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4265发布日期:2021-07-23 14: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铰孔装置。



背景技术:

铰孔是利用铰刀从钢板或者其他工件上的预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达到图纸孔径的方法。

像钢板这种工件,一般不会只有一个预制孔,即铰孔装置需要针对钢板不同位置的预制孔进行切削,如何在切削完一个预制孔后快速地移动钢板,完成对其他预制孔的切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在铰孔时快速地移动钢板,高效率地完成对其他预制孔的切削,本申请提供一种铰孔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铰孔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铰孔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且在第一底座上设有铰孔电机,所述铰孔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滑轨,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电机滑槽,所述电机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铰孔电机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铰孔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滑轨在所述电机滑槽内滑动,所述铰孔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用于铰孔的铰刀,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铰孔电机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导槽,在所述导槽内滑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钢板的夹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装置实现第一底座的升降,实现了铰孔电机的上下调节;铰孔电机底部的电机滑轨在电机滑槽内滑动实现了铰孔电机延铰孔电机输出轴方向的直线运动,实现了铰孔电机的左右调节;在第二底座上通过夹具实现对钢板的固定,夹具底部的导轨在导槽内滑动,导槽的延伸方向与铰孔电机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垂直实现了钢板位置的前后调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铰刀相对于钢板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调节,可以在铰孔的过程中快速的切换铰孔位置,不用将钢板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提高了铰孔效率。

可选的,在所述导槽远离所述铰孔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设置,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导槽平行,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导槽的一面设置有抵紧框,所述抵紧框的开口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抵紧框的高度等于所述导槽到所述支撑板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抵紧框可以抵紧钢板远离铰孔电机的一面,抵紧框对钢板施加的作用力与铰刀在钢板上的施力方向相反,从而可以起到对钢板辅助支撑的作用,减少在铰孔过程中钢板的振动,提高铰孔精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抵紧框阻隔铰孔过程中飞溅的金属废屑,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抵紧框的底部高于所述夹具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抵紧框抵接钢板时被夹具搁住,起不到良好的贴合作用,减弱上述提高铰孔精度与防止金属废屑飞溅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夹具包括横板、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所述横板、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围成了夹持所述钢板底部的夹持腔,所述第一竖板设置在所述横板靠近所述铰孔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竖板贴紧钢板的一面的延伸平面经过所述导槽靠近所述铰孔电机的一边,所述第二竖板设置在所述横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竖板贴紧钢板的一面的延伸平面经过所述导槽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均与横板垂直设置,可以使得夹持腔很好的贴合钢板,对钢板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将所述导轨插入所述导槽的一端称为插入端,在所述插入端的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导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限制导轨沿导槽侧壁的上下移动,保证了导槽对导轨的限位效果,使得夹具对钢板的支撑稳定性得到保证,即可保证钢板的固定效果,避免铰孔时发生移位。

可选的,所述抵紧框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为第一面,所述抵紧框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面为第二面,位于所述抵紧框最下侧的框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板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导槽的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防止钢板远离抵紧框后金属废屑从金属框中滑落,填塞到导槽中,影响导轨的滑动,也减少了铰孔后打扫第二底座表面的工作。

可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一面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面的距离从上至下由小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铰孔产生的金属废屑从斜面滑落到抵紧框的底部,减少金属废屑在挡板顶部的堆积,若不设置上述斜面,钢板远离抵紧框后金属废屑还是会从金属框中滑落,并填塞导槽,影响导轨的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喷液装置,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喷头与饶性连接管,所述喷头通过所述饶性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铰孔的同时通过喷头对准铰孔处喷射冷却液,降低了铰刀和工件的加工时的温度,减少了热变形,改善了切削性能,防止难以断屑的和易粘刀的金属粘附在铰刀上,提高了铰孔内表面的质量,提高了铰刀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减少钢板的安装在夹具上的次数,快速地调整钢板的位置,对钢板进行铰孔;

2.设置辅助铰孔的抵紧框,对钢板辅助支撑,减少在铰孔过程中钢板的振动,提高铰孔精度;另一方面,阻隔了铰孔过程中飞溅的金属废屑,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铰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申请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主视图。

图5是本申请图2中沿虚线b-b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图5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底座;11、电机滑槽;2、第二底座;21、导槽;211、限位槽;22、导轨;221、插入端;222、限位条;3、升降装置;4、铰孔电机;41、电机滑轨;42、铰刀;5、夹具;51、横板;52、第一竖板;53、第二竖板;54、夹持腔;6、支撑板;7、抵紧框;71、第一面;72、第二面;73、挡板;74、斜面;8、喷液装置;81、喷头;82、饶性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铰孔装置。

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铰孔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铰孔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在第一底座1上设有铰孔电机4,为了实现铰孔电机4的上下调节,将第一底座1设置在升降装置3上,升降装置3可以为液压升降机,液压升降机的输出轴连接在第一底座1上。

