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6096发布日期:2021-09-25 09:5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


背景技术:

2.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它把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有: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按工艺用途分类有:镗铣加工中心,复合加工中心。按功能特殊分类有:单工作台、双工作台和多工作台加工中心。单轴、双轴、三轴及可换主轴箱的加工中心等。
3.经检索公开号cn211516805u,具体为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主要包括多个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从上侧固定板;压紧组件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压块;安装座和压块之间能快速拆装。安装座和压块之间安装有快速拆装接头,快速拆装接头包括公头和母头;母头上设有与公头相适配的腔室,腔室的侧部设有开口,开口能方便公头从母头的侧部进出腔室。公头包括固连在一起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体的直径,第二圆柱体位于公头的端部。公头设置在压块上,母头设置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能快速拆装和固定立板,提高数控加工中心的立板加工效率,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适于实用等优点。
4.上述专利虽然能快速拆装和固定立板,提高数控加工中心的立板加工效率,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适于实用等优点,在存在以下问题;
5.在立板上、下料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放置,那么在人工进行放置和取出时,第一会存在对人工产生危害性,第二人工的上、下料会导致在对立板进行打孔时,无法提高打孔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解决了人工的上、下料会导致在对立板进行打孔时,无法提高打孔的效率,以及会存在对人工产生危害性的问题。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表面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基座表面的中间固定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
8.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
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丝杆的一端和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驱动座内腔的前、后壁均对称固定开设有滑槽。
9.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且第三气缸固定在基座的表面上。
10.优选的,所述轴承固定在驱动座内腔的左、右壁上,所述滑块滑动套接在滑槽的内腔中,所述移动块与驱动座的内腔相互吻合。
11.优选的,所述基座表面的边角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一侧均与升降板的两侧相互平齐。
12.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一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上料台,所述上料台一端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上料台的表面活动设置有立板。
13.优选的,所述上料台的一侧与固定座的一侧相互平齐,所述上料台、升降板、固定座均为l状。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通过启动外壳内腔的电机,使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在轴承的内腔中进行转动,带动移动块在驱动座的内腔中进行一侧的移动,同时滑块会在滑槽的内腔中进行跟随的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气缸移动到驱动座的一端处,在启动第一气缸,使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进行对外伸出,使第二气缸一端的推动板位于立板的一端外,在启动第二气缸,使第二气缸带动推动板进行伸出,使推动板的表面贴在立板的一端上,在使电机进行反转,使丝杆带动移动块在进行相反的移动,使推动板带动立板通过升降板滑动到固定座的表面上,在通过数控上夹持机构,将立板的表面进行固定,在打孔完成后,将数控加工设置上夹持机构从立板的表面上移开,启动升降板,使升降板的一端第三气缸在伸出,与固定座平齐,在启动电机,使丝杆带动移动块继续进行移动,使推动板在继续对立板进行拖动,使立板在升降板和固定座的表面上进行滑动,使立板的一部分表面滑出固定座的表面,在通过人工进行抽出,解决人工的上、下料会导致在对立板进行打孔时,无法提高打孔的效率,以及会存在对人工产生危害性的问题。
17.2、该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通过启动第三气缸,使第三气缸的一端带动升降板进行缩进,使升降板离开立板的表面,在通过数控加工来对立板的表面进行打孔,为了防止数控加工在进行打孔时,钻头与升降板的碰撞。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下料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22.图中:1、基座;2、自动上、下料装置;21、驱动座;22、外壳;23、电机;24、丝杆;25、轴
承;26、移动块;27、滑块;28、第一气缸;29、第二气缸;210、推动板;211、滑槽;3、固定座;4、升降装置;41、升降板;42、第三气缸;5、上料台;6、支撑脚;7、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立板工装,包括基座1,基座1表面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设置有升降装置4,基座1表面的中间固定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2。基座1表面的边角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固定座3相对的一侧均与升降板41的两侧相互平齐,基座1的一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上料台5,上料台5一端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脚6,上料台5的表面活动设置有立板7,上料台5的一侧与固定座3的一侧相互平齐,上料台5、升降板41、固定座3均为l状。
25.请参阅图2

3,自动上、下料装置2包括驱动座21,驱动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22,外壳2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3,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24,丝杆24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移动块26,移动块26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27,丝杆24的一端和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轴承25,移动块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8,第一气缸28输出端的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9,第二气缸2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10,驱动座21内腔的前、后壁均对称固定开设有滑槽211,轴承25固定在驱动座21内腔的左、右壁上,滑块27滑动套接在滑槽211的内腔中,移动块26与驱动座21的内腔相互吻合。
26.请参阅图4,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板41,升降板41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42,且第三气缸42固定在基座1的表面上。
27.s1、工作时,首先将立板7放在上料台5的表面上,在手动的推动立板7在上料台5的表面上进行向前的滑动,使立板7的一部分进入到固定座3和升降板41的表面上。
28.s2、工作时,在启动外壳22内腔的电机23,使电机23的输出端带动丝杆24在轴承25的内腔中进行转动,带动移动块26在驱动座21的内腔中进行一侧的移动,同时滑块27会在滑槽211的内腔中进行跟随的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气缸28移动到驱动座21的一端处,在启动第一气缸28,使第一气缸28的输出端进行对外伸出,使第二气缸29一端的推动板210位于立板7的一端外,在启动第二气缸29,使第二气缸29带动推动板210进行伸出,使推动板210的表面贴在立板7的一端上,在使电机23进行反转,使丝杆24带动移动块26在进行相反的移动,使推动板210带动立板7通过升降板41滑动到固定座3的表面上,在通过数控上夹持机构,将立板7的表面进行固定。
29.s3、为了防止数控加工在进行打孔时,钻头与升降板41的碰撞,在启动第三气缸42,使第三气缸42的一端带动升降板41进行缩进,使升降板41离开立板7的表面,在通过数控加工来对立板7的表面进行打孔即可。
30.s4、工作时,在打孔完成后,将数控加工设置上夹持机构从立板7的表面上移开,启动升降板41,使升降板41的一端第三气缸42在伸出,与固定座3平齐,在启动电机23,使丝杆24带动移动块26继续进行移动,使推动板210在继续对立板7进行拖动,使立板7在升降板41
和固定座3的表面上进行滑动,使立板7的一部分表面滑出固定座3的表面,在通过人工进行抽出,在继续进行下一个立板7的打孔。
31.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缸28、第二气缸29和第三气缸42的型号为sc80,23电机的型号为y2,另外在使用时,需要将装置安装在数控加工设置的表面上,通过数控加工设置上夹持机构,来将立板7的表面进行固定,防止在打孔时,出现晃动。
32.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