后调压螺帽4的外周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34配合的外螺纹结构21,前支撑轴承6的内圈通过蜗杆5的台阶面阻挡限位且外圈通过前调压螺帽2抵持锁紧,后支撑轴承7的内圈通过蜗杆5的台阶面阻挡限位且外圈通过后调压螺帽4抵持锁紧。
[0023]
前调压螺帽2与后调压螺帽4的外周表面还设置有一环形凹槽22,环形凹槽22中设置有密封前调压螺帽2与前偏心法兰1的前密封圈10、或密封后调压螺帽4与后偏心法兰3之间的装配间隙的后密封圈11。
[0024]
本实施例还包括套设在蜗杆5上且安置于前调压螺帽2内孔内的前油封 8、套设在蜗杆5上且安置于后调压螺帽4内孔内的后油封9。
[0025]
前偏心法兰1与后偏心法兰3均包括支撑轴套31、直径大于支撑轴套 31的阻挡安装板32,螺纹孔34设置于阻挡安装板32对应段的内孔上。阻挡安装板32上开设有若干与机壳壳体101装配调节的腰型装配孔33。支撑轴套31用于安装前支撑轴承6或后支撑轴承7。
[0026]
本实施例将蜗杆两端的偏心法兰内各加装一调压螺帽调整支撑轴承与蜗杆贴合端面之间的间隙及两者的相互压紧力,以达最佳组装效果,将蜗杆固定法兰端面与壳体端面完全贴合无间隙,消除运转时的共振问题;调压螺帽除可调整支撑轴承与蜗杆端面之间的紧密贴合外,在调整螺帽上还设置有 o型密封圈,双重防止漏油,间隙调整方便快速节省组装调整时间,单一调整调压螺帽可有效的确保蜗杆的平行度与垂直度,保障传动的顺畅性,提高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蜗杆因为与法兰装配间隙导致的窜动问题。
[002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在机壳壳体上的一对偏心法兰、两端通过一对支撑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偏心法兰上的蜗杆、轴向压紧固定所述支撑轴承的一对调压螺帽,所述偏心法兰的内孔表面设置有一段螺纹孔,所述调压螺帽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且安置于所述偏心法兰内,所述调压螺帽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通过所述蜗杆的台阶端面阻挡限位且外圈通过所述调压螺帽抵持锁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螺帽包括前调压螺帽与后调压螺帽,所述偏心法兰包括前偏心法兰与后偏心法兰,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前支撑轴承与后支撑轴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螺帽的外周表面还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所述调压螺帽与所述偏心法兰的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且安置于所述调压螺帽内孔内的油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法兰包括支撑轴套、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套的阻挡安装板,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阻挡安装板对应段的内孔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机壳壳体装配调节的腰型装配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便于调节以消除蜗杆窜动的换刀系统蜗杆装配结构,其包括安装在机壳壳体上的一对偏心法兰、两端通过一对支撑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偏心法兰上的蜗杆、轴向压紧固定所述支撑轴承的一对调压螺帽,所述偏心法兰的内孔表面设置有一段螺纹孔,所述调压螺帽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且安置于所述偏心法兰内,所述调压螺帽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通过所述蜗杆的台阶端面阻挡限位且外圈通过所述调压螺帽抵持锁紧。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方便的调节蜗杆与固定法兰之间的间隙,消除蜗杆的窜动现象,保障蜗杆旋转的顺畅性。保障蜗杆旋转的顺畅性。保障蜗杆旋转的顺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廉展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