参照图2、图3,铰孔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用于铰孔的铰刀42,铰孔电机4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滑轨41,第一底座1上设置有电机滑槽11,电机滑槽11的延伸方向与铰孔电机4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相同,铰孔电机4通过电机滑轨41在电机滑槽11内滑动,实现了铰孔电机4延铰孔电机4输出轴方向的直线运动,实现了铰孔电机4的左右调节。

参照图4,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在第二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电机滑槽1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导槽21,在导槽21内滑动设置有导轨22,导轨2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钢板的夹具5,通过夹具5对钢板实现固定,导槽21的延伸方向与电机滑槽11的延伸方向垂直,夹具5的前后移动带动钢板的移动,实现了钢板位置的前后调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铰刀42相对于钢板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调节,可以在铰孔的过程中快速的切换铰孔位置,不用将钢板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提高了铰孔效率。

参照图4、图5,在导槽21远离铰孔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垂直于第二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且支撑板6与导槽21平行,为了防止铰孔过程中飞溅的金属废屑,在支撑板6靠近导槽21的一面设置抵紧框7,抵紧框7的开口垂直于支撑板6,抵紧框7的高度等于导槽21到支撑板6的距离。

一方面,抵紧框7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另一方面,抵紧框7可以抵紧钢板远离铰孔电机4的一面,抵紧框7对钢板施加的作用力与铰刀42在钢板上的施力方向相反,从而可以起到对钢板辅助支撑的作用,减少在铰孔过程中钢板的振动,提高了铰孔精度。

为了避免抵紧框7抵接钢板时被夹具5搁住,无法贴合钢板,减弱上述防止金属废屑飞溅与提高铰孔精度的效果,设置抵紧框7的底部高度高于夹具5的顶部高度。

参照图5、图6,夹具5包括围成夹持钢板底部的夹持腔54的横板51、第一竖板52以及第二竖板53,为了使钢板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使钢板完全贴合于夹具5,第二竖板53垂直设置在横板51靠近支撑板6的一端,因为抵紧框7的高度等于导槽21到支撑板6的距离,且抵紧框7的高度又是等于钢板到支撑板6的距离的,所以使第二竖板53贴紧钢板的一面的延伸平面经过导槽21靠近支撑板6的一边,为了对钢板有相同的夹持力,将第一竖板52垂直设置在横板51靠近铰孔电机4的一端,且第一竖板52与第二竖板53关于夹具5的中心线对称,所以第一竖板52贴紧钢板的一面的延伸平面是经过导槽21靠近铰孔电机4的一边的。

参照图5、图6,将导轨22插入导槽21的一端称为插入端221,在插入端221的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条222,限位条222与导轨22一体成型,导槽21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条222配合的限位槽211,限位条222的设置限制了导轨22沿导槽21侧壁的上下移动,保证了导槽21对导轨22的限位效果,可以减少铰孔时导轨22发生移位,保证了夹具5对钢板的支撑稳定性,提高了铰孔精度。

参照图4,抵紧框7连接支撑板6的一面为第一面71,抵紧框7抵紧钢板的一面为第二面72,抵紧框7包括下侧框板,在铰孔的过程中,金属废屑会向抵紧框7方向溅射,在下侧框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板6平行的挡板73,可以防止钢板远离抵紧框7后金属废屑从金属框中滑落,填塞到导槽21中,影响导轨22的滑动,也减少了铰孔后打扫第二底座2表面的工作,挡板73靠近导槽21的一面与第二面72重合,使得抵紧框7与钢板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的增强了抵紧框7与钢板的贴合效果。

参照图4、图6,挡板73远离第二面72的一面设置为斜面74,斜面74与第二面72的距离从上至下由小变大,使得铰孔产生的金属废屑从斜面74滑落到抵紧框7的底部,减少对金属废屑的阻挡,使得金属废屑在挡板73上堆积的概率降低,若不设置上述斜面74,钢板远离抵紧框7后金属废屑还是会从金属框中滑落,并填塞导槽21,影响导轨22的滑动。

参照图1,第一底座1上设置有喷液装置8,喷液装置8包括喷头81与饶性连接管82,喷头81通过饶性连接管82连接在第一底座1上。在铰孔的同时通过喷头81对准铰孔处喷射冷却液,降低了铰刀42和工件的加工时的温度,减少了热变形,改善了切削性能,防止难以断屑的和易粘刀的金属粘附在铰刀42上,提高了铰孔内表面的质量,提高了铰刀42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铰孔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夹具5把钢板固定,并用抵紧板抵紧在钢板远离铰孔电机4的一面,在电机滑槽11内滑动电机滑轨41,在导槽21内调整导轨22的位置,调整好铰孔电机4与钢板的位置后,对钢板进行铰孔;切换铰孔时,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调整铰孔电机4与钢板的位置,继续铰孔,通过抵紧板将铰孔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屑收集起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