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8394发布日期:2021-10-27 17:2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配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2.轴承是安装在设备的转轴上,以减小转轴与设备部件之间的摩擦的零部件,轴承是紧密部件,在将轴承装配在设备上时,通常采用过盈配合以消除设备部件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3.根据现有相关技术,在将轴承装配在其他部件上时,通常采用压力机或者其他与压力机的动作结构相似的设备对轴承进行施加轴向压力,将轴承压入至部件的安装孔内。
4.现有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轴承装配是一次成型的,不具备返修特性,使用压力机进行轴承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轴承偏心受力的情况,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匀,将轴承压伤,使得零部件和轴承一起报废,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述存在的不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在压入轴承时,使得轴承均匀受力,具有减小轴承被压伤的可能的优点。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在转动装置上进行旋转的转动盘,在转动盘上转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抵接轴承的压紧辊,多个所述压紧辊绕设于转动盘的转动轴线呈圆周状分布在转动盘上,每一个所述压紧辊的回转轴线经过转动盘的转动轴线。
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时将其安装在台钻转轴上,启动台钻,带动装置进行旋转,将需要压装轴承的零件和待压装的轴承放置在台钻的床体上,目视将压紧辊与轴承的外圈对齐,然后操作台钻,使得装置的压紧辊与轴承接触,并将其下压至规定位置处即可。在使用该装置压装轴承的过程中由于压紧辊不断的在其分布平面内进行转动,使得轴承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小了轴承受力不均而被压伤的可能;同时由于压紧辊与轴承相抵接,在装置转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压紧辊会沿自身回转轴线不断的进行转动,减小了压紧辊将轴承划伤的可能。
8.优选地,所述压紧辊为圆柱状构件,压紧辊倾斜设置在转动盘上。
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压紧辊与轴承的接触面更小,更加方便将其对准轴承的外圈。
10.优选地,所述转动盘为一个圆盘,在其中一个主平面中部同轴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动装置的连接柱,在转动盘背离连接柱的主平面上周向开设有用于限定压紧辊的倾斜角度的定位环槽,压紧辊转动安装在定位环槽内,在转动盘上还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减小压紧辊脱离转动盘的可能的定位盘。
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压紧辊安装在定位环槽内,可以使得转动盘将更大的
轴向力传递至压紧辊上,定位盘可以减小压紧辊在转动的过程中脱离转动盘的可能,使得装置的可靠性更高。
12.优选地,所述压紧辊朝向定位环槽的端面成型为圆弧面。
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压紧辊倾斜设置在定位环槽内,在压紧辊向轴承施加轴向力时,压紧辊同样受到轴承对其的反作用力,圆弧面可以减小压紧辊的端部与定位环槽的接触面积,减小压紧辊受到的摩擦阻力。
14.优选地,所述压紧辊的圆柱面中部绕其回转轴线设置有一个环槽。
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环槽可以减小压紧辊的圆柱面与转动盘和定位盘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压紧辊受到的摩擦阻力;同时环槽可以用于储存润滑脂等润滑介质,使得装置的实用性更强。
16.优选地,所述转动盘和压紧辊均采用cr12mov制作。
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采用cr12mov材料制作的零部件更加耐磨,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18.优选地,所述定位盘采用黄铜制作。
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黄铜质地较软,若压紧辊和定位盘之间的间隙过小,压紧辊通过转动可以对定位盘进行打磨,以改变两者之间的空隙大小;同时使用黄铜制作定位盘,其制作成本较低。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1.1.利用该装置进行压装轴承,可以使得轴承在压装的过程中均匀受力,减小轴承被压伤或者发生变形的可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22.2.利用设置有圆弧面压紧辊可以减小压紧辊受到的摩擦力,更加方便其发生转动;
