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7007发布日期:2021-07-06 21:3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夹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夹头。


背景技术:

2.在机床使用过程中都会使用夹头,各种各样的夹头出现在机械行业中,磨床领域中,同样需要使用夹头夹紧工件。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835030u公开了一种夹头,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右端部设置有顶头,顶头上旋转设置有带动盘,所述顶头端部呈锥形,所述带动盘外侧间隔设置有带动板,带动板和带动盘之间通过线性导轨滑动连接,带动盘左侧面上固设有拨杆,所述顶头设置在带动盘和带动板之间,所述带动板中心位置成型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顶头同轴心;所述线性导轨的导轨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带动盘和带动板之间。结合其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以及说明书附图可清楚地得到,线性导轨设置有两个以上,且每个线性导轨的导轨上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用于复位带动板,当带动板上安置有待加工工件,则压缩弹簧给予带动板一个预紧力,使得固定待加工工件效果更好。
4.上述夹头因每个压缩弹簧的弹力很难做到完全一致,造成复位带动板的弹力不均匀,带动板复位的直线性不好,带动板在复位时容易向一边倾斜卡滞,影响加工工件装夹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头,其复位带动板的弹力均匀,带动板复位的直线性好、复位时不易卡滞,加工工件的装夹效率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夹头,包括左端安装在机床上的顶针,所述顶针右端设有顶头,所述顶针中部转动套设有带动盘,所述带动盘左端设有拨杆,所述带动盘右侧间隔设有带动板,所述带动板和带动盘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线性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板中心位置成型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顶头同轴心,所述带动盘和带动板之间设有一个复位带动板的压缩弹簧,所述顶针右端设置在压缩弹簧内部,所述线性导轨周设在压缩弹簧外侧。
8.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带动板左端凸出有导向部,所述压缩弹簧右端套设在导向部上。
9.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线性导轨左端与带动盘滑动连接、右端与带动板固定连接。
10.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线性导轨左端设有对线性导轨轴向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右端面与带动盘左端面相抵触。
11.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线性导轨右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带动板上设有部分重合的线性导轨安装孔和限位销安装孔,所述线性导轨安装孔内安装所述线性导轨,所述限位销安装孔内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限位槽相卡合。
12.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卡紧部和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一卡紧部和所述顶头相适配,所述第二卡紧部与待加工工件相适配,所述第二卡紧部卡紧待加工工件并带动其转动。
13.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线性导轨圆周均布在压缩弹簧外侧。
14.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顶头呈锥形。
15.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带动盘左端还设有重量调节块,所述重量调节块与拨杆对称设置。
16.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顶针和带动盘之间设置有轴承,顶针和带动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7.在上述的一种夹头中,所述轴承和顶针之间设置有轴套。
18.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9.1、本实用新型的顶针右端设置在压缩弹簧内部,所述线性导轨周设在压缩弹簧外侧,压缩弹簧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复位带动板的弹力均匀,带动板复位的直线性好、复位时不易卡滞,加工工件的装夹效率高;
20.2、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导轨与带动板固定连接,线性导轨滑动连接在带动盘上,带动板与线性导轨一起运动,带动板在复位时运动直线性好,不易卡滞。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尖的立体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导轨的立体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动板的立体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动板的左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动板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1、顶针;11、顶头;2、带动盘;3、带动板;31、通孔;31a、第一卡紧部;31b、第二卡紧部;32、导向部;33、线性导轨安装孔;34、限位销安装孔;4、线性导轨;41、限位部;42、限位槽;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29.一种夹头,包括左端安装在机床上的顶针1,所述顶针1右端设有顶头11,所述顶针1中部转动套设有带动盘2,所述带动盘2左端设有拨杆,所述带动盘2右侧间隔设有带动板3,所述带动板3和带动盘2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线性导轨4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板3中心位置成型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和所述顶头11同轴心,所述带动盘2和带动板3之间设有一个复位带动板3的压缩弹簧5,所述顶针1右端设置在压缩弹簧5内部,所述线性导轨4周设在压缩弹簧5外侧。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顶针1左端固定安装在机床上不进行转动,所述顶头11抵住待加工工件,机床通过与带动盘2上的拨杆相连从而带动带动盘2转动,带动盘2带动带动板3转动,从而带动待加工工件转动;带动盘2和带动板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用
于复位带动板3,当带动板3上安置有待加工工件,则压缩弹簧5给予带动板3一个预紧力,使得挤压更加有效。所述顶针1右端设置在压缩弹簧5内部,所述线性导轨4周设在压缩弹簧5外侧,压缩弹簧5设置有一个,复位带动板3的弹力均匀,带动板3复位的直线性好、复位时不易卡滞,加工工件的装夹效率高。
31.为了防止压缩弹簧5运动偏移,如图1、4所示,所述带动板3左端凸出有导向部32,所述压缩弹簧5右端套设在导向部32上。导向部32对压缩弹簧5进行运动限位。
32.线性导轨4与带动盘2、带动板3的连接方式:所述线性导轨4左端与带动盘2滑动连接、右端与带动板3固定连接。相比带动板3与线性导轨4滑动连接,线性导轨4与带动板3固定连接,线性导轨4滑动连接在带动盘2上,带动板3与线性导轨4一起运动,带动板3在复位时运动直线性好,不易卡滞。
33.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线性导轨4运动过渡左端脱离带动盘2,所述线性导轨4左端设有对线性导轨4轴向限位的限位部41,所述限位部41右端面与带动盘2左端面相抵触。限位部41在线性导轨4复位时与带动盘2相抵触,防止线性导轨脱离带动盘2。
34.如图3

5所示,线性导轨4与带动板3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线性导轨4右端设有限位槽42,所述带动板3上设有部分重合的线性导轨安装孔33和限位销安装孔34,所述线性导轨安装孔33内安装所述线性导轨4,线性导轨4月线性导轨安装孔33紧配,所述限位销安装孔34内安装有限位销,限位销与限位销安装孔34紧配,所述限位销与限位槽42相卡合,防止线性导轨4转动。
35.如图4

6所示,通孔31的结构:所述通孔31包括第一卡紧部31a和第二卡紧部31b,所述第一卡紧部31a和所述顶头11相适配,所述第二卡紧部31b与待加工工件相适配,所述第二卡紧部31b卡紧待加工工件并带动其转动。第二卡紧部31b根据不同的待加工工件的外形进行改变,适用范围广,第二卡紧部31b用于套设待加工工件并带动其转动,保证待加工工件在夹持时的同轴度,其结构简单,但是效果极佳。
36.为了带动盘2转动时,周向重量均匀分布,使转动更加稳定,所述线性导轨4圆周均布在压缩弹簧5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性导轨4设有四个,且圆周均布在压缩弹簧5外侧。
37.如图2所示,所述顶头11呈锥形,点对点与待加工工件接触,不仅减少接触面而且使得定位更加的准确。
38.为了平衡拨杆侧的重力,使得转动盘2转动时不会两侧重力不同而偏心,所述带动盘2左端还设有重量调节块,所述重量调节块与拨杆对称设置。与拨杆对称设置的重量调节块平衡拨杆侧的重力,使得转动盘2转动时两侧重力相同,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9.顶针1与带动盘2的转动连接方式:所述顶针1和带动盘2之间设置有轴承,顶针1和带动盘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0.为了防止顶针1转动磨损,所述轴承和顶针1之间设置有轴套。
4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