23.3.设置在压紧辊上的环槽可以方便用于储存润滑脂。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该装置各零部件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26.图3为体现各零部件之间安装关系在图1中沿装置回转轴线的半剖示意图。
27.上述附图中:1、转动盘;11、连接柱;12、定位环槽;13、螺纹孔;2、压紧辊;21、圆弧面;22、环槽;3、定位盘;31、限位孔;32、锥面;4、抵接件;5、压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9.一种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参照图1,包括用于连接在转动装置上的转动盘1和周向设置在转动盘1上的多个用于抵接轴承的压紧辊2。在使用该装置进行压装轴承时,将其安装在台钻上,利用台钻驱动其发生旋转并将轴承压紧在工件上,通过边转动边对轴承施加轴向力进行压紧的工作方式,使得轴承在被压紧的过程中受力更加的均匀,减小了轴承在进行压装的过程中被压伤或者发生变形的可能,降低了轴承和工件的损耗,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30.参照图1和图2,转动盘1为一个圆盘状构件,转动盘1可以采用cr12mov的材料进行制作,在转动盘1的其中一主平面中部同轴设置有一个连接柱11,连接柱11为一个圆柱状构件,连接柱11可以采用焊接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向固定在转动盘1上,连接柱11可以方便用于夹持在台钻转轴的夹头上。
31.在转动盘1远离连接柱11的主平面上周向开设有定位环槽12,定位环槽12为一个横截面呈“v”形的沉槽,定位环槽12绕转动盘1的回转轴线周向设置在转动盘1上,其直径、槽底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可以根据需要制作。
32.参照图2,压紧辊2为圆柱状构件,此处采用六个压紧辊2,压紧辊2均匀分布在定位环槽12内,且压紧辊2转动安装在定位环槽12内,安装压紧辊2时,其一端抵接在定位环槽12的一侧面,其具体抵接面可以根据现场需要选择。压紧辊2可以采用cr12mov的材料制作,使用该材料制作的压紧辊2和转动盘1更加耐磨,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33.为减小压紧辊2端部和定位环槽12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压紧辊2抵接于定位环槽12侧壁的端面成型为圆弧面21,圆弧面21可以减小压紧辊2的圆度与定位环槽12端部的接触面积;在压紧辊2的圆柱面上沿其回转轴线周向成型有一个环槽22,设置环槽22的结构可以减小压紧辊2与定位环槽12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压紧辊2受到的摩擦,同时环槽22可以用于储存润滑脂等润滑介质。
34.参照图2和图3,在转动盘1上可采用安装有用于减小压紧辊2脱离转动盘1的可能的定位盘3,定位盘3为一个直径与转动盘1等直径的圆盘状构件,定位盘3同轴设置在转动盘1设置有压紧辊2的一侧,在定位盘3上开设有与压紧辊2等直径的限位孔31,限位孔31与压紧辊2同轴设置,且压紧辊2转动安装在限位孔31内,限位孔31为一个开口端朝向转动盘1设置的沉孔,在其底部设置有一个用于露出压紧辊2远离转动盘1的侧棱的开口。
35.定位盘3采用黄铜制作,黄铜的质地相对较软,若定位盘3和压紧辊2之间的空隙不达要求时,压紧辊2转动的过程中会对定位盘3进行磨损,最终使得两者之间的空隙适当。
36.定位盘3的侧面成型为锥面32,锥面32朝向转动盘1设置有压紧辊2的一面,锥面32用以增大压紧辊2处的外露面积,用以方便与空气交换压紧辊2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发生的热量,增强装置的散热性能。
37.转动盘1设置有压紧辊2的主平面中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13,在螺纹孔13内安装有一个用于固定定位盘3和压紧辊2之间相对位置的压紧螺钉5,为使压紧螺钉5的抗拉强度更高,此处压紧螺钉5采用gcr15的材料制作。在压紧螺钉5上还穿设有一个用于增大受力面积的抵接件4,抵接件4为一个圆筒状构件,其外径小于轴承的内径,抵接件4设置在定位盘3远离压紧辊2的一侧。
38.为减小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被划伤的可能,该装置的各零部件的棱边均成型有倒角或者圆角。
39.本技术一种用于轴承压装的转动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将装置的各零部件组装好,将转动盘1的连接柱11夹持在台钻转轴的夹头上。启动台钻,带动装置进行旋转,将需要压装轴承的零件和待压装的轴承放置在台钻的床体上,目视将压紧辊2与轴承的外圈对齐,然后操作台钻,使得装置的压紧辊2与轴承外圈接触,并将其下压至规定位置准即可。
40.在使用该装置压装轴承的过程中,压紧辊2在其分布的平面内始终保持转动状态,使得轴承可以均匀受力,减小轴承因受力不均匀被压伤的可能,同时每一个压紧辊2均会绕
自身的回转轴线进行转动,减小了压紧辊2将轴承划伤的可能